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内野猪数量增加,人猪大战不断上演!100万头野猪该如何处理?

“打也打不得,防也防不住”、“眼看着庄稼被糟蹋”,“农民辛苦一年,野猪一夜毁完”......

今年1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了题为《农民辛苦一年,野猪一夜毁完:“打也不敢打,防也防不住”,如何在保护野生动物和保护农民利益中找到平衡?》的报道。

由于野猪具有春拱种、夏毁苗、秋啃果的特性,且常出没于林地与农村交界的地带,给村民们的耕种带来很大挑战,而面对野猪的破坏老百姓却束手无策,打也打不得杀也杀不得,有些农民甚至打算放弃种田,宁愿土地荒着到外面去打工。

中国本来就是野猪的原产地,怎么会泛滥起来呢?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因此都会将各自的种群限制在一定的栖息环境和种群数量,从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这也是为什么外来物种一般很难在原产地区泛滥的原因。

通常一旦某种生物入侵到一个新的环境,很快就会适应当地的环境而成为优势物种,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给入侵地的生态平衡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如今这样的影响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上演,谈论最多就是大闸蟹在非洲泛滥成灾,亚洲鲤、黑鱼以及缅甸蟒让美国人很头痛,甚至还从印度高薪聘请职业猎人进行捕杀,而野兔、野猪、野骆驼的泛滥则让澳大利亚人为之抓狂,通过安插骆驼“卧底”、动用生化武器和病毒战都没能控制它们的泛滥。

然而令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曾经被吃到快要灭绝的野猪竟然又在家门口泛滥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野猪

野猪总共有21个亚种,分布于我国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台湾省的台湾野猪、东北地区的乌苏里野猪以及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的华南野猪,其中乌苏里野猪是体型最大的亚种,台湾野猪是一种体型小的黑色亚种,而华南野猪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最广,并且比欧洲野猪的体型更大一些,但是从繁殖速度以及适应性方面来讲,华南野猪与欧洲野猪区别不大。

现代家猪是欧亚野猪被人类驯化后所形成的亚种,其驯化史最早可追溯到9000年前。尽管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但是几千年的隔离驯化时间在进化上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因此家猪和野猪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也就是说家猪和野猪之间可以正常繁育下一代。

野猪与家猪的妊娠期差不多,按照"3、3、3"法,即从交配之日算起向后推3个月加3周加3天即为预产日期来计算一般也是114天,并且按照174天为一个繁殖期来算,繁殖旺盛的野母猪一般每年春季和秋季会各生一胎,一胎能产4-12头小猪仔,因此可以看出野猪的繁殖效率是相当高的。

不仅如此,小野猪在出生的头一年生长速度极快,体重基本上都能增加100倍,这使得小猪仔们能够快速地躲过危险期,不像有的动物那样活不过“童年”,因此幼猪仔的存活率都很高。

正是看中了野猪品种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营养价值高等优点,有些养殖企业便将野猪与家猪进行杂交育种,作为改善家猪肉质的一种方式,并且还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广泛引入北美洲。

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引进了一批欧洲野猪与当地的家猪杂交,以满足当地不断增长的瘦肉需求,然而短短十年加国的肉类需求放缓,许多养殖企业血本无归,一些野猪跑到了野外。加国以为这些野猪会在寒冷的冬天被冻死,殊不知这波“放虎归山”竟然上演了一场加拿大式的物种入侵,野猪在加拿大泛滥成灾,每年造成不少的损失。

并且野猪在美国也鲜有天敌,不少地方也遭受了野猪的入侵。

野猪从中国“销声匿迹”到迅速崛起

小时候物质比较匮乏,很多村里都有一种叫“铳”的火门枪,这是当时打猎极好的工具,用它来打野鸡、野兔、獾、果子狸、麂子甚至是野猪几乎很少有逃掉的,有的村还有专职猎人将打到的野味送到城里变现。

到了上世纪末,在野外几乎很少听说有看野猪、豺、狼、豹子出没的消息,就连以前常见的麻雀、斑鸠等鸟类也变少了,胆小的大妈们也敢上山采黄丝菌(鸡油菌)。

后来各个地方开始禁枪和封山育林,保护野生动物和森林资源,2000年8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包括树麻雀、山麻雀、野猪等在内的许多野生动物成为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曾经被人们当作动物界的“人参”而大肆猎杀的野鸡则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一些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增长,野生动物回归的报道也常见荧屏,例如狼组团“巡山”、小狐狸到派出所求救、成群的江豚戏水、野猪下山等。

野猪出没于农村地区:人猪矛盾不断激化

当然,鸟儿回归山林、野猪出没林间、东北虎进入村庄等现象本是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象征。但是由于野生动物数量的增加,并且呈现出局地泛滥发展之态势,又给农民带来了许多烦恼。尤其是繁殖能力强的野猪,因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属于杂食性动物从来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并且还有一定的攻击性,已在不少农村地区形成灾患。

以地处五岭山脉南麓、北江中上游地区的广东省韶关市为例,这里主要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由于气候环境适宜、森林资源丰富,受到保护的野猪的数量明显增加。从2018年起,韶关部分镇村的庄稼就遭到野猪的破坏,且灾患逐年加重。

据仁化县周田镇的村民称,这几年附近山林里的野猪越来越多,破坏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从农作物播种一直到成熟的季节,野猪都会成群结队下山来到田间地头,拱食种植的水稻、芋头、花生、玉米、粉葛、番薯等根茎作物。

野猪不仅在广东局地镇村泛滥,浙江山区也是我国野猪泛滥比较严重的地方,由十年前的10万头增长到现如今的15万头,约占到我国野猪数量的1/7。而在林木茂盛的四川巴中、江苏南京等地,也时常有野猪出没,全国野猪总数约为100万头。

2017年8月30日8点30分左右,一头野猪闯入南京浦口医院

据统计,在我国的西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省区市都有野猪破坏农作物的报道,尤其是甘肃、陕西、河北、广东、湖南、安徽、四川等地山区庄稼都不同程度被野猪糟蹋。

南京野猪出没地图

而面对野猪下山搞破坏,一般的隔离和驱赶措施很难防御野猪的侵害,老百姓很难拿出有效的防御措施应对,因此有些村民甚至产生放弃种地的想法,因为辛苦种出来的庄稼,很可能被集群活动的野猪在几个晚上拱完,种了等于没种,还不如不种,人猪矛盾不断激化。

百万头野猪要如何处理才好?

老话都说“一猪二熊三老虎”,野猪之所以被排在凶猛的熊和老虎之前,主要因为在野外遇到野猪的概率要比熊和虎高,而野猪本身又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动物,加上受法律的保护属于“三有保护动物”,无法擅自进行捕杀。

随着野猪种群数量的快速增长,不仅造成局地农作物被毁坏,而且有时候野猪闯到居民区危及村民的人身安全,前所未有的人猪矛盾不断被激化。老百姓防野猪也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扎稻草人、安装高音喇叭、制造烟雾,甚至下夹、埋雷、接电等,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容易扰民、破坏环境甚至是误伤人类而吃官司。

四川巴中一60岁的吴姓农妇就因用带电的铁丝网保护庄稼,结果电死了3头野猪,经过宰杀之后自留一部分,其余拿出去卖掉了。后来经过法院判定吴女士涉嫌非法狩猎罪判处1500元的罚金。

近年来,为了应对野猪种群数量的过快增长,有些地方专门成立了护农狩猎队,例如江西婺源就有农民在公安局和林业局的支持下自费成立狩猎社,报备了10支枪、180条猎狗,有持枪证、狩猎证,通过组织专业的猎人每年按照指标合理猎杀野猪,并将捕获的野猪送往附近的动物园喂给老虎、狮子等肉食动物。

而有些野生动物保护爱好者则发出“野猪不能杀”的声音,不得不说无知的善良是很可怕的事情,因为野猪已经从最开始的保护动物到现在的泛滥成灾,需要人为进行干预控制其种群数量的过快增长。

当然,一味地猎杀或放任繁衍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如何科学地将野猪的种群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尤其是引进天敌通过食物链的方法控制野猪的数量,化解日益增长的“人猪矛盾”才是我们更应提倡的,但是要达到这一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延伸阅读:在我国泛滥的物种

在很多人看来,能用吃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只要放开了吃很多物种都可以吃到灭绝,各位如果真是这样想恐怕就大错特错,诚然野猪等物种的泛滥很大程度是受到了政策的保护。

而如今随着全球各国之间的来往的日益密切,引起的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国也是世界上外来物种泛滥较为严重的国家。

编辑

据环保专家统计,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的物种中,我国就有50种,而已经产生危害的外来物种已超过283种,包括清道夫、福寿螺、非洲鲫鱼以及包括各位以为能吃到灭绝的小龙虾。

看来,要想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还需要通过系统的思维解决,不然就陷入今天大肆捕杀明天又急着保护的恶性循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野猪成三有保护动物,数量过百万泛滥成灾,杀人、毁庄稼,多地准备捕杀,能控制住吗?
人类终于开始向野猪宣战了!
野猪种群不断扩大,村民为此头痛不已
吃货:该引进中国了,700万头红河猪,在非洲土地泛滥成灾
野猪拟从保护动物除名,若再遇到野猪祸害庄稼咋办?能随便打吗?
浙江10个市野猪出没致部分农田绝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