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步艺坛,梁树年的山水画笔墨功夫打破想象力的边界

梁树年(1911—2005),名豆村,堂号安樗,斋号警退斋;北京人,童年读私孰,喜爱诗画,写生画名于乡里,拜画家祁井西为师,后又拜张大千门下,系统地研究了前代画家王石谷、石涛、郭熙及王蒙的画法,取名家之长,融会贯通,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梁树年一生喜欢画山画松,亦以画松闻名,世人有“树年松”之誉。  纵观中国绘画史,大凡那些开宗立派的大师们,他们的成功总离不开两个因素:一是师古人,二是师造化。师古人体现为继承传统,师造化是以客观物质世界为艺术创造的源泉。  梁树年先生正是遵循这一创作规律的一位大器晚成的绘画大师。

梁树年先生在长达七十多年的中国画创作实践中,始终坚持走民族绘画之路。他的山水画脱胎于传统,融北派之雄强,南宗之秀润,形成了浑朴苍健的独特画风。他以豆村为号,尤喜画松,其笔下的苍松遒劲伟岸,富有人格象征,既是他人生思想的寄托,也反映出时代的精神,世人有“树年松”之誉。代表作品有《黄山旭日》、《黄山云海》、《黄山鲫鱼背》、《黄山峡谷》等;出版有《梁树年画集》、《近现代名家画集——梁树年》等。

梁树年先生的画,笔墨功夫是很深的,他用笔把大自然的气势表现了出来。没有笔墨功夫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李可染

18岁那年,梁树年进城投奔祁昆(祁昆,字景西,号井西居士,工篆刻,擅山水)门下,学习山水画。几年后(1936年),梁树年自立门户,取名号豆村,成立豆村画社,在中山公园举办首展。尔后每年春秋两季皆举办展览,名声越来越大。经友人介绍,梁树年正式拜张大千为师,成为大风堂正式入室弟子。回忆这段历史,梁树年说:“我拜大千先生为师,主要是开眼界,老师的技法我也学,但总是学不像,到头来依然故我。学画、画画,要有主见,要有个性……”梁树年是以一种自立的精神拜师学艺的。

对古人的学习,对传统的研习,梁树年更是倍加用功。他学习山水画,从明清入手,直追末元。每遇佳作,从不放过,手摹心记,直至了然。在书法上,梁树年也下过极深的功夫。黄宾虹先生说,书画同源,用笔之法从书而来。作画全在笔力,方能透纸。因此书法是中国画的基础。梁树年学书法先学颜,转而学苏、学欧,再学魏碑,几经演变,渐成自家风格。先生以书入画,运笔作线,骨气全生。扎实的功底,深厚的学养,使梁树年有诗书画三绝的美誉。

梁树年的山水画作品以传统的中国山水画为基础,融入了他个人的创新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笔墨丰富多样,既有苍劲有力的墨线,又有细腻温润的水墨渲染,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受。

他的山水画作品主题广泛,他的画作给人以宽广、开阔的感觉,仿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在梁树年的山水画中,常常可以看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他注重捕捉大自然的气息和变化,通过画笔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山水的壮丽与美丽,更融入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梁树年的山水画作品,不仅仅是一幅幅艺术品,更是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的表达。他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也让人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欣赏梁树年的山水画作品,就像是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和神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树年山水画欣赏
山水画作品欣赏,国色天仙!
梁树年:笔墨铸铁魂,蔚然树年松!
老先生笔下的黄山,极富韵味
梁树年笔下的黄山作品欣赏
“梁氏黄山”,极富韵味,令人赞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