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弹街路,还记得“吃弹簧屁股”的米道伐?

  老上海,大清早,小巷里馄饨飘香

  左拐右拐,踩着错落别致的“弹街路”

  说说笑笑,热热闹闹

  一天的生活开始了……

  这些是老上海人的共同记忆

  而如今,改之以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小巷、边摊都换作新颜

  熟悉的弹街路却渐渐消失不见


  今天,我们就来回味一下老上海记忆里的——弹街路

  追怀往昔,弹街路的历史

  弹街路,有几种通俗的说法

  “弹硌路”、“片弹子路”

  按上海的方言叫“dɑígàlù”

  用石子或者石块铺成


  这种路是上世纪中期上海最常见的路面据记载,早在明清时期当时的上海县城就已经有这种路面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

  上海的弹街路

  近4000条,总长80多万米


  20世纪50年代的小南门永泰街

  在许多老上海人的记忆中弹街路成为他们记忆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生活的每一天,都是踩着这样的路出去买点米,扯点布,买点菜脚下都有这种踏实的感觉


  在社会还没足够发达的时候

  铺这种弹街路

  很考验修路工人的功夫先拉来一车车的石块,用木制的刮板整平地面撒上细沙,石头铺在沙上用一种特别的榔头固定位置这种榔头一头圆形,一头宽扁扁状刨沙、撬石、调整石头间距缝隙调好之后,用圆圆的另一头敲实在所有缝隙中灌进细沙,浇水数日之后就可以行人行车几场雨过后,石沙结合更为紧密路也越发坚固,就成了弹街路


  年数越久,走的人多了,石头棱角全无

  路也更加平滑、润亮大夏天,光着脚踩上去,

  滑滑的,凉凉的,很是惬意


  弹街路透气、容易翻修

  哪里坏了,填进去石头泥沙就可以使用很接地气,下雨天排水也很快但是如果行车跳跃和震动的滋味肯定不好受老上海人称这种坐车过弹街路为

  “吃弹簧屁股”,很是形象

  这种感受伴随了上海老几代人的生活

  社会发展,渐渐地这些弹街路退出了我们的视线

  如今的弹街路

  上海市区存留的弹街路已经很少

  而且有的已经面目全非了

  下面是黄浦区的普育西支路


  高楼簇拥下的小街巷

  已经没有了昔日的宁静安详



  狭小的过道

  低矮的民房杂乱的摆设

  记忆的味道只剩残迹


  弹街路已经被磨得不见原状而且被水泥践踏

  更是面目全非

  还有青龙桥后街上海南浦大桥引桥下,多稼路向西走到薛家浜路右转会看到这条很不起眼的小路——青龙桥后街


  一排破旧低矮的房屋

  由于不少居民的违章搭建使得这条长约100米宽约3米的东西走向的小马路最窄处不到一米

  两个人并排行走都有些困难



  石块铺的弹街路也已经不见原貌

  到处水泥的印记就像是打了补丁

  残缺而难看


  市区存留的弹街路中保存较好的

  应当算黄浦区的新街了



  相比前两处无疑这一处更为美观些安静的角落,长长的通道,树叶散落偶尔上这里走一走也许心情也会好一些吧!

  除此之外,上海嘉定北部

  有一个娄塘老街

  在那,还是能感受到一种旧时光的味道


  虽然掉漆,古老的牌子上

  还是存留着一点当时的胜景



  小桥、流水、人家

  江南水乡的画意想当时木船摇曳,炊烟袅袅

  人们在弹街路上络绎不绝…


  小巷深处,青瓦白墙墨弹街仿佛可以想象那时商人小贩沿街开门,小孩嬉戏其间繁华而热闹

  现在有了新修的弹街路


  黄浦区新天地

  灯光璀璨,街道宽阔

  相比老的弹街路

  更显的时尚大气


  徐汇区桃江路

  精细地修置

  如同水泥地一样的平滑同时兼具错落有致的审美体验

  弹街路和现代融合让行走便捷的同时也让记忆得以另一种形式存留可惜,这些新时代的弹街路毕竟不是老上海的弹街路没有岁月积淀,人情打磨承担不了老上海的气息

  毕竟,那些古远的路每一块石头上,都可能有着上海人的回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后的弹硌路!几代上海人的回忆!“吃弹簧屁股”侬还记得伐?
身份证310开头的注意了!上海这些东西已经永远消失了...
上海弄堂小吃大搜罗米道嗲的来
人均50元 上海7条“好吃街”美食推荐
上海这个地方,被网友称赞最有上海味道,名震全球每天都人气爆棚
泪奔!只属于魔都的记忆,感动了2400万上海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