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易零基础入门教学⑧:预测学的分类以及如何学好周易

一、五行系统:

以象数易学为代表,在汉代以前常用。

其预测基理是以象测藏,其预测均以八卦五行为基础不含干支,五行系统中代表最高层次的是象数易学中的“梅花易数”。

二、干支、五行系统:

以天干地支和五行为基本预测元素,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预测。


具体分类:

  1. 金口诀:

    融奇门、太乙、六壬三式之精华,有“断言既出,无以改易”之美誉。相传为鬼谷子所传。它是干支、五行系统中的最高水平预测学,可以转换时空、转败为胜
  2. 奇门遁甲:

    其基础是洛书,可占四千三百二十条。原名为《遁甲天书》,其上卷为“天遁”,能通太虚;中卷为“地遁”,能穿山;下卷“人遁”,能藏形游四海;相传为黄帝所创。
  3. 六壬:

    注重河洛五行,以水为首。壬为阳水,癸为阴水,故壬水有含阴取阳之意。相传为九天玄女所传。六壬和遁甲盛行于南北朝以后.
  4. 四柱:

    原先为三柱、六字、无时辰。后来宋朝徐子平加入了时辰,变成了四柱,使预测更为精细。四柱的经典书为《渊海子平》,要想学好四柱,必须烂读、熟记此书,除比别无捷径。相传为鬼谷子所传。
  5. 六爻:

    汉代京房将六十四卦中加入卦气、七十二候图一说,并由此创纳甲巫法。京房在"火珠林占法"中正式用了“掷钱法”,至今延用。六爻是当今最为普及的预测学方法之一。
  6. 紫微斗数:

    是六朝时期兴起的,主要是应用二十八宿。
  7. 风水:

    在宋代最为盛行。风水为避风藏水之意,当以形法为主,以免误入歧途。
  8. 另外民间还有一些民间预测方式即抽签等杂占,因其缺少理论和系统性,故不入其流。

大家注意:两大系统中有一种共同的预测方式--风水。由此可知,风水是两大系统的交汇之处,要想学好风水,既要明卦义又要明干支理论。


为什么学易?

易学是研究天地变化规律的学问,世间一切事物都涵盖在易学的范畴内,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等等。

政治家学易----可以安邦立派

军事家学易----可以出奇制胜

医学家学易----可以入纲辩证

文学家学易----可以文章撰发

商人学易-----可以巧夺商机

农民学易-----可以五谷丰登

因此可知,学好易学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善举。


如何学好易学: 

搞学业,单线直入,透出厚;触类旁通,才能透出广。

广而不厚,显得浮;厚而不广,显得窄。

这里贵在“活”字。

希望大家学易切不可死板,要博学多闻,举一反三。

若能从高就低,鸟瞰人生,然后集其大成,自然能出高手!


预测学之我见:

一、预测学的科学认识:

预测可得一时一事之机,而人生大势要在与命运抗争中主动把握,从善如流,从恶如崩。

至于为什么有时候测不准?这与对方心诚与否没有关系。

其原因在于:

  • 1.本人水平高低问题。
  • 2.本人状态如何(与每日干支有密切关系)。

二、预测学的一个总结。

1.相术最为直观,但需长期观察总结(不管是相天、相地还是相地,相术的最高境界的‘望气’)。

2.象数随机可用,但必须注意把握时机,只要时机抓得好,百试百验,若能与四柱相结合,则更为精确,但学到这一层的并不多见。

3.六爻、增删卜易、卜巫正宗(只有巫法无卜法)等方法来预测,则比较精确,对近事近运百发百中,不过此法比较繁琐,无较高学术基础或高人指点难以精通。

4,奇门和星相属高级预测方法,无高人指点和几十年的刻苦钻研是很难有神奇之效的。

5,邵子神数和蠢子神数等神数属于高级电子游戏,学了难以致用.

6.阴阳地理,易学难精,无丰富经验,难以准确应用。其应用当以形法为主,以免事倍功半。

7.金口诀,破三才之道,无所不包。其入式法简单,一用就灵,但无明师倾囊相授,则很难进入出神入化的高层次。

8,预测学在达到较高预测水平时,必须要取外应,在未进行预测时,如先遇有外应,则以外应断之。决无差错。此为古人所云:“善易者不占”之境界。


以上为玄学的基本构成,相传来自天书,我以为以上诸法都是源自周易,周易涵盖时空、宇宙的万事万物,是阐释宇宙的经书,我把易经称为“万法归宗”之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六壬基础之五行生克
易学入门
简论周易五术
易象预测学指南(上下)
三式学新探
阴盘遁甲风水现代预测学王凤麟著倪可整理一起学习奇门,欢迎与我交流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