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着《地理中国》学习地理 草方格沙障


       “荒”在词典中的解释为收成不好;“漠”在词典中的解释为面积大,无人定居,缺水干燥的沙石地带;“化”在词典中则指的是性质或形态的改变。那么将这些字组合起来,“荒漠化”在地理中又是怎么样的呢?


荒 漠 化



      导读:土地如果缺少了水分和养分,植物就无法正常生长;而在没有了植被保护的情况下,裸露的地面极易遭受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使土壤中水分和养分进一步流失。这一过程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干、半干旱地区及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変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荒漠化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

①干旱,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深居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四周高山环绕,地形阻挡等。

②多大风。

③接近冬季风源地(如蒙古-西伯利亚),地形起伏小,无高山阻挡,使大风长驱直入。

④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⑤土质疏松,多沙漠(此为荒漠化的基础)。

⑥寒流流经减温减湿。

人为因素:

①过度樵采      ②过度放牧

③过度开垦      ④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⑤人口激增,人地矛盾加剧(根本原因)


防止的对策和措施:

①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②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③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提高植被覆盖率。

④合理利用水资源。

⑤控制人口增长。


相 关 习 题

     1.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一)及“该地为防范某生态问题措施图”(图二),据此回答1~2题。

(1)图二中的草方格沙障(  )

A.主要目的是防治沙尘暴 

B.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C.对公路保护作用明显,适宜大规模推广

D.可以增加土壤腐殖质,提高植被成活率

(2)图一中的甲处能够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强           B.温差大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思考时间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公路两侧的草方格沙障可以削减风力,截留水分,减缓风沙对公路的威胁;对防治沙尘暴作用不大;成本高,难以大规模推广。
       第2题,图中甲处位于山麓地带的冲积扇上,有石羊河提供灌溉用水,故水源是该处大规模发展水果种植的主导因素;光照强、温差大、土壤肥沃是其优势条件而并非是主导因素。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6·江西高三诊断考试)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用来定量描述荒漠化土地的面积变化程度,也可定量表征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的变化速率。黑河源于祁连山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河流之一,黑河流域中游具有该流域最好的绿洲。读“黑河中游临泽县不同时期荒漠化土地动态度(单位:%)统计表”,完成1~2题。

(1)由表中信息可知(  )

A.该地以中度荒漠化为主

B.该地荒漠化以土地沙漠化为主

C.极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相对较稳定

D.该地重度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2)导致1977~1986年临泽县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耕地大量扩张     B.农牧民薪柴短缺

C.放牧规模扩大     D.不合理灌溉

思考时间

      【答案】:1.C    2.A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相对较小,面积较稳定。

       2.临泽县地处河西走廊地区,1977~1986年该县的主要经济部门应为农业,而农业以绿洲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之该县自然条件较好,吸引了人口迁入,导致大量耕地被开垦出来,从而使中度荒漠化土地面积迅速扩大,中度荒漠化土地动态度高,选项A正确。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海淀调研) 风蚀荒漠化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风可将表层肥沃的土壤带走,进而导致土壤肥力降低、农作物减产。进入大气的尘土还会形成大气污染,影响生产生活。图一为美国农田风蚀危害严重区分布示意图,图二为甲区域各月风蚀危害强度变化图。

(1)说出图中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的季节并分析原因。(5分)

(2)从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的角度,说明乙区域风力强盛的原因。(4分)

(3)建设防护林是防治风蚀荒漠化的一种有效措施,试分析其防治风蚀危害的机理。(4分)


思考时间


      【答案】(1)集中在春季。(1分)甲地区地势平坦开阔(1分),利于空气运动,风力强劲(1分);春季植被尚未恢复(1分),地表土壤缺少保护,易被侵蚀(1分)。(或春季气温回升快,大气不稳定,多风;土壤解冻变得疏松,容易被侵蚀。)

       (2)乙地区临海(1分),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大,温度变化(升温、降温)速度不同(1分),导致海陆间温差大(1分),气压差大(1分),风力强盛。

      (3)防风林能够降低地表风速(1分),从而减弱风的侵蚀、搬运能力(1分);树木根系能够固结土壤,提高地表物质抗侵蚀能力(2分)。

      【解析】(1)图中甲区域风蚀危害集中的季节是春季,主要原因可以从地形、空气、植被等方面回答。

       (2)乙区域风力强盛的原因,可以从位置、温差、气压差等方面回答。

       (3)防风林能够降低地表风速,从而减弱风的侵蚀、搬运能力,树木根系能够固结土壤,提高地表物质抗侵蚀能力。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徐州调研) 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

(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

(2)指出造成甲、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

(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影响。

(4)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


思考时间

      【答案】(1)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层浅薄。

      (2)甲地:流水侵蚀作用。丙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

      (3)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加重,洪涝威胁加大;生态环境恶化。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解析】第(1)题,注意甲、乙两地都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这里地势起伏大,多暴雨,土层浅薄,植被破坏,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

      第(2)题,甲地主要是流水侵蚀,丙地位于干旱地区,主要为风力作用。

      第(3)题,乙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加剧,土壤肥力降低。各地荒漠化的成因虽各不相同,但是提高人口素质、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土地等都是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温馨提示:《讲地又讲理》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湘说地理+讲地又讲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谭木地理课堂——图说地理系列 第三节 荒漠化的防治
【每日一练】0309 高二下 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地理专题:环境保护——荒漠化篇
四种“漠化”
高考地理专题策划-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高中地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介绍荒漠化的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