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暴雪又要来?温带气旋或再次出现:我国新一轮大范围雨雪正在酝酿

11月4日至11月9日,我国东北地区的吉林西部、辽宁中部、内蒙古东南部局地出现了罕见的大暴雪或特大暴雪,降雪强度、积雪深度均打破了1951年来以来的历史纪录,局地甚至百年不遇,暴雪带来的雪灾极端性非常强。

根据通辽的“报告”,当地的最大降雪量达到了102.9毫米,属于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暴风雪天气。而受此次雪灾的影响,共造成16013座棚舍不同程度受损或倒塌、31.1万亩粮食作物被积雪覆盖、4.6万人受灾等,直接经济损失达6.63亿元。

辽宁省会沈阳同样遭遇了极端暴雪的袭击,出现了“冻雨+暴雪”的罕见天气。从全市23个自动降雪观测站的降雪量统计情况来看,此次过程平均降雪量达51毫米、平均积雪深度为34.1厘米,是1905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最强降雪过程,可以说达到了“百年不遇”的量级。

此次我国北方局地的暴风雪天气过程,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尤其是对农业畜牧业、交通运输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影响,就连不少北方人都被这样的大学给“唬住”了,此次寒潮同样也给南方地区制造了大幅度降温过程。

然而人们在关注寒潮带来的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的同时,不少人也在问这次寒潮、降雪天气为何如此之强?下面我们来分析具体情况。

东北此次降雪量之大、积雪厚度之深原因为何?

事实上,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导致我国降温的冷空气非常“干冷”,这主要是由于冷气团来自亚欧大陆内部,冬季陆地降温迅速气温低、水气偏少,所以如果只受单一冷气团的影响一般只会带来降温。

但是“二般”情况下,当多个天气系统迅猛发展的时候,尤其是冷气团与暖气团激烈交汇之后,就会导致气流强烈抬升和水汽强烈辐,从而导致出现雨雪天气过程。而从500hPa高空来看,由于东北冷涡发展迅猛,导致低压槽东移北抬,从而也引导了地面气旋快速发展,以至于从近地面到高空形成深厚的“低压系统”,动力抬升条件更为强烈,在这种冷暖气流交汇的区域、“辐合抬升”的动力很强,容易形成平均直径达1000公里的温带气旋。

所以在温带气旋的加持下,气流辐合上升,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冷空气与来自海洋水汽异常偏强的暖空气在我国东北地区交汇,因此就会制造较强的雨雪过程,而东北地区也容易成为“暴雪中心”。

并且由于温带气旋从形成、发展到消亡的“生命周期”一般是2-6天,加上影响我国新疆的冷空气东移的高空槽在缓慢移动过程中加强成“冷涡”,这种“冷涡”移动速度同样比较缓慢,所以在这种气流环境下不仅会出现大暴雪或特大暴雪的天气过程,而且降水(含降雪)的持续时间也会延长,因此导致气温持续偏低、积雪比较厚,而受此次寒潮的影响,东北地区部分气象站测得的降水量还可能突破11月历史同期极值就可见一斑。



新一轮雨雪正在酝酿之中,影响有多大?



随着影响我国大范围降温的11月第一波寒潮的结束,我国南北又出现了大范围的升温。早在11月10日,广州市气象台对广州的天气情况进行了会商,预计到11月16日广州的最高气温将在21℃-23℃,故解除了“寒冷预警信号”,而我国北方地区除了西北和东北外,很多地方的气温均在0℃以上,江南大部甚至普遍都在10℃-20℃左右,广东的最高气温更是达到24℃-26℃,所以从整体上看11月的第一波寒潮过后还是很暖和的。

不过随着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特别是中高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继续减少,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所以冷空气活动变得非常频繁,因此全国大范围的“升温”只是短暂的,因为接下来的一波冷空气正处在发展“壮大”,全国新一轮雨雪正在酝酿之中。

上文中讲到,11月的第一波寒潮过程降雪量较大,受东北冷涡和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影响,冷空气特别强盛,加上西太平洋(包括我国东部沿海以及日本海)暖湿气流较为活跃,冷暖气流在辽宁北部交锋造成了大范围雨雪天气,而大气“冷-暖-冷”的垂直结构还导致冻雨出现。

总的来说,北方地区大范围的雨雪主要是气温适宜、水汽条件配合得较好。而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最新消息,11月17日至22日共有两波冷空气南下由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所以在接连冷空气的“打压”下不少地方有可能会打回原形“冷到发紫”,并且强度可能会发展成为寒潮。

根据超级计算机计算的结果,11月17日冷空气或将沿着“老路径”南下,第一波冷空气从我国西北的新疆“入境”后,先后影响西北地区北部和东部、华北地区北部以及东北地区大部,所以东北地区很有可能又会成为降雪中心,因此对于华北北部、东北地区来说,如果前一波的积雪没有融化的话,那么今冬这些区域将会形成极为严重“座冬雪”,这种积雪长期不化的现象会给农业和畜牧业等生产活动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而到了11月19日,随着第二波强冷空气的南下,北方很多地方将被再次打到“冰点”以下,并且由于前一波冷空气未消失,在它的“阻挡”下,第二波冷空气则会加快向南“渗透”,翻越秦岭、大别山等天然屏障后影响我国西南地区的四川、重庆和华中地区的湖北、湖南以及华东地区的安徽、江西等地,其强度比第一波更强,影响范围也更广,所以到11月下旬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又将出现4-8℃的降温,因此其强度很可能达到比较强的寒潮级别。

今年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



11月冷出“寒冬腊月”的感觉,尤其是沈阳、通辽等地遭遇罕见特大暴雪袭击,而在经历7月河南极端暴雨、8-9月的南方高温、10月山西极端秋雨之后,入冬时节北方的极端降水又以大范围的雨雪或局部地区特大暴雪的形式降下,让人们“见识”到了即便是在秋季或者冬季,极端天气事件的“威力”依旧不减。

那么问题来了,今年冬天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呢?实际上,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先讲一下全球变暖和拉尼娜现象的影响。

众所周知,由于人类活动过程中过度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引起地球缓慢升温,而随着全球变暖,大气吸收的水蒸气增加,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大气中多吸收的水蒸气最终会以雨雪的形式回到地面,所以降雨天数或者极端暴雨、特大暴雪的概率都可能会随之增加,因此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天气、极端气候事件的概率也会增加,故而今年冬天不排除有强寒潮袭击,11月沈阳、通辽等地的特大暴雪也算是给大家提了个“醒”。

而关于拉尼娜现象,我国国家气候中心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都指出了,今年冬季大概率会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

而我们都知道,拉尼娜现象简单地说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持续异常变冷,它属于一种“降温”现象,并且拉尼娜的“复出”将使得今年形成“双峰型拉尼娜年”,在这种气候模式下北半球往往会“偏冷”,所以说我国也不例外,今年冬天大概率是一个“冷冬年”。但是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气象部门有一套判断标准,只不过需要用冬季的平均温度与气候常年值进行比对,所以要得到“官宣”的结果,通常要等到来年的3月中旬,这里只是根据当前的气象环境进行的预判。

不过不管怎么讲,极端天气频发,冬天也不例外,大家要引起重视,及早做好防范,尤其是要提前准备好过冬的防寒物资、对猪牛羊棚舍进行加固等,平安过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冬恐更有极端天气?东北特大暴风雪:百年未遇,温带气旋发威
2023-11-08手机报_中国国家地理
【知地明理】冷雨热雪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暴雪来了!权威预报:西藏要连下三天,这是冷冬和寒潮的前兆?
2019年第一场寒潮来了!大风降温裹挟着暴雪,要袭击这些地方
北方局地4月首场寒潮预警,清明大雪要爆发,官方预报:7大雪中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