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韵生动 浑然天成——在鞠伏强《岭南谷地》边闲话

  我这个久当教师的人,有一种职业病,看别人的作品老爱挑毛病,不愿轻易恭维别人,可是当我看到《岭南谷地》时,却不禁拍案叫绝。我之所以如此动情,与其说是画幅上生动奔放的笔墨感染了我,倒不如说作者过人的艺术秉赋折服了我。

   我以为这幅《谷地》理当归于“气韵生动,出于天成,人莫窥其巧”的神品之列。这话也许由于偏爱而言过其实了?我想不。



  在《谷地》前,很容易使人想起法国罗丹的雕塑,俄国谢洛夫的油画,瑞典初伦的铜版画和美国萨金特的人物肖像画来,它们有着相似的艺术魅力,那就是:生动奔放的表现激情与造型严格的把握相统一,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技艺美扑人眉宇。这都不算,更令人激赏的是画面表达中蕴含着一种超乎常人的艺术感觉。艺术感觉,这一术语为音乐家们所常用。

      我们知道,音乐会比赛到最后不是比技巧熟练程度,而是比乐感和气质等深一层的音乐家的主导素质,其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赋。绘画同理,作品达到高妙的程度,除了气韵生动之外,下笔“出于天成”如有神助,这就是艺术感觉。

      人们口头常称之谓“灵气”。这种感觉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看不到,摸不着,也学不到,只要与别人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有眼力的人却是可以“感觉”出的。《谷地》就附丽着灵犀通透的艺术感觉。

  画的是半圆形的山峦环抱着一隅水田,农人赶着水牛在田间耕作,水光映天,草木葳蕤,展现着一幅南方农业生产的那种寸土寸金的典型环境和特定的情景。此画除了人和牛精心刻划,田塍的分割着意于透视正确与否之外,其余所有的部分皆似极不经意的样子信笔纵墨挥写而出。

     灵俏利落的笔踪与拖泥带水的意趣相融洽,古涩生辣的意味与水墨漫漶的效果相参和,勾、写、皴、擦、扫、点、染、积、泼,调动各种手段,穷尽笔墨水色之变,充分发挥绘画工具的性能,又能丝丝入扣地表现物象,那不与上述西洋精熟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画家在《谷地》上自辟畦町,开拓新境,构图不见老程式,而是诚实的“师造化”;山石也不用古人皴法,而使破墨法勾写石纹,涩滑多变,干擦石表,枯润相杂,近处粗砺的质感与远处的结构极富表现力,揉合了傅抱石的画法而不露痕迹;

      石上的杂树既不是“鹿角”式也不是“蟹爪”式,而是依形取象,墨色略加点染,使之浑莽苍厚;山顶草木大片水墨倾泼,虽吸收张大千技巧,却未生搬硬套。内中兼施破笔法,焦墨干擦其表,层次丰富,燥润并兼,葱郁之感显于绢素之上。处处反映了作者广采博取、择善而从的治艺态度。

  若我们再作进一步揭示,还可以发现常被人忽视的细微末节处,正是画家殚精竭虑雕镂之处。如较为鲜明的一块赭色只留给中央一块石壁,导致观者视线向画心集中;水田的平面与石壁的立面交接处虚虚实实,衔接自然而不生硬;画面边缘水田用淡墨轻染,以减弱田塍和水面的对比度,不使画面分散;又如山顶与天空的虚化处理,是恐喧宾夺主影响水田主体的突出;

     墨团间的虚白缝隙不单表现山陵的起伏和远近,又与水田的空白取得呼应,不致闷塞;水田有绿有空白,既符合生活真实,又应了艺术处理的需要;还有那一抹蓝天,更是不可或缺的闲笔,它把观者的视线引领到远天之上,扩展了画幅的空间,等等,不一而足。这些艺术处理说明画家深通于精微处见高低的画艺真谛。

  《谷地》洒下的是汗水,播种的是金谷,收获的是沉甸甸的玉粒。

<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1994年7月第1版

编著:吴国亭

吴国亭《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

目录

合计84篇,每天一篇

王家勋 | 当代山水画佳作赏析——序言

1、江山襄助 笔墨传情——钱松岩《群山万壑一城新》赏析

2、诗意酣畅的农家小景——林丰俗《家在江南黄叶村》品味

3、于凋零中寻美趣——赞李文信《枯藤老屋夕阳斜》

4、山水相济 形中见理——简析宋文治《匡庐飞瀑》的理法

5、造化入画 画夺造化——白雪石《漓江碧 桂山青》的处理

6、惟优是取 体大思精——魏紫熙《奇峰耸翠》管窥

7、一切都在美的形式之中——读张学成《江村归渔图》所得

8、新观点 新技巧 新体貌——在郭汉深《黎明》前遐思

9、平凡的画材 优美的画卷——浅论宋玉麟《皖山春色》的意匠

10、好画总是意味深长的——钱松岩《常熟田》的题外话

11、忠于生活 主宰生活 高于生活——读李可染《颐和园扇面殿》

吴国亭画作赏析

编后缀语

  日本美术评论家吉村贞司先生对中国当前绘画状况发议论道我感到遗憾,中国绘画已经把曾经睥睨世界的伟大的地方丢掉了,每当我回首中国绘画光辉的过去时,就为今日的贫乏而叹息。'又说,'我希望至少不要把过去的伟大作品全部都当成过时的东西丢掉,好好地研究研究,好好地看一看,再在这个基础上发现美的道路,走上新的旅程。'(《宇宙的精神自然的生命》)好心的批评,偏颇的意见和恳切的期望,都搅在一起了,其本意是希望我们在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贯彻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精神。每当我翻到笔记本上的这段话时,真是百感交集,不知该从何说起是好。

  是的,眼下有一批'美术家',他们有的只学了十年八年画,有的甚至只学了两三年画,手头既未掌握笔墨功夫,胸中又无文墨积累,可极能经营、颇善公关,常常活跃于电视银屏上,应酬于豪华的酒宴上,作品刊印在自费的画集里,张挂在大宾馆的小卖部中,其至挂着'中国著名画家'的头衔奔走于海内外,把个画坛搞得有声有色,十分热闹,像卖假药的江湖郎中那样滥造又丑又怪的东西四处兜售。

  对此,许多正派的画家们是不屑一顾的,指出他们的怪画背后所隐藏的实质是:一些有点成就的画家在具象上创作不出新意来,画点怪画来掩盖他的窘迫相;而那些技术本不高明,出不起风头,画点怪画,可以吸引一部分人的注意,如果怪得新奇的话,还可一鸣惊人。

鲁迅曾说一怪即便胡来。'胡来正是藏拙的好办法。但是,与此同时,中国当今尚有不少耐得寂寞,认真做学问的画家,他们人品端悫,谦虚谨慎,并且甘于淡泊'不随时俗浮沉,默默地探索着比前人更深更广的艺术道路,他们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主流,画界的精英,精神文明的中坚。我想,吉村先生可能看到的只是中国画界鱼目混珠、瓦釜雷鸣的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所发出的感喟吧!

  有感于此,我一直就想编著一本能够真实全面反映当代中国山水画水平的画集,顺便写点宣传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让人们真正摸到现今山水画创作的脉膊,于端正画风、于学术研究作点实事,在画界哪怕起点微小的作用也好。然而古人说,'评画大难,苟非巨鉴,必不允当。'(清·范玑)我非巨鉴,怎能胜任?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我又怎敢在人们面前老三老四指手划脚?但心中确实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涌动,加之全国各地广大习画者的普遍要求和出版社的一再催促,在主客观的迫使下,不避才疏学浅之短,以一名讲解员的身份和口气说话,不摆居高临下的架子对待作者和读者,总该是可以的吧!于是丢下画笔,干起这吃力的'爬格子'的营生来,时辍时写,前后花了两年多时间。

  书中入选的篇什自然反映了编著者的观点和对作品的理解,这些作品不能说张张都无懈可击,不过,总体上看都相当严肃,较为完整,多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反映生活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有特定的意趣,画面的组织和笔墨也经得起推敲,至少没有把民族传统'当成过时的东西丢掉'。

  我在选画时主要把握艺术质量,而不计作者社会地位高低,知名度大小,润格多少,年龄长幼等画外因素。我尊重学术权威,但也不怠慢无名画家。这一点,在目录的编排上读者亦可看得出来,前后次序无轻重高下之分,主要考虑题材和风格的变化,使全书取得统盘平衡。

  还要说清楚的是,一幅优秀的作品应该在各个方面都是站得住的,无论从选材、立意、布局、笔墨、色彩或者从气韵、格调等各个角度去分析都有可取之处,但要对八十余幅作品泛泛而谈,定然象报流水账一样乏味,谁还有兴致逐幅细读下去呢?'大观园'里的姑娘个个标致,但美得不一样,各有各的相貌,各有各的风韵,我力图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在这许多画幅上,象中求理,形中取法,通过逆向思维,依循画家足迹既寻觅它们共同的东西,更着重它们自身的特点予以解说。

  关于作品的分析,歌德曾说过广题材人人看得见,内容只有费过一番力的人可以寻到,而形式对大多数人则是个秘密。'绘画艺术美更多的则是形式美,解说的重点侧重于艺术形式规律的揭示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囿于编著者的见识,除入选作品之外,各地定然有许多我不知道的高手和精作被遗漏,有些是约了稿而无条件提供幻灯片的,有些是约稿限于篇幅怕增加读者负担而精减了的。

  书稿付梓时,遗珠之憾与割爱之痛交并于心,实出无奈,敬请有关同仁海涵;同时由于编著者学力不逮,对作品开掘得不深不透,或许难免还有谬误之处,也希作者和读者指教。 

吴国亭 1992年5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峰拥秀万壑铸古,李伟成工写俱佳,笔墨意境皆完善
徐家昌国画:画意空灵诗情韵长
知识大普及!这才是中国画!
欣赏中国画
读李柯的异国山水小品,气韵空远 灵动秀逸
厚重浓郁 坚实深沉——周光辉焦墨山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