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马有多难养,九成战马活不过一场战争

骑兵在古代几乎是压倒性的兵种,平坦的地形上骑兵行进速度每小时可达24公里,在崎岖地形下也要大大超过徒步速度。所以拥有高素质并得到良好训练的马匹几乎是毎一个国家的刚需,大多数国家都设立有军马驯养机构,负责购买、训练和饲养各类部队使用的马匹,购买到年轻的幼马完全发育成熟后,就会根据体形和品种分为骑乘马和驮马并进行相对的训练,然后视新兵情况为其配发马匹,

在正常的观念中,骑兵都是高大魁梧的,但事实上骑兵是拒收彪形大汉的,骑兵所用的马匹都是轻量速度型的,每天最高可以行军100公里,而一套由马缰和马鞍组成的马具总重将超过45公斤,马匹还要携带自己的饲料,

战场每匹马每天需要5.4公斤的谷物和6.3公斤的干草,4天需要的饲料就是47.1公斤,野草可以作为饲料的补充,但无法代替谷物精饲,而且在实战中也没时间割草,每匹马都要负重100-150公斤,因此对骑兵对身体的要求是必须矮小且灵活,不然马匹会不堪重负累死,

正常来说一场战争中会17%的马匹死于劳累,另外有75%马匹死于胃病和跛足,几乎没有一匹战马可以活过一场战争,骑乘用马本身就是百里挑一,价值不菲,它们的状态同部队战斗力息息相关,军马染病就会有兽医进行诊治。虽然有兽医负责马匹的健康,但不称职的兽医也使马匹患病和受伤的比例惊人的高,

无论是酷寒还是酷热环境,都会使马匹受到严重的伤害,在酷热气候下马匹需要大量的水,在热带和沙漢条件下马匹容易生病。马匹在未封冻的雪地上行进相当困难,气温一旦低于零下16度就会成批成批地死去,混血马死亡率在30%以上。纯种马死亡率50%以上。有趣的是白色马比棕色马更加耐活,伤马首先进行筛选,可以康复的马匹将被送往后方治疗,其余则会杀掉。

为了让马能够忍受战场上的一切恶劣条件,骑兵都接受过照顾军马的训练,士兵日常要花费大量时间照料马匹,通常每隔四至六周就要为马匹更换马蹄铁。马蹄铁的使用寿命平均为600公里,但有时经过修复还可以继续使用300公里。

每一名骑兵都要随身携带一个小工具箱,里面为前后蹄各准备了一套备用马蹄铁。前后蹄所用的马蹄铁型号并不相同。还有给马擦洗身体的刷子、马梳、两块马蹄铁、为战马保暖的毯子、马掌钉、防滑钉、马蹄铁刺和马的系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战场上,骑兵的战马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记录战争时期的骑兵们和战马
二战时各国有多少军马?
从元朝养马政策入手,探析蒙古灭宋朝的必然性
日本鬼子人矮马也矮,二战却能调动数十万匹高大战马,又是从哪来
看大秦帝国,从武器装备、军马粮草等角度,分析秦国后勤保障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