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招商银行2020年股东大会交流点评
        2021年6月25日,招商银行2020年股东大会由于广州/深圳疫情的原因,首次对2020年股东大会进行了视频直播。这次直播是非常成功的,同时在线的观看人数高达4000人。高管和董事长利用这次股东大会对很多招行的战略和优势做了阐述,建议每一位招行的股东都应该看一下大会的交流实录:

        下载链接:http://file.cmbimg.com/cmbir/202106/b190a963-944e-4164-98a2-35416f87da8b.pdf

        此次股东大会交流,前后提了十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些是比较低效的问题,但是有一些问题还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下面我就把交流的内容中重点的部分选出来点评一下:

关于招行倡导的商业模式

        田行长在回答护城河问题的时候主动将核心竞争力向银行商业模式的方向上引,这说明这块内容是田行长希望股东重点关注的。简要总结银行的模式:1.0模式:规模,息差,资产质量 2.0模式:轻资本,不融资,分红率30%以上,净分红1597亿 3.0模式:金融科技,轻文化,大财富管理。

        1.0模式就是传统的银行商业模式,表现特点就是净利息收入占比高,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依靠规模的扩张,净息差的扩张和资产质量控制。1.0模式在2012年中国巴III试行后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具体的原因在我在近期发表的《高能银行VS低能银行》《银行折叠》等文章中已经有详细的阐述。1.0模式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在巴III限制之下1.0银行根本无法给股东创造有效回报,长期只能用净资产评估价值。

        2.0模式正是招行在巴III限制下逆境求发展的动作。田行长没有仔细说2.0的做法,只是说了轻资本,而不融资和分红率都是轻资本模式的结果。我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下招行做轻资本的具体动作。

        轻资本的目的就是降低风险资产增长的速度,让营收增长和风险资产增长脱钩。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标,招行采取了如下的策略:1,资本计量高级法。2,加大风险资本权重低的零售资产配置。3,通过增加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增加手续费收入。

        上面三条我在过去写了很多文章,这里不赘述了。但是这种调整的范围不是无限的,为了保证找到足够多优质资产充实理财资产池,招行的零售资产占比不能无限拔高。另外,高级法本身也在并行期内,其节省资本也有一定限制。所以,这就是田行长说的2.0模式的红利边际递减。

        3.0模式是招行应对巴III的最终解决方案,巴III主要是针对表内杠杆倍数的限制。所以,招行选择了在表外去解决问题。这时候,招行改变了在2.0降低“规模”增速的策略,改为向“大”发展。这里的大不是资产规模的大,而是客群的大。为了在扩大客群的同时维持服务质量和控制营运开支,招商银行转而向金融科技和层级扁平化(轻文化)

        这就是招商银行的商业模式从1.0到3.0的转变,这种转变伴随了招行这几年的腾飞。回头看看招行的猪队友们,现在大多数还在1.0模式中苦苦挣扎。


大财富管理的进展如何?

        既然大财富管理是招行3.0转型中的核心,那么投资者自然关心大财富管理业务的进展如何。田行长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短短几百字用了2次顺利,2次非常好,1次很好。田行长到任8年,给人的印象一向是低调,这次谈及大财富管理业务的时候,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这就说明大财富管理的效果田行长非常满意。田行长说大财富管理的进展主要在3方面:一是内部融合;二对外开放;三服务升级。 

一,内部融合

        这里的内部融合和去年提的B2B2C模式是一个范畴。所谓,B2B2C原本是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一个专有术语,田行长用来形容大财富价值链。其中第一个B指的是对公业务模块将客户的融资需求包装成资产。第二个B指的是资管部门将资产组成资产池。最后的C是指将资产池打包成理财产品发售给有需求的客户。通过大财富价值链将对公,投行,资管,零售等多个部门串联起来,叠加金融生态大平台,力争实现开放的金融生态闭环。招行在整个大财富价值链中实现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即俗话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二,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主要是在吸引外部的优质产品或者是优秀的基金管理人。这一点我在《老谷子侃银行理财》的系列中专门说明过,目前招行在快速做大客群的过程中,而相对于客群规模,目前招行的资产组织能力和权益资产配置能力还达不到最大限度满足客户财富保值增值需求的级别。所以,招行势必要加强对外合作,丰富产品的供应。

三,服务升级

        这一块主要是指私人银行打破过去零售业务定位的限制,建立“两栖战队”,给私人银行中的企业家客户提供从个人到对公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大财富管理的挑战

        关于大财富管理的挑战,田行长谈了3条:一,风险管控,二,数字化的挑战,三,服务模式的转型。

        财富管理的风险管控这个对于招行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过去银行的风险主要是贷款和债券风险,银行通过分析企业的3张表,找到企业经营的风险,同时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风险分级体系。但是在财富管理领域,特别是权益类资产投资领域,银行欠缺相关的经验。

        对于数字化的挑战,我在《老谷子侃银行理财》里面有提到过,银行为了扩大客群的同时保持服务质量,必然需要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IT技术提高银行服务的效率和产出率。

        对于服务模式这块应该是招行首次提出,即改变过去金融服务的销售导向,改为提供“价值导向”的金融咨询服务。将员工过去的为公司赚钱,为自己赚钱,转换为为客户赚钱,为客户服务。这种变革是非常深层次的变革,绝非一时一日之功。但是,这一变革又非常重要,如果不尽早改变那么销售导向的极端情况可能让银行走向客户的对立面,做出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情。这里的反面案例就是:富国银行,当初富国银行的考核体系过度关注有多少新增客户,每个客户卖了几个产品,最终闹出了伪造新客户,损害客户利益的闹剧。

好书推荐,资产自修:


关于财务报表相关的一些问题

        很多投资者问了一些关于财务报表相关的问题,包括存贷款增速,资产质量,净息差表现,手续费表现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我看来这些根本不需要问,除了一些具体的数据外,大部分都在招行一季度业绩发布会,和年报中有所说明,例如:存贷款增长在年报中已经给了今年的计划:存款增长13%,贷款增长11%;关于资产质量特别是信用卡资产质量,我在上周的文章《招行信用卡资产质量大幅改善》中已经阐述了,新增违约估计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

        关于招行NIM的判断,王行长选择坚持了一季报业绩发布会的口径,即今年净息差稳中有降。但是,个人认为这个地方有待观察,存款新规带来的影响评估不够充分,而且去年第四季度招行显著利用手段调控了净息差。所以,最终全年的净息差表现个人认为王行长可能比较谨慎。

关于费用管控

        王良行长对于一季度的费用同比高增长给出了解释,而且对于未来的趋势做出了展望。后期费用增速会放缓,全年的成本收入比稳中趋降。这里我们看到招行的营运费用增量主要在金融科技方面,这有利于招行提升经营效率和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关于理财子公司

        关于理财子公司的发展,王行长披露的一些数据还是非常震撼的,比如:理财子公司的管理规模达到了2.79万亿比年初增长了14%,一季度这个数字是8%,可以看到招银理财的发展速度令人侧目。按照这个趋势,本年招商银行的理财子公司管理规模可以轻松达到20%以上。

        零零碎碎说了这么多,最后总结一句吧。招商银行的此次股东大会直播非常成功,高管团队和董事长表现出来的自信和专业给广大股东带来了希望,增强了股东对招行未来发展的信心。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晓灵:招行田惠宇行长年报演讲解读|人工智能|AI
招商银行——什么是中国优秀银行的标准?
2011年招商银行股东大会问答环节会议纪要
招行股东大会问答实录:咱们淡定不跟风
招商银行:零售及大财富的故事,到底能够走多远?
一封来自招行田行长的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