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内首创“时装表演”(1934年)
视频信息

视频拍摄时间:1934年

视频长度:45秒

视频画质:较差

视频拍摄方:未知



1930年10月30日,上海美亚织绸厂曾用本厂出品丝绸,请鸿翔公司设计,制作了24套时装,聘请多位中外女模特,在当时的大华饭店舞厅,出场“时装秀”盛况空前,观众踊跃达2000余人。

由于这一活动尚属国内首创,《申报》作了连续三天报导,在上海滩引起轰动。到1934年,上海美亚织绸厂已经拥有22位时装模特儿。上海美亚织绸厂的总经理、清华学堂留美归来的蔡声白,不但经常组织模特营销表演,还拍成电影,远赴东南亚推销宣传

视频截图:视频拍摄于1934年


视频截图:对比现今满是“丰乳肥臀”,百年前的模特更多的则是端庄贤淑,但却不乏时尚,有些款式即便是现在也不落伍

美亚织绸厂股份有限公司

美亚织绸厂建于民国6年(1917年),设址华德路(现长阳路)。原为丝商莫觞清、汪辅卿与美国商人兰乐壁合伙创办,故名“美亚”。因经营不善,不到3年,即告歇业。

民国9年,莫觞清以独资兴建绸厂于白莱尼蒙马浪路(现马当路),仍沿用“美亚”厂名(后称美亚总厂或一厂)。初时仅10余间平房,购置日本电力丝织机12台,年底增至27台。

民国10年,莫聘请从美国留学归国的女婿蔡声白为经理。蔡声白上任后,充分利用原有平房,再增丝织机13台,并添置美制新型准备机械。民国11年,丝织机增至89台。当时,丝绸市场竞争激烈,湖州象牌华丝葛,上海的物华葛名噪一时,美亚产品难与匹敌。蔡声白为打开局面,于这年端午节前,以匹重略轻的华丝葛,低于市价3成的售价,抛出3000匹而初露头角。民国11年新丝上市,洋庄抢购,丝价暴涨,绸厂受损。美亚凭借先进设备,先后推出设计新颖、手感柔润的华绒葛、6号爱华葛和单绉、双绉等新品,客商十分欢迎,工厂获利甚丰。民国12年末,共有丝织机116台。

民国13年,蔡声白参股,美亚厂改由莫、蔡合伙经营。是年,盘入闸北交通路的天华绸厂,改称美亚第二厂,经新建厂房,共置丝织机80台。

民国14年起,美亚开始吸收外界资本扩展企业。先与小沙渡路(现西康路)的天纶绸厂合资,改称天纶美记绸厂,为美亚第三出品处(后称美亚三厂)。民国15年,以该厂盈利在斜土路新建厂房,开设天纶美记总厂,装丝织机110台,为美亚第六出品处(后称美亚六厂)。是年,向日本定购丝织机40台,在上海杜神父路(现永年路)租屋筹设美孚绸厂,为美亚第四出品处,后又在胶州路购地自建厂房,装丝织机100台(即美亚四厂,现上海第四丝织厂)。民国15年5月,又与本厂职工合资组设美成丝织股份有限公司,初置丝织机36台,资本2万银元,美亚占30%,职工占70%。后在斜土路购地自建厂房,丝织机增至80台,为美亚第五出品处(后称美亚五厂)。其时,美亚厂多从乡间招收艺徒以降低用工成本,实行计件超产奖励工资以提高生产效益;并设惠工处管理职工生活、教育和文娱体育活动。民国15年,开拓工商联营,由美亚各厂集资,与原经销商天生锦绸庄合作,共组美兴绸庄,专销美亚产品。对外均以美亚总发行所名义进行交易。后又添设美隆绸庄,专营南洋业务,为第二发行所。民国16年,美亚已拥有丝织机408台,民国13~16年共产绸22.34万匹,比前4年增长81%。

民国17年以后,美亚逐步走向综合发展,集中经营。同年,在斜土路设立铸亚铁工厂,制造丝织全套机械;在鲁班路创建美艺染练加工厂,承担美亚丝织品的练染后整理加工;后又增设印花部。从此,美亚产品在系统内成龙配套,规模日臻完善。

民国18年,美亚耗资17万银元,在瞿真人路(现瞿溪路)购地自建现代化厂房,称美生绸厂(后称美亚七厂),向日本购进先进全铁单面双梭箱和双面双梭箱配套阔狭丝织机70台,采用单机传动,生产真丝乔其派立斯、绉缎等优质丝织品。同年,又出资接盘共和新路云霞绸厂,改名美利绸厂(后称美亚八厂),有丝织机84台;合并徐家汇路原与工人合资筹设的美工绸厂,扩展为135台丝织机,筹设南新织物股份有限公司(后称美亚九厂,现上海第九丝织厂);又购下闸北八字桥文记丝织厂丝织机84台及厂房等,再增丝织机76台,改称久纶织物股份有限公司(后称美亚十厂)。同年,美亚总管理处正式成立,下设总务、技术、发行、财务、采办等5个处和训导委员会(负责雇员的考试录用、培训、考核),编译出版委员会。由蔡声白任总经理。当年,又在贝勒路(现黄陂南路)新天祥里组织美章纹制合作社,集中进行花本设计,意匠制作及轧制纹版等,以提高生产效率。

民国19年,美亚集中10个分厂的经纬部,建立美经经纬股份有限公司,共有络丝机5400锭,并丝机3100锭,捻丝机11000锭,卷纬机1600锭,整经机31台,统一供应各分厂的经轴、纡子,进一步实行专业化生产。当年,又拨款规银1万两,开办美亚织物试验所,组织技术研究委员会,收集国内外织物,研究设计新品种,编译丝织技术资料,指导各分厂改良出品。与此同时,美亚不遗余力地进行促销活动,先后赴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马来亚(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巡回考察宣传。在民国19年建厂十周年庆典之际,首创丝绸模特时装表演,放映自摄美亚影片,邀请上海政界要人、社会名流前往观赏。当时报刊连续报道,美亚声誉日隆。民国20年,美亚丝织机从民国16年的408台增加到927台,真、人丝交织和人丝棉纱交织的新品种不断问世,丝绸出口有较大增长。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外市场萧条,企业面临严重困难。美亚增聘营业人员,组织巡回展览,广设销售网点,对客户倡用商业承兑汇票,营销上的各种措施,使美亚在绸市疲软的情况下,客户从400余户增至600余户。

民国22年,美亚改组为美亚织绸厂股份有限公司。公司额定资金280万银元,丝织机1098台,日产绸缎1000匹,职工3614人,均创历史记录。但此时因市场疲软,绸价低落,成本上升,厂方为了自身利益,连续减低工人工资,从而激起民国23年震动全国的美亚厂工人大罢工。大罢工后,美亚转换资金投向,当年将三厂迁至苏州,八厂移址杭州(后又租得天章丝织厂电力丝织机100台,改称美亚杭州总厂),还将上海部分厂基出租承包,由美亚供料,加工定织。随后,又将价值80万银元的房地产和20万银元现金划出美亚,另组美亚地产公司。

民国25年9月,美亚十厂改办关栈(保税)厂,历经5年的申请,经财政部关务署批准,在沪首家成立。海关关员驻厂监督生产和出运,进口人造丝不纳税,直接进厂加工成品后出口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夺回了被日本占领的南洋市场。民国26年,八一三战争爆发,美亚损失惨重,刚建的关栈厂亦毁于炮火。为了保存实力,除租界内的四、九两厂留在上海外,沦陷区幸存的工厂分迁汉口、重庆、广州、香港等地,同时,在上海、香港、重庆、汉口等地设立华东、华南、华西、华中四个区域管理处,民国31年又在天津增设华北管理处,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紧要时“区自为政,各图生存,以保存公司实力”。

民国31年,上海美亚股票推向市场。民国33年,又利用鸿禧葛(通称美亚被面)的声誉,开展栈单交易,吸收较多的外界资金。但实物销售连年下降,民国31~34年的生产匹额和销售匹额仅占前4年的37.8%和33.34%。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亚将5个区管处升格为5个分公司。民国35年,先后恢复长沙、衡阳、昆明、福州办事处,增设北平办事处。但不久,蔡声白改变初衷,本人离沪长期逗留香港,并将资金陆续抽调出境。民国35年9月,在纽约设立美亚分公司。民国36年扩展香港工厂生产,同年10月,成立曼谷发行所。民国37年,在阿根廷设利亚实业公司,经销美亚产品,又在香港设立美亚总管理处国外分处,由蔡声白亲自主持。

截止1949年底,美亚资产净值为人民币(旧币)649亿元。其中国内部分290亿元,占总额44.7%;国外(含境外)部分港币798万元(合旧人民币359亿元),占55.3%。

1956年公私合营时,美亚国内清估财产净值新人民币216.40万元,占39.61%;待处理财产24911元,占0.45%。国外资产727.68万港元,占59.94%,列为待处理资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旧影录:丝业大王 -- 美亚织绸厂
#老寿带你兜马路#武康路
民国江南丝绸品牌形象构建探析
【盛泽之最】最早的电力织机和最早的电力丝织厂
衡复建筑|美传亚洲 衣被天下——武康路2号里的百年丝织传奇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锦孙织绸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五百股计伍万元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