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给你讲一段大兴安岭的“前世秘史”

你一定听过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北魏王朝,

历时148年,

一度统一中国北方。

这是我国第一个由游牧民族——鲜卑

建立的正统政权,

拓跋鲜卑是居住在东北地区的一个鲜卑族部落,

后来南迁。

大兴安岭,

古称大鲜卑山,

正是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建立北魏王朝的龙兴之地。

我们的故事,

就从这里讲起……

岩画考古,引出万年洞穴

2011年前,

人们陆续在大兴安岭人迹罕至的山峰岩壁上发现大量彩绘岩画,

政府高度重视,

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大兴安岭岩画考古队。

大兴安岭岩画在深圳文博会参展

2013年9月,

在岩画田野调查中,

发现位于呼中区碧水镇北山的一个多年天然形成的石洞,

在此洞口上面,新发现有古人彩绘岩画遗迹,

洞口被人填埋,

洞前有现代坟墓及石碑。

北山洞

洞内究竟藏着什么?

是否会有新的古岩画存在?

在与墓主后代协商后,

同意以置换的形式将墓葬迁出北山洞。

一段被掩盖上万年的“秘史”即将揭晓……

“镇岭”之宝重见天日

2014年8月,

考古队正式进入北山洞中,

进行考古清理及抢救性挖掘工作。

考古队在北山洞内清理实物

北山洞洞穴堪称是个“三层复式”:

洞口有火炕、灶石和石凳,

明显是“用餐区”;

中层是护坡石和黄粘土垫起的、

可供20人住宿的“起居室”;

最高处是石椅、石凳组成的“议事厅”……

是不是立刻能脑补一出居家过日子的场景?

这次考古工作还挖掘出隶属于8个文化层、两千余件珍贵文物:

铁镞、铁耳环、墨玉管饰、玛瑙料珠、

古玻璃饰品、陶片、骨锥等精致器物以及石刃、石叶等磨制石器……

出土的玛瑙珠子及玛瑙质的箭镞

出土的大件尖状石器

其中最罕见的是一枚

罕见的远古时代玉器——青玉刃,

硬度在5.5度以上,

轻划玻璃即现裂痕,

据专家推测是剥兽皮用的,

堪称兴安“镇岭之宝”。

2015年9月,

经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相关专家研讨论证,

证明了:

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镇的北山洞在8000多年前有古人类活动,

从出土的文物中判定有鲜卑时期文化层、新石器时期文化层。

值得一提的是,

考古专家根据碳十四测年,

检测到一个木炭样品距今11500年。

这是否能将大兴安岭有人类活动的时间

再提前呢?

再度“盖章”大兴安岭文化历史地位

2016年9月,

由省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

共清理灰坑3座,灶址16处,

出土石器、陶器、骨器及动物骨骼等文物标本共计2000余件。

有什么重大发现呢?

地层堆积自上而下分为10层,

可以将本次发掘所获的文化遗存划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属鲜卑时期文化遗存,

年代为距今约2000年至3000年;

第二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年代为距今约4000至5000年;

第三期属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

年代为距今约7000至8000年;

第四期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年代鉴定为距今3万年以上。

此次考古发掘出10个不间断的文化层,

在整个东北地区极为罕见,

进一步证明了大兴安岭是孕育黑龙江

乃至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

是早期人类繁衍栖息之地,

对确立整个东北亚文化编年问题将起到重要作用。

“北山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为了保护好古人类文化遗产,

建立了“北山洞”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并整理编辑了北山洞考古档案,

让我们的子子孙孙了解神秘的大兴安岭古人类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兴安岭呼中区碧水镇发现大量岩画
王立民|游寿与嘎仙洞太平真君四年祝文
呼伦贝尔的“时间简史”连载之八:与鲜卑割裂不开的“嘎仙洞”
一张“小纸条”揭开“千古之谜”——我国第一代女考古学家游寿与嘎仙洞遗址的发现
西藏:考古发现大型石阵、岩画等文物遗存|今日环球
大兴安岭再发现史前岩画 为旧石器时代人类遗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