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年画社薪火相传 | 浅谈于希宁教授的绘画艺术

文章来源:潍坊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浅谈于希宁教授的绘画艺术

□谭英林

于希宁教授,山东潍坊市人,著名国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以旺盛的精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从事国画创作与教学工作。本文仅就他的艺术道路和在国画创新上的探索与成就,及其艺术风格,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才德勤修养 三魂共一心 于希宁

Part.

1

继承传统,探索创新

看过于教授画作的人,都会产生一种深刻的印象:传统根底很深,艺术修养全面,取诸家之长为己之能,继承传统而大胆创新,意境清新,笔墨洒脱,具有浓郁感人的时代气息。显然,取得这样的成就绝非一日之功。在探索艺术创新的漫长道路上,他付出的艰辛劳动,经历的困难挫折,体验的苦恼欢乐,只有艺术家本人才清楚得知道,旁人也许很难道其一二。

于教授出生于1913年,他经历的时代,正处于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大变动时期,社会矛盾冲突尖锐,新旧斗争激烈。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于希宁,其思想和艺术,必然会通过这种或那种渠道,在不同程度上或隐或显地受到时代潮流的影响,特别是高涨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变革图新精神。

在他整个绘画创作生涯中,无论是解放以前的作品还是建国以后的作品,我们都可以感受到艺术家的真挚心声: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和对奋发进取变革图新精神的赞颂,而后者更为鲜明强烈。

于教授自幼热爱艺术,青年时期曾就学于上海新华艺专,受业于著名画家黄宾虹、潘天寿、俞剑华、诸闻韵等先生。学艺勤奋刻苦,人物、山水、花鸟兼学,重点是花卉。他自己曾经讲过,他学画、作画,开始路子比较宽,取材比较广,后来才逐渐集中到花卉,走的是先工笔后写意,由繁到简,由广而深,由博渐约的路子。他的花鸟画早年师法宋元,深得徐黄三昧,继而专攻崔白、恽南田、华新罗等,打下了坚实的工笔底子。中年以后,致力于研究陈白阳、徐青藤、石涛、八大等诸家笔意,又吸收了近代赵之谦、吴昌硕等名家之长,孕育成扎实深厚的传统功力。这一点,其老师黄宾虹和俞剑华先生对他的评价最为确切。前者在30年代题其绢本册页云:“世称黄荃富贵徐熙野逸,明贤钩花点叶,遂兼两家之长。至陈老莲写双钩花鸟,秀动古艳,独步一时,志存大雅。希宁学兄此作近之。”后者在50年代题其《萱草竹石图》:“作花卉工整艳丽似难而实易,潇洒疏淡似易而实难,此白阳、石涛、复堂诸公所以迥出尘表,非狂涂乱抹者所敢望其项背。希宁棣此作,不特潇洒出尘.而迎风含露之志,尤能笔笔传神。吾道不孤,为之喜而不寐。”然而,于教授并不以此而满足,他继续前进,取诸家之长为我“变法”所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在反映生活的同时表现自己的绘画个性,力求形成不同于他人的艺术风格。

工笔花鸟册之三鹌鹑螳螂 于希宁

于教授认为,中国画的发展,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画本身的艺术范畴,还有赖于姊妹艺术和整个思想文化所提供的多方面营养;古今中外的各种优秀文艺传统,都值得画家们广泛学习和借鉴。因此,于教授不仅刻苦钻研绘画艺术,而且广泛猎涉其他姊妹艺术,艺术修养全面,对与绘画艺术关系十分密切的诗歌、书法以及金石篆刻,均下过苦功,并且有相当深的造诣。他不仅善画,而且能诗,常以凝练的诗句题画,诗情画意相映增辉,很好地继承了我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优良传统。他的书法初学颜真卿、欧阳询,后学黄山谷、苏东坡,晚近又多习读孙过庭、怀素和陈道复、祝允明书体,真草隶篆兼善,尤其喜写行草。俗云:“书画异名而同体”,于教授善于从书法艺术中吸取营养滋润其绘画,从而使其画作中的雄健清新、苍劲洒脱,处静若动、隽秀含蓄的力度和气韵美,显得更加充实、丰满和浓馥。他的篆刻直追秦汉,功力颇深,仅以《十钟山房印举》为例,摹刻数百方之多,深得秦玺汉印隽永淳朴之意趣。所作巨印气势雄伟苍老庄重,小玺秀润挺拔,别具天趣。这种隽永淳朴、雄伟厚重、秀润挺拔的风格美,在其画作中同样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建国以后,他曾几次到全国各地考察古代文化遗产,详细研究了永乐官壁画和敦煌石窟壁画,绘制石窟平面图百余幅,并搜集了大量资料。他对石窟造像、墓穴壁画均有深刻研究,有些还亲自捶拓拓片,临摹壁画。为了探讨商周青铜艺术,他曾不惜时间搜集资料和向专家请教,写成了《殷周青铜花纹演变初探》的专题论著,人民美术出版社本已列入出版计划,不幸毁灭于“文革”。由此可见,于教授对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有着无比的深情,他广泛习读,精深研究,扎实掌握,灵活运用,从而为绘画创作打下了广博深厚的传统基础,使他在“变法”创新时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博采深取,驾轻就熟,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传统的特色,而且具有个人的独特风格。

于教授的绘画创作始于30年代.但其绘画创作和艺术思想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与高度,则是在建国以后。三座大山被推翻,使我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能不极大地冲击和影响着艺术家们的生活、思想与创作。新中国的建立,也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也向艺术家们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画风当随时代,花鸟画如何为新的时代服务,成了国画家们面临的新课题。在我国传统绘画中,花鸟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题材出现,即从五代徐黄二体的形成,到宋元院画和文人画的兴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花鸟画曾经成为宫廷贵族豪华生活的点缀,成为士大夫失意寄情的依托,因而在艺术表现上,无论是富丽柔媚周密不苟,还是超然自娱纵横洒脱,都和那个时代以及画家的思想观点、审美情趣分不开。显然,把这一套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而如何继承传统绘画艺术的精华,探索和了解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使自己的作品更好地为现实服务,又没有现成的模式与药方,只能依赖于艺术实践。于教授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畏难而退,而是知难而进。新时代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新气象振奋了艺术家的创作热情,翻身人民的欢乐愉悦和在建设新生活中焕发出来的劳动热情、创造才能及豪迈气概,都激发着他的创作灵感,而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则向他展示了一幅灿烂壮丽的文艺新天地,促使他坚定了在30年代萌生的“变法”创新的艺术思想,并根据时代的要求丰富充实其内容,把这种变法创新思想和艺术实践提高到更为自觉、更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高度。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为了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崭新作品,他曾反复做过多方面的尝试,一方面力求传统题材画出新意,另一方面努力扩大表现范围开拓新题材,并在不断总结自己和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研讨花鸟画创作的取材和意境。例如,他笔下的凌霄、扶桑、紫藤、杜鹃等花卉,手法新颖、意境清新,令人感到格外亲切;扁豆、丝瓜、西瓜、高粱、稻黍等果蔬稼禾,倾注着画家热爱生活的真挚感情,具有十分浓厚的乡土气息。由于在创作上取得可喜的成果,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画坛的誉赞。1959年,作为中年画家的于希宁,就被推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和山东分会副主席,继之并担任了山东艺术专科学校的副校长。

花卉 于希宁

“文革”风暴的突然来临,使欣欣向荣、胜利前进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遭受到空前的劫难,文艺界当然更不例外。香花成了“毒草”“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成了“兜售封、资、修黑货”,于教授及其作品自然也在“横扫”之列。不论外界压力有多大,一个艺术家长期形成的思想信念是不能改变的,特别是当这种思想信念已被实践证明是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时候。于教授不得不在困境中找出路。一般的花卉虫鸟不能画,那就画梅。绘画题材虽然窄了,但通过画梅继续探索花鸟画创新的思想信念和艺术道路没有变。于教授早年就画过梅花,多作折枝,仍是“疏影横斜”的意境,少有新意。60年代初,在毛主席诗词《咏梅》的启发下,他试图使丹青赋予梅花以崭新的时代风貌。为此,他曾探求以各种笔意、造型和章法来塑造毛主席《咏梅》中的艺术形象,表达其崇高的思想境界与博大雄浑的豪迈气魄。但是,要真正体现领袖诗词中的精神境界,又谈何容易!“文革”期间的风风雨雨,正义与邪恶的激烈斗争,迫使画家去重新认识和独立思考。严峻的现实生活及耳闻目睹的切身体验,使画家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情况是那样错综复杂,斗争是那样激烈艰巨,范围和程度是那样广阔与纵深,后果和影响是那样严重与深远。这一切,在更加深广的程度上丰富充实了他的生活感受,开阔了他的思想境界与艺术视野,对梅花那种俏冰凌傲风雪的崇高品格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和挚爱,这就为他创造体现时代精神的梅花形象增添了无穷的力量,提供了扎实深广的生活基础和思想基础。通过画梅,于教授积累了花卉画创新的新经验,从而也为他整个绘画创作进入一个新境界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文革”十年,对于教授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既有失,也有得,从此以后,他的绘画艺术进入了更加成熟的阶段。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性伟大转变,使我国进入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新时期。面对新时期新任务,于教授由衷地感到喜悦和振奋,他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对未来充满无比的力量和信心,他要把发自内心的火热感情诉诸于笔墨,把来自生活的深切感受形诸于丹青,他虽然年事渐高,艺术青春却更为焕发,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是“浩劫余年人来老,迈步新途志更雄”。他思想情感炽热奔流,艺术创作活跃闪光,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不愧是他艺术上的金秋时期。特别是近几年来,他先后在济南、辽宁、南京、武汉、杭州、烟台和潍坊等地举办个展,都博得了群众和专家的好评,认为他的作品生活气息十分浓厚,既有深厚的传统修养,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富有艺术的魅力,在花鸟画如何为现实服务方面做出了贡献。理论家王朝闻同志,1982年在南京看过他的画展后评论说:“于老的画有生气,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整个展览会的作品充满着生活的情趣和活力,把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表现题材的爱好很好地统一起来了。”最近他又说:“在南京开个展,作品给我的印象很好,好在画境清新。白梅、绣球、扁豆、藤萝、玉兰、梅竹……画得格调新鲜,有独特的境界,风格似黑头与青衣并举。当时画家70岁了,但这些画使我觉得那充满活力的情趣正当壮年。”这个扼要中肯的评论,于老是当之无愧的。

山果 于希宁

Part.

2

表现时代生活情思的坚实道路

常言道,根深才能叶茂。于教授之所以能在花鸟画创作上取得相当的成就,就在于他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以先进的思想指导创作,走了一条正确宽广的艺术道路。他对生活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有着明确的认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扎根于现实生活,不断从中汲取孕育艺术生命的营养和灵感,并在此基础上妥善处理继承借鉴与变法出新的关系,力求把思想、生活与技巧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艺术的构思与表现、内容与形式达到别具一格的统一。

花鸟画不同于山水、人物,反映时代生活不可能像后者那样直接明显。不从花鸟画的自身特点出发解决这个难题,就不可能有花鸟画的创新。向古人找出路显然是行不通的,只能从现实活中找出路。因为作为自然形态的花鸟千百年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作为既再现花鸟自然形态又反映社会生活美的花鸟画,则随着时代的不同和艺术家的人生理想与审美情趣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风貌。对此,于教授有着深切的理解和丰富的体会,他说:“深入生活是画家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没有生活,就没有画家的艺术生命,也就不会产生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不仅搞人物画创作要深入生活,搞山水、花鸟画创作的也要深入生活。这不仅是创作的需要,而且亦是创新的必由之路。”于教授是把这个问题提到艺术创造和艺术发展的规律、道路的高度来认识,并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的。

于教授十分重视深入生活,重视写生,注意从花鸟画的特点出发,把花卉写生与发现、感受生活中的美有机结合起来。早在30年代,就开始游历写生,黄山、九华、普陀、虞山、圭峰、白岳、鹰潭、龙伟山等名山,都留有他的足迹,所到之处,辄事摹记,既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感受、升华了思想,又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素材,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中年以后,更是自觉坚持,不论工作有多忙,每年都要拿出一定时间深入生活。他所取的花卉题材,莫不经过反复观察详尽写生,不仅分析其特征和生长规律,而且不断开阔思路,展开想象,探索新的意境和新的表现技巧,把再现花卉的自然美与表现社会生活美有机结合起来。人们熟知他擅长牡丹,在他笔下的牡丹独具匠心,它们含笑盈枝迎风摇曳,丰满多姿极为动人,但可曾知道他在牡丹花上花过多少工夫。就在近几年,他还几次去牡丹之乡菏泽,并到浙江塘楼实地考察了为当地久称的“唐代牡丹”。他对各种名贵品种的牡丹都进行过认真研究,通过写生积累了大量资料,后来于老把它们编成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牡丹谱》。这种在艺术上孜孜不倦地认真研讨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画家别无嗜好,唯喜栽花种菜,有时也看看京剧。他最喜栽植丝瓜、扁豆、玫瑰、凌霄,生长季节,每日晨起漫步在花丛瓜棚之间,仔细观察花果生长的特征与规律。品味着带露凝香的枝叶、花果。

西瓜 于希宁

每遇新花初放或鲜果盈架,即速写记录,或乘兴挥笔。一日早起,秋雨乍停,隔窗忽见白扁豆荚果累累,豆花竞放,画意顿生,临池展纸,稍加思索放笔漫写,顷刻之间,一幅秋雨扁豆便跃然纸上,老教授的面孔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前年盛夏少雨,万里无云骄阳如火,画家正在挥汗凑刀为彦涵先生治印。此时友人送来了山东名产德州西瓜,老画家从小爱吃西瓜,当即剖开,个大红瓤黑子,真是上好的消暑佳品。只见老画家理纸磨墨,选就一支应手的羊毫大提笔,饱蘸洋红纵横几笔,接着以墨点点,刚切开的西瓜须臾间便化生纸上,老画家又题上“馋涎欲滴”四字,更显得情趣横生,别开生面。此作在杭州、武汉等地展出时,广得观众的喜爱和称赞。

不论写生与创作,于教授都十分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的独特个性。不仅注重“形”,做到造型准确生动,更加注重“神”,根据主客观统一的法则,写出它的“性”与“魂”,做到形神兼备,顾盼有情。

画花卉不仅要各有其形姿,更要有各自独特的神韵与风度。如画梅花,就要抓住梅花的主要品格,从时代和民族的传统意识与审美心理出发,在“俏”字上做文章,体现其傲冰霜、斗风雪、笑报春的高洁品质与意境;画杏花,要在“闹”字上下工夫,写出其“闹春”的性格与“春意闹”的意境;写牡丹,不仅富丽更要大方,表现其气宇端庄、繁荣昌盛的风度与意境,不能千篇一律作雷同表现。即使是同一题材,也会因其品种和生长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神韵,不可能死板单一。

于教授笔下的梅花,不下数十幅,有的以气势雄伟见长,有的以苍劲潇洒取胜,有的清新秀润,有的典雅含蓄,各有各的情调意趣。他笔下的紫藤,不仅在花叶与布局上有明显区别,而且在风度韵味上也确有微妙的差异。可见他观察之细微,感受之丰富,艺术修养之深广。因此,于教授笔下的花卉,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生活到技巧,都呈现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特点,给人以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感受。

藤萝 于希宁

开辟鸿蒙,谁谓情种?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之一的艺术家,理应也是情种。于教授作画,怀着赤子之心,充满着爱的感情,倾注着来自生活的深切感受。“物我相交”“神与物游”,“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无论是深入生活边观察边写生,或是进行创作,画家的精神状态均是如此,不仅把花卉当作描绘对象,也当作倾心相爱的知己朋友。如画藤萝,不仅从藤萝的发芽到吐穗,连续做过一系列的写生,并附有详尽的说明文字,而且在反复深入生活不断充实其感受的同时,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藤萝不只是他喜爱的创作对象,也成了他从事艺术创作情深意厚的莫逆知己,成了他创作藤萝的灵感源泉。据他自己讲,他画紫藤,受启发最大的是常熟的宋藤。1934年,他在常熟虞山考察元黄子久和清王石谷坟墓时,在坡野里偶然发现了一架古老的紫藤,当地群众传为宋代遗物。藤萝之老干,粗可两围多,腹裂,多窍孔,姿态古朴奇异,横斜于地,而复攀长架腾空而出。架上之粗枝蔓,犹如苏州拙政园门旁“文植藤”之老干。其奇屈缠穿,奇趣横生之致,使人叹为观止。他后来创作紫藤时之所以能超脱一般习俗而特别强调奇趣气势,实得力于此,以致每画紫藤,“其意必来相招”。1982年,于教授应无锡市府邀请为太湖宾馆作画时,再作阔别48年之久的常熟访旧之行,但老藤不幸已殁。他在叹息中写了一首诗来缅怀“故友”:“古耶藤蟠不计年,雄哉龙舞气纵横;神乎首尾迷烟雨,起伏翻腾斗蛟鲸。铭镌公孙酬剑器,神交四八莫逆情,迢迢再拜惊仙化,我纪君魂永誓盟。

铁柯冰魂 于希宁 潍坊市于希宁艺术馆藏

誓把苍龙添五彩,滕云穿越入蓬瀛;笙歌唱得人间乐,声沏天涯日月明。”可见他对花木感情之深厚,神情之真挚。因而他画藤本花卉时,能够匠心独运,得心应手,写来如虬龙盘旋奔腾飞舞,气势雄健,情思深远,既见传统笔墨修养,又别出机杼独创一格。

如果说,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来自生活的真情实感和浓馥的时代气息是于教授绘画创作与探索创新的第一个特征,那么,艺术构思的立意新颖气韵生动和艺术表现的别开生面发人遐想,则是其另外的两个特点。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历来就十分强调立意,把追求意境与创造艺术形象有机结合起来,意境成了品评画作优劣的一个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标准。从魏晋六朝起,绘画就开始注重传神,写意,讲究风骨,气韵。

隋唐五代进一步发展。宋元明清兴起发展的文人画,更是强调画以意为主的典型。所谓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的统一。说起来简单,但在艺术实践中是最难处理好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决定创作能否成功的关键。真正的艺术家无不在它面前呕心沥血,惨淡经营,付出艰苦的劳动。十分懂得其中甘苦的于教授当然也不例外,他从唯物主义艺术观出发,一方面坚持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展开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和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他看来,如果没有现实生活作基础,作品就没有生命力。装腔作势,华而不实,自己是非不明,别人也看不懂。但如果像画标本一样,没有生机,没有理想,没有情趣,没有艺术性,也就没有看头。因此他主张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指导创作,进行艺术构思与表现。在画境的构思创造上,具有三个特色:新、高、雅。新,就是新颖、新鲜、清新。现实生活中的美是无比生动丰富的,问题在于能否敏感地发现并巧妙地表现它。说于教授的画意境新,是指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并加以独特的表现,不落前人窠臼,既富有新鲜的生活气息,又具有艺术创新的精神。

端午怀屈子 于希

高,就是思想境界高,品格情操高,艺术趣味高,犹如诗人,登高望远,极目万里,浮想联翩,神与物游,情思纵横,气舒神爽。这里所说的高,是指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相一致的高,而不是脱离时代的自以为是的个人清高,这就要求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人民群众相一致。

雅,就是文雅,就是思想凝练、情态含蓄、气势风韵、去媚脱俗、庄重典雅、落落大方。人世间的生活美,经过画家艺术熔炉的提炼、陶冶、净化,升华成晶莹闪烁、妙趣横生、显现理想的艺术美。因此,其作品能够起到启迪思想、滋益精神、美化生活的作用,从而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和专家的好评。

于教授作画,一向要求很严很高。为了求得一幅画的好意境,特别是那些反映社会生活比较深刻、表现时代气息比较浓厚的大幅作品,往往需要经过反复的推敲琢磨,直到自己较为满意为止。我们不妨以他的梅、藤、松为例。梅花,是我国花卉画的传统题材,长期被看作倔强高洁的象征.曾有“花魁”“国魂”之誉。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曾以梅花为题来抒发情怀,颂扬其崇高的品格;但由于时代的局限,都不免带有孤傲、清高、寂寞、伤感的色彩。于教授画梅花,也是经历了艰苦的历程,他在生活深度、思想高度、艺术表现方法与技巧各方面都深下苦工夫。“文革”一结束,他就不顾年老体迈,重新整理画具,连续三年几次专程去浙江的超山,江苏的邓尉、光福、窑上、梅同等梅林写生,他不顾晨夕风雪,山崖深林,积累了大量素材,为梅花的专题创作打下了雄厚的生活基础。同时,他花费了大量时间,搜集了历代名家梅作,进行分析、比较、研究。为艺术表现技巧的推陈出新作了准备。这样,他终于突破了前人“折枝写花疏影横斜”的旧套,放笔纵横地为参天拔地枝繁花茂的整株梅花造像,塑造了生命力旺盛的老梅新姿。例如,巨幅《雪梅图》,画面疏密开合均衡空灵,布局饱满气势雄伟,用笔遒劲有力,墨色浑厚苍润,老干盘曲纵横穿插,在皑皑白雪重压之下露出鳞皴青苔苍然见质,新枝挺拔生机勃发,繁花似锦傲雪盛开,真有“铁骨冰姿韵不孤,天教风雪伴清癯”的诗意。进入80年代,画家笔下的梅花又从整株的大梅树转入折技,着意在富有生命力的“俏”字上下工夫,艺术表现更加精练。老画家在谈到画梅的体会时曾说:“我画梅既注意继承前人的经验技法,又要从生活中创出新路。对于梅花,群众是那样赞扬,历史上那么多人爱好它,用梅花比喻人的高尚品格,因此,不可光学梅花的形式,而要从骨气去找。要把梅花画成动的感觉,要有健康的思想情趣。”“动的感觉”,把梅花的品格与精神写活了。一个“动”字一个“俏”字道出了于教授画梅创新及其经验的要点。因此他笔下的梅花完全不同于过去时代和前人笔下的孤傲清高的梅花形象。

石榴 于希

前年夏天,于教授应邀赴武汉讲学和举办个展。工作之余,游览了三峡、荆、襄等地。9月上旬从武汉出发经荆州过宜昌上溯三峡,冒雨望秭归瞻孔明碑怀古,渡瞿塘天险登白帝城,饱览了夔门雄姿。在奉节稍事休息又顺江而下,经神女峰历惊涛骇浪,过黄牛峡闯险滩急流,一路船行似箭,于9月13日返回宜昌。次日又参观了举世闻名的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名胜“三游洞”。“三游洞”处宜昌市西北十公里的西陵山峭壁上,相传唐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曾同游洞中,各赋诗一首,白居易作序刻在洞壁上,三游洞由此得名。至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父子三人赴京应试也曾游此洞,又各赋诗一首,称为后三游。此洞四面环山下临深谷险峻而清幽,飞云时来吞吐,葱郁群山倒映动荡,幻景妙趣为此洞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于教授一边怀古思今;一边游览名人题咏,忽见洞口野藤漫布俨若垂帘,画家爱其天机妙造,以“藤帘洞”名之。又想秋冬之际蔓叶尽红意境更佳,若挂之凌霄名以“洞府凌云”则更是一番新意。回到武汉,即作八尺横幅“洞府凌云”第一稿。去年夏天又加工绘制了第二稿,改用丈二匹作画,为了加强洞的奇丽神秘感,画凌霄藤蔓多用垂线处理,突出了藤帘的感觉,最近老画家又创作了第三稿,改用六尺横幅,只画洞口一角,老藤纵横盘结交错缠绕如虬,野趣倍增,枝蔓用枯笔又增加了百年古藤的苍劲风韵。题以叙事长跋、书体行草兼用结字大小错落,字行长短不齐时断时续,加强了岩洞空灵缥缈深邃莫测之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老画家“迁想妙得”的创作方法和蓄意不断革新的创作态度。去年初夏,画家翻阅箧中速写资料时,见巨松写生稿数幅,一时黄山松涛,雁荡风雨,清奇古怪,六朝遗植……浮现在他的眼前,那伟岸苍翠拔地而起的高山劲松,在风吹雨打雷轰电击之中,顽强地经受着战斗的洗礼,风雨过后,淡淡的彩虹飞挂天际,好像为斗争中的胜利者欢呼致意。画家似乎悟到了艺术创造的真谛,高山巅上苍劲挺拔的青松之所以经得住大自然的严峻考验,就在于牢牢扎根于山岩石罅之中,成功感人的艺术作品不正是从丰富的生活体验,大量的素材积累中,通过选筛、提炼、加工升华而后破壳问世的吗?老教授思绪翻腾、强烈的创作欲望如野马,如飞云,如奔流,再也按捺不住了,在六尺素纸上运筹灵犀.惨淡经营,连续挥毫夜以继日,直到次日凌晨,一幅劲松图已高悬画室壁上.老画家在创作上是克尽厥职精益求精的,他持之以恒,又连续画了第二,第三稿。最后一稿改用八尺巨幅,一株苍然巨松顽强地屹立在高山巨岩之间,庞大的根系深深扎在山岩罅隙之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画题更增强了无限的寓意。观众由此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联想,从中得到思想,生活的启迪和美的享受与陶冶。

紫藤 于希宁

于教授有一个很深刻的见解:“技术上的问题,必须从理论上提高,多画只是一个方面。”也就是说,艺术表现的方法与技巧,要在反复的实践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指导创作实践,不断地透过一些表面现象,发现其规律性的东西。这是提高艺术表现方法与技巧的一条十分正确的道路,他认为,艺术家不仅要懂得生活规律,而且要掌握艺术规律。两者不是一回事,前者不能代替后者,生活中现象的东西进入艺术创作时,必须服从艺术的规律。只有这样,艺术家在创作时才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他引用古人“明道而后气充,气充而后文雄”的话来说明这个道理,并教导后学者。他明确指出,这里所说的“道”,既指社会之道,又指艺术之道,两者不可偏废,艺术创作的过程犹如写文章的过程。因此,他坚决反对盲画死画,一语中的地要求“写生不能写死,要写它的生气、生意、生机”,提纲挈领地主张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与表现技巧,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立在对艺术规律深刻认识和掌握的基础之上。

于教授在创作中不仅贯彻了唯物主义,而且坚持了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早在50年代,他就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表现方法与技巧作规律性的研究,悟出了运笔过程中用笔的四种形式:“实起实收、实起虚收、虚起虚收、虚起实收。”“实”是表达肯定感、量感、厚重感的有力手法;“虚”是表达空灵感、空间感、无尽感的有力手法;而运笔则在“提”“按”气力变化结合“疾”“徐”速度变化中求之,使之达到明理笔透运用自如。用笔既要重视力度,又要有含蓄性,方为上乘。得法而不为法囿,方为真法,方为己法。运笔的虚实、疾徐、刚柔、轻重、粗细、曲直、巧拙、疏密、往复等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辩证的统一,因此不能套用模式,要以思想内容为依据灵活运用,方能构成有节奏的完美篇章。到了晚年,关于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更加成熟,经验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与技巧更加多样并富于创造性的变化,因而画作更为畅神达意格调常新。由于立意不同,他便运用各种手法去描绘物象,表现出或含蓄典雅、或酣畅淋漓,或苍老遒劲,或婀娜秀润的不同格调,从而在艺术表现上发展了前人的画法。例如画梅,他大胆突破前人画法上的藩篱,变古人画梅以圆笔正面花朵为主的画法,改为方笔偏侧面花朵为主的画法,把花蕊画成尖状,有向外奔发之势,变古人“清癯”格调为豪健格调。在章法上,于教授亦有很大的突破,他作巨幅梅花时,老干主枝采用大的变化节奏,章法大开大合重大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抓住要领,突出气势”,不搞面面俱到,不作小手小脚。

老画家尤喜多层次的画法,通过笔迹的虚实光毛,顺逆畅涩、断连让就和用墨的干湿、温饱、枯荣及积、破、渲、淡,巧妙地在画面上推出三个层次,层层推远密而不乱。老画家还敢“铤而走险”,打破了三线不能相交于一点的禁忌,在花鸟画构图创新上别开生面。在他看来,艺术形式与艺术表现方法,是随着画家的生活经验与创造意图而变化着的;后人不应盲目模仿前人的形式与画法,而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创造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生气和新意,才能取得推陈出新的成功。

横云飞雪球 于希宁

Part.

3

艺术魅力的追求与风格美

于教授自己曾经讲过,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变法”也就是创新思想从未间断。正是在这探索变法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个性与风格。

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上可以取得这样那样的成就,但不一定能形成自己的风格。风格,它是艺术家艺术个性的体现,艺术创造成熟的标志。艺术家的艺术个性与风格,都是在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与他所受的思想文化教养,特别是民族思想文化的优良传统分不开。因此,于教授的艺术风格,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具有突出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关于风格,于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画家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但风格的形成,不能只在笔墨技巧上下工夫,更主要的是在艺术修养上下工夫,不断深入生活,不断寻求出路。所以,对个人风格又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强拿“架势”,哗众取宠。要形成自己的风格,首先要把路子开的宽一些,步子迈得大一些,知识面广一些。个人风格是脱离不开时代影响的,叫人能通过作品看出你是那个时代的人,要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个人风格,才能与人民息息相通,才能受到群众的欢迎。这里有三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要把路子放宽,在艺术修养上全面下工夫,不能只注意笔墨技巧。二、要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找出路。三、要在思想感情上与人民群众息息相通,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个人风格。于教授的绘画风格就是如此,或者说,他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经验,给后学者以启示。

于教授的绘画风格,与他的个人气质,生活经历,美学思想与艺术实践密切相关,同时也深受时代和传统艺术的影响。在花鸟画上,尤喜“清秀”的风格。这一点一直影响着他一生的创作。直到现在,他的绘画风格也始终保持着清秀的特点。由于他致力于学习和研究画风含蓄秀润的恽南田,空灵俊雅的华新罗,疏朗淡雅的陈白阳,后来又精研兼采徐青藤、石涛等写意画家的精炼泼辣追求气韵的表现手法,故形成其清新、含蓄、洒脱,苍劲雄浑的风格。同时.他还从其他姊妹艺术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以充实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人们不难发现,在他的绘画风格中吸取了中国诗歌的凝练、含蓄、抒情,书法的风骨、气势、韵律,以及金石篆刻的质朴、苍劲、隽秀的特点,从而使其作品具有一种内劲外秀,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雄健潇洒、清秀含蓄的风格。如果说,青年时代是他风格的探求期,中年是形成期,那么,晚年则是他风格的发展成熟期。此时,“清秀”两字已远远不能说明其风格的特点,或者说其“清秀”的风格已具有新的内涵,充实了更为深刻的内容和意义。画坛上深有影响的评论家曾用简洁的语言道出了他绘画风格的特征,王朝闻同志说他“风格似黑头与青衣并举”,宋文治同志则说:“于老的画,既有北方人的气质,又有南方人的意味”。用语虽有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都一语中的地道出了于老绘画风格的美学特征。

羊城腊月犹春暖 于希宁

中国古典美学,早就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说法,于教授根据时代生活丰富多样的审美需要,根据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性格,在新的条件和基础上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了。这种结合,当然不是一半对一半的相加或杂乱揉拼的调和,而是有机巧妙的和谐统一;这种结合也不是停留在前人的水平上,而是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具有新时代的内容和意义。在具体作品中,有的以阳刚之美为主,有的以阴柔之美为主,有的雄浑苍劲、有的清新秀润,但黑头与青衣并举,北方人的气质与南方人的韵味相统一,则是其风格的统一基调,统一而富于变化,统一与多样性结台,在统一的基调上呈现千姿百态的丰富表现,这就是于老绘画风格的特色。

于教授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风格,是他美学思想与艺术见解的生动体现。我们觉得,在风格美上,他有四个方面的追求。首先,他追求一种刚劲清新的自然美。他早年就开始探求的“清秀”风格,就是这种审美思想的具体体现。他认为,过于装饰打扮的东西,往往使人感到不快,画画要防止脂粉气。山村的姑娘,不饰脂粉,自有其淳朴天真的美。他作画能抓住要领,以质取胜、艺术表现概括、简练、明快,决不拖泥带水。用笔见质,施墨尚韵,很少用复笔。他说“我觉得既然是'写’,就要大胆泼辣,一气呵成,容不得半点犹豫和虚饰”。用色清淡雅致,不尚浓艳华丽和雕琢的气味,给人以清新自然来自生活的天趣美。

其次,热烈追求生命力的美。他再三强调,无论写什么题材、也无论是大幅小幅,都要以形传神,写出生机、生意、生气,表现出生命力的美。这与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欣欣向荣奋发向上的创新进取精神有关。他反复强调作品的气势,风度,韵味,要求写出花卉的性与魂,表现出动的感觉,都是为了更充实更丰富地表现出生命力的美。因此,他反对没有明确目的的盲画,反对没有生机生气的死画。在这方面,他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创造性的表现。例如,他对气与韵的解释,就很发人深思。他说:“气是偏于动的,韵是偏于静的。气是气质、气魄、气势,是生命力的表达。韵是韵律、韵味、神韵,是气质内涵味的表达。有的画以气势为主,有的画以韵味为主,气与韵是统一的,气韵生动,就是生命力的具体表现。它既反映作者的气质与性格,也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传统。生命力是无穷无尽的,在现实生活中是无比生动多样的,因而其艺术表现也应是无穷无尽,无比生动多样的”。

一品红 于希宁

老画家还认为,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方法与笔墨技巧,都是用来表达生命力的手段与技巧,凡属表现坚实、厚重、果断的事物,用笔宜实、宜重、宜拙;凡属表现流动、轻灵、柔和的事物,用笔宜虚、宜轻、宜巧。实忌死、虚忌浮,无论是实是虚,都是为了表现“力”。“借实取力,凭虚求韵,朴实中见灵巧,活泼中寓敦厚”。这是他追求的艺术理想,也是他风格美的特色。从艺术创造的实际出发,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技巧,充实丰满地表现生命力的美,热情赞颂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也许是于老绘画创作最引人入胜之处。

再次,追求含蓄的美。于教授追求生命力的充分表达,但又主张含蓄,给观众留下艺术欣赏审美想象的余地。绘画创作要含蓄,于老的经验是:宁简练勿繁杂、宁明快勿拖沓,宁欠缺勿过火、宁少用勿多用。只有简练明快才有可能含蓄,而繁杂拖沓绝不可能含蓄。欠缺与少用,一则留有余地,二则无习气,三则尚可补救。过大或多用,则易烦琐,匠气。于老风格的含蓄美,是其作品思想内容丰富深刻,艺术表现完美的体现。

再其次,追求高格调的美。这与于老生活经验的扎实、思想视野的开阔,知识面广博,艺术修养的深厚密切相关。因此,他在艺术构思上追求立意的新、高、雅,在艺术表现上则“平中求奇”。他认为“画画、写字、刻印、走平中求奇之道为上。以平求奇虽难,但格调高。平稳规矩,不是死板匠气,泼辣奔放,不是怪而无法。”粗粗一看,于老的画似乎并不给人以特别惊人之感,但仔细琢磨,感到深有味道,才能悟到艺术家的匠心独运,像吃橄榄似的,后味无穷,无论是他笔下的梅花、青松、紫藤、凌霄、杜鹃,扶桑,还是扁豆、丝瓜、西瓜等等,莫不如此。正是这种高格调的美,使人流连忘返,从中得到莫大的艺术享受。以上四点,在于老的风格美中,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数十年来的辛勤耕耘绝不是白费的,于教授终于取得绘画创作变法创新的可观成就,成为当今画坛上颇有影响的著名画家。于教授的作品在省内外多次举办过个展,有些作品还参加了全国美展和出国展出,在观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获得了热情欢迎与好评。国内外多家出版社、刊物、报章、电视台都发表播送过他的作品,并介绍他的艺术成就。中国美术馆收藏了他的梅花、玉兰等近二十幅作品,出版社为他出版了《于希宁画集》《于希宁画选》《于希宁画辑》,以及《牡丹谱》《北魏石窟浮雕拓片选》等集子。他还为国家的重要建筑装饰和驻外使馆的装饰创作过不少作品。今年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他以两幅六尺巨制《紫藤》和《雪梅图》,分别赠送给法国总理和比利时首相。于希宁教授可谓名闻中外的大家。

然而于老并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在赞誉面前,他并不固步自封,而是更加虚心谨慎。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艺术青春。于老曾说:“我现在已在古稀之年,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老人了。中国书画讲究'人老笔老’,笔老说明笔墨技巧的纯熟,这当然是好的,可是在人老笔老之后,不再注重笔墨当随时代,就容易使技法僵化,意境也就老化了。”生活之树常青,艺术之修养与提高都无止境。

(本文对原文有删节)

12月31日10:38

 同志画社美术馆,不见不散 

还有这些栏目征稿↓

潍坊市评论家协会公众号征稿啦~!






长按二维码关注

以文弘业 以文培元
以文立心 以文铸魂
潍坊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时振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山东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画院院聘画家,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潍坊美协名誉主席,潍坊同志画社社长,潍坊文化馆研究馆员。山东当代山水画院副院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于希宁:梅花画境中的时代精神
[转载]【国画】名家画梅于希宁梅花作品欣赏
画魂深入寓人魂
于希宁#花鸟画# 。#遇见艺术##国画#...
美术社团与地域美术发展——以20世纪潍坊画家群体为例
多做画外功!于希宁花鸟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