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论赏石三境界

依笔者拙见,天合于人、人合于天、天人合一乃赏石的三步曲、三台阶、三境界。天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即主要是客观与主观的关系,也就是“天意”与人意的关系,具体表现在赏石知识、赏石标准、赏石经验、赏石心理、赏石行为等方面。提出赏石三境界问题,将有助于普及奇石文化,提高赏石水平。


人意强求天意,天合于人,此乃赏石之第一境界。天合于人,并非天意,而是人意强求的结果。一些人觅石、赏石,一切从主观愿望出发,从传统的且非常有限的知识出发,凭个人好恶、兴趣去评石、择石,赏石水平低层次循环或提高缓慢。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取“象”并在“象”的转换与交流中提炼或使“象”得到升华,从而创造出艺术形象。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和方法,都基于取“象”并在“象”的转换和流动中完成思想的产生,突出表现一是在汉字的构字法中,不仅象形,而且指事、会意和形象,其所构造的字,都是以形表意或以象形性为根基的;二是在《周易》所开创的传统思维体系里,无论是象数符号即以阴爻与阳爻构成的六十四卦系统,还是以卦名、卦辞、爻辞构成的文字符号系统,都具有以取“象”为出发点的明显特征,可以说“象”是艺术思维的根基或基因,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根源。根基、基因或根源是重要的,轻易否定它是错误和有害的,但把它奉为辉煌的最高境界也是不适当的,可悲的。
有些人觅石、赏石,一切围绕“象”字转,一切以“象”为取舍,非要像这像那,像这像那便是好的,不像便是孬的,殊不知,这“象”的标准不过是自己的主观体验而已。更有甚者,有人赏石缺乏整体眼光,硬是要从杂乱无章的图案中找出一个像什么物体的地方,这大概是人意强求天意最突出的表现。还有一些人在奇石处理上,随个人意愿打磨、切削、化学加工处理;在奇石的配座上草率随意,从造形到色泽不考虑与奇石整体统一,有的是金叶配纸花,本末倒置;有的是烂叶衬红花,大煞风景;在奇石取名配文上,主观臆造,牵强附会,有的过于粗俗而苍白,有的过于文雅而晦涩;在奇石评论上,以个人喜好为评价依据,听不进不同意见,等等。诸如此类的表现,是赏石水平难以提高的症结所在。
人意追求天意,人合于天,此乃赏石之第二境界。人合于天的基本特征是人意对天意不是强求,而是追求,是一个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与客观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普遍意义上讲是漫长的、艰苦的、曲折的。人意追求天意即人合于天的整个过程,要求赏石人要具备一胜二超三功。所谓一胜,就是要战胜自我,不能以我为优、以我为奇、以我为最、以我为绝、以我为准,更不能从个人狭隘私利出发对待觅石、赏石、评石,如对自己不理解又怕别人捡去了上品的奇石采取当场破坏的做法等等自私庸俗表现都应在唾弃之列。应心胸坦荡,虚怀若谷,善待石友,胸怀自然,认识自然,熟悉自然,师法自然,融于自然,做一个高尚的赏石者。
所谓二超,即认识上的二重超越:一种是常规认识中的超越,一种是对于常规认识的超越。常规认识中的超越,是指从片面到全面或从局部到整体的超越认识。缺乏辩证思维修养的人,往往在认识中固执于认识对象的某一方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对象,并且不懂得美与丑、细与粗、硬与软、大与小、明与暗、全与残、繁与简、高与下等事物对立面之间相反相成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对于常规认识的超越,就是打破思想圈化,追求永恒价值。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这里,老子主张通过“可道”,“可名”的理性思维,去“观其妙”“观其微”认识更加美妙的世界。
所谓三功,就是赏石者的基本功。常言道,功夫在诗外。同理,功夫也在石外。赏石者要玩好石头,首先要努力学好哲学、美学、文学、历史、地理等等,打好赏石的基础,正如阮文辉先生所说:“基础好悟性就好,空间广大发现就多,就能高人一筹。”发现之功,就是赏石者要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从石源、石质、石性、石色、石形、石貌以及石史、石说和石神、石韵、石趣、石味等方面对奇石进行全面而又细致的探索和研究,以丰富专门知识,增强发现美的敏锐性和基本能力,避免人云亦云。想象之功,就是依据石形、石貌、石色、石纹,、石的画面,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实现由实到虚、由表到本、由繁到简、由貌到神、由意到韵、由妙到玄的抽象升华。具备了上述一胜二超三功,人即可合于天,就有可能上升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人意天意和谐,天人合一,此乃赏石之第三境界。天人合一这个范畴,是由宋代哲学家张载明确提出来的。如何达到天人合一,儒家主张尽人知性而知天。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也就是说,人可以通过充分发挥理性认识功能(尽其心)把握天人合一的整体性。
天人合一,是赏石的最高境界,它是人意追求天意过程的结果,是一种美妙的状态,是一种阳春白雪的高度。这种结果,这种状态,这种高度,表现在人对奇石有发现领悟、追求、效法及寄托升华精神的能力,奇石对人有启发、诱导、点拨、熏染、催化等功能,且二者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具体有几种表现:一是瞬间沟通。如果说,赏石第一境界是“好”石,第二境界是“读”石,那么,第三境界则是“通”石。经过长期人意对天意的刻意追求,人意和天意之间建立一种“神经”或“电路”如同触到神经立即反应,也如同合上电门电流立即沟通一样。第三境界的赏石者一碰到有意义的奇石,便会快速反应,奇石与赏石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体。
二是精神愉悦。进至第三境界的赏石者,如有中国传统气功所讲的“内视”功能一样,他们在充分利用肉眼和光亮的同时还有一种高超而神妙的体悟和神会,当与奇石“沟通”时,就产生豁然开朗感和神妙感,就会叩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因而给人以一种无比的愉悦。
三是行动自由,古人“君子役物”“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恰恰是第三境界赏石者的行动表现,进至第二境界的赏石者的突出表现是达到了心石交融,左右逢源的地步,正如阮文辉先生所言,能“见人之不见,识人之不识。机遇就多,成功率也就高”。
四是主观能动性强,他们有良好的思维方法,有确定的赏石活动目标,不摇摆,不停步,“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荀子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五是完善的赏石人格,进至第三境界的赏石者一般都不浮、不躁、不狂、不犟,石学渊博,情绪稳定,吸引力强,影响力大。人际关系和谐,成绩突出。
说赏石有三境界,并非人人都要依次走这三步曲,也并非人人都能走完这二步曲。君不见,有些人起点很高,有些人则老在天合于人阶段徘徊。同时也要看到,人们的赏石知识、赏石观念、赏石标准、赏石心理、赏石行为(如具体的奇石处理配座、取名、配文)等在赏石三境界上存在着不同步性和交叉性。例如有些人觅石的悟性高,配座的悟性却不高;又比如有些人欣赏奇石水平很高,评论能力却很低,个别人甚至容不得不同意见;再如有些人赏石观念很超前,可赏石行为自觉不自觉地处于低境界上。赏石不是“商石”,故奇石交易活动不属本篇论述范围。提出赏石三境界,意在抛砖引玉,诚望石友赐教。


图:综合石友和网络,仅供欣赏
若支持原创,别忘了点右下角的【在看】鼓励一下,谢谢!


买底座、淘美石,请点击下方小程序

『奇石圈』——赏石文化微杂志

郴州市观赏石宝玉石协会胆类奇石专委会

桂阳县观赏石协会

宜章县赏石文化协会

官方指定合作媒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赏石三部曲
《中华石文化之根---儒,道,佛家谁之深?》
赏石境界:四步人石合一 | 循序渐进
顺天意,顺人意
天人合一,最高境界……无心
奇石谈|潘长旭:天人合一之佛像奇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