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名卷】天一大联考 “ 顶尖计划” 2019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文综地理卷


一、选择题:

灯笼是我国的传统工艺品,是喜庆的象征。古代竹编灯笼是用天然竹子、油纸、粘肢经过工匠多道工序 精心制作而成的 。福建省莆田市的船渡村,是一个有着百余年制作竹编灯笼历 史的“灯笼村”。过去村里无 论男女老幼都会做灯笼 ,编制的灯笼在当地十分 吃香。如今,大部分村民放弃了这一传统手工艺 ,全村仅剩七八家灯笼作坊 ,编制灯笼的传统手工艺正面临失传的境地 。图1 为灯笼家庭制作图 。据此完成 1-3 题。

1. 福建莆田历史上制作灯笼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气候温暖湿润B. 水陆交通便利

C. 竹林资源丰富D. 消费市场广阔

2. 历史上莆田灯笼用油纸糊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透光性B. 防风防雨

C. 防止烫伤手D. 增加美观度

3. 与古代竹编灯笼相比,现代铁丝灯笼的主要优势是

A. 材料成本较低B. 剪断裁弯容易

C. 不可回收再利用D. 使用寿命较长

城市常住人口是指在城市地域内实际居住超过6个月(含6个月)以上的人口。它是城市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甲因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2017年底,甲国总人口达到320万人。图22010年和2018年甲国前十大城市常住人口的统计图。据此完成4-6 题。

4. 推测该国家可能是

A. 英国 B. 印度C. 印度尼西亚 D. 蒙古国

5.  目前,该国城市人口的发展状况是

A. a 城市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B.   城市人口数量少于农村人口数量

C.  中小城市人口总数大于大城市人口总数

D.  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增速低于农村

6. 近年来该国 hc 两座城市人口增长较快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地理位置优越 B. 气候温暖湿润

C. 自然资源开发 D. 交通运输便利

祁连山北坡流向河西走廊的河流由东向西形成了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 、北大河水系 、疏勒河水系和党河水系 。祁连山北坡冰川分布不均 ,降水丰富的 东祁连山石羊河流域冰川 面积仅65 km2 ,中祁连山黑河流 域冰川 面积 421 km2,而干旱的西祁连山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达 822 km2 。祁连山越往西,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越少,而降水不足,冰川补之,疏勒河 30% 的水量来自冰川融水。图3 为祁连山水系图。据此完成 7- 8 题。

7. 石羊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大气降水 B. 冰川融水

c. 湖油水     D. 积雪融水

8. 最近十多年来 ,河西走廊正在经历一个有观测记录以来最长的丰水期 ,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 跨流域调水

C. 大气环流D. 全球气候变冷

叶绿素a是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也是估算浮游植物现存量以及生产力水平的良好指 标,其在海水中的含量能对预防赤潮灾害( 赤潮是指由于海洋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造成海水变 色的现象)、保护海洋环境 、分析渔场形成等方面起到指导作用 。图41997年以来我国 东海海区叶绿素 a 含量平均值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 9-11 题。

9. 长江口外海区叶绿素 a 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低,水温较高 

②水域较浅,光照较好 

③风速较小 ,扩散较慢 

④海流上升 ,营养盐浓度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0. 相对于台湾岛东岸 ,影响西岸海区叶绿素 a 含量较高的主要因素是

A. 气温 B. 降水 c. 径流 D. 风速

11. 长江口外及其以南海域叶绿素 a 含量较高 ,将有利于

A. 增加渔业资源捕获量 B. 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C 降低海水表层的风浪 D. 减少赤潮发生的概率

二、非选择题:

36.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

茶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为 20-25 ℃,年降水量要在 1000 毫米以上,喜光耐阴,要求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肯尼亚地处东非高原 ,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火山灰土层深厚,河湖较多,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与种植 。肯尼亚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 1500-3000 米的西南部山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茶叶相比,这里的茶叶品质优良,产量大,是本国第一大出口农产品 ,主要出口到欧洲、中东及美洲地区。肯尼亚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方式独特,主要采用生产者(茶农)一拍卖行一消费者(食客)的拍卖体系。肯尼亚 90% 的茶叶都是通过拍卖市场进行售卖的,位于蒙巳萨的茶叶拍卖市场是世界三大(印度加尔各答拍卖市场、斯里兰卡科伦坡拍卖市场)茶叶拍卖市场之一,为降低茶农销售成本,肯尼亚政府每周都免费为茶农将茶园的茶叶用火车运到蒙巴萨茶叶拍卖市场。肯尼亚茶叶虽然品质优良,但一直没有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 。图 8 为肯尼亚等高线地形图(斜线阴影区为茶树种植区)

(1) 说明肯尼亚西南部山区种植茶树的优越自然条件。( 8 分) 

(2) 说明肯尼亚茶叶在国际销售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6 分) 

(3)肯尼亚茶叶品质优良,但一直没有大规模进入我国市场,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 4 分) 

(4) 受干旱气候影响 ,近年来肯尼亚茶园减产明显 ,试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6 分)

 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 22 分)

 土壤含水量是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数量。一般是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 100 克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也称土壤含水率。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 ,湖区周围以农牧业为主,多草地和农田。湖区降水集中在于7-9月,土壤含水率的高低及变化直接影响着农田的农作物产量和草地的载畜量 。图 9 和图 10 分别示意环青海湖地区草地 、农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和时间的变化,草地和农田的取样点分别在湖区东部和南部,农田作物根深一般 0-20 厘米。

(1) 说出环青海湖地区草地与农田土壤含水率垂直变化的差异。(6 分)

(2) 试说明农田表层土壤含水率低于深层土壤的主要原因。( 6 分)

(3)8月初以后,草地和农田土壤含水率回升趋势显著,请推测其主要原 因。(4 分)

(4)说明科研人员研究环青海湖地区草地一农田土壤含水率变化的主要目 的。(分)

43. 地理一一选修 3:旅游地理] (10 分)

  河下古镇住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西北隅,是淮安历史文化名域的核心保护区之一,古镇内有一批保存完好的明清时的建筑古迹,主要有左忠壮公祠、清真寺 、古文楼等,还有一批保存较完好的明清风格 的传统民居及会馆,如吴承恩故居、吴鞠通旧居、江宁会馆等。在运河经济时代的中国,淮安与扬州、苏 州、杭州成为都市繁华的典范 ,并称“淮扬苏杭” ,是南船北马的交通中枢 。明清时,河下是淮北盐集散地 ,淮北盐运分司曾设在这里,并有很多 盐商在这里业盐 。古镇现为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京抗大运河文物遗存。近年来为再现古镇明清风貌,发展地方旅游产业 ,淮安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了河下古镇旅游开发的力度,如今河下古镇正逐渐成为淮安市及长三角地区的知名旅游景区 。图11为淮安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说明河下古镇发展古镇旅游的优势条件及古镇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44. 地理一一选修 6:环境保护]( 10 分)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然而养猪场产生的猪粪便 因处理不当和管理不善等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同时也严重影响着周围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说明养猪场猪粪便可能产生的危害,并提出对猪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方式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11 小题,每小题4 分。

1.答案 C

命题分析:本题以灯笼家庭制作图及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传统手工业的区位条件,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结合材料可知,古代竹编灯笼是用天然竹子、油纸、粘胶经过工匠多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的。福建青田地处亚热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历史上野生竹林面积广,竹材资源十分丰富,为制作灯笼奠定了有利的自然条件。BD 两项属于人文条件。

2. 答案 B

命题分析:本题以灯笼家庭制作图及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传统手工艺品结构特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灯笼的外表用油纸糊,骨架用竹条制成,中间放上蜡烛,成为古代夜间的照明工具。福建莆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位于沿海地区,雨季较长,常年刮风,用油纸糊被灯笼可以起到防风防雨的作用。

3. 答案 D

命题分析本题目灯笼家庭制作围及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手工业及其产品的革异演吏等相关地理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古代竹编灯笼的竹材比较薄,经烟熏后或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变形,而用铁丝做成的现代灯笼则方便折叠和存放,使用寿命较长。与铁丝相比,使用竹材做灯笼,材料成本更低,且竹材裁弯更加容易竹编灯笼的使用寿命较短,不能回收再利用。

4. 答案 D

命题分析:本题以甲国前十大城市常住人口的统计图及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世界人口分布,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读图可知,2018 a城市的常住人口超过140万,居住在 a 城市的人口占甲国人口的近一半,居住在其他城市的人口很少,推测该城市可能是该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同时也说明该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选项的四个国家中英国为发达国家,人口分布相对均衡,且总人口为六千多万印度总人口超过十亿人;印度尼西亚总人口超过一亿人结合材料可知,只有蒙古国符合条件。

5. 答案 A

命题分析:本题以甲国前十大城市常住人口的统计图及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蒙古国人口发展状况,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读图可知,该国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 a 城市,可推断a 城市经济发展最好,就业机会多,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迁入;该国属于经济落后国家,大城市发展速度快,吸引农村人口大量迁入,导致人口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城市而非中小城市和农村;从图中无法判断出该国城市与农村人口数量和老年人口数量增速的高低。

6 答案 C

命题分析:本题目甲国前十大城市常住人口的统计图及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原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读图可知,图中bc 两座城市都是蒙古国十大城市之一。近年来,这两座城市人口增长较快,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两座城市矿产资源丰富,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劳动力,导致人口大量向这两座城市迁移,使其人口增长较快。这两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不会在几年内发生巨大改变便利的交通对人口的吸引力有限,不会导致人口快速增长。

7 答案 A

命题分析:本题以祁连山水系为载体,考查河流的补给水源,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据材料可知,石羊河为祁连山最东侧水系,冰川面积最小,冰川融水最少,但该地降水丰富,所以石羊河水系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冰川融水补给为辅。

8. 答案 C

命题分析:本题以祁连山水系为载体,考查大气环流对河流径流量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最近十几年来,受大气环流影响,西风带和季风的气流均持续加强,它们携带大量水汽经过祁连山山区上空,并形成大量降水,这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另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上游祁连山山区的气温亦在持续上升,导致冰雪融水和冻土融水增加。两方面原因叠加使得河流出山径流量持续增加。

9 答案 D

命题分析:本题以 1997 年以来我国东海海区叶绿素a 含量平均值的空间分布图及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的成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长江是我国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其从中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不仅在长江入海口堆积形成河口三角洲,也在口外海区形成水下三角洲,海底地势较高,水域浅,光照强,有利于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其次,水下三角洲导致南北沿岸海流受海底地形抬升作用,海流上升,将海底大量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海面,为浮游植物生长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10. 答案 C

命题分析本题以1997 年以来我国东海海区叶绿素a 含量平均值的空间分布图及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叶绿素 a 存在于浮游植物体内,则影响海水中叶绿素 a 含量的主要因素有水温、光照、营养盐、径流等。台湾岛西岸海区叶绿素 a 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台湾岛西岸入海河流较多,从中上游带来的营养盐和悬浮颗粒物较多,因此叶绿素 a 含量较高。台湾岛东、西两岸的气温条件差别较小,但叶绿素 a 含量差异却较大,故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较小;叶绿素 a 的含量与降水、风速没有直接关系。

11. 答案 A

命题分析:本题以1997 年以来我国东海海区叶绿素 a 含量平均值的空间分布图及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长江口外海区及其以南海域叶绿素 a 含量较高,说明浮游植物较多,则鱼类种类增多、规模增大, 渔业资源的生产量和捕获量增加,但浮游生物过多也会增加该海域发生赤潮的概率。

36. 命题分析本题以肯尼亚等高线地形图及茶树相关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市场优势等相关地理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  (1)地处赤道附近,气候温暖,年温差小;距海较近,雨量较为充沛;海拔较高,常年光照充足;河湖较多,灌溉便利;坡地地形,排水方便,火山土广布,土壤肥沃。(任答其中 4 点,每点2 分,共 8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 自然条件适宜,茶叶产量大;品质优良,竞争力强;实施茶叶拍卖销售,减少中间商层层加价;政府大力支持,免费为茶农运输到拍卖市场等。(任答其中3 点,每点2 分,共6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 3 我国茶树种植规模大,是茶叶生产大国;肯尼亚距离我国较远,运输成本较高;肯尼亚茶叶在我国的推广力度不足,品牌效应低等。(任答其中2 点,每点2 分,共4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 加强茶园水利设施建设,修建水库;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采用喷灌和滴灌技术;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增雨作业;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保持土壤墒情等。(任答其中3 点,每点2 分,共 6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7.  命题分析:   本题以环青海湖地区草地、农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和时间的变化围及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土壤含水率的差异、形成原因.研究目的等地理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  ( I )草地士壤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逐渐下降(2 分);农田土壤含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呈现先缓慢上升,再缓慢下降,然后再上升的趋势(或农田土壤含水率总体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2 分)草地土壤含 水率垂直变化大于农田(2 分) 。(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 表层土壤接收太阳辐射多,土壤升温快,蒸发量大;农作物根系主要分布于 0 -20 厘米,根系吸收水量和储水量大;农作物蒸腾作用强烈,叶面失水较多;深层土壤根系基本不能到达,水分蓄积量多,土壤含水率较高。(任答其中 3 点,每点2 分,共6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牧草和农作物处于生长后期(枯黄期),需水量明显减少;降水量较丰富,土壤湿度增大;气温下降较快,且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任答其中2 点,每点2 分,共4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了解不同类型土壤的墒情,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 2 分),制定科学的农田灌溉方案,保障农田增产和农民增收(2 分);制定合理的草地管理方式,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2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3. 命题分析  本题以淮安市河下古镇文字材料和淮安地理位置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古镇旅游开发条件及原则等地理知识 ,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优势条件:历史文化遗存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以糟运和盐业文化为代表的古镇特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靠近长三角地区,客源市场广阔等。(任答其中3 点,每点2 分,共6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原则:政府主导原则;保护优先原则;合理开发原则。(任答其中 2 点,每点 2 分,共4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44. 命题分析  本题以猪粪便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的危害及无害化处理方式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答案要点  危害:猪粪便产生的臭气能造成大气污染;随意堆放猪粪便会占用土地空间,污染土壤;猪粪便在堆放和冲洗过程中会渗入地下或流人河道造成水体污染;猪粪便易滋生蚊蝇,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等。

(任答其中3 点,每点2 分,共6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处理方式:利用微生物技术和生物发酵工艺,将猪粪便制成复合有机肥,用作农田肥料;经过脱水、发酵和添加抗菌素等,制作饲料,将猪粪便转人沼气池发酵,生产沼气,用作能源等。(任答其中 2 点,每点 2 分,共4 分。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转载请注明来源:高中学考选考地理微信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届高考文综选择题训练(73)
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10-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好题速递】闽粤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2月联考 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命题密码解读微专题158:2016年高考走出题海经典母题30题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07—城市与交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