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的第一部家训!立了规,有了训,还要靠践行!

     我国最早的一部家训是距今3000年左右的西周政治家姬旦所作。

姬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历史上称为周公。早年跟随哥哥讨伐商纣王建周朝,后辅佐周成王形成“成康之治”,人民富足,天下太平。

他有包括《戒子伯禽》和《戒侄成王》两部的家训,历史上称为《姬旦家训》,是我国最早的、正规的、有文字记载的家训,对后代影响很大。

      姬旦在《戒子伯禽》里先总结自己的为人告诉儿子说:“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姬旦殷殷告诫代他治理封地鲁国的儿子伯禽说:“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去矣,其勿以鲁国骄士矣。”

意思是要求儿子到了鲁国后,不能因为自己是国君了,就慢待了士人和民众。要礼待贤才,勤政爱民,把鲁国治理好,做诸侯国的榜样。

     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周公在《戒侄成王》里,一再告诫侄子成王要修己敬德,防止骄奢淫逸、重蹈殷商失德亡国的覆辙。

周公对成王的教育,既包括治国安邦才能的培养,也包括个人品格的修养。在周公的努力引导下,成王终于成长为一代明君。

     从姬旦对儿子和侄儿的训导,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① 以身立范


周武王死后,周公以他自己的才学和品行,当时在国内的声望是完全可以登上九五之尊的位子的。

可是他没有去争这个位子,而是真心实意辅佐侄儿做个好君主,这就让侄儿敬他、服他,听他的教诲。

自己没有野心,给他的儿子树了榜样,老老实实去鲁国封地当个诸侯王,这就避免了那种为了争权夺利骨肉相残的惨剧。

     所以要想孩子成人成才,为人父母,自己必须立得直,行得稳,榜样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

如果自己有私心,处理问题必然有偏颇,却又以正人君子的面孔要求下一代,其语言必然是苍白无力,教育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② 目标明确


把下一代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当长辈的心中必须要有杆秤。

姬旦对儿子、侄儿的培养目标很明确,他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出一个明君,具体的培育内容是德才兼备。

他就本着这个原则去要求、督促、锻炼他们,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现在我们有不少家长是跟风走,孩子在校读书时,目标是“分数”;进入社会工作了就是“钱”。殊不知“分数”多少并不等于“才”,“钱”多少并不代表“德”。这样培养孩子是出不了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的。

因此,家长必须首先根据我们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给自己培育下一代的目标正确定位。有了目标导向,才不会盲目施为。

③立规成训


不管什么样的家庭,你有了自己的目标,就要有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立家规、家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它等于给家庭成员指了一个行动方向和自律的标尺。

它不仅影响一代人,而且会影响到整个家族、几代人。

姬旦是帝王家,平常人也一样。从姬旦开始,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流传青史的“颜氏家训” “朱子家训”等和当代倡导弘扬和建设的红色家风都说明了这点。

当然立了“规”,有了“训”不等于就有效果,还要靠践行。

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潜移默化、功到自然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家训选读:周公家训“德行广大而守以恭”
评点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
先秦时期周公与孔子的家训
道德型的鲁国人
西周诸侯国之鲁国;一样都是能人的封国为何鲁国无法与齐国抗衡?
家有儿女,不可错过这些家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