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节 清《工程做法则例》中的斗栱

一、清式斗栱的基本构件组成

清式斗栱由斗、栱、翘、昂、升和附件等基本构件组成。

1.斗、升

(1)斗 又称大斗、坐斗,是清代一组斗栱中第一层的构件。清代大斗分三种。

①平身科大斗。长宽均为3斗口,用于头翘刻口尺寸为1斗口,用于正心瓜栱刻口1.24斗口。

②柱头科大斗。长4斗口,宽3斗口,因为柱头科上承桃尖梁,头翘刻口尺寸加大为2斗口,正心瓜栱刻口1.24斗口。

③角科大斗。《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为3斗口×3斗口,与平身科同。根据潘德华著的《斗栱》中提到,由于角科大斗内的构件,正翘后带的正心瓜栱宽1.24斗口,斜翘宽1.5斗口,为了合理解决斜翘开口,需加大斗的长宽尺寸,而调整为3.4斗口×3.4斗口。

所有斗件的高度尺寸均为2斗口。斗件由斗耳、斗腰、斗底三部分组成,分别为0.8斗口、0.4斗口、0.8斗口。斗底为方锥台,每边向内斜收0.4斗口。

清式大斗构造详见图5-30。

图5-30 清式大斗构造(单位:斗口)

(2)升 升是比大斗小的斗,安放在栱翘的两端。清代的升件有十八斗、槽升子和三才升三种。

①十八斗。位于翘、昂两端的升称为十八斗。平身科十八斗尺寸为:1.8斗口×1.48斗口,在柱头科十八斗称为桶子十八斗,其长度尺寸一般比上承昂、翘每边增加0.4斗口。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柱头科,单翘宽2斗口,单昂宽3斗口,桃尖梁厚4斗口。单翘桶子十八斗上承单昂,则十八斗长为单昂宽加出0.8斗口,为3.8斗口。单昂桶子十八斗上承桃尖梁,则十八斗尺寸为桃尖梁厚加出0.8斗口,为4.8斗口。

②槽升子。位于正心瓜栱和万栱两端的升称为槽升子,因为升与垫栱板相交一侧要开槽。槽升子尺寸为1.3斗口×1.72斗口。

③三才升。位于里外横栱两端的升称为三才升。三才升尺寸为1.3斗口×1.48斗口。

所有升件,由升耳、腰、底三部分组成,分别为0.4斗口、0.2斗口、0.4斗口。斗底为方锥台,每边向内斜收0.2斗口。

清式斗栱各类升件构造详见图5-31。

图5-31 清式斗栱各类升件构造(单位:斗口)

2.翘、昂

(1)翘 翘是一组斗栱中,沿纵深向外出挑的弓形构件。根据出挑的层数分为头翘、二翘、三翘、四翘。根据所处的位置有以下三种。

①用于平身科的翘。头翘尺寸为7.1斗口×1斗口×2斗口(长×厚×高);二翘尺寸为13.1斗口×1斗口×2斗口(比单翘两侧各增加3斗口)。

②用于柱头科的翘。在清式柱头科中,翘宽度为2斗口。头翘尺寸为7.1斗口×2斗口×2斗口(长×厚×高),头翘与桃尖梁之间的二翘、昂之宽,由下而上渐次生宽。

③用于角科的翘。在清式角科中,斜头翘宽度为1.5斗口,老角梁宽为2.8斗口,斜头翘与老角梁之间的斜二翘、斜昂之宽,由下而上渐次生宽。

(2)昂 它是位于翘头上的水平构件。昂尖为倾斜状,常见形式有象鼻昂、云卷头昂(凤头昂),昂尾有菊花头、翘头、雀替等类型。昂的尺寸根据斗栱昂翘组合层数的不同而不同,详见表5-3。

表5-3 清制“昂”尺寸权衡表 单位:斗口

翘和昂均为纵向出挑的木构件,在受力性能方面要高于横栱,所以其使用材高均为2斗口(足材)。

清式斗栱翘、昂构造详见图5-32。

图5-32 清式斗栱翘、昂构造(单位:斗口)

3.栱

栱为平行于面阔方向的弓形木构件,清按照其安装位置划分为正心横栱、内外拽栱、厢栱。

(1)正心横栱 它位于柱子中心上,有正心瓜栱和正心万栱之分。正心横栱均为足材栱。

瓜栱尺寸:6.2斗口×1.24斗口×2斗口(长×厚×高)。

万栱尺寸:9.2斗口×1.24斗口×2斗口(长×厚×高)。

(2)内外拽栱 它是位于斗栱内外拽架上的横栱,内外拽栱均为单材栱,分为单材瓜栱和单材万栱。

瓜栱尺寸:6.2斗口×1斗口×1.4斗口(长×厚×高)。

万栱尺寸:9.2斗口×1斗口×1.4斗口(长×厚×高)。

(3)厢栱 它为单材栱,用于内外拽架最上一层的横栱。尺寸为7.2斗口×1斗口×1.4斗口。

各类横栱构造详见图5-33。

图5-33 清式斗栱横栱构造(单位:斗口)

4.斗栱附件

(1)耍头木 其为平身科斗栱在昂之上的纵向联系构件,耍头从厢栱中心线外出3斗口定位,端头砍制成蚂蚱头,后尾若在菊花头之上,砍制为六分头,若在翘头之上砍制为麻叶头。耍头木为足材构件,断面尺寸为1斗口×2斗口。

(2)撑头木 它是平身科斗栱最上一层的纵向联系构件,前部不出头,后部做成麻叶头。撑头木为足材构件,断面尺寸为1斗口×2斗口。

(3)桁椀 它是斗栱与檩桁之间的垫木,按照檩桁的直径砍出椀口,一般挑檐桁直径3斗口,正心桁直径4.5斗口。

(4)斗栱枋 斗栱枋为斗栱之间的横向联系构件。在清式斗栱中有以下四种枋材。

①正心枋,每层枋材1.24斗口×2斗口,最上一层枋材需要按计算确定;

②里外拽枋,枋材1斗口×2斗口;

③挑檐枋,枋材1斗口×2斗口;

④井口枋,枋材1斗口×3斗口。

(5)盖斗板 将斗栱的上面进行遮盖,防止鸟雀做巢。厚度可以自定。

清式斗栱常见附件详见图5-34。

图5-34 清式斗栱常见附件(单位:斗口)

二、清式斗栱分类

清式斗栱可以归纳为两种分法,一是按照斗栱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分为外檐斗栱和内檐斗栱;二是按照斗栱是否出跳进行分类,分为出踩斗栱与不出踩斗栱。

1.按照斗栱所处的位置进行分类

(1)外檐斗栱 外檐斗栱是指处在建筑物外檐檐口部位的斗栱。

①按外檐斗栱所在位置划分

a.柱头科,坐立在柱头之上的斗栱(宋称柱头铺作);

b.平身科,坐立在柱头斗栱之间、平板枋(或额枋)之上的斗栱(宋称补间铺作);

c.角科,坐立在角柱之上的斗栱(宋称转角铺作)。

②按外檐斗栱的形态划分

a.昂翘斗栱,常用于普通大式建筑外檐。由斗、栱、翘、昂等构件组成。昂翘斗栱有柱头科、平身科和角科三种。

b.无昂斗栱,包括外檐品字斗栱和平坐斗栱,外檐品字斗栱由斗、栱、翘组成,不出昂,多用于小型殿屋。平坐斗栱常用于楼阁建筑外檐挑台下部,以柱中线为界,外侧只出翘不出昂,内侧不挑出或只挑出纵向的枋木构件。无昂斗栱有柱头科、平身科和角科三种。

c.溜金斗栱,用于高级殿堂。外侧与昂翘斗栱相同,后尾撑头木随举斜起,从檐柱轴线位置溜至下金檩位置。有落金和挑金两种做法。尾部有金柱支撑的称为落金,无金柱支撑的称为挑金。

溜金斗栱有平身科和角科两种,无柱头科,柱头科仍为昂翘斗栱形式。

d.牌楼斗栱,专门用于牌楼上的斗栱。它是一种以对称形式挑出的斗栱,可以是昂翘斗栱的形式,也可以是品字科斗栱的形式。斗栱用材较小,一般为10等材(斗口尺寸约5cm),出踩数目较多,可达十一踩。牌楼斗栱有平身科和角科两种。

清式外檐斗栱的形态类型详见图5-35。

图5-35 清式外檐斗栱的形态类型

(2)内檐斗栱 内檐斗栱是指处在内檐金柱轴线部位或室内梁架上架设的斗栱。

内檐斗栱有(内里)品字科、隔架科、藻井斗栱等,详见图5-36。

图5-36 清代内檐斗栱的形态类型(单位:斗口)

①(内里)品字科斗栱。常用于殿内金柱柱顶,斗栱只出翘不出昂,从三踩至九踩,里外对称,左右对称,形如品字倒置故称品字科。内里品字科斗栱只有柱头科与平身科之分。

②隔架科斗栱。在宫殿、庙宇建筑中,在梁与随梁之间安置的斗栱称为隔架斗栱,其作用是使随梁枋分担部分梁荷载。该构件一般处于天花板下,多做成一斗三升荷叶雀替或十字斗荷叶雀替。

③攀间斗栱。攀间是沿用宋式建筑构件的名词,在明清建筑中攀间相当于脊枋、金枋。攀间斗栱就是指安放于脊(金)枋与脊(金)檩之间,作为檩枋之间的隔架斗栱,多用一斗三升(单栱形式),有时也采用重栱形式。

④藻井斗栱。藻井斗栱是在藻井的下层方井、中层八角井及上层圆井内,安装半面尺度较小的组合斗栱,以取得较好的装饰效果。藻井斗栱属于小木作(内檐装修)范畴。

2.按照斗栱挑出与否分类

(1)出踩斗栱

①出踩。斗栱沿进深方向从坐斗中心线向里或向外挑出一翘或昂称为出踩。以一翘或一昂,里外各挑出一拽架称为三踩;三踩斗栱在面宽方向上列三排横栱(包括正心栱);各向内外挑出二拽架称为五踩,面宽方向上列五排横栱;各向内外挑出三拽架称为七踩,面宽方向上列七排横栱;依次类推……

出踩数与斗栱挑出的拽架数的关系:出踩数=2拽架数 1。

②清制出踩斗栱 清制出踩斗栱可分为斗口单昂斗栱(三踩)、单翘单昂斗栱(五踩)、斗口重昂斗栱(五踩)、单翘重昂斗栱(七踩)、单翘三昂斗栱(九踩)、重翘重昂斗栱(九踩)、重翘三昂斗栱(十一踩)、三踩单翘斗栱、五踩重翘斗栱、七踩三翘斗栱、九踩四翘斗栱、十一踩五翘斗栱等多种。

(2)不出踩斗栱 不出踩斗栱均为比较简单的斗栱,清制不出踩斗栱主要有一斗三升栱、一斗二升麻叶栱、单栱单翘麻叶栱、重栱单翘麻叶栱,详见图5-37。其中单栱单翘麻叶栱和重栱单翘麻叶栱虽然沿进深方向内外出一翘,但翘头不安装横栱或枋木,不形成支撑点,所以也属于不出踩斗栱。

图5-37 清制不出踩斗栱

3.宋、清斗栱构件名称对照

宋、清斗栱构件名称对照详见表5-4。

表5-4 宋、清斗栱构件名称对照

三、清式斗栱的计量单位和间距

清式一组斗栱称为一攒,一个开间内能安装多少斗栱,是按照攒数进行统计的。按照清制规定斗栱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1斗口,少数重檐建筑按照12斗口。如果按开间尺寸不能正好为11斗口的整倍数,也可均匀分布进行调整。

四、清式斗栱构造分析——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为例

1.单翘单昂平身科斗栱构造

单翘单昂平身科斗栱构造详见图5-38。

图5-38 单翘单昂平身科斗栱构造(单位:斗口)

2.单翘单昂柱头科斗栱构造

单翘单昂柱头科斗栱构造详见图5-39。

图5-39 单翘单昂柱头科斗栱构造(单位:斗口)

(1)柱头科斗栱与平身科斗栱的差异 柱头科斗栱位于梁架和柱头之间,由梁架传递的屋面荷载直接通过斗栱传递给柱子,所以柱头科斗栱较平身科斗栱有更好的承载作用,出跳方向构件的断面尺寸也较平身科大得多。

(2)柱头科斗栱构造

①斗栱分层构件描述:第一层坐斗尺寸为4斗口×3斗口×2斗口(宽×厚×高);卯口为2斗口。

②出跳方向构件尺寸的变化:第二层单翘尺寸,7.1(7.0)斗口×2斗口×2斗口(长×宽×高);第三层单昂尺寸,18.3斗口×3斗口×(前3后2)斗口,昂宽为3斗口,昂的后尾为雀替的形态;梁架层桃尖梁尺寸,以柱子轴线为界,桃尖部分尺寸为(出踩尺寸 6斗口)×4斗口(长×厚),梁架部分尺寸为廊步架×6斗口×8.7斗口(长×厚×高)。

3.单翘单昂角科斗栱构造

单翘单昂角科斗栱构造详见图5-40。

图5-40 单翘单昂角科斗栱构造

(1)角科斗栱的复杂性 角科处在建筑转角部位,两个方向的构件90°相交(或120°等)搭置在一起,同时还要沿角平分线挑出斜栱和斜昂,所以其构造要比平身科复杂很多。

(2)构件的特殊性(列栱) 由于位置的特殊性,前端为檐面的出挑构件,如翘、昂、耍头,其后尾变成了山面的面宽构件,如正心瓜栱、万栱、正心枋。同样,在山面是出挑构件的翘和昂,后尾变成了檐面的栱和枋,这种现象称为列栱,即在角科斗栱中一头为出挑的跳头,一头为横栱的构件。

具体分析如下。

①第一层为大斗,尺寸为3.4斗口×3.4斗口×2斗口,三向开口,开口尺寸分别为1.24斗口和1.5斗口。

②正心方向构件如下:

第二层 搭角正头翘后带正心瓜栱;

第三层 搭角正头昂后带正心万栱;

第四层 搭角蚂蚱头后带正心枋;

第五层 搭角撑头木后带正心枋。

③斜向(45°方向)构件如下:

第二层 斜头翘;

第三层 斜头昂后带菊花头;

第四层 斜由昂后带六分头(取代了耍头木,上置平斗盘与宝瓶);

第五层 斜撑头木后带麻叶头;

第六层 斜桁椀。

④外拽方向构件如下:

第三层 搭角闹头昂后带单材瓜栱;

第四层 搭角蚂蚱头后带单材万栱;

第五层 搭角闹撑头木后带外拽枋。

⑤里拽方向构件如下:

第三层 连里头合角单材瓜栱;

第四层 连里头合角单材万栱。

⑥最外侧构件如下:

第四层 把臂厢栱;

第五层 挑檐枋相交出头。

4.单翘单昂斗栱细部构造

单翘单昂斗栱细部构造详见图5-41。

图5-41 单翘单昂斗栱细部构造(单位:斗口)

5.单翘单昂各构件尺寸

单翘单昂各构件尺寸权衡表详见表5-5。

表5-5 单翘单昂各构件尺寸权衡表 单位:斗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建构造图解|古建筑的中分(斗栱构造)
古典建筑的结构与构造
中国古建精解——斗栱
图形详解中国传统建筑之斗拱七踩重昂平身科1
斗拱(铺作)
斗栱—— 中国古建筑的灵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