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头之上,山水悠远

高山石山子摆件

山水是艺术创作的永恒母题。

山水,自古以来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原乡,也是中国文化的审美终极。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山水以不同的面目出现,或散落在诗章中、或流淌在画中,或镌刻在石头上, 似远似近。


在寿山石雕刻艺术中,常常能见到山水的身影,如黛远山、小桥流水、茵茵草木.....这方诞生于天地玄黄之中的石头集中了人们对山水的钟情。

芙蓉石云蝠山子笔架


清代王士禛《香祖笔记》载:“寿山石质温栗,五色相映,光辉四射,红如靺鞨、黄如蒸栗、白如珂雪,时尚竞之。”

作为石中瑰宝,寿山石色彩斑斓、晶莹脂润,加之“温润光泽,易于奏刀”,是雕刻创作最适宜的石材,也是别具一格的山水之美的最佳呈现。石材本身的质润如玉,玲珑剔透,可以为山水之境添入遐思与灵性,巧取天然色层或石皮,来烘托意境,达到突出物象的作用,独特的筋格纹理经雕刻师点化,转而增加了朴拙之美。寿山石的天然肌理之美本身就是最有特色雕刻语言。

在寿山石雕山水作品中,山有山的沉稳与起伏,水有水的飘逸与灵动,松有松的孤直和毅然,人有人的自在和逍遥,蕴藏着深邃的意蕴。

林敬华 汶洋石《深山论道》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寿山石山水着重于石形的突出,无论是依石材形状而造山,还是细细雕刻山的轮廓,凡山皆层叠有序,错落有致,纹理流畅贯通。如此件汶洋石作品,因体量硕大,而展山之崇高;因细腻无暇,而现峰之秀美。有孤峰凸起,有叠如屏障,有怪石嶙峋,由此可见山石之美。此外,石材顶部还有一小块黄色,作者将其巧雕为虬劲的松树,可谓独具匠心。可以想象,三位友人从山底拾阶而上,一路游山玩水,行至山顶,在一览众山小之余,共同欣赏手中的画卷,思考是画美还是景更美。


林敬华 芙蓉石《深山访友》

在寿山石雕山水作品中,松往往是山水的常客。古人对松柏情有独钟,常以自譬,以示君子之心。松可以参天,横陈于画面中;也可以挺秀,从山石间旁逸斜出。用刀尖细细刻画出松针,仿佛可以听得阵阵松涛。在此件深山访友芙蓉石作品中,作者将芙蓉石鲜红的巧色雕刻为苍劲的古松,以黄巧展现松针粒粒。松姿挺拔,似与巍峨的山峰并立。在松之下,有三位友人围站在一起谈天说地,其中两人正认真倾听另外一人发言,整个气氛惬意悠闲。四季常青的松柏常常寄托了古人对待友人的真挚之心。


林敬华 芙蓉石《深山访友》

山是文人雅士的交游之所。在寿山石山水作品中,山水无人则生孤寂枯涩。若是添入弹琴、清谈、赏画、垂钓、行舟等逸趣,则可以与自然生动呼应,展现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生命哲学。此件芙蓉石作品,作者通过精细的雕工,刻画了老者登山游历的场景,有席地而坐者,有拱手于胸前者,有手背于身后者,还有手持一拄拐者,各具姿态。他们或倾听对答、或访僧问禅,皆彬彬有礼,温文尔雅。作者通过对人物姿态的刻画,表现了老者们传统的儒家礼仪思想,呈现了一幅古人交游的悠闲画卷。


林敬华 芙蓉石《山居即景》

常言道:一巧抵百工。在寿山石山水题材的创作中,巧色往往可以成为作品的灵魂所在,最能反映创作者的创意与巧思。雕刻艺人们根据石头独特的色彩,随色赋形,巧妙布局,使之成为山水作品中的点睛之处。如这件芙蓉石作品,作者妙用芙蓉石鲜明的的红巧来雕刻近处的山石、飞雁、古松与人,淡黄部分则处理为远处的山,层次分明,布局独特。加之此作品材质老结,石材黄色部分由内而外透出的润泽光感,与远处山峦的朦胧空灵相得益彰。

山不可无石,水不可无波,有松方有志,有人方有趣。寿山石上的山水,经一代又一代的雕刻艺人上下求索,不断展现出新的面貌,且逸趣迭出。他们从有限的方寸之地把握无尽的自然之美,从实现对自我的超越中传达出力量、气势、意兴、风格,构成了独特的寿山石山水之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可不看!玩寿山石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寿山石雕刻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石头俏不俏,看它巧不巧
知石、识石、藏石、养石!
二百七十八期精拍预览
教你精心保养寿山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