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38年因译电员漏打一字,导致3万多人丧生,当时发生了什么

1937年7月7日,随着卢沟桥的事变得爆发,日本的野心也彻底暴露出来。对此,中国除了全面抵抗之外,另一条路就是亡国灭种。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长沙危急,保卫战随之到来。不过布置战略的过程中,国军因译电员漏打一个字而损失3万多人,既令人气愤,又让人惋惜。这是故意为之吗?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01长沙危急

1938年6月,武汉会战爆发,日本共投入约110万的兵力作战。为保住武汉,中国军调动第五和第九战区参与作战,不过最终武汉还是以沦陷告终。

战斗结束后,日军约有30万伤亡;中国军的伤亡约为40余万,代价可谓相当惨重。

武汉被日本人攻占,许多士兵和民众被迫逃亡到长沙。依照日军的动向表明,作为中国重要粮仓之一的湖南及长沙马上就成为继武汉之后的第2个目标,所以中国军不得不提前提防。

统计发现,经武汉大战之后,长沙的人口由原来的38万人增加到50多万。无论是出于保护群众还是城市,长沙对当时的中国意义重大。

在这一背景之下,长沙保卫战随之爆发。1939年8月15日,占领武汉后的日本还没有调整好就急促地向长沙地区调军队,制定所谓《江南作战指导大纲》,欲要一战而定乾坤。

虽然受到汪伪政府和日军的共同牵制,但当时的中国军并不是软柿子,相应的政策很快就制定出来。

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将司令部设在长沙,部署中国军同日军在武宁、通城、奉新东南方向、洞庭湖北岸、锦江两岸及新墙河北岸同日军相对峙。同时采用游击战的灵活战术,不断主动反击日军。

1939年9月1日,日军发动攻击,试图消灭第9战区主力,稳固武汉地区的统治,并希望借此挫伤国民党军的意志,从而让国民政府“屈服”。

长沙共经历4次大规模的会战,昔日繁荣的城市早已被炸为残破不堪的破城。尽管如此,中国军依然顽强抵抗,表现出坚硬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

为更好应战,老蒋提出“焦土抗战”的战术,不过实施过程中,由于译电员的粗心大意而导致损失惨重。

02“焦土抗战”战术

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让国军意识到能力的不足,开始尝试与日军进行非正面性斗争,采用游击战和灵活作战等策略。

使用这些战术,主要目的是为延长战争时间,以空间换取时间,让日本人速战速决的企图破灭,在长期消耗过程中衰弱,从而让中国军取得反击的主动权。

如何消灭呢?老蒋提出“焦土抗战”的策略。具体操作是不给日军留下任何物资,将其战略地变为空城。

当城市快要守不住时,一般是中日两军相距15公里,中国军和民众必须提前撤离,能带走的物资全部转移,带不动的全部炸毁和焚毁,不留任何东西给日本。

尽管已经有计划,老蒋还是亲自到长沙督战,亲自部署和指挥。当时,张治中是湖南省主席,负责老蒋部署的战略。1938年11月12日,他就接到老蒋的命令,必须严格执行“焦土抗战”,能保住就不丢失,不能保住就玉石俱焚。

对于老蒋的这一要求,张治中提出具体实施的原则,强调两点。一是国军撤离后再执行计划;二是焚毁城市之前必须提前拉响警报、疏散群众和协助群众撤离,给群众以足够的时间离开。

为更好地执行计划,避免过程中出现混乱。张治中提前安排演练,一边是疏散民众的警报通知,另一边是组建焚城专攻队,让他们处理具体的焚城计划。

在时间限制上,张治中要求三小时内必须完成。计划虽然完美,不过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

03译电员漏打一个字,导致损失惨重

排练当晚,日军突然越过岳阳,攻打长沙和岳阳之间的新墙河,此时日军与长沙之间的距离是120公里。

处在新墙河的电报员马上将消息传到长沙,不过操作过程中漏打“墙”字,将地址译出为“新河”。巧就巧在长沙有一个地方叫做新河,距离市中心仅有3公里。

长沙方面收到消息后,立马不安起来。依照原有的计划,日军距离城市有15公里时就实施“焚城”。而在演练当天日军就已经出现在3公里之外的“新河”,不得不让他们考虑是否马上执行计划。

更巧的是,消息刚传到执行任务的队员耳中,其中的一个人很慌张,失手点燃大火,长沙城的部分地区马上被火焰吞噬。

还好在保安处处长许权非常冷静,认为大火是失误导致,马上打电话给警察局局长,请求配合一起灭火。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警察局和消防局早就撤离,根本没办法组织一支专业队伍去灭火。

就这样,长沙因一个人的意外和体系互不合作而陷入火海中。令人心寒的是,为不让消息透露给日军,当时的焚城计划依然处在保密状态中,许多老百姓并不知情。

大火焚烧下,有的百姓被迫冲入湘江中,有的逃亡过程中造成严重的群体踩踏事件,战争还没有爆发,百姓就提前遭殃。

没有专业队伍灭火,火势又越来越大,直接焚烧5天5夜才停止。当全城民众回过神来时,长沙已经陷入一片狼藉之中,路边、江面上等多处躺着无辜的群众的尸体。

据事后统计,被焚烧的财产无数,约有3万多名群众因大火而去世。事实上,长沙的损失不仅只有这些。

作为5000年前就存在的古城,长沙的历史地位虽然没有西安等重要,但当地的历史文化地位依然很高,保存有大量的楚国和蛮夷文化,是长沙蛮活动的重要中心。

大火过后,一切皆化为乌有。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张治中被革职留用,此后共有三位国军高级将领被处死。

不得不令人叹息,因一个人翻译的错误,居然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不过究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焦土计划”导致的后果。如果没有这一计划,如此大面积的焚烧是很难发生的。

除了这一个以外,其中还表露出许多存在于国民党内部的缺陷。比如各部门之间互不合作,以至于大火发生的时候没有人去救助。

还有一个非常令人迷惑的问题,就是执行任务的队伍似乎没有辨识能力。其一、如果日军真的距离长沙只有3公里,城市内定然早就引发大的动荡,不可能一枪一炮的声音都没有。其二、各个电报之间是有地址标注的,就算是译电员发出错误信息,长沙方面肯定会意识到。

更重要的是,新河与长沙市中心仅有那么短的距离,彼此直接打个电话就可以连通,不可能是通过电报传播信息。此外,长沙城之外有层层的防护线,日军不可能一夜之间就突破这些阻碍,然后奇袭长沙城。

只能说,译电员发出错误消息的说法有点荒谬。

总结

长沙保卫战到1942年2月才结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影响非常大的一次战役。战争以长沙为中心,日军同第九战区的中国军进行三次大规模的战斗,彼此之间消耗巨大。

随着抵抗能力的加强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日军越来越耗不起,长沙保卫战也转为振奋国人抗日的一次战役,在中国史和反法西斯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38年译电员粗心译漏一字,三万人葬身火海,三位高级军官被处决
1938年,电报一字之差,长沙3万人葬身火海,蒋介石:枪毙这3人
译电员粗心酿大祸,译漏一字致三万人葬身火海,三个高官人头落地
这场早了六年的大火,白白损失十个亿,还有三万余人
译电员粗心酿大祸,译漏一字致三万人葬身火海,三个高官判处死刑
80年前长沙大火后的惨状 千年湖湘精华就此付之一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