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提高写作能力?从正确读书开始!
《谈写作》系列之二

通过前一篇文章《大多数人写作太差,只因不明白这一点》,我们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写作的底层逻辑是“输入——加工——输出”,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是加大内容输入,强化加工能力,保持不断输出。读书、访谈、看电影、与人聊天、旅行、内省等都是加大内容输入的方法。今天这篇文章主要讲如何通过阅读来加大内容输入,剩下几种方法将在之后的文章中陆续予以详细介绍。

首先讲讲今天这篇文章的结构。美国学者Simon Sinek在研究那些伟大的领导者所发表的演讲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他将其称之为“黄金圈理论(Golden Circle Theory)”:普通人的演讲顺序是“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而那些伟大的领导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演讲顺序是“为什么——怎么做——是什么”,这样的演讲方式逻辑条理更清晰,更有说服力。我会将他关于“黄金圈理论”的TED演讲视频链接放到文末,感兴趣的朋友可进一步了解。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也会按照“黄金圈理论”的方法来展开。

为什么阅读能提高写作能力?

作家叶圣陶曾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里说,“有些人把阅读和写作看作不甚相干的两回事,而且特别着重写作,总是说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行,好像语文程度就只看写作程度似的。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为什么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因为阅读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建立起一套对外在世界的解释体系。写作的过程,就是将自己的解释体系直接或间接表达出来的过程。如果没有自己的解释体系,是没法写出好文章的。

不止一次有读者和我沟通,说自己脑海里其实有很多想法,只是没办法写出来。比如前段时间的幼儿园虐童事件,他们就有很多想法,但不知道如何写。我对他们说不用写,口述出来就行。结果他们说出来都是“我感到很愤怒”、“人性太黑暗了”、“他们怎么对小孩子下得去手”之类的话,毫无逻辑性和条理性。为什么虐童事件会频发?幼教行业到底有哪些不合理之处?有没有解决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阻力何在?这些关键问题他们根本没想过。

其实,现实生活里很少会出现“心中有,笔下无”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是因为自己的脑海里没想法,所以才觉得笔下没东西。为什么脑海里没想法?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解释体系。当面对超出自己解释体系的事件或现象时,人们的通常做法有几种:诉诸于权威,诉诸于情感,漠不关心,或者将它强行拉入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解释体系内进行解释。有一句谚语说的是“手中有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就是这个道理。而通过阅读,我们能建立起一套更加立体和丰富的解释体系,个人的认知会更加全面和成熟,写作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

如何阅读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也许有人会说,“我也没少读书啊?怎么阅读还是很差呢?”这就和阅读方法有很大关系了。

我发现今天的简书和其他一些自媒体平台有些人太浮躁,类似《我用一年读完了这200本书,向你推荐这10本》这样的文章总是大行其道。两天不到读完一本书,会有什么效果?当然,有些书的确可以在两天内读完,因为只需看看目录,然后挑重点章节阅读即可,中间的例子和论证过程一概省去,只看关键结论。但是,有的书需要慢慢多遍阅读,也就是精读。

所谓精读,在我看来,要做到下面三点的至少一点:

(1)画思维导图。读一本书时,将重要的知识点或逻辑线条画出来。下面是我阅读《麦肯锡工作法》时所画的思维导图:

(2)记读书笔记。对一些关键的知识点,要将其记下来,以便随时复习,常看常新。通常我阅读经典书目时,会将我认为重要的内容都摘抄下来,在平时的碎片化时间里拿出来复习。有时候发现看似毫不相关的知识点,在某些时候会产生奇妙的联系。如果我们对一本书看完就束之高阁,是绝对不会产生这种体验的。

(3)深度分析全书内容。以文学类书籍为例,很多人在阅读时,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情节就算完。但如果是一个优秀的创作者来阅读,他会问自己如下问题:这部作品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推动情节的演进的?它是否是作者内心的投射?或者是作者所处时代的映射?就像演员看电影,优秀的演员看电影和普通观众看电影,内心活动是截然不同的。同样地,如果你想成为优秀的写作者,那就别像普通作者那样去阅读。

阅读什么书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大部分书籍都能帮助提高写作能力,但见效快慢是不同的。我写作的过程中,有三本书对我帮助很大,一本是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一本是《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最后一本是杰克·哈特的《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三本书是必读书目。

除了写作技巧类的书籍,读历史、社会学、心理学书籍对写作的帮助也很大。此前我采访某位内容创业者时,她的一句话我很赞同,“文学是时代的投射。”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能够很好地投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如果我们对时代特征不了解,写出来的作品就会让人感觉陌生。所以,读历史和社会学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创作出更有生命力的作品。

读心理学书籍,则能帮助我们创作出更立体、更真实的人物。很多人写人物时总是千人一面,非常脸谱化,问题就在于对人物的内心缺乏深度了解。进行人物描写时有一条铁律:一定不能让人物的外在表现和他的内在心理动因保持一致。比如,一个人看起来很乐观,整天都面带笑容。现实生活中,也许他就是乐观主义而已。但在文学创作中,我们一定要找出一个让他保持乐观的内在心理动因,且这个动因越悲观越好,而不是说“他天生爱笑”。

以《使徒行者》里的“欢喜哥”这个角色为例。他总是面带笑容,如果编剧将他塑造成一个本来就很乐观的人,那这个人物形象就会很扁平。在剧中,编剧将“欢喜哥”塑造成了这样一个人:他其实性格很暴躁,遇到事就皱眉,他的妻子就经常安慰他说要开心,要面带笑容。某次他的妻子被人杀死,临死前她对他说,“不要皱眉,要开心”。他记住了妻子的话,从此以后不管什么情况都面带笑容。通过这样的设定,就能让人物形象丰满不少。

骄傲的人,其实内心很自卑;狂暴的人,其实内心很懦弱……在文学作品中,这样的角色不胜枚举。要把对立的两种特质统一到一个人身上,自然少不了对其内心活动的细致描写。不懂得心理学知识,自然也就难以实现。

除了心理学书籍,还有其他很多类型的书籍也能对写作有所帮助,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和到底读哪一类书相比,这四个字更为重要:手不释卷。毕竟,还是那句话,阅读是写作的根基。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为什么练口才要学会写文章?有了这三个方法,你的写作能力飞速提升(曹可乐)
二月已过,不虚此行
想要月薪过万,必备的五项能力!
心智的成长
营造新世纪语文教学的五彩桥——阅读、写作、说话的教学要有创造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