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上海风情:化妆品广告

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19世纪60年代以后,西洋的大量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让古老的中国有了自己的时尚风潮。

它们先流行于上流社会,并渐渐向普通市民阶层蔓延,对中国人的日常与审美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其中化妆品,就是备受关注的时尚洋货之一。

而旧时的大上海就是中国的时尚前沿。

洋货化妆品风行一时

洋货化妆品最早由洋行代理销售。这一时期,拍卖成为主要的销售方式,并在上海风行一时。

拍卖信息会刊登在《上海新报》上。

香水是最早成功打入中国市场的洋货化妆品。

△民国时期的香水广告

除拍卖外,洋行也会采用批发或零售,并在《上海新报》刊登广告。

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经营进出口货物的内贸商号如布号、鞋号、茶号、药房等都会出售化妆品。

这一时期,牙粉、香水、花露水、雪花膏开始粉墨登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外化妆品公司开始开拓中国市场,化妆品品种较之前大为丰富。

所以,此时的化妆品广告,多以“健康”“卫生”等元素来吸引消费者,广告中采用的女性形象倾向于成熟型的西方女性。

20世纪初至20年代,唇膏、眉笔等逐渐开始被大量进口,广告的设计上转向中国本土化,东方古典女子形象被引入化妆品广告中。

雪花膏强势来袭

雪花膏是晚清、民国时最流行的面霜类型,物美价廉,因吸收性好,涂在脸上会像雪花一样迅速消失,故名雪花膏。

1895年,美国旁氏雪花膏的诞生和迅速走俏,使雪花膏成为当时护肤品的代名词。

到了民国时期,国产的雪花膏也粉墨登场,有双妹、友谊、百雀羚等,雅霜便是其中的代表。

1912年,范和甫创设大陆大药房,直接从事国货化妆品--雪花膏的生产,并将其命名为雅霜。雅霜是桂花香型,集德国名贵桂花和印度进口檀香于一体, 而且质量稳定,因此在国货化妆品中独树一帜,后来还出口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地,一时有无雅不成店的说法。


△上海街头的雅霜广告

在三四十年代,城市的街头到处都能看见上海女人雪花膏的广告。那时,精打细算的女人会把用完的雅霜瓶子留到第二年冬天,然后到百货公司去买散装的。当红明星白杨也在广告上说它“最为爱美仕女之妆台良伴”,拨动了许多爱美女士的心弦。

洋货品牌则有迪安、夏士莲、妮维雅等。

其中,夏士莲原先是英国伦敦威廉大药厂生产的,后来被卖给了上海联合利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停产。

妮维雅是世界上第一款长效润肤露,该品牌一直存续至今。

花露水淑女的象征

近代中国,花露水不是用来驱蚊止痒的,而是被妇女们当作香水来增添自己的魅力的。

民国初期,双妹花露水和明星花露水渐次崛起,成为淑女的象征。

明星牌花露水则由上海中西大药房研制,这种独特的玫瑰麝香型花露水一经上市,就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以一种后来居上的姿态,打破了洋花露水在我国的垄断地位。中西大药房获利润后,创办上海明星香水厂,专门生产明星牌花露水。

民国时期,花露水包装重要组成部分的玻璃瓶瓶贴,因其图样设计小巧精美、色彩搭配鲜艳夺目、人物造型优美多姿而让人爱不释手,非常值得收藏与研究。

香水流行于名媛贵妇中

到了民国中后期,香水流行于名媛贵妇之中。

20世纪30年期初代,我国香水生产企业大概有20多家。当时最为流行的香水产品有香港广生行生产的双妹牌香水、安利行化妆品制造厂生产的晨鸡牌香水、 先施有限公司生产的茉莉香牌香水、三水工业厂生产的鹦鹉牌香水和中亚工艺社生产的星牌香水等。

与世界一流香水品牌相比,其质量和外包装都没有明显的差距。

民国时期的香水包装与现在较为相似,主要为瓶装,只是在材质上有所不同。

包装瓶全部为玻璃瓶,造型奇特,表面设计有精美的几何图形、花卉和花边,瓶贴装饰漂亮。

玻璃瓶本身的色彩丰富多样,有透明的,还有深绿、淡黄、深蓝、淡褐、乳白等多种颜色的。

这一时期由设计师设计的各种形状的彩色纸质瓶贴,是香水瓶包装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露水,上海的味道
可以“打”的雪花膏:祖母级古老面霜“雅霜”
【知识窗】温暖:“双妹”本是男儿身
国产化妆品大推荐!
上海女人骨子里精致优雅的秘密
【记忆】以前,上海人的夏天是花露水味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