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明哲】“印度细密画解析”论文连载之二
userphoto

2022.09.01 北京

关注




胡明哲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主任


印度细密画解析(二)

论文发表于《世界美术》杂志2015年第二期

来源:美术家协会网站

c,意象空间 


  细密画与其他绘画相比还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是:有明确的边框——面积宽阔,色彩浓郁,十分夸张。这意味着:“画面边界”自身成为了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把画面空间设想为“一片虚空”或“画无边界”的绘画思路完全不同。画家工作之前已经意识到既定空间,也明确了自己工作性质。粗大的边框时刻提醒着画家们:你表达的不是自然空间,用不着理会客观的真实性及合理性。你的任务是:将复杂的故事情节,隐喻的宗教理念,大小不等的人物等等,智慧而有序的落实于一个小小的“被限定的平面空间”之中。 

细密画家对于“被限定的平面空间” 的把握似乎分为两点: 


1,智慧的意象的利用既定空间。例如,边框就像围合的一个舞台,亦可作为建筑的柱石及外墙…… 


2,智慧的意象的突破既定空间。例如,表现建筑高,就突破上面边界;表现主仆关系,就让仆人牵马坐在下面边框之外等候。表现人物很多,就出入于边框内外。 

图6(-1,-2)



  对比西方绘画中严谨的物理空间,细密画对空间的理解和处理,可谓“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不知是否可以称之为“意象空间”?意:意境,象:象征。画面空间只是呈现作品“意境”和语义“象征”的方式,与真实场景完全无关!与透视的焦点,散点,近大远小……完全无关!仔细观看,细密画对空间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平面立体交织,纵向横向并列,俯视仰视一体,甚至多时空,多情节,多等级共构……真是天马行空!自由自在! 

  请看图6-3,《婆苏提婆偷换婴儿》。这是 “多情节”“多时空”共构的典型之一。故事情节是:被国王关在狱里,并诅咒生下儿子就立刻杀死的一对夫妇,生下了男婴克里希纳。(一个神的化身)同一时刻,在遥远的牧场,牧场主的妻子耶索达生下了一个女婴。克里希纳的父亲婆苏提婆借助神力溜出监狱,来到牧场,偷换了婴儿……

图6-3

  画面好像一幕舞台剧的场景,幽暗的夜色和布景似的房屋构成人物隐密活动的环境。婆苏提婆出现了两次。在右方的卧室里,他已把包裹着黄布的蓝色皮肤的婴儿克里希纳放在沉睡的耶索达身边,正在俯身抱起包裹着红布的女婴。画面中间,婆苏提婆再次出现,他小心翼翼的抱着女婴拄着拐杖走出房门,其他牧人仍在酣睡…… 注2


  还有很多细密画,虽然人物处于同一场景之中,但因为区分君臣,主仆,男女的尊贵等级,就把人物的大小画的明显不同,有时竟分为三种大小。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也有类似的方式,而印度细密画表达的更为夸张。总之,细密画的空间观完全是主观意象的,与客观真实和物理逻辑无关。 

  d,形式表意 

  最让人感动的是:细密画明确而有意味的形式感。形式:几个视觉要素所构成的整体结构。感:第一眼便能感知,便被感动。 


  说起来,这是令人乏味的常识,做起来,却没多少画家得心应手。没有高深的艺术修养,纯正的画家心态,处理视觉要素的聪明智慧,不可能使形式结构建立的举重若轻,出奇不意。然而细密画高手林立。 

  可以推测:细密画对于形式结构的思考是放在第一位的。形式建构的起点是——主观的意图和观念的逻辑;完全不顾及客观世界的物理结构之完整。形式完善的思路是——不顺应物理的逻辑关系,形式的逻辑大于物理的逻辑。构思时和制作中,主观意图和形式逻辑直接对应,中间不加杂任何的附属条件……所以,无论情节形象多繁杂,形式都单纯明确,感受都舒适惬意。甚至可以总结为——情节越繁杂,形式越单纯!单纯的形式尽力包容着繁杂的内容,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制造出一种强大视觉张力,从而构成了对比阅读的审美魅力。换为画家思考:为什么细密画人物情节繁复,多重空间交织,甚至人物大小不一,却没有造成画面混杂,视觉厌倦?怎样使多种类,多角度,多形象,统合为一个整体?细细解读,其实就是形式的完整高于一切!视觉的舒适作为原则!多时空,多情节,多角度,多意味……都还原为明确的形式要素,抽象而简洁,都编织为明朗的形式结构,秩序而完整。把画面变为黑白图像后,形式分明的感受会更加清晰:雍容的君主,多面的天神,华丽的乐舞,残酷的战争,庞大的仪仗,甚至说明的文字……都被点线面,黑白灰的视觉形式整合,变为图形的曲直,方圆,疏散,密集;黑白灰的连结,中断,渐变,突变……有趣的是:尊贵的人物一般会隐没于人群,背景之中,少有单摆浮搁。跳出画面的点睛之物常常是:地毯的边角,连贯的盾牌,一抹飘带,一些窗棂……完全本末倒置!非常情趣盎然!即使看不懂异国文字,我们只需浏览视觉的形式,也能直接领会内在的含义。视觉形式明确告诉我们,画面表达的是——喧闹街巷,优雅礼仪,涌动情思,怪癖嗜好,异域对谈,远途密谋…… 


  细密画作为文学插图和历史纪录,肯定要遵循文学的引导,当然要受制宫廷的任命。但是细密画家没有因为文字的玄妙,就失去图像想象力;没有为讨好君王,就牺牲视觉审美。只要进入画面的空间,画家就按照自己意愿和绘画规律摆布了一切,把时空,事件,情节,等级,形象,等全部翻译为绘画的语言,服从于视觉的秩序——文法灵动,情趣曼妙,主调铿锵,境界脱俗。  

二,细密画的呈象方式 


  表面上看印度细密画与中国工笔画很接近,两者都是小型精致,只是前者浓郁,后者淡雅。但是如果仔细解析会发现:绝大部分细密画以不透明材质和不透明画法完成,不透明色彩布满整个画面。绝大部分工笔画以透明材质和透明画法画出,画面留有大面积纸绢的空白。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方式。 


  任何语言方式无所谓高下。重要的是:因为两者是完全不同的语言要素,语法结构,思维路径,所以不能相互取代。工笔画是“以线造型”“三矾九染”……而细密画是“色面造形”“层面叠加”……并非如人所愿的能够相互通融。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得到浓郁的色块,必须从画稿开始,每一步骤都不相同。孟买的威尔士亲王博物馆中的细密画的创作步骤,就是明证。 


图7(-1,-2, )细密画步骤




  尽管细密画也会以线勾勒轮廓,但并没有严谨推敲所谓“线结构”。线只是围合“色彩平面”的界线,既不涉及所有的琐碎细节,也没达到自身的完整。如果独立的观看线结构,无论是起稿阶段,还是完成之后,都是不完美的。衣纹的线条也是象征性的。(不是表现空间中的物理结构,没有轻重虚实和前后穿插。)因为,细密画造形立场和造形目的都是“色面”,而不是“线”。所以,线可以无功力,不确切,可以是墨线,是色线,可以被部分遮盖,也可以完全消失,亦可最后按需要添加。“线”作为与“面”对比存在的一个语言要素,刺激着并补充着主语——色面。 


归纳一下细密画的造形过程:以线画形——推敲平面形——承接色彩——成为色面——推敲色面结构——形成形式骨架——色面之上添加细节——有些局部再提线——完成。可以说创作中的每一步都以“色面” 为核心的。如果起稿时以“线”为中心,精细而严谨的推敲好一个网状的“线结构”,之后就不可能再接受不透明的材质,不可能再获得浓郁的效果了。即使表面看到有些明确的线结构,也是最终复勾于色彩平面之上的,而不是初始就勾划于纸绢之上。


  色面造形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做底色;从整体到局部的作底色。有时会做沉重的底色,其上再添加明亮的色块,让上面和下面的色块相互反衬,隐现,间或……诸多的错位的层次,会造成立体的丰富的空间想象;不同层面的不同质地的叠加,会产生厚重的物质的感染力。不透明色粉的脱落所形成的别样韵味,还启发了今日我们创造出各种“脱落法”。

图7-3




  解析小小的细密画,都会看到以不透明色块层面叠加的历史痕迹。

 
图7-4



  是以不透明的粉红色做了整体基地,在此之上,以透明的冷红色又平罩一遍,只留下皮肤部分。其上叠加了暖红,石绿,蓝灰,黑白等色块,再其上,逐渐的添加了细节。“重要的人物皮肤”其实就是粉红的底色,形状则是空出来的。即使最后要添加一些轮廓线,也不会破坏色面感觉。此外,因画面形式骨架由色面支撑,线条只是锦上添花,所以画家画得十分轻松,我们看得十分舒畅。 
  

添加图片

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岩彩画高研班印度考察 

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岩彩画高研班印度考察

印度色彩采集

印度色彩采集 

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岩彩画高研班参加恒河祭祀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印度细密画解析——胡明哲
高远|虚拟与真实: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边框的空间化
石涛的忧伤,一页一页画进册页里|海外寻珍系列3
天天画素描,这十大要素居然还不知道!
南宋山水画团扇的艺术特点
美国滴画大师杰克逊·波洛克作品探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