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椎管内脊膜瘤

一、概述

       脊膜瘤发病率在椎管内的肿瘤占第二位占所有椎管内肿瘤的25%起源于蛛网膜细胞也可以起源于蛛网膜和硬脊膜的间质成份70%以上发生在胸段颈段次之腰骶段极少

临床与病理

        绝大多数肿瘤生长于髓外硬脊膜内,少数可长入硬脊膜外,通常发生在靠近神经根穿过的突起处,大多数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一般直径为2~3.5cm,以单发为多,呈实质性,质地较硬,包膜上覆盖有较丰富的小血管网,肿瘤基底较宽,与硬脊膜粘连较紧。肿瘤压迫脊髓使之变形、移位。临床上2/3以上发生于中年,高峰在3050岁之间,女性略多。

影像学表现

1.CT肿瘤多为实质性,较局限,椭圆形或圆形,密度多高于脊髓,有时在瘤体内可见到不规则钙化,邻近骨质可有增生性改变。增强扫描肿瘤中度强化。

左图骨窗矢状位右图软组织窗横断位T8-T9水平的脊髓管左外侧可以看到一小块部分钙化肿块。

2.MRI T1WI上肿瘤呈等信号,少数可低于脊髓信号,在T2WI上肿瘤信号多有轻度增高;信号多均匀。Gd-DTPA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强化,宽基底附着于硬脊膜,与脊髓界限清楚,可有'硬膜尾征'

MRI平扫矢状面T1椎管内可见半圆形占位,T1WIa)呈等信号,T2WIb)呈稍高信号,囊变明显;增强扫描(c)均匀性明显强化,宽基底附着于硬脊膜(),并见'硬膜尾征'

四、鉴别诊断

       神经鞘瘤:神经鞘瘤常有相应椎间孔扩大、椎弓根吸收破坏等骨质结构改变;在CT扫描上可见略高于脊髓密度的肿瘤。在MRI上,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Gd-DTPA增强显著强化,囊变常见,根据上述典型表现不难诊断。

椎管内神经鞘瘤

MRI平扫矢状面L2-3椎管内可见椭圆形占位,T1WIa)囊壁及间隔呈稍低信号,T2WIb)呈稍高信号,囊变明显;增强扫描(cd)囊壁及间隔明显强化,上下两端蛛网膜下腔增宽,马尾受压向右侧移位

关注我们

撰稿人          审稿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片时间】第0615期:胸段椎管内脊膜瘤
[神经影像] “脊膜瘤”的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误区防范(建议收藏)~~~
规培晨读汇报: 髓外硬膜下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
【读片专栏 】第018期:天天读片不厌倦
[经验总结]“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断思路、鉴别诊断、CT及MRI特点(建议收藏)
【病例分析】椎管内脊膜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