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动辄过亿的成化瓷器,想研究学习,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转)1987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础建设,在龙珠阁东北侧发现清理出大量的成化时期窑业堆积。2002-2004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珠山北麓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御窑厂遗址的东北部探方03JYIT0403内,发现了三处由成化时期破碎瓷片形成的片状堆积,出土的遗物主要是斗彩和斗彩半成品等。本文即在上述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再结合传世品,对成化时期斗彩瓷器的釉上彩绘工艺进行探讨。

一 、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斗彩瓷器

(一)斗彩半成品

斗彩半成品主要是用青料勾画轮廓线的青花瓷器,也有少量以青料勾线后用青、黄、绿三种颜色装饰的器物。

1. 以青料勾轮廓线的青花瓷器。青料勾轮廓线的青花瓷器有鸡缸杯(图一)、天字罐(图二)、缠枝莲纹小靶盏(图三)等器物(本文所用的图除了特别注明出处的之外,其余均为景德镇御窑遗址的出土品)。与同品类器物(图四,图五,图六)比较得知,这些青花勾线器物都为斗彩半成品。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美图

图一 成化青花鸡缸杯

图二 成化青花莲托八宝纹天字罐

图三 成化青花缠枝莲纹靶盏

图四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成化斗彩鸡缸杯

图五 成化斗彩莲托八宝纹天字罐

图六 成化斗彩缠枝莲纹小靶盏

2. 以青料勾线后,仅填了黄绿彩,未画矾红的器物。2002-2003年,珠山御窑厂遗址成化地层出土了斗彩灵芝团花纹碗(图七)和斗彩团荷碗(图八),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1988年发掘出土的同类器物(图九,图十)相比较,这两件斗彩碗缺少矾红彩,仅填了黄、绿颜料就先入窑炉烤烧。

图七 成化斗彩灵芝团花纹碗

图八 成化斗彩团荷纹碗

图九 成化斗彩灵芝团花纹碗

图十 成化斗彩团荷纹碗

(二)斗彩成品

成化斗彩成品被刻意敲碎掩埋者数量众多,落选的主要原因几乎都是因为矾红彩出现了问题:绝大部份是矾红彩剥落,另有很少一部分是颜色发黑呈色不好。如斗彩香草龙纹天字盖罐(图十一),斗彩夔龙纹天字罐(图十二)。

图十一 成化斗彩香草龙纹天字罐

图十二 成化斗彩夔龙纹天字罐

从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的斗彩半成品和成品器物可知,御窑厂对斗彩瓷器的拣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青料绘画成瓷时就有大量器物被敲毁;第二阶段堆填黄、绿彩后,只有少量器物被淘汰;第三阶段用矾红彩填色烧成后,又有大量瓷器被落选。

二 、成化斗彩釉上彩绘颜色分类

成化斗彩釉上彩绘,主要以含铜、铁等金属元素的矿物质为呈色剂,并掺入铅氧化物作为助熔剂,以降低烧成温度和增加颜色在瓷器表面的附着力,并根据不同呈色需要按不同比例配制。根据珠山御窑遗址出土的成化斗彩器物,可以统计出以下五类11种颜色,详见[表一]:

[表一]明成化釉上彩的各类颜色与名称:

三 、成化斗彩釉上彩绘制作工艺讨论

成化黄、绿彩的烧成温度在800℃左右,矾红与黄、绿彩釉同为低温釉上颜色,烧成温度应该相近,但成化时矾红彩的具体烧成温度有多高?由于矾红彩不可复炉重烧,无法保证试样的完好性,所以不敢冒然对出土残片做釉上彩烧成温度测试,故只能以珠山御窑遗址出土的遗物外观来进行分析。

成化斗彩莲托八宝纹碗(图十三),从其局部(图十四)可以看出,黄、绿彩釉在烧成以后,其表面玻璃质处于同一个层面,且凸出于瓷器表面,颜色结合处分界不明显,两种颜色稍微有点相互渗透,呈色微有变化。故黄、绿彩应当为同一次烧成。

图十三 成化斗彩莲托八宝纹碗

图十四 成化斗彩莲托八宝纹碗局部

斗彩夔龙纹小杯(图十五),夔龙以青料绘出,绿色须发,黄色翅膀,并用矾红绘画飘带(图十六)。在黄色翅膀下部可以明显看到矾红与黄彩釉有图案重叠。

图十五 成化斗彩夔龙纹小杯

图十六 成化斗彩夔龙纹小杯局部

斗彩团龙纹碗(图十七),云纹用青、红、黄、绿彩间隔装饰,也可以清晰地看到矾红彩边缘覆盖在黄彩之上(图十八)

图十七 成化斗彩团龙纹碗

图十八 成化斗彩团龙纹碗局部

上述矾红彩边缘覆盖在黄彩之上的现象似为工匠填彩时无意所为,其颜色重叠处呈色没有发生变化。

在传世品与珠山御窑厂遗址出土遗物中,还有特意用矾红在黄彩之上勾画的器物。如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公鸡翅膀用矾红彩勾勒肌理线条,且矾红彩下还填有另外一种颜色(图十九)。又如珠山御窑厂出土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残片(图二十),其矾红彩由于烧成温度不够,附着力很差,仅仅是公鸡鸡冠和脖子上残留一点红色,其余全都剥落。但公鸡翅膀和高高卷起的尾部上的黄彩,在地下埋藏了500多年依旧颜色清新,光彩亮丽。江建新先生曾做过试验,将其他颜色涂于矾红之上,经烧烤之后矾红便被“吃”掉——即被涂于其上的颜料所替代,解决此问题的唯一办法是先入炉烧制黄彩釉,烧成后才能用矾红在上面绘画。

图十九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成化斗彩鸡缸局部

图二十 成化斗彩鸡缸杯残片

又如1988年在珠山御窑厂出土的成化斗彩锦盆堆纹碗(图二十一),主题图案为一个大青花盘上堆放着黄色桃子、红色石榴和紫色葡萄,并以红花绿叶相衬。黄色桃子用矾红点缀以示成熟,可以清楚地看到,矾红颜色画在黄彩之上,且呈色没有变化(图二十二)。

图二十一 成化斗彩锦盆堆纹碗

图二十二 成化斗彩锦盆堆纹碗局部

以上器物矾红彩覆盖在黄彩釉之上,而两种颜料呈色没有发生变化。究其原因只能是在黄彩烧制以后,表面有了玻璃质地,在其上勾填的矾红彩才会有分层覆盖的效果,绘画时才会产生速度感。这种无意或者有意彩上加彩的工艺,为明代正德和嘉靖黄彩上再填画矾红彩的装饰技法奠定了基础。

四 明宣德、成化时期矾红彩绘工艺比对

根据御窑遗址出土宣徳、成化时期矾红彩绘遗物比对,其器物上矾红彩可分为有渲染和无渲染两类:

(一)矾红彩有渲染

宣德斗彩莲池鸳鸯纹盘(图二十三),盘心以没骨法绘红莲、绿荷,莲花用矾红渲染后,再用线条勾画轮廓(图二十四)的莲花花瓣具有阴阳反差,经线条勾勒后立体感极强。又如宣德矾红云龙纹靶盏(图二十五),先用矾红勾勒图案,然后用淡料渲染云头、龙身,再用线条描绘局部(图二十六),绘法细腻,层次感强。

图二十三 宣德斗彩莲池鸳鸯纹盘

图二十四 宣德斗彩莲池鸳鸯纹盘局部

图二十五 宣德矾红云龙纹把盏

图二十七 成化青花龙纹矾红海水纹碗

图二十八 成化青花龙纹矾红海水盘

图二十九 成化矾红海水青花龙纹碗局部

图三十 宣德青花海水矾红龙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二)矾红彩无渲染

成化时期大量斗彩器物上的矾红彩,没有刻意去渲染层次,而是简单地按青料轮廓线填满,烧成后矾红彩有不规则的浓淡之分,但无阴阳立体之感。如成化斗彩婴戏小杯(图三十一)和斗彩海怪纹天字罐(图三十二),松下童子上衣只有填红(图三十三),衣服局部没有渲染层次,衣服褶皱变化仅以红彩下依稀可见的青料线条来表示。海怪纹天字罐上的海怪纹只是用矾红彩填充青料勾线轮廓(图三十四),呈色没有层次变化。

图三十一 成化斗彩婴戏纹杯

图三十二 成化斗彩海怪纹天字罐

图三十三 成化斗彩婴戏纹杯局部

图三十四 成化斗彩海怪纹天字罐局部

成化斗彩器物还有一类装饰形式,即矾红没有渲染,但却局部重复填绘,即先用淡料填绘后,再用浓料在局部点绘,试图达到渲染的效果。如斗彩团花纹碗(图三十五,三十六)和斗彩开光瑞果纹碗(图三十七,三十八)等。

图三十五 成化斗彩团花纹碗

图三十六 成化斗彩团花纹碗局部

图三十七 成化斗彩开光瑞果纹碗

图三十八 成化斗彩开光瑞果纹碗局部

此外,珠山御窑厂遗址成化晚期地层出土了极少一部分用矾红彩勾线的器物,但矾红彩没有渲染,只是堆填后勾线处理,图案效果远不如宣德及成化早期器物。如成化斗彩海怪盘(图三十九)和斗彩龙纹天字罐罐盖(图四十),海怪及龙纹用矾红彩填绘,没有层次感,再用单线勾画鳞甲(图四十一,图四十二),其立体效果稍有增强,但远没有渲染层次后再勾线绘画效果好。

图三十九 成化斗彩海怪纹盘

图四十 成化斗彩龙纹天字罐罐盖

图四十一 成化斗彩海怪盘纹盘局部

图四十二 成化斗彩龙纹天字罐罐盖局部

五 结论

宣德时期和成化早期矾红彩绘均为渲染后再勾画局部,但到了成化朝后期,由于斗彩瓷器烧造量变大,御器厂工匠开始大量采用平涂无渲染的工艺制作斗彩瓷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成化斗彩瓷器的彩绘工艺(下)
2.8个亿鸡缸杯喝茶,到明成化斗彩瓷器的彩绘工艺
广州中大科鉴:谈明成化斗彩瓷器的彩绘工艺
请记住成化标准器的红色
清代宫廷红釉瓷器
[转载]瓷性杂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