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出书画收藏的误区——浅论书画名人与名人书画


武春河先生题字



走出书画收藏的误区

浅论书画名人与名人书画


乔 维


书画名人与名人书画,谈这个话题有些绕口,弄不好就会混淆到一起,分不清彼此。书画名人,顾名思义是在书画领域比较知名的艺术家,比如齐白石、张大千等以绘画专业为职业的书画名家。名人书画,是那些不以书画为专业的其它行业名流,就如同莫言、刘晓庆等知名人士的书画作品。书画名人多以专业的面目示人,作品无论好坏都要靠学术说话。而名人书画一旦跳上前台,就会搅弄起一地鸡毛,让原本高雅的东西也会折腾的乱七八糟。实际上,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和业余上的差异,放到艺术层面,总会显现出彼此的距离。现实中又不能一概而论,有的非专业名人的书画作品,实际上比专业还要专业,这就要看一个人的学养和艺术上的修为。而对于收藏者来说,看待书画名人或名人书画,首要是对作品有鉴赏的能力,懂得作品涵盖的艺术和技巧、能够悟透期间内涵的人文境界。其次是判断名人的持久影响力,包括名人的品格和学养,以及对未来艺术发展的贡献,和他在艺术变革中的价值。


纵观当下,能称得上真正的书画大家,可以说凤毛麟角。就以范曾为例,范曾在学界或社会上影响,无论有多少众说纷纭,或是是非非的评判,毋庸置疑的是,他都会排位到书画名人的前列。他以范式的独立绘画笔墨,和多年积累的艺术技巧,以及对文化的禅修,貌似站到了书画的高端上。反观一大波活跃在书画领域的艺术家,无论怎样借助传媒的宣传,或频繁的举办个人书画展,从学术和技艺的视角去评判,依然流动在一个低谷的废墟里。不论传媒宣传和曝光度如何高,依托着强势包装和活跃度成为名人,但也仅仅是在圈内知名而已。因为在现实社会中,书画名人多数是借助职位上的缘由,逐渐递进到一个个聚光点。他们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无心和费精力去创作,作品的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和艺术并无多大关系。而名人书画,因在某个领域本来就是名人,观察他们的书画作品,艺术厚度和学养深度都欠着火候。只是凭借着对文化传承的喜好,积累了或多或少的技巧,趁着自身的热度开始挥毫泼墨。所展示出的书画,让不懂艺术的人看还算凑合,放到学术的层面去检验,多数作品形同一堆废纸。但也有少数名人的书画,其本身就浸染在艺术领域,具备扎实的艺术功底,文化底蕴和学养都很深厚。所以涉猎到书画领域就会游刃有余,而且经常会出手不凡,相比专业书画家的作品并不逊色。


书画收藏须具备超强的洞察力,要以科学而带有前瞻性的眼目,去审视博弈在圈内的书画名家们。在审视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把握他们在学术上的定位,或能否发现他们的个性笔墨语言,然后去判断是否能实现到真正的书画大家。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检验,其中影响至深的是艺术家的综合素质,考量他们的是在文学、美学与笔墨技巧上的兼容,以及社会学和人文等等一系列的元素。判定能否抵达公认的书画大家,并不在于他的活动能力有多强,也不要看他的曝光率有多高,而是要靠他的作品去说话。即便他们嘴上的功夫巧舌如簧,外力的炒作怎样翻云为雨,笔墨是骗不了艺术史上的大浪淘沙。那些活跃在圈内的书画名家,最大的困局就是突破,如何突破要看自身的修为是否过硬。艺术家的修为要求是多面的学养体现,能够以学术撑起的书画家,多是精通文史而博学的,在领域内也会鹤立鸡群。事实上,现实社会落入了一个身份认证的误区,身份成了当下书画圈的通行证。那些被庙堂圈养的书画家,借助身份混的风生水起身价递增,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业内大咖。他们因身份裹挟到书画名人的位置,又因身份意识在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人们在审视作品时往往让身份替代了审美判断。这也是阻碍艺术发展最可悲的困境,很多看似书画名家,观察他们的作品,如同行走在江湖上的杂耍。平庸化的书画作品,是很难跻身到艺术史册,甚至难以在艺术长河中溅起一丝浪花。原因是当下对艺术的评判,以及书画市场早已脱离了正常轨道,书画艺术回旋到了一种浑浊的怪圈里。


现时的书画名人,因追求身份的加持作用,从而在创作上急于求成,往往忽视自身储存的学养到底有多少。作品形同程序化的模版,创新无厘头,有些创作和艺术无半毛关系。由于体制的原因,公共资源被具有身份的所谓名家所垄断,这种垄断所造成的恶果是停滞不前。不得不承认有的书画名人作品稀烂,在市场上的价位不论炒作到天价,都不会成为物有所值的收藏。这类书画名人很难登上璀璨的艺术高峰,一旦卸掉他们头上的桂冠,其作品的价位就会大幅度缩水。原本就很平庸的艺术,因身份遮蔽住了本来的高度,当开始裸奔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奇丑不堪。实质上,去审视书画名人的作品,笔墨是否涵盖人文气息,作品是否根植进民族文化的深度,是判断其艺术水准的分水岭。客观上说,书画名人的作品能够达到一定高度,他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值得收藏,倘或在艺术史册能够存留一席之地,就会持续的留住升值的空间。遗憾的是目观当下,这样的人物少之又少。所以在官本位的书画现象中,最好不要去碰触另类的身份附加值,对于收藏者来说注重身份标签的收藏,终究都是一种风险。如果是为了其他意图,则另当别论。看那些披着艺术外衣的崇拜者,当青睐于某些书画名家,一路追“星”,一路献“媚”,很大程度上是奔着身份而去。他并不关心画的是猫还是狗,也不关注字写的好与坏,这种人玩的就是一种套路。


如果站在收藏价值角度去观察,那些具有学养和艺术功底的少数名人书画,短期的市场价值更为看好。名人书画虽然差异很大,但就像名牌商品一样,其社会的影响力越大升值的空间就会水涨船高。如果作为永久的收藏,就要判断他在行业中的社会符号,及对物质文明所做出的成就和贡献。在乱象丛生的书画市场中,看待书画名人或名人书画,不要关注暂时具有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要验证他对艺术的影响力,看他对美学上的承前启后价值。书画名人或名人书画,与当下审美趋向息息相关,收藏他们的书画作品,切记不要裹挟进媒体炒作的误区,屏蔽掉他们身份带来的误导,不以名人效应来衡量艺术价值的尺度。当下艺术精品少之又少,书画创作正进入一个瓶颈期,无论收藏书画名人或名人书画都存在一定风险。

文字配图选自乔维涂鸦



回不去的节日乡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40幅精美的名人素描
“动静清和——阴澍雨、祝帅作品展”暨“学养与美育”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举行
“耳食不知其味也”——“耳食”不懂赏鉴也
元朝名人书画作品艺术欣赏教学视频
画家林拜石作品欣赏
误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