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昌路"转角"
一条南昌路,民居、商厦、店铺、会堂、故居……各种滋味。沿途不过表面,深入起来“一弦一柱思华年”,不过惘然似也不必。“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泰戈尔)




雁荡路大转角的 洁而精川菜馆

创办于1927年,初办时是云南帮别菜馆。于1937年改为私方向德增经营,原名“洁而精川菜茶室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麦赛尔蒂路。1956年店名改为“洁而精川菜馆”,1958年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迁至雁荡路82号现址。




 经过几代人的传承与创新,洁而精形成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风格,该店以善用“味”而令人称道,其中的鱼香、红油、怪味、麻辣等味型均已久负盛名。“其味无穷”四个大字,就是刘海粟在品尝佳肴后即兴挥毫,以示感谢其赋予美味佳肴。 


升级改造后,洁而精将在加强原有“川味”、“淮扬味”的基础上,引进广式早午茶点,适当充实“本帮”菜肴,并研发个性化新菜谱,迎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转 身

看见对面203号的气功研究所,二层洋房,推拿艾灸中医,相邻有家简净的铺子展示着日本设计师安藤雅信的手作器皿。手艺、身心和生活于此尽然。





前身为旧时法租界法国总会的科学会堂的外墙一排声光电的展览,动感了静谧的老院子。到里面开过会,会过朋友,记得那片宽大安静的草坪。边上的洁而精川菜馆却是人声鼎沸。1927年创立的老字号了,菜式口味纯正,常常一座难求。刘海粟先生题写的“其味无穷”醒目于墙,不过据说真迹已藏,高仿在挂。说是附近曾有对老夫妇几十年如一日来此吃饭,座次固定,小菜固定,持久情怀,几年前经媒体报道一时传为沪上佳话。饭店对面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枣红砖墙则看着温雅,这是1917年5月由黄炎培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等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士创办的群众团体,其“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理念有力推动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也是与海内外侨胞及教育团体的交流桥梁。历史实在悠久,值得网搜深度脑补。




走过茂名南路口

一侧 ART DECO风格的南昌大楼,一侧现今矗起一座泰戈尔铜像。铜像后的小弄堂里就有火遍沪上的阿大葱油饼,每次去都在排队,没买,只到门口张了张,弓背的阿大煎着饼,葱香缭绕至南昌大楼简洁典雅的装饰上,彼此安然于生活的安然。





过了陕西南路

原来的小学换了校名。那时住淮海坊,下午4点钟时常听到小号声,迟疑的练习声,如黄昏前那种忧伤的温暖。此段南昌路,一边淮海坊,一边里弄和公房,203号原是中国化工实业家、氯碱工业的创始人、创办国内第一家味精厂天厨味精的吴蕴初先生旧居。他在1937年将此旧居捐赠给了中华化学工业会(吴先生的名字是身为嘉定人的我自小知晓的,因为他是嘉定人,嘉定西门也有其故居)。路两边沿街的屋子基本皆店铺了,时装铺为主,水果日用为辅,旧时的国营粮油店、路边修车摊当然早已消失。弄口曾经的传呼电话间只存于记忆。





叫过霞飞坊的淮海坊,一些历史人物曾于此居住。淮海坊3号,作家夏丏尊从1937年至1946年住过。59号三楼,巴金自1937年起在此生活了18年,《激流三部曲》之《春》、《秋》和《寒夜》创作完成于此。64号,1936年底许广平携子周海婴来此居住,至1948年离沪。



再过去

是南昌路末梢了,和一片绿地相绾。民居、护理院间的48号却也有话头,乃1930年3月中共创办,1931年迁于此的大同幼儿园,康克清题写园名。





不宽,S形,平行于繁华的淮海路身后,南昌路似乎就平常一些了。旧上海时它曾叫过陶尔斐斯路和环龙路,自西而东贯穿了襄阳南路、陕西南路、茂名南路、瑞金二路、思南路、雁荡路及重庆南路,如藕节段段。沿路新式里弄为主体,间或几幢老洋房,夹杂些多层公房。近襄阳南路的那一段原来又名钱家塘,排排里弄,菜摊挤挤挨挨,穿弄可至淮海中路,现在都在IAPM里成为记忆。不过,商厦对面除了高楼小区,饮食日常的小铺照旧开着,生活总需要这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派城市考古新发现:转角的“爱情神话”
上海散步 (组图)八十二
记忆上海:重回卢湾(第八集)
淮海中路481号永业大楼
大楼公寓(14)永业大楼
上海老字号饭店有什么招牌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