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前每日练 | 不同冰期抬升异,地理知识细分析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原创编辑制作,如有转载必须注明原作者,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

导 读

地理蹊不搬运题目,而是解读题目中的知识含义答案与解题思路已改在题组说明里给出。您也可以直接在留言栏内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欢迎关注”地理蹊“公众号,并用微信手机或PC版浏览。   

2016全国3卷地理

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一次冰期(末次冰期)、二次冰期和三次冰期,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 

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题组说明

本题组以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经过不同次数冰期为情境材料,通过探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点苍山与末次冰期时相比无现代冰川发育为切处点,考查雪线、板块运动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中等,解题者在解题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大致了解冰期的含义,冰期指的是地球上大规模发育冰川的时期,而山地的冰川则在雪线以上会形成,影响雪线的因素则主要是气候和地形。同时在解题时也需要能将图上的静态信息转化为动态信息显现,比如三座不同的山峰升起的先后顺序不同,点苍山随着青藏高原继续增高,只能是继续抬升,而不会海拔下降。

BB    10、本题考查雪线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终年积雪高度实际上就是雪线的高度,抬升至该高度即有终年积雪即可能有冰川出现,而冰川大规模发育的时期即为冰期。末次冰期则是距我们时间最近的一次冰期。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这些山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纬度相差不大,在全球出现冰期的时候这几座山峰的降温幅度相差也不大,在这样种情况下,果洛山在倒数第三次冰期的时候发育了冰川,表明此时果洛山的高度已经超过了当地的雪线高度,而在当时太白山、雪宝顶还没有经历冰期,即还没有发育冰川,所以果洛山抬升至相关要求时最早,这样推测雪宝顶应早于太白山,因为雪宝顶经历了倒数第二次和末期,太白山应最晚,所以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B正确。(更简单的理解: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纬度较低,要形成终年积雪山峰,只有海拔足够高才行。地壳抬升,使山峰海拔升高,与只经历末次冰期的山峰相比,经历三次冰期的山峰更早达到终年积雪的高度。)


11、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末次冰期时,点苍山有冰川存在,但无现代冰川发育,说明点苍山因某种因素导致期雪线海拔变得更高了,即在当前点苍山的海拔同度上没有最低雪线出现了,影响雪线的最主要因素除了降水之外,应该是温度与海拔了。根据青藏高原的形成与变化关系,可知青藏高是由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这样由于印度板块的推进,点苍山的是处于持续抬升的状态,而不会海拔变低,由此可知应该是点苍山现在的气温变高了,结合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这应该是在末次冰期后气温变高导致雪线上升所致。而日照更长、植被更密与冰川发育无关,因此本题B选项气温更高正确。

知识拓展

1

雪线

在高纬度和高山地区永久积雪区的下部界线,称为雪线。在雪线以上,气温较低,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大于消融量,形成了常年积雪区;在雪线以下,气温较高,全年冰雪的补给量小于消融量,不能积累多年冰雪,只能是季节性积雪区;在雪线附近,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达到动态平衡。因此,雪线亦称为固态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坡度、坡向等条件。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释疑】关于雪线的那些事儿
【重磅整理】山地的形成、分类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高考地理年年必考的“山”类试题思维模型给你整全...
雪宝顶,圣洁的东方海螺山
2022-11-01手机报-中国国家地理
“最近的遥远”达古冰川
陕西也有“海”,发育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水深度至今无人知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