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0多年前,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一场奇灾,多数南方人都活不下去

一提到冬天,南方人估计都要抖三抖吧,毕竟,这样湿冷阴寒天气真是让人冷到骨子里啊,穿多厚,盖多少层棉被都抵挡不住冬天的寒冷。这时候开始羡慕起北方人有供暖了?每年冬天上演的南北问题大交流都是让人啼笑皆非的。不过,不论南北,人们在抵御严寒的方面都是下足了功夫,那么,到了没有供暖设施的古代,遇到了极寒天气,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其实,现在我们的冬天已经很暖和了,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暖冬”则成了这几年的代名词。但其实早在明清时期,虽然人口也在增长,但是,中国的气候却一度十分寒冷,这段时间被史学家们称为“明清小冰期”。这种异象在史料上也都有着体现,我们能查阅到的大部分记载集中在15世纪至17世纪,几乎,所有记载都显示这段时间的寒冷特征是最明显。

具体来说,有的学者认为又可以分出三个明显的小冰河期,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地球寒冷期”:

——自明代中叶之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至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

——自明代末叶后半期之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至清代前叶之圣祖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

——自清代末叶之宣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至清德宗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

如: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冬,江淮地区发生大风雪,往常,江淮都算是冬季较温和的地区了,但是,那一年的洞庭湖一带却冰达一尺深,这要放在现代是个什么概念?不过,在当时的极端天气已经不算稀奇。三年后的七月,有史料记载,当时的河北文安(今属河北省廊坊市)竟然形成了高达五丈的巨型冰柱,七月份还是夏天啊,虽然河北地处北方,但这也太恐怖了吧!可以说,明代是承宋元的气候,继续为寒冷的气候,但是,明朝比元代更干旱。竺可桢在《中国历史上的旱灾》曾说过:“除晋和南北朝以外,雨量特别少者为明代,当时旱灾之总数各世纪之冠”。

难以想象,当时没有供暖的北方群众是怎么过冬的,这连夏天都过不去了吧!

再往后,寒冷并没有停止其前进的步伐,反而寒潮愈演愈烈。 1670年的冬天,史书记载为“大寒”,不过,这已经冷到什么程度了呢?连长江都封冻“匝月不解”,浙江嘉善地区更是已经冰天雪地了,南方人少见雪,但是,像这样大规模的降雪和封冻,怕是温暖如南方也要受不住了吧。据悉,当时的河港冰厚三尺,竟硬生生冻出了个平底,人能在河上行走,这冰也没有一丝动摇。由此可见,当时的气候是得有多冷啊!

所以,南方人也别说什么没见过雪了,早几百年前就已经让南方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冻成狗”。同年12月,同样位于浙江的绍兴积雪高达数尺最深的地方竟有半人高,人只要走进雪地里,就只能露出半个身子。躲在家里避寒尚且不及,就更不用说把家门打开了,估计门都已经被冻住了。说来也是奇怪,寒流似乎是盯上了南方这块宝地,在侵袭了江浙江淮地区后,竟然踏足四季常春的西南地区,多数南方人都活不下去。

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有记载,说贵州西部地区大雪连下40天不停。百年后的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同样是温暖的四川盆地里大雪也能积3尺深。光绪元年(1875年)昆明也遭大雪封城,百姓家中盆里的水都能结上一层薄冰。如今,都说冰城哈尔滨能沸水成冰,还有不少人在网上演示,其实,早在几百年前的光绪六年,四川绵阳的群众就已经见识过了。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明清两朝的气候如此异常呢?这和我们现在所探究的环境保护有关联吗?

其实,有专家给出解释,这个阶段的“小冰期”就像是冰河世纪那样,由于整个宇宙中行星位置的变化,最终,也导致地球的磁场发生改变。引力,宇宙射线,磁场等因素影响着我们的地球,当时的人们已经通过星象预知这些异常即将发生,这也是对“明清宇宙期”这个解释最好的证明。也有多数研究者认为,其重要的线索在于海洋环流以及海洋与大气的密切关系。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的气候如此异常,同样靠近北极圈的欧洲地区也经历 了一系列的气候大转变。12世纪以前欧洲可以说是气候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让欧洲地区盛产粮食。那时候,北冰洋封冻期还没那么长,斯堪的纳维亚、冰岛、格陵兰之间可以通航。甚至是,冰岛和格林兰岛都可以种植大量粮食,北冰洋的渔业也很繁荣,总之,那时候的气候远没有现在这么恶劣。

“小冰期”是在整个地球上都出现的,突如其来的寒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海面开始冰冻,风暴侵袭着北极圈内的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冰岛因为通航不便而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粮食也无法在冰岛上种植,原本富足的渔业资源也因为海水变冷而停止,鱼群迁徙到温暖的流域。这段时间,渔民和农民的生活都受到了重创,可以说,是灾荒不断的一个时期。

最近几年的气候也开始异常,会不会轮转了百年,我们也要迎来一个新的“小冰期”呢?2012年2月,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英国的《每日邮报》也因此宣称2012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不过,该说法尚未证实,可能影响天气更多的是我们现代人为的一些因素吧。

参考资料:

『《明清小冰期时的寒潮》、《广东通志》、《江南通志》、《每日邮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最冷”的知识,带你感受“千年一遇”的冬天究竟有多冷!
都说明清处于“小冰河”时期,三百年前的中国,到底有多冷?
小冰河期就是千年极寒谣言2.0版
科学网—气候变化60年周期:拉马德雷现象
​中美两国专家警告:冬季将出现极端天气,拉尼娜现象或卷土重来?
被“冻死”的大明王朝,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么可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