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最狠的文字,做最可爱的人。——鲁迅(这句话我没说过)| 鲁迅逝世84周年

84年前,鲁迅逝世,宋庆龄为他披上了“民族魂”旗帜,蔡元培、沈钧儒和作家巴金、萧军扶其柩上了灵车。

此去经年,对如今的中国学子来说,他是弃医从文的民族脊梁、是直言不讳的斗士,他的文字犀利讽刺,文白参半,金句带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却在今天也极其适用。他的文章总是气冲冲的,为当时腐败的政府而气,为沉默愚昧的大众而气,不了解他的我们总以为鲁迅先生是一幅生气的模样。

但,真正熟悉他的人知道,他并不是这样子。

除了民族魂,他还是朋友圈晒娃大师、重度甜食爱好者、平面设计师和一点都不凶的好玩的迅哥儿。

朋友圈晒娃大师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

这句话常见的解释是,“千夫”指敌人,“孺子牛”指“人民大众”,但实际上,著名学者锡金却解释道:“这是一首自嘲诗,这两句诗鲁迅对许广平解释过,'千夫’是指一切人,反对的也好,赞成的也好,我都不管,我横着站,冷对这一切;'孺子’是指海婴,是说我俯首做海婴的牛。”海婴,就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

🔺鲁迅与周海婴 图自网络

鲁迅到了48岁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因此他特别珍视儿子。海婴还小时,每当有宾客来访时,他都会把儿子抱出来“秀”。当面晒娃不够,他还写信晒娃:

l 海婴已以第一名在幼稚园毕业,其实亦不过“山中无好汉猢狲称霸王”而已。(1936年7月6日,致母亲)
l 海婴的顽皮颇有进步,最近看了电影,就想上非洲去,旅费已经积蓄了两角来钱。(1935年2月27日,致增田涉)
l 代表海婴,谢谢你们送的小木棒,这我也是第一次看见。但他对于我,确是一个小棒喝团员。他去年还问:“爸爸可以吃么?”我的答复是:“吃也可以吃,不过还是不吃罢。”今年就不再问,大约决定不吃了。(1934年12月20日,致萧军、萧红)

🔺鲁迅、许广平与周海婴 图自网络

看着这些文字,是不是觉得一点也不“鲁迅”?别急,还有“人设更崩”的时候。

林语堂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鲁迅先生在中国的难能可贵,誉之为“白象”。因为象多是灰色,遇到一只白的,就视为国家珍宝。

在儿子周海婴出生后,因儿子全身红通通,鲁迅便给儿子取了个爱称“小红象”,可谓“白象红象一父子”,鲁迅在哄孩子高兴时还自作小调

“小红,小象,小红象;

小象,红红,小象红;

小象,小红,小红象;

小红,小象,小红红。” [1]

“让牙医头疼”的重度甜食爱好者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小学课本的《社戏》吗?里面偷罗汉豆;来煮的情节有趣得紧:“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你以为鲁迅只是小时候才这么贪嘴?不不,长大成人后的鲁迅依然爱美食,而且尤好甜食。

曾有河南来的朋友织芳给鲁迅带来了“柿霜糖”,鲁迅当是方糖开始吃起来了。

“景宋(许广平)说这是河南一处什么地方的名产,是用柿霜做成的;性凉,如果嘴角上生些小疮之类,用这一搽,便会好。怪不得有这么细腻,原来是凭了造化的妙手,用柿皮来滤过的。可惜到他说明的时候,我已经吃了一大半了。连忙将所余的收起,豫备将来嘴角上生疮的时候,好用这来搽。 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就又吃了一大半了。”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

有朋友来家里,鲁迅一开始是一视同仁,皆以甜点招待。后来发现男士们吃甜点太厉害了,鲁迅自个儿不够吃了,但又得拿点什么东西招待。于是他灵机一动,开始用花生米招待各位男士宾客,还大方地招呼:“随便吃!”

我时常有点心,有客来便请他吃点心;最初是“密斯”和“密斯得”一视同仁,但密斯得有时委实利害,往往吃得很彻底,一个不留,我自己倒反有“向隅”之感。如果想吃,又须出去买来。于是很有戒心了,只得改变方针,有万不得已时,则以落花生代之。 这一著很有效,总是吃得不多,既然吃不多,我便开始敦劝了,有时竟劝得怕吃落花生如织芳之流,至于因此逡巡逃走。从去年夏天发明了这一种花生政策以后,至今还在继续厉行。(《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

也是因为喜好甜食,鲁迅牙一直不太好,1913年5月1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夜齿大痛不得眠。”

紧接着第二天:“午后得羽太家寄来羊羹一匣,与同人分食大半,下午齿痛。”

等到第三天终于牙痛得必须看医生了:“午后赴王府井牙医徐景文处治牙疾,约定补齿四枚……过稻香村买饼干一元。”

是不是看到了那个“一直想减肥却一不小心买了炸鸡”的自己?

衣品高的平面设计师

🔺北大校徽 图自网络

北大校徽,大家都认识吧?设计师,鲁迅。

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第二年,便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而1917年的鲁迅本职工作是什么呢?公务员。

鲁迅每天到教育部上班,下班后便躲在绍兴会馆的补树书屋抄写古碑,这一年鲁迅日记中大量记载了购旧拓本、买汉画像、搜集古镜等事。半隐居的鲁迅常常感到孤独和愁闷,他说自己:“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但这并不等于鲁迅处于沉沦之中,他的心中燃着向往民主科学的火焰。接受蔡元培委托后,鲁迅便着手设计北大校徽,并于8月7日“寄蔡先生信并所拟大学徽章”。[2]

除了校徽,鲁迅还常常为自己的书籍设计封面。

一九二七年鲁迅先生的杂文集《坟》出版了,他又自作了一幅封面画,最主要的装饰图案是猫头鹰。这只猫头鹰画得古朴典雅, 装饰意味更浓,很可能是从汉画像石刻中变化而来。这个封面作为 《坟》的扉页曾经印于书中。

🔺鲁迅设计的《坟》封面 图自网络

鲁迅一直都对猫头鹰有偏好,鲁迅“在大庭广众中,有时会凝然冷坐,不言不笑,衣冠又一向不甚修饰,毛发蓬蓬然,有人替他起了个绰号,叫猫头鹰。这个鸟和壁虎,鲁迅对于它们都不甚讨厌,实际上,毋宁说,还有点喜欢”。(《回忆伟大的鲁迅》)。

🔺 鲁迅手绘的猫头鹰 图自网络

猫头鹰虽是益鸟却一直被人视为“报告灾难”的象征,而鲁迅的作品和猫头鹰有相似之处:“我有时决不想在言论界求得胜利,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大不吉利事,我的言中,是大家会有不幸的。”(《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

而说到鲁迅衣品高,就不得不说他对萧红的“服装色彩搭配指导”小剧场了。

🔺萧红(汤唯饰)穿红衣 《黄金时代》剧照

萧红曾有一次去鲁迅家做客,穿着红上衣。她问鲁迅:“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鲁迅却直男地回了她:“不大漂亮,”过了一会还上起了课:“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你这裙子是咖啡色的,还带格子,颜色浑浊得很,所以把红色衣裳也弄得不漂亮了。”(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不凶,且有点可爱的迅哥儿

“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

相信吗?这和“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出自同一个人。这句话是鲁迅给好友川岛送书时,在书上写下得留言。川岛当时留了个学生头,鲁迅先生便给他取了“一撮毛”这个绰号。这是继“豆腐西施”、“四条”、“熊爷”、“小狗屁”之后,鲁迅在绰号道路上越走越远又一里程碑。被鲁迅黑得极惨的夏衍在谈到鲁迅时,说他“幽默得很”。

以前总和鲁迅先生玩的青年唐弢,在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副凶相、苦相,就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还说,譬如鲁迅跑来看唐弢,兴致好时,一进门就轻快地在地板上打旋子,一路转到桌子前,一屁股坐在桌面上,手里拿支烟,嘻笑言谈。

🔺鲁迅与青年们

章衣萍太太回忆有一天和朋友去找鲁迅玩,瞧见老先生正在四川北路往家走,于是隔着马路喊,鲁迅没听见,待众人撵到他家门口,对他说喊了你好几声呢!于是老先生“噢、噢、噢……”的噢了好几声。问他为什么连声回应,鲁迅笑说,你不是叫我好几声吗,我就还给你呀……[3]

所以只要和鲁迅相对亲近些,就知道他并不是一副“横眉冷对”的生气模样,在生活中,更多的他是笑着的。

🔺鲁迅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写最狠的文字,做最可爱的人。这样的鲁迅谁不爱呢?

资料来源:

[1] 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J].《鲁迅风》.1939.(18-19)

[2] 人民政协报 雨悦《蔡元培为什么要请鲁迅来设计北大校徽》

[3] 陈丹青 鲁迅的好看和好玩

文 | 张露曦

审 | 任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鲁迅先生设计的书籍封面打败了多少现在设计师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 程小莹
《回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穿衣经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鲁迅先生的超前“育儿经”,放在今天依然适用
胡风:卖苦力的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