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段永平最完整投资思路梳理 下篇(一定要收藏!)
接上篇
源:投资人记事


第二篇 企业管理


不存在弯道超车的企业


107 小雅:经营企业,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段永平:做正确的事情,把事情做正确。前者是“道”,后者是“术”,“道”是先于“术”的。

只要方向是对的,方法笨一点,也只是做得慢一点,不会走错路。做得不好的企业,往往是因为犯了一些比较大的错误,没有做正确的事情。

但一件事情的对或错,本身就很难判断,判断出来后做不做,执行起来也难。

我在美国的时候,去机场接一位步步高的同事,估计要在机场等一个小时,所以在机场停车场投了一个小时停车收费的币,结果,那位同事提前半小时就来了。

这就有个问题:多投了半个小时的币,是继续在车里等这半小时,还是浪费多投的这半小时的钱?结论不言而喻的,肯定是开车走人。

但在实际决策中,很多人都犯继续等下去的愚蠢错误,这个事情我已经投入了几千万呀,为了救这些沉下去的成本再投入几千万,明知事情是错的还要坚持做下去,结果自然败得更惨。

对的事情要坚持,不对的事情,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不做,都要叫停。

108 小雅:你怎么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段永平:我们公司对一件事情对错的判断标准,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本分、诚信、品质、消费者导向等。
 
如果不能判定这件事情是对的,我们可以列出哪些是错的。这样,理解和执行起来就容易些。
 
我们企业之所以活到现在,并且还活得还好,是因为我们少犯了许多错误。失误率少,成功的机会就大,我做投资也是这样。

如打乒乓球,偶尔打几个好球是正常的,但失误几个也就一样了。失误少的一方,肯定是最后的胜利者。

109 小雅:有时候,人们明知对错,但是选择利益。

段永平:中国人的文化是“利益”文化,人们往往以利益为重,为了获取利益,可能明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对的,但偏偏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不对的事情做的很好。

结果会怎么样呢?短期里可能会取得成功,但长期来说,他们必定会失败。

110 小雅:怎么看待中国企业爱弯道超车?
 
段永平:Alaska有句话,shortcut is the fastest way to get lost(捷径是迷路的最快办法。

不存在什么弯道超车的事情,关注本质最重要!不然即使超过去,也会被超回来。

做什么事情都要慢慢地快。例如在高速公路上开车,你的目的是安全抵达目的,而不是快速抵达,为求速度把企业做死是不划算的。

好多高手与泰格· 伍兹打高尔夫,最后一杆几码距离就是推不进,不是技术的原因,是没有保持平常心,老想着这一杆推进去了就是冠军了,就可以赢伍兹了。

伍兹的厉害处就是,就想这一杆该怎样打就怎样打,所以就赢多输少了。

做企业也是一样要有平常心。企业发展出现一点挫折或取得进步都是正常的,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

企业家的致命缺陷

111 小雅:成功的CEO,有什么过人之处?

段永平:很多所谓厉害的人,仅仅是因为他们一直在老老实实做该做的事情而已,单看每件事情,是很难看出来他们厉害在哪里的。

另外,有时候必须决策时,不决策也是重大决策失误。

112 小雅:CEO的致命缺陷是哪些?

段永平:没研究过。但我读中欧时曾经看过,企业家最重要的品质是integrity(诚信),违背integrity的品质,可能会致命的吧,时间足够长的话。

113 小雅:你怎么评价马云?

段永平:马云内心深处是有个江湖的,他是个武林高手。提到他,我总会想起那个面对一堆偷井盖的大汉、还敢大吼一声的马云。每当想起这个时刻,我心里总有一丝感动。

我不确定如果自己面对几个大汉,我敢大吼一句。

我个人直接面对过的最需要勇气的时候,是在小霸王早期,广州有人假冒我们的商标,当时公司的法律顾问不敢去管,我只好自己提个包,假装买货的人,去卖假货的地方订了一批货,并让他们送到火车站以便人赃俱获。当时执法部门很给力啊,不然我就跑不掉了。

我没有选择的余地,但马云是可以选择离开的。



114 小雅:创业者怎么知道坚持是对的,还是错的?
 
段永平:很简单,如果你坚持不下来了,就坚持不下来了。你坚持下来的东西,肯定是你放不下的,到时候你自己会知道。

115 小雅:怎么样选对合伙人和员工?
 
段永平:一次就找对那是运气。主要是要有标准,该淘汰淘汰,该散伙散伙。知道错了,要有停止的勇气,越早停止,代价越小。

企业要“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

116 小雅:作为营销知名的企业家,谈谈你的营销方法?
 
段永平:营销一点儿都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产品。

没有哪家公司的失败,是因为营销失败。公司失败,本质都是因为产品的失败

营销不好,顶多就是卖的慢一点,但是只要产品好,不论营销好坏,20年后结果都一样。

当然,我不是说不要营销,事实上,我们营销做得很好。

117 小雅:什么是好产品?

段永平:就是用户导向的产品。我们总是说,量不重要,利润不重要,最重要得是要做对的事情,要找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想法满足。

118  小雅:怎么才能做出好产品?

段永平:我在公司内部讲鸡肋原则,就是毛泽东讲的“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原则。

我们做的产品,都是国际大公司食之无味、不想做的东西,好比是它的鸡肋,用拳头打跳蚤,它犯不着。

如果非去做国际大公司眼中“鸡腿”类产品,人家一定跟你拼命,尽可能不要跟那些实力比我们强很多的人做直接竞争对手。

但鸡肋也是相对的,要评估我们可能有的优势,哪怕是局部优势。

比如,DVD产品SONY也做了,但是在中国这个局部,我们集中优势兵力,投入比SONY大,比SONY更了解这个市场,在国内市场,我们的DVD就可以做,而且可以做得很好。

119 小雅:这就是你常说的“敢为天下后,后中争先”?
 
段永平:所有的高手都是敢为天下后的,只是做的比别人更好。

敢为天下后,是因为你猜市场的需求往往很难,培育市场、教育消费者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代价十分昂贵,等别人已经把需求明确了,你去满足这个需求,就更确定。

好多成功的企业都是后面跟进的,例如:微软从windows到word,它没有哪个产品是敢为天下先的,但是一旦它发现哪个产品有市场就调以重兵进去,然后把它做成行业第一。

在我们这种所谓的中小型企业里,“敢为天下后”的战略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阶段性的战略。

“敢为天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避开市场风险,虽然很多人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其实还有很多人做了第一个吃河豚的人。

120 小雅:生产出好的产品后,怎么打广告更有效?

段永平:广告是效率导向的,瞄得最准的广告大概就是搜索类广告,最不好的广告就是夸大其词的广告,因为长期来讲,消费者是个极聪明的群体。广告能影响的消费者大概只有20%左右,其余全靠产品本身。

121 小雅:你怎么看产品针对不同客户的差异化定价?
 
段永平:价格不一致,迟早会被发现;二是客户发现能议价,会想尽办法跟你讨价还价,浪费很多时间,价格一致,会省很多麻烦。做产品,主要是要抓住客户的需求,而不是价格。

122 小雅:现在手机企业有两种模式,一是小米这种先圈用户,再通过其他方式变现;二是苹果这样,靠产品本身赚钱。哪种模式更好?
 
段永平:首先,圈客户的角度,苹果比小米厉害。

其次,长远来看,没有什么企业是靠便宜赚钱的。性价比,都是给自己找借口。
 
我们早年经常提性价比,直到我有一次跟一个中国通的日本人谈合作,说到我们的产品性价比高时,对方很困惑地问道,什么是性价比?日本人的词典里似乎是没有性价比这个东西的。

我之后又花了很久才悟到,“性价比”实际就是性能不够好的借口啊。我希望我们公司不会再在任何地方使用这个词了。


第二篇 企业管理


持有苹果9年多,
苹果三年赚2000亿美元的日子不太远了

123 小雅:你买入持有苹果9年多了?

段永平:我是2011年1月19日开始买苹果的,记得大概310-320的样子?开始时决定投10%,后来越看越明白,慢慢就几乎都变成苹果了。

让我当时决定买苹果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想明白了,没有乔布斯的苹果依然强大。

我发现,库克是个更好的CEO,启用他绝对是乔布斯的最大“发明”,不是之一哈。有了库克, 苹果的文化至少可以向前延伸50年。

回想起来,我还是非常满意当时这个决定的。我在2019年1月19日这一天又买了苹果,纪念一下8年前的决定。

124 小雅:市场普遍认为,乔布斯的能力远高于库克?

段永平:如果关注苹果的企业文化,你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其实我在苹果上犯过同样的错误。

《基业长青》这套书专门说过乔布斯是个“报时人”,我在2002、2003年第一次看苹果时,当时市值好像只有大约50亿美元,我受这本书的影响,没太认真看,就直接skip(忽略)掉了。

2011年初我突然想明白了,乔布斯不光是报时人,他也是个“造钟人”。库克其实就是乔布斯最伟大的发明(发现)之一。库克是个比乔布斯更好的CEO,库克更理性,同时骨子里对乔布斯的追求非常理解。想通这两点后,我就开始下手买了。

我曾经跟一个投资界的老前辈说,我认为库克其实是个更好的CEO,老人家说,他也这么认为。

125 小雅:你也做手机,在你看来,这么多手机公司,苹果凭什么最成功?
 
段永平:苹果很难得,focus(聚焦)在自己做的事情上。苹果有利润之上的追求,就是做最好的产品。

苹果文化的强度很强,有严格的“Stop Doing List”,一定要满足用户,一定做最好的产品。

我们不和苹果比,因为1000个功能里面,有一些比苹果强,说明不了什么。就像CBA篮球打不过NBA,说我们会功夫,不是扯嘛。

126 小雅:除了产品聚焦,苹果还有哪些吸引你的地方?

段永平:我喜欢苹果的理由是:

1、苹果的产品确实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了,对手在相当长时间里难以超越甚至接近。

2、苹果的平台建立起来了,或者说生意模式或者说护城河已经形成了(注:2019年App Store收入超过387.5亿美元,市场估计,App利润约为150亿美元)。

3、苹果单一产品的模式,实际上是我们这个行业里的最高境界,以前我大概只见到任天堂做到过,sony的游戏产品类似。

我从做小霸王是就追求品种单一,特别知道单一的好处和难度,这个行业里明白这一点并有意识去做的不多,我们现在也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比较一下诺基亚,你就马上能明白品种单一的好处和难度了。诺基亚需要用很多品种才能做到消费者导向,而苹果用一个品种就做到了,这里面功夫差很多啊。

做产品和市场,往往喜欢很多品种,好处用于不同细分市场,用于上下夹攻对手的品种。坏处搞一大堆库存,品质不好控制。

单一品种需要很好的功力—把产品做到极致,难啊。因为难,大部分人喜欢多品种,这就跟投资一样,价值投资简单,但很不容易。做波动,往往很吸引人。

127 小雅:巴菲特卖IBM,买入苹果,你认为,他看到了什么?

段永平:现金流,现在的现金流和未来的现金流。



128 小雅:过去几年,苹果服务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高速增长可以长时间持续么?

段永平:服务的成长是用户总量增加,加上用户单位消费直接增加以及间接增加(流量费)。我认为,以后会继续增加。 

129 小雅:你关注企业文化,苹果的企业文化中,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段永平:所谓企业文化,讲的是什么是对的事情,什么是不对的事情,以及如何把对的事情做对。

苹果的企业文化堪称好企业文化的经典,多看看苹果的发布会或许能有所悟。

苹果不太做推销式广告,做的基本上都是功能性或场景式广告。苹果广告见效慢点,但影响深,长期的潜移默化力量很大。

130 小雅:你认为,苹果未来的成长性如何?是否能带来更好的回报?

段永平:我认为,苹果的产品处在一个巨大并还有巨大成长的市场里,应该还有很大的空间。

当然,苹果的上升空间远不如当年的网易,可当年的网易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现在就算碰上了,对我的帮助也不大。

我给很多朋友推荐过苹果,大家都说相信我,但坚持到现在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了。也许只能说明,大部分人对我的信任,敌不过对市场的恐惧,哪怕都知道我还拿着苹果。

理解苹果确实不容易,我似乎从来就没让不明白的任何人明白过。

我建议把库克说过的东西都拿出来看一下,包括每次发布会都认真看一下,哪怕不是为了投资苹果,至少也可以看到一家好公司应该是啥样子。

131 小雅:苹果市值过万亿了,还值得投资吗?

段永平:我认为长期来讲,苹果未来赚的钱只会比现在多。

目前的苹果,市值扣掉净现金后,大约8000亿左右,年利润500亿左右。

如果你认为苹果未来20年以上的年利润只多不少,而你又没别的办法赚到6%以上的年利润,那你就可以买苹果了。

但如果你有大把机会长期赚到10%以上的年利润,你就应该把钱投到那里去,投苹果就不是一个对的决策。这也是为什么说投资是基于机会成本的。

(注:这是段永平在2019年4月7日的回复。2020年3月28日,苹果市值1.08万亿,2019年12月28日,苹果的现金储备为2070.6亿美元。市值扣掉净现金后,约为8700亿;2019年财年,苹果利润552.56亿美元。)

132 小雅:你怎么看苹果股价下跌?

段永平:大概没多少人比我更高兴看到苹果股价掉下来了,因为这样苹果的回购价就会更低,回购的数量就会更多,未来我们持有的比例就会自然上升。

最关键的是,苹果未来的净现金流是不是还会这么厉害?我个人理解,苹果的好日子还远远没有到头呢,现在一年净利润已经接近$600亿了,未来$800亿或者$1000亿/年都是有可能的,只要10年内能到$1000亿,目前这个价钱就是很便宜的价钱!
 
我说10年,一般是我认为不会超过10年的意思。个人认为,苹果三年能赚2000亿的日子应该不太远了。

(注:2019年财年,苹果公司利润552.56亿美元;2020第一财季,苹果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为达222.36亿美元。)

133 小雅:如果遇到像08年那样的系统性风险, 会卖掉一部分苹果吗?

段永平:好公司便宜的时候应该尽量多买点,岂有卖掉之理呢?

好公司是不需要卖的!找个好股票不容易,卖股票和持股成本无关,要理性思考。

134 小雅:你怎么看5G网络普及对苹果手机的影响?

段永平:苹果产品寿命长些,所以换机频率会低些,5G肯定会提高现有用户的换机率,是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的一个台阶。

135 小雅:你怎么看未来的科技趋势?
 
段永平:我不太关心前沿的东西,我一般比较滞后,看懂了好的公司再投。前沿的东西,是苹果这类公司关注的,我做的是找到苹果这样的公司。

136 小雅:巴菲特说喜欢不变的公司,但看懂变化能赚大钱。你喜欢哪种公司,变还是不变,为什么?

段永平:老巴确实厉害,他看明白了苹果,而且下手很重!估计是被苹果的现金流吸引的。

老巴其实一直很花时间在思考这些年新起来的公司,他对苹果,google,亚马逊等公司的了解远超大家的想象。

他说的变化应该指的是产品,显然苹果属于要变的公司,茅台属于不变的公司。我喜欢苹果,也喜欢茅台,因为他们的生意模式都很好。

但苹果所处的行业确实是个变化很快的行业。虽然我认为苹果在竞争中已经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我还是会很关切哪些变化有可能会改变苹果的地位。

看好行业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正如我们不能说我们看好互联网行业,要知道,那些没活到最后的企业会有多大比例。

137 小雅:在什么情况下,你会考虑卖出苹果?

段永平:如果苹果开始为了生意而不是用户体验时,就该考虑离开了。

茅台还是茅台,10年后人们会说……

138 小雅:你重仓茅台很早,原因是什么?

段永平:A股我们主要是持有茅台,我迄今为止都没见过茅台的任何人,但我买茅台时非常坚定。

茅台的生意模式很好。酒这个行业确实不错,毛利高但新牌子少,其实很久没见过新牌子了,哪怕有些很有实力想建新品牌的公司,好像也没啥办法。

我认识很多喝白酒的朋友,都是除了茅台什么白酒都不喝的人。试想想,大家聚会时,说“我们今天不喝茅台喝xxx酒”,估计很多人会马上说:“今天不想喝白酒……。”

社会发展带来的结果是,经济条件好的人越来越多,茅台的成长应该也是大概率的。

另外,茅台的文化也不错。如果茅台的企业文化不够好的话,茅台走不到今天的。这不等于说茅台没一点问题。企业文化不好的公司,好的商业模式早晚是维持不了的。

不是每个卖酒的都是茅台,也不是每个“互联网”公司都可以赚大钱的。

139 小雅:白酒行业有很多公司,你更喜欢大公司?

段永平:一般而言,大公司公开资料多,历史长。
 
我曾经关注过一下老白干,但总觉得在当时的价钱下用茅台换老白干不太合适。

这是个典型的“大公司”容易了解,而“小公司”相对难的例子。
 
“大公司”就一定业务复杂吗?乔布斯笑了哈!苹果非常简单,茅台也是。小公司业务简单吗?贾布斯也笑了。 

140 小雅:很多人看好茅台,但真正长期重仓的人并不多。

段永平:A股里我从若干年前就基本只拿着茅台,脑子里总是想着10年后茅台会怎么样,所以也容易拿得住,回报也不错。

我并不在乎别人这一时期赚了多少钱,我只考虑自己的机会成本。

141 小雅:现在去买入茅台,是比较好的选择吗?

段永平:比较好的意思是跟你自己的机会成本比,只有你自己才可能知道,现在是不是比较好。

个人观点,现在买入,过10年看,大概率会比存银行好。
 
142 小雅:你怎么看茅台的估值?

段永平:我不太懂估值,我买茅台时的时候,把负面的东西都考虑过了,依然觉得很便宜。

我一般都是满仓的,好不容易碰上的好公司,不要轻易因为价钱可能高了一点点就卖掉了。

比如,很多人问我,茅台700多了你怎么还不卖呢?这些人大多可能300多就已经卖掉了,其实一直后悔中呢。

我只是努力去想,如果我的钱投在某家公司,10年后会如何。用10年的眼光看,茅台依然不贵啊,(股价)上个礼拜绿一下或者上个季度绿一下,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143 小雅:茅台酒价是否会重演2012年那样断崖下跌,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
 
段永平:价格会被炒高的内在原因是真实的需求,作为股东没啥好担心的,就算价格掉下来,也会再回去的。

万一这一幕重演那一天真来了,请翻到这一页,想想内在原因,然后再多买点股票以及53度飞天,就像上次那样。

茅台还是茅台,生意模式刚刚的,10年后,人们还是会说10年前那个价格真不贵。
 
144 小雅:10年后的茅台是什么样的?

段永平:其实并没有一个办法知道10年后的情况,但往往更短的时间更难知道,比如塑化剂问题出现时,很难知道短期会如何,但知道应该不会影响10年后的茅台。

有很多公司其实是很容易知道10年内大概率是要出问题的,比如乐视……。茅台,10年后应该还是在卖茅台吧,你需要想什么?

茅台未来利润大概率上是会比现在高的,而且大概率是越来越高……

145 小雅:把茅台和苹果相比,如何?

段永平:茅台的生意模式不错,但对赚到的钱的处理方式不尽如人意,苹果在这方面则是完美的。从这两年两个公司出现回购机会时,两家公司完全不同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点。
 
茅台甚至有些滑稽的地方是,分红居然还因为股价掉了而下降了。

苹果对分红和回购的策略的阐述是非常清晰的,作为股东基本可预期,而茅台则会受到非股东因素影响。

146 小雅:茅台有产能上限,苹果是没有产能上限的生意,如何看这两种生意的差异?

段永平:两个都是好的投资标的,一个可以用人民币买一个可以用美金买。他们的伟大和产能有没有上限没有太多关系。

147 小雅:你怎么看网络渠道卖1499元飞天这件事?

段永平: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收入。

降低了风险的意思是每个人买两瓶,比某个人买了很多好。提高了收入的意思是直接卖给零售商比给代理商的价格要好,而且名正言顺,同时还减低了腐败机会。

148 小雅:茅台酒换了董事长,企业文化或会变化?

段永平:我个人觉得,茅台的产品文化已经定型了,那么多人盯着,不会有人敢改变的。

茅台就是那个53度飞天,谁改谁下台哈。

国营企业的优势在茅台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民营企业可能反而会因为个人的因素而有所变化。

149 小雅:如何评价茅台的金融布局?
 
段永平:增加股东风险的有效办法,希望只是有限的很小的风险。

150 小雅:什么样的情况,茅台的品牌坏了?
 
段永平:多推一些便宜的非53度酒,包括茅台啤酒和红酒,甚至茅台米酒啥的,以及茅台矿泉水、茅台酒店、茅台手机、茅台空调,加快推出的速度,五年出厂的规矩也不要了,假酒也不管……

十年后,茅台的地位就应该彻底不一样了。

151 小雅:如果给茅台的经营层提建议,你会说什么? 

段永平:茅台应该学学法国红酒的做法,让每一瓶酒都成为年份酒——每一瓶酒上都写明出厂年份。现在的年份在酒瓶上实在是不起眼。

红酒是特别个性化的产品,受原材料的影响,无法保持产品的高度一致性。好红酒上来的时候,喜欢喝红酒的人往往会先喝红酒。不过,好的红酒实在太贵(单位酒精量的单价),远不如茅台来的实惠。

茅台的质量文化不错,这也是茅台能走到今天的原因,季克良功不可没。

腾讯10-15年内一年可以赚2000-3000亿
 
152 小雅:你在2018年10月回复网友说买了腾讯,方便说一下么?

段永平:当时确实投了一些了,但比例还很小。用苹果换似乎有点不舍得,我似乎更懂苹果些,要再仔细想想。

我投腾讯和FB,没找过任何内部高管聊,虽然我其实也认识腾讯的高管(球友)。

我投资的标准很简单: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合理价钱。所以当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不错的公司价钱也不错时,我就会有兴趣。

腾讯确实不错,长长的坡,厚厚的雪!我之前一直没买的原因,主要是懒得调钱去香港,反正钱也没闲着,再就是老想等个更好的价钱。

153 小雅:腾讯2018年财报中,40%利润来自于投资,这算多元化经营吗?是否会损伤主营业务?

段永平:腾讯投资虽然确实有很多是财务投资,但多数还是蛮相关的,他们大概也不是为了多元化去投资的。而且他们这种投资行为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主业,但他们的主业确对他们的投资经常是有帮助的。

感觉产品上腾讯不算多元化的,他们的绝大多数产品间或多或少都是有关联或者是内在关联的。投资上似乎有点散,但仔细一想似乎也大多是有关联的。至少他们不是在追求多元化吧?

154 小雅:在你看来,什么才算多元化?

段永平:我不知道多元化定义是什么,看着像是在同一个老板管理下的业务之间关联度很小的东西。苹果的各业务之间高度关联,显然不是一般所说的多元化。
 
155 小雅:有些多元化,是这里做不好,换另一个事情能不能好点?

段永平:实际情况是,多数可能会是因为在某个地方成功了,就觉得自己很厉害,想做更多的事情,不小心就跑到能力圈外面去了。

有时候试一试也没啥错,这其实还是蛮难划一条特别清楚的界限的。很多人的所谓多元化,大概都是因为生意而去的,什么好赚钱,就跟着去做点啥,和自己原来的用户群没啥关系。

举个例子:如果腾讯开始做房地产了,那就叫多元化,但如果他们买块地给自己员工盖宿舍或建自己的办公楼就不算。

又比如,有人因为自己爱好开了个网站,虽然和他以前干的事情不完全一样,也不知道在不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这依然不算是多元化,但可以叫做创业了。
 
156  小雅:腾讯的pe高达37倍,是不是太贵了?未来10年的增速是否能支撑?

段永平:37倍pe确实不便宜,这是和其他的好公司比,比如茅台或苹果。

说明大家对微信的期望很高啊。没有所谓对大家都合理的增速,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会成本。我觉得10年内能保持15%就很好了。

(小雅注:该问题于2019年3月27日回答。根据2019年财报,腾讯每股收益9.856,2020年3月28日,腾讯报收382.4/股,静态pe38.8倍)
 
157 小雅:从未来十年来看,腾讯还有很多潜在的价值没在利润上体现出来?
 
段永平:马化腾人不错,而且年轻,微信及微信支付的影响非常大且深远,尤其是微信支付。

不过,微信支付到底会咋样,还是蛮复杂的。
 
fb做加密货币是打算做几十年的,苹果信用卡非常非常好用,感觉有了苹果信用卡后大概不会再用别的信用卡了。在中国,可能99%的场景都已经不用现金了……,未来的支付市场会很有意思。

158 小雅:对你来说,腾讯多少市值是合适的?

段永平:合适价钱的意思就是,相对于你自己的机会成本而言合算的价格。比如当年我觉得若干年后苹果应该能赚500亿以上,当时3000亿市值就是个合适的价钱,我就不再等更便宜的价钱了。

市值是别人愿意出多少钱买这家公司的意思。我不知道别人愿意出多少钱买这家公司,所以我不知道腾讯能到多少市值。

不过,我认为腾讯这家公司大概率10-15年内一年可以赚2000-3000亿人民币,愿意出多少钱买这家公司,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机会成本。

我觉得10年后回过头来看,腾讯赚的钱(我买的份额占的比例)应该比存银行的利息要多。(2019.3)

159 小雅:茅台、腾讯、阿里如果选择投资的顺序,你会怎么选?

段永平:这主要取决于你真的懂哪个。先假设他们都是非上市公司,如果你能从未来10年或二十年回到现在,你会选哪个?

如果完全不知道,那就一个都不要选。如果觉得他们都很好,但你自己分辨不出来,那就都买些?

160 小雅:你怎么看数字货币?

段永平:这个东西目前还处在不明觉厉的阶段,几十年后大概率会是个厉害的东西。传统银行会是这个变化的一部分,很可能有的银行会因此活得更好。 

161 小雅:这会冲击实体银行吗?

段永平:移动互联网会对传统银行造成冲击。也许再有10年就能看到变化了。

我不认为实体银行会马上消失,但未来银行很可能和现在很不一样了。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太多的东,包括银行。

162 小雅:巴菲特投了很多银行股,你基本没有,为什么?

段永平:因为我还不懂,总觉得不踏实。

我投了一些和internet相关的公司,巴菲特没投过,因为他不懂。他认为可口可乐是人们必喝的,我认为游戏是人们必玩的。

买Facebook不买亚马逊的原因

163 小雅:你还买了facebook?

段永平:这些年,我认真买了不少苹果和茅台,后来增加了一些腾讯和facebook以及不太多的google, 如果拼多多不算的话。
 
164 小雅:你投资FB,认为它未来大概率5-10年净利润达到500亿美金左右,逻辑是什么?

段永平:就是觉得生意模式很好,企业文化也很好,扎克伯克还那么年轻,这个公司还会有不错的成长空间。

FB原来的使命是“连接世界”,但没有注意隐私。现在使命不变,但注重隐私已经是前提了。好公司犯错误时,往往是买入的机会。

165 小雅:在好公司犯错误的时候逆向买入,当年买网易也是这样吗?

段永平:我从来没认为我投网易是逆向投资,我投苹果或茅台也不是为求稳。

我投资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在我自己能理解的范围内,找长期回报较高的公司去持有。

我当年买(网易)的时候就是觉得他便宜,其实也不知道如何估值,但知道他们未来会有很好的盈利。当时卖的时候大概赚了100多倍,如果没卖到现在可能有500倍了。所以不要轻易卖掉好公司。
 
166 小雅:你的持股名单上没有亚马逊?

段永平:我知道amazon是家伟大的公司,但也不知道应该值多少钱,不过未来他们一年赚500亿或更多似乎不是件太困难的事情。换来换去这种事情难度比较高,少做为佳。

我在网上看到,74%的美国人民的买东西的首选已经是亚马逊了,新零售确实很恐怖。不过,这个行业非常有可能会变的赢家通吃,或者是几个大头垄断,很多企业搞的现象也许持续不了太久。(2019.3.21)

167 小雅:以前谈起亚马逊时,你曾说,那是长长的坡,但上面的雪不太厚。现在的说法,似乎你比从前更看好亚马逊了?
 
段永平:是的,我对amazon的认识有些改变,确实觉得这个公司企业文化和生意模式都很厉害。以前对amazon的生意模式不太有概念。

碰上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感觉是要非常好的运气的,但运气背后有很厚的企业文化背景。

搜索最后变成Google的好的商业模式,所以肯定不能简单地说搜索是个好的商业模式。

手机在苹果手里就是个极好的商业模式,在我们手里也是,但很多做手机的公司都倒下了或者根本做不起来。酒也是个典型的例子,茅台厉害不等于酒都厉害哈。

大部分“电子公司”可能都不值得投资

168 小雅:有人说,房地产行业的企业普遍负债率高,不算是好的生意模式,
 
段永平:房地产行业这个说法太泛了,负债率高,并不一定就是商业模式不好。银行的负债率就很高啊,但有的银行就不错。
 
就像说电子消费品这个行业生意模式好不好一样,没办法得出结论的。

电子消费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苹果就做出了一个非常好的商业模式,而其他的企业就非常不容易。
 
169 小雅:电子行业竞争激烈,那些可以胜出的公司,最重要的基因是什么?

段永平:一般来讲,大部分“电子公司”可能都不值得投资,因为生意模式一般都不会太好。

没有差异化的产品是很难长期赚到大钱的。苹果之所以赚到大钱,是因为苹果是卖iPhone的,其他同理。

所谓差异化,就是用户需要但其他竞争对手满足不了的某些东西。

170 小雅:将来很多行业机器会取代人吗?
 
段永平:我不知道。但是机器肯定越来越强,人已经在围棋上输了,做投机你也打不过机器。但是在投资上,机器永远打不过人,因为机器看不懂公司。

拼多多可能十年后跟淘宝平分天下

171 小雅:你投资拼多多的逻辑是什么?
 
段永平:我不投早期,只投上市企业,投黄峥是因为个人原因。

我和黄峥10多年的朋友了,我了解他,我信任他!黄峥是我知道的少见的很有悟性的人,他关注事物本质。

买进拼多多相当于押注于黄的进化,给黄峥10年时间,大家会看到他们厉害的地方的。

也许10年后人们会发现,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的年代已经过去了。

172 小雅:你还会继续买拼多多吗?

段永平:当时投拼多多,只适合以风投的眼光看。所以我一直不建议大比例投入。

后来上市后,我又象征性买了一点。现在我已经有不少了,但我还是想再多买些。我已经好些年没有买公司的欲望了,但我觉得有机会的话,我会多买些拼多多。

我相信企业文化的力量!拼多多股票10年内我是不会考虑卖的,但有机会我会继续买。

173 小雅:拼多多应该怎么估值?

段永平:我投的时候,根本还无从算起。唯一我觉得可以做风投的理由就是,在这种成长情况下,我相信他们的好文化最终会有不错的概率,会带来好结果。

这里风投的意思是:这么一帮人,这样一种文化,这样一个生意模式,如果一直这么发展下去,10年后跟淘宝平分天下还是有可能的吧?如果他们做到了,股东回报自然高。

从财报看,拼多多要赚钱似乎不难,只是没必要急着赚钱而已。

未来拼多多这个流量,怎么着一年200-300亿(人民币)的利润,似乎不应该是问题吧?至于应该什么价买这家公司,不是我可以回答得了的。

我懂得不多,但知道流量经常是很值钱的。他们流量很大,而且都来源于看得见的生意,所以变现不是问题。我相信,他们本分的文化会让他们找到非急功近利的办法的。

174 小雅:你用过拼多多吗?

段永平:投资的时候没有用过,但前段时间回国时在拼多多上买了些东西,没经历不好的体验。

举个例子,这次回去忘了带冲鼻子的瓶子和盐(对付过敏用的),去商店也没找到,在拼多多和另一家电商上找到了,拼多多只要两天就到货,还稍微便宜些,就买了,东西和我原来用的是一样一样的。

我还没空去自己体验过迪斯尼的感觉,但Costco的感觉有了。

175 小雅:国内很多企业都在搞新零售,你怎么看?

段永平:没太关注过这个名词,你是说像拼多多这种电商吗?目前74%的美国人民的买东西的首选已经是亚马逊了(今天网上看到的),所以说新零售确实很恐怖。

不过,这个行业非常有可能会变的赢家通吃,或者是几个大头垄断,很多企业搞的现象也许持续不了太久。

176 小雅:拼多多跟你买的苹果相比,谁更有吸引力?

段永平:从10年的角度看,拼多多显然机会大些,但风险也大些。

177 小雅:跟网易比呢?

段永平:它跟买网易不同,我非常懂游戏,当时非常确定他们将来会赚很多钱,不知道的只是到底能赚多少。

对拼多多来说,我目前的水平依然不知道他们未来能不能赚到符合目前市值的利润。

当初我投拼多多时就不知道最终他们能不能赚钱,现在看了一下数据后依然还是不知道,但显然他们的影响力已经大了非常非常多了。我现在觉得他们能做出来的机会比三年前大了许多。
 
178 小雅:投资拼多多的风险在哪里?

段永平:我要知道就不是风投了。

犯错案例:特斯拉是利益导向的公司

179 小雅:你在投资上犯过什么错误?有什么经验教训?
 
段永平:我在投资上犯过错,但没有犯过大的错误,投机犯过。

投机百度的时候被short squeeze(夹空)了,亏了1亿~2亿美金。

经验教训就是要学习老巴:想不通的我不碰,肯定会错失很多好机会,但是保证抓住的都是对的。
 
要遵循老巴的逻辑:先看商业模式,理解企业怎么挣钱。95%的人投资都是focus在市场上的,这就是不懂投资。一定要focus在生意上,公司是要挣钱的。

我以前犯错,可能是因为做了错的事情,也可能是在做对的事情过程中犯的错。以后我犯的错,大概绝大多数会是把事情做对的能力上的问题。

180 小雅:你投了万科,很快卖掉了,这是个错误吗?
 
段永平:不是。我买万科的时候,才2块多钱,当时觉得这个股再怎么样也值10多块,2块多钱没道理,后来涨到10多块的时候,正好那时候有别的需求就卖了。
 
从目前的结果看,证明卖错了,因为现在20多块了,少赚了一倍,但是后悔吗?不后悔。再涨不涨跟我也没关系了,因为我刚好需要这个钱。
 
因为我人不在国内。我买的时候有一个基本了解,这个股票值这么多钱,到了这个价格时,我觉得已经满意了。
 
其实这只股票还该不该涨,我不知道,这跟基本面有关,我没有很好的研究。我卖万科,并不是意味着它超值了,有很多人跟我一起买万科的人,他们还留着。

181 小雅:你有没有赚了钱,事后却发现事实或逻辑搞错了?
 
段永平:特斯拉就是典型哈。我们曾经买过不少特斯拉的股票,但买了特斯拉车后,就变得不喜欢这家公司了。

认真想来,当年的GE(通用电气)也算是买错了,放在今天我大概会做不一样的决定。

我们在GE上的收获也还是不错的,好像是9-6块买的,20出头卖掉了。卖的原因是,我突然发现,GE和我想象的不一样。

182 小雅:特斯拉的问题是什么?

段永平:我买了特斯拉车后,发现有不少小毛病以及一些不太小的毛病,而且了解到他们居然明确表示,目前不想改进,因为车反正也不够卖。

我对这家公司不再信任,也看不出他们怎么能够赚钱,虽然每次他们需要融资时,财报就会突然好一下,这有可能是选择性记忆。

我不看好特斯拉,是我后来看到的那些问题,他的culture(企业文化)很糟糕。

我如果认为一家公司不诚信的话,我就不碰了,比如特斯拉。禁区大概主要是两个:生意模式不好,企业文化不好。企业文化不好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经常说瞎话,你只要看他以前说过多少瞎话就明白了。

在我眼里,特斯拉是一家价值为零的公司,迟早要完。
 
运气不会一直在的,做对的事情最重要。苹果带给我们的回报足够好了。

183 小雅:你怎么看马斯克?
 
段永平:芒格说,马斯克是个被证明了的天才,他的IQ可能是190,但他自己认为他是250。但是run a company,you must be rational(经营一家公司,你必须要理性!)。

现在看来,他干的事情有时候真是250啊。Musk的天赋有时候可以做一个不错的报时人,但他太享受报时了。

184 小雅:有什么样的企业家,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段永平:不合适的人管理公司的风险,很多时候是难以控制的,结果公司很可能就会垮掉。

企业文化比较好的公司,往往会更快发现问题,纠正的机会会大很多,存活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时间会证明一切的。不过,无论如何,特斯拉是我犯过的最帅的错误,买错的股票还帮我们赚了大好几千万。

这些年我真是“乌鸦嘴”啊,说谁不行,谁最后差不多就是不行啊。内在的原因是,我在投资时总是尽量避开那些我觉得未来要出问题的公司,就是那些利益导向的公司。

特斯拉的利益导向体现在Musk的个人野心上,感觉他是个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或者他可能就是个大孩子,为了得到关注会不择手段。只要时间足够长,麻烦也会足够多的。

185 小雅:A股有个给特斯拉供应电池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你怎么看?

段永平:这类产品差异化小,变化快,建立护城河有点难度。

卖出案例:GE的企业文化跟想象的不一样

186 小雅:GE发生了什么,让你发现不一样?
 
段永平:GE以前的文化是我喜欢的,GE的integrity是在所有东西之上的。我也曾经买过不少GE的股票。

我是看着《基业长青》的书和韦尔奇的书买的GE。我做过企业,书中的这些东西不是靠编就能编出来的。

杰克韦尔奇说,他们的企业文化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integrity(正直)。

后来卖掉GE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一天我去GE的公司主页看了一眼,发现根本找不到我在杰克韦尔奇书上看到的他对GE文化的描述,当时的CEO居然有“去韦尔奇化”的倾向。

加上这家公司的生意实在是太复杂,再就是,我有点怀疑这家公司cooking book(修饰财报),因为他们的earring(盈利)老是刚刚好。

我觉得当初买GE是欠妥的,所以我就统统卖了。

我一直说,从来没见过企业多元化成功的例子,GE是个例外。现在看来,时间长了都不行哈。

后来GE价格已经显著低过我当时卖的价格,但我再没有提起兴趣来。

187 小雅:你怎么看待GE退出道琼斯指数?

段永平:GE这些年确实出了问题,CEO出差居然有另一家飞机随行,更恐怖的是,CEO居然说不知道,还真没见过这么不靠谱的。

188 小雅:犯错了之后,你会怎么做?

段永平:发现错误立即改正,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不改正错误,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我一直说,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做对的事情,意思就是不做错的事情,发现是错的事情马上改。

比如,不诚信是错的事情,所以不要做;借margin做股票是错的事情,所以不做。
 
商业承诺也偶有兑现不了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付出代价,不守信往往体现在逃避代价上。

老巴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是,如果你发现自己已经在坑里了,至少不要再往下挖了。

也许有人会问,难道明知错的东西还会有人去做吗?这个世界很有意思,往往不对的事情是有很多短期诱惑的,连食品都这样,好吃的东西往往对身体不好。

我想强调一下,在把事情做对的过程当中,会犯很多错误,因为把事情做对是个学习的过程。很多人会搞混。

(注:2009年3月初,《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和段永平曾经通过一次越洋电话。当时,美国股市大跌,段永平告诉记者自己正在买入GE股票。)




第四篇 为人处事


钱多的坏处:失去赚钱的乐趣

189 小雅:总结一下,你的成功之道是什么?

段永平:但凡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对的事情,或者说坚持不做不对的事情,同时一直努力把事情做对,有个不错的结果是大概率事件。

在吃了很多亏后,不断悟的人最后会悟到“道”的。但上道了不等于到了目的地,知道对的事情,离能把事情做对,可能还有相当长的时间。

好消息是,只要上道了,快慢其实没啥关系,早晚你都会到罗马的。

190 小雅:道理很简单。

段永平:其实愿意化繁为简的人很少,大家往往觉得那样显得没水平,就像买茅台一样,没啥意思。

191 小雅:你花多少时间在投资上?

段永平:我现在花在投资上的时间一周可能不到70分钟,因为这件事对我完全不重要。

192 小雅:你的股票投资,占家庭财富多大比例?

段永平:我不知道我的股票比例占到家庭财富的多大比例,这对我不重要,什么比例都不会影响我的生活。如果比例会影响你的生活,你就要认真布局了。

我一直认为,并不是有很多财富的人,就有财富自由。

193 小雅:什么是财务自由?

段永平:不为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把时间花在想花的地方叫做财富自由。

这个定义下,很多人最后是有机会接近的。
 
如果财务自由的定义是有花不完的钱,那绝大部分人确实是做不到的,很多人很有钱,但不自由。

钱多并不总是好事,当然,多数人还是会努力体会一下到底不好在哪里。

194 小雅:你体验过了,钱多的不好在哪里?
 
段永平:因为挣钱是一个很大的乐趣,钱多你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乐趣。钱差不多就可以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更重要。

195 小雅:对于如何致富,你会给身边朋友什么建议?
 
段永平:接受慢慢的变富。

任何情况下,不要拿股票抵押借钱。如果你懂投资,你不需要margin,因为你早晚会有钱。如果你不懂投资,你更不应该用margin,因为那样大概率会让你陷入大麻烦。
 
其实我也不愿意慢慢的变富,我只是不知道怎么才能快速变富而已。如果只是想着赚快钱,有时候是危险的。

排除干扰,每一杆球都和以前没关系

196 小雅:对你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
 
段永平:不同年龄答案是不同的。现在是家人、亲情、友情。

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应该是最重要的,和穷富无关。上好大学也许对找工作有帮助,但那个帮助区间其实是很短的,很快就没人在乎你是哪个大学毕业的了。
 
很容易就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干的人恐怕更少。多数人可能从来就没认真找过,但努力找赚钱多的工作单位人还是不少的。一般来讲,做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收入可能会相对高些吧。

197 小雅:怎么找到喜欢做的事?
 
段永平:如果总是待在自己不喜欢的地方,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所以发现错的事情,就要停。多去尝试,去寻找。

198 小雅:你有什么爱好?

段永平:投资就是我的爱好,我相信我会终身做下去。

我还有很多爱好,包括打高尔夫。打高尔夫很像投资,需要排除干扰,集中,每一杆都和以前的任何一杆没关系……。你打到80杆以下,就可能会明白很多的。

我还很喜欢玩游戏,不写博客的话,平时我会花时间玩游戏的。

我认为,游戏公司给消费者提供好游戏,和别的公司提供好产品没有任何差别,不存在良知问题。

我们不认为有人沉醉于麻将是麻将的错吧?我们也不会认为有人喝醉酒是酒的错吧?为什么我们会认为有人沉迷游戏是游戏的错呢?
 
马云以前是特别反对游戏的,后来突然变得支持了,原因是他发现,玩游戏的长辈比不玩游戏的长辈要开心很多。

沉迷游戏的小孩比例应该是不高的,主要都是那些家长和孩子相处时间不够的孩子,成人(18岁或以上)沉迷游戏的比例应该高得多。

大家怎么看游戏,是不会影响游戏的发展的,政府也不会长期禁止,但对未成年人的限制一定要有,只是技术上不容易解决。

199 小雅:投资也是你的事业?

段永平:投资只是爱好,我平均能打败S&P。

保持平常心,没什么事情值得生气

200 小雅:有人说,“你的保守成就了你的事业”,你怎么看?
 
段永平:“保守”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我从来不保守,做投资要承担很多风险的,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承担风险,但是我不冒险,我们追求更健康,更长久,这不是“保守”,而是是平常心的概念。
 
就像我讲的打高尔夫球,你追求的是整体成绩,是乐趣,而不是一杆进洞,进洞之后,虽然这杆很漂亮,但是整体上没多大改善。
 
就像巴菲特讲的,你可以99件事情做对了,1件小的错误就可以造成你所有的成就落空,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小的错误发生。
 
我经营企业差不多20多年,竞争对手已经换了很多,我们每次做的时候,别人都说这样不好,应该怎么做。我说冒风险几年后肯定会出问题的。几年后这个人找到我,就说,你这个人真厉害。
 
企业也是一样,要看长远的发展。当然,确实也有待完善的东西,这个我能接受,关键是你有没有完善的能力?投资做企业的想法都差不多:你是否真的20年之后,你还愿意拿着这个股票?

201 小雅:怎么保持平常心?
 
段永平:保持不难,因为它就在那儿(是内心已经有的东西)。不过,马云还说过一句话“平常人是很难有平常心的,所以平常心也是不平常心!”

202 小雅:你愤怒过吗?

段永平:当年是有过很多愤怒的。愤怒一下,然后平常心回归本源,该干嘛干嘛,不要因为愤怒做出任何决定。

我见到巴菲特的时候问他,“你会不会生气?”巴菲特想了想说:“没有。”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不值得。”

203 小雅:这些年的人生经历,你的性格有什么改变?
 
段永平:性格很难改。改变不容易,但任何时候可能都是好时机。

人其实是很难变得更努力的。我自己小时候就是个常立志的人,但无论怎么努力,都没能变得更努力。

不要总想“去其糟粕”,学会取他人精华

204 小雅:你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什么?

段永平:如果选人时先看合适性(价值观匹配),会比只看合格性(做事情的能力)要好得多,选中合适的人的概率要大得多。

许多公司挑人时是首先看合格性的,概率上就容易出问题,许多公司本身价值观就有问题,选人自然就困难了。

205 小雅:你愿意跟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段永平:大家是同道中人,有着共同的价值观,改变人的价值观几乎不可能。

价值观是道不是术,很难学的。假装一下的人坚持不了很久。

206 小雅:你的交友方式是什么?
 
段永平:我是anti-social(孤僻、不合群)的,社交很累,很费时间。泛泛的社交里朋友太少,看起来认识很多人,其实很难深入了解。

要建立长期友谊,就是和人真诚打交道。

中欧有个统计,世界500强的CEO中什么样的性格都有,而他们只有一个共性,就是integrity(诚实)。

我跟老巴学到的, 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友谊。所以,要对朋友宽容,要友善,要诚实。

但他也没说要有很多朋友,能有一打好朋友就足够了。

207 小雅:你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

段永平:最主要的,要给孩子安全感。怎么给?就是给quality time,就是高质量的陪伴,跟他们交朋友。高质量的陪伴,就是待在一起,把手机藏起来。
 
要无条件的爱。中国人容易有条件的爱,“你得了第一,爸爸很爱你啊”,这两句话绝对不能放一起说。

中国人也爱到处夸孩子得了第一,这容易给孩子压力。孩子会想:我得第二你是不是就不爱我了?

我带孩子,坚持尽量不对孩子说“NO”,除了大是大非,涉及边界的事,其他的都让孩子大胆地探索。

叛逆反叛的不是父母,而是父母的权威,如果父母能从骨子里放下权威,真正在各方面尊重孩子,也许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孩子?


208 小雅:最想跟儿子说什么?
 
段永平:说什么都没有用,做什么才重要,最重要是做什么。

209 小雅: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段永平:我经常看见人们是抱着“老师,我是来去你的糟粕的”这种心态来“学习”的

很多人美其名曰是来向你请教的,但骨子里其实是希望你能支持他的想法,根本无法放下自己以前的东西去倾听和领悟

有了open mind,就会聚焦在“取其精华”上。

不过,要知道什么是精华其实并不容易,多数人其实都是想让别人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不是真的去想别人在说什么。这也包括我自己。

没有一颗open mind的人, 跟谁打交道都一样,反之亦然。

210 小雅:不要自我偏见?

段永平:人有自己的观点不完全就是偏见,但学会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211 小雅:关于投资,你会推荐什么书?

段永平:最重要的是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其次是巴菲特平时的言论。如果你真看懂了,你就可以开始了。

附对话脉络导图,看不清楚可点击看大图



我们致力于打造全网最具价值私募行业干货分享的公众号。此外,为了打造一个高效率、高价值的行业交流平台,我们已经邀请一线私募基金管理人、行业大咖、高净值人群加入群聊,只等与您对话。
加入私募群,您可以:
交流私募如何高效备案;
探讨私募行业法律法规;
互相学习产品运作过程;
分享项目实操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段永平谈投资茅台逻辑
转:段永平最新的一些判断 传言OPPO也要造车,如果是真的大道会支持吗?2022年大半的时间段,互联...
段永平对苹果公司的投资分析
2020年段永平最新分享:10年不用的闲钱放银行不如买茅台,少犯错是通过坚持做对的事情来实现
神奇投资大师段永平的投资逻辑,他看好苹果,茅台,腾讯
擎啸天: 段永平谈“经营、投资与公益”(0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