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地理 | 如果积云知道……


本文由地理蹊倾情首发编辑整理制作,如有转载必须注明原作者,虽免费交流使用,但保留谴责直接拿过去作为自己成果的部分使用者的权利。

云是指停留大气层上的水滴或冰晶胶体等的集合体。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

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因为云反射和散射所有波段的电磁波,所以云的颜色成灰度色,云层比较薄时成白色,但是当它们变得太厚或浓密而使得阳光不能通过的话,它们可以看起来是灰色或黑色的。

地球以外行星也会有云,但水不一定是其它行星的云的主要成分,如金星的硫酸云。

一、云的形成原因

云形成于当潮湿空气上升并遇冷时的区域。这可能发生在:

①锋面云,锋面上暖气团抬升成云。

②地形云,当空气沿着正地形上升时。

③平流云,当气团经过一个较冷的下垫面时,例如一个冷的水体。

④对流云,因为空气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云。

⑤气旋云,因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而产生的云。

二、什么是积云

积云通常在湿润地区和热带地区出现,但有时也会在干燥地区出现。除非积云变成积雨云,否则不会出现阵雨,尤为正午后形成的云堆和积雨云表示阵雨很可能出现。

积云,分为淡积云、浓积云、碎积云三类,是一种垂直向上发展的云块。积云为轮廓分明,顶部凸起,云底平坦,云块之间多不相连的直展云;

它是由低层空气对流作用使水汽凝结或在冬季凝华而形成的云。积云云底基本为水平状,顶部为圆弧状,有孤立的,也有重叠圆拱状的或直线排列的,外型类似棉花堆。

积云云底高度在湿度大的地区一般在600-1200米,在干燥的地区为3000米,积云底部清晨接近地面,在午后就会上升。积云一般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

三、积云是怎么形成的

积云是由气块上升、水汽凝结而成。

一团空气上升,在开始时它的内部水汽含量和温度的水平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从而水汽产生凝结的高度是一致的,因此,一朵积云具有水平的底部。

由于在形成阶段,云内为上升气流且云顶中央上升气流最强,四周较弱,云外为下沉气流,造成积云具有圆拱形向上凸起的顶部以及明显的轮廓。积云主要在白天形成,因为阳光使空气变热,另一方面,地面也使空气变热。积云也可在白天山顶上形成,因为山坡受热比谷底受热快。这种不稳定的受热形成运动中的对流。积云有时伴随或提前冷锋而形成。因为在锋区,空气被迫抬升。

积云主要在白天形成,因为在阳光照射下地面会迅速增温,使空气变热,热对流导致积云产生。积云通常在湿润地区和热带地区出现,但有时也会在干燥地区出现。除非积云变成积雨云,否则一般不会出现降雨。

积云是由水滴组成,但有时可伴有冰晶,它主要是由空气对流上升冷却使水汽发生凝结而形成的。因此,积云的外形特征与空气对流运动的特点紧密相联。

地理题中的积云

2019全国2卷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6~8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

8.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    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本组题以积云为情景材料,以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对积云的影响、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气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何处为切入点,考查大气对流运动对水汽的影响、气候与自然带、日气温变化等相关知识和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取和运用基础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等能力。题组难度中等。

关于云的更多,可点击:

地理赏析 | 坐看云舒云卷——这些云,你都见过么?

生活地理 | 学会破译云彩中的信息

CDA   6、注意材料中云的形成要理解,根据材料可知云是“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水汽随气流上升,温度下降,凝结形成”,可知云的形成和大气对流中的上升气流有关。而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上升气流可形成云,但下沉气流不能形成云,因此积云应呈上下间隔的团块状,而并非连续层片状,A错误、C正确; 条带状与鱼鳞状并非上下分布,而应呈水平层状,故BD不正确。

7、积云的形成受下垫面强烈影响空气对流气流上升等导致,故下垫面空气对流越强烈导致积云出现频率越高。空气对流上升则需要更强的热量,近地面水汽受热蒸发上升。四地中寒温带针叶林地带所处纬度最高,气温最低,接下来为温带落叶林地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热带雨林地带地处热带地区,纬度最低,气温高,全年气温变化小,故四地中最易产生对流的应为地处热带的热带雨林地带,D正确,ABC错。

8、根据材料结合设问中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可以知道此问的意思就是水汽凝结时的高度应最低,而水汽凝结也就是水汽液化,气温变低时才可以由气态转化为液态。设问中给出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根据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规律来判断,下垫面气温越高,其水汽凝结时的高度也应越高。所以只要找出选项中相同条件下下垫面气温最低的就行。一天中气温最低多为日出前后,故此时间段积云的高底低值最低,A正确。一般情况下随着日出气温逐渐升高,在当地下午14:00左右气温最高,随后气温开始下降,随着太阳落山后,地面净辐射支出,气温继续下降,一直到日出前后最低,BCD不对。故本题正确选A。

图片来自百度网络

地理蹊

地理爱好者的家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轮复习】高考真题 · 11 大气的热力性质
壮观的积云(cumulus)
微专题:水汽凝结物
课外地理 | “日光城”拉萨为什么多夜雨?
时事地理:又是风雪,又是雷电,辽宁惊现“雷打雪”
地理老师雷亚鸣 | 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地理试题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