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十九节、针灸治疗:痹证

痹:闭阻不通。因风、寒、湿、热等外来邪气侵入肢体的经络、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肢体关节及肌肉疼痛、肿、胀、酸、重或麻木等证,甚至影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病证,总称为痹证。痹证较为常见,受病有深浅深轻重,病情轻的大抵只是关节、肌肉感到疼痛、酸楚;病情重的疼痛、酸楚显著,关节肿大甚至变形,使肢体、关节运动功能受限。

痹证包括西医学所说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类风湿关节炎、肌纤维组织炎以及坐骨神经痛等。

痹证的发生与身体体质、气候、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多因身体阳气不足,腠理空虚,或居住、工作环境寒冷潮湿,或汗出当风,汗后用冷水洗浴,涉水淋雨等感受风寒湿邪,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闭阻而成风寒湿痹证。《严氏济生方·诸痹门·五痹论治》:'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有体质偏热,阳气盛,内有蕴热的受风寒湿邪气后易成热痹,也有风寒湿痹久郁化热成热痹的。《儒门事亲》:“痹痛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强调了湿热致痹的重要性。李东垣、朱丹溪将本病称为'痛风'。李东垣认为“痛风”的主要病因是血虚,朱丹溪认为有风、湿、痰、瘀、血虚、血热的区别,并且以湿热相火为病的更多,并拟出了痛风通用方,分上下肢选择用药,二妙散就是其创立的治疗湿热蕴于经络的热痹的有效名方。

痹证久而不愈正气虚时,风寒湿热邪气,也会内传于脏腑。《素问·痹论》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这是类似风湿性心脏病的记载。

因感受风寒湿三气症状各有不同,分为以下四类:行痹:以感受风邪为主,游走性疼痛;

痛痹:以感受寒邪为主,疼痛剧烈;

着痹:以感受湿邪为主,酸楚、麻木、困重感;

热痹:身体本身有蓄热,感风寒湿邪后寒从热化而成风湿热痹。

痹证治法以近取穴与循经取穴,阿是穴为主。病在皮肤、肌肉浅刺,或用皮肤针叩刺。病在筋骨深刺留针,病在血脉可放血。临证时随证侯选用不同的针灸法。

以下各部位处方,临证时根据具体病情灵活运用。风寒湿痹可以针灸并用,热痹单针不灸,并可以放血。都是以疏风散寒化湿清热为目的,使筋脉通畅,气血调和,痹痛即可解。

痹症处方:肩部:肩髃 肩髎,臑俞

肩胛部:天宗 秉风 膏肓 肩外俞

肘臂:曲池 合谷 天井 外关 尺泽

腕部:阳池 外关 阳溪 腕骨 阳谷

背脊:水沟 身柱 腰阳关

手指拘挛:合谷 阳谷  后溪

手指麻痛:三间 后溪 八邪

手不能握拳:三间透劳宫

髋关节:环跳 居髎 悬钟

股部:秩边 承扶 阴陵泉

膝部:犊鼻 梁丘 阳陵泉 膝阳关 犊鼻 鹤顶 阴陵泉 内膝眼

小腿麻痛:承山 飞扬

踝部:申脉 照海 昆仑 丘墟 解溪 商丘 太溪

足趾麻木:公孙 束骨 八风

全身痛:合谷 后溪 申脉   膈俞  大包  曲池 肩髃 阳池 环跳 阳陵泉 悬钟 解溪

行痹:风邪为主。

临床症状:肢体关节走窜疼痛,痛无定处。或在一处作痛,向远处放射,牵擎麻木,如风行之速,以致患肢曲不敢伸,伸则痛麻难忍。有时兼有寒热,舌苔薄白或淡黄,脉浮紧或浮缓。

随证取穴:风池、膈俞、肝俞,针用泻法。

痛痹:寒邪为主。

临床症状:肌肉关节疼痛剧烈,痛势好锥刺,痛处固定有冷感,得温一痛减,遇寒加重,常喜按、揉、击、拍以求缓解,舌苔薄白,脉浮紧。

随证取穴:肾俞+关元。少针多灸,疼痛剧烈的可兼用隔姜灸。

着痹:湿邪为主。

临床症状:肢体关节酸痛沉重,肌肤微肿,不红,痛有定处,遇阴雨风冷天气易发作,舌苔白腻,脉濡缓。

随证取穴:脾俞+足三里+阴陵泉+商丘。针灸并用,或用皮肤针、温针、拔罐。

热痹:风湿化热。

临床症状:关节酸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近,活动受限,伴有咽痛,发热,多汗而热不退,小便短赤,舌苔厚腻而黄,脉滑数。

随证取穴:大椎+曲池。针用泻法,也可以用皮肤叫叩刺。

关于穴位进针法及相关内容请点击下面链接查看:

第三十二节、针灸系列各经络循行及穴位详解合集

针灸后禁忌:针后三天内不喝酒,不吃辛辣食物,不吃麻油。灸后两小时内不吹风,不洗澡,不吃生冷食物。

耳针取穴:相应区压痛点、交感、神门。刺法:用强刺激,留针10~20分钟,一般应用于以疼痛为主的关节炎。视病情轻重可每天或隔天针刺一次,10次为一疗程。

皮肤针:常用于以肿胀为主的关节炎。叩刺局部肿胀处,或在患病关节周围叩刺。另在脊椎两侧相应的节段部位,每隔三天叩刺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神应经》风痹:阳铺、阳关、委中、天井、尺泽、少海。

《针灸大成》四肢痛风:公孙、曲池、风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手三里。

《医学入门》冷风湿痹:环跳、阳陵、三里,其痹不知痛痒者,烧针尾三五壮即知。


​坐骨神经痛:属于“痹证”范围。以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一段或全长的放射性疼痛为主症。是因感受风寒湿热邪,跌倒等致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所致的痛证。病久易筋肉失养,出现臀肌,大腿肌、小腿肌轻度萎缩,麻木,冷痛或灼热等感觉。

症状表现:多为一侧腰腿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疼痛,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部发生烧灼或针刺样疼痛,行动时加重。在大肠俞、关元俞、居髎、环跳、合阳、承山、昆仑、涌泉等穴附近,有明显的压痛点。

风热证患部灼热,遇热加重;风寒证患肢冷痛,遇热则舒;夹湿证患肢重着,遇阴雨天气疼痛加重。

治法:取足太阳、少阳经穴为主,肌肉萎缩者,可以足阳明、太阴经穴辅助配穴治疗。一般用泻法,也可配合灸法或拔火罐。

常用穴位:大肠俞、关元俞、秩边、环跳、股门、委中、承山、阳陵泉、悬钟、昆仑、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等。以上穴位有舒筋、活血、镇痛功效。每次在患侧按痛处选5~7穴进行治疗。

​​温馨提示:此为学习笔记,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材、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针灸人士交流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试方,否则后果自负!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文中引用的内容若涉及版权,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痹证的针灸治疗
秦伯未治疗关节疼痛的经验,用心看完,绝对胜读十年书
中医针灸治疗痹症
痹证的针灸治疗应当如何进行?
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
针灸处方:风寒项强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