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题解析】2019年11月绍兴市选考科目诊断性考试地理试题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本题以浙江辽宁两省人口、经济数据为材料,考查人口增长问题。人口出生率是指某时段内出生人口数量与总人口数量的比值,浙江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常住人口增长率高,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比重相对较高,这种人口年龄结构会导致出生率偏高。所以选A。

2.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辽宁省人口在自然增长和常住人口增长中均体现了负增长的特点,说明存在老龄化、人口外迁等状况,从数据看死亡率不高,而人口外迁情况严重,外迁人口数量大,说明省内经济对人口的吸引力不强,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收入,吸引人口回迁。所以选B。

3.D    【解析】本题以广西武鸣区火龙果补光种植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武鸣区地理位置接近北回归线,早春和深秋气温基本能满足火龙果生长,但光照偏弱、生长周期较长,通过补光可使火龙果提前开花。隆冬气温较低,与最适宜生长温度相差较大,热量条件差,即使进行补光,火龙果生长效果也不明显。所以选D。

4.C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补光成本较高,补光后,火龙果开花次数增多,尤其是早春与深秋,火龙果成熟时间提前,成熟批次增多,产量提高,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在火龙果生产旺季,光热充足,补光意义不大。同时补光后可能会吸引部分昆虫活动,影响火龙果的生长。所以选C。

5.B    【解析】本题以某种区域经济研究方法为引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重心分布图为材料,考查我国区域环境特点和南、北方的区域差异。水稻种植面积重心比水稻年总产量重心空间位置偏北一些,说明北方(东北)种植面积增大,但年总产量重心还是偏南,说明南方的水稻年产量更高一些,这是因为南方水热更充足,一年可以二熟到三熟。所以选B。

6.A    【解析】我国水稻种植重心不断北移,说明南方种植面积不断减小、北方种植的集中程度不断提高,而水稻消费市场集中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种不匹配导致稻谷的运输成本上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是指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流通产出与流通支出的比值,运输要求越高、流通环节越多,流通支出越大。重心移动与出口无关,而种植区的集中程度高是有利于粮食储存的。所以选A。

7.D    【解析】本题以非洲突尼斯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图中信息判断34°纬线的南北,沿海地形都较平坦,油气资源南侧更丰富,地表径流北侧更多,受海陆轮廓形态与大气环流综合作用,北侧降水更丰富,水热条件好。所以选D。

8.C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沿海地区超采地下水用于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引起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变差;不合理的灌溉加上该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还会加剧土壤盐碱化问题。所以选C。

9.B    【解析】本题以福耀集团美国建厂为背景,考查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福耀集团美国工厂作为汽车玻璃供应商,选址位于五大湖地区,接近美国传统经济发达地区和美国主要汽车工业生产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且便于跟美国的汽车企业协作生产。所以选D。

10.C   【解析】本题考查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福耀玻璃通过自动化生产和定制化的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是以优质产品为基础,高研发水平下才有自动化和定制化的能力,从而满足客户的不同要求,获得较高市场占有率。所以选B。

11.A   【解析】本题以贺兰山、宁夏平原及周边部分区域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河漫滩是流水沉积作用造就的,但沉积物的特征离不开物质来源和流失侵蚀、搬运作用的效果。越往下游河段,河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下河流沉积物的颗粒越细,但图中处于相对下游的乙、丙河段沉积物颗粒反而偏粗,说明主要因素是来自贺兰山的泥沙物源起了主导作用。所以选A。

12.C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因素。从区域特征的角度,该区域不可能出现湿热气候,东西两侧的地形、土地面积上差异不大(但耕地面积差异大),而图中信息显示东侧聚落更密集,等级也更高,对交通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选C。

13.D   【解析】本题以某大洋部分海域洋流分布图为背景,考查空间认知能力。从表层及底部洋流运动特征看,该海域有上升流,从位置看,该海域处于大洋东部,从深度看,靠近大陆海底存在海沟。所以选D。

14.B   【解析】本题考查渔场的成因。从图中信息看,上升流强烈、海水垂直运动显著;沿海区域海底地形坡度大,大陆坡陡、大陆架狭小;有来自陆地的河流汇入,带来一定量的营养盐类;从上题结论看这里盛行东南信风,属离岸风,渔场为秘鲁渔场。所以选B。

15.C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高空等压面弯曲状况为背景,考查风向判断问题。从气压分布状态看,甲地南侧为低压中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此时甲地吹东北风。所以选C。

16.B   【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与天气变化过程。乙地纬度高,来自乙地快速南下的气团为冷气团,结合经纬度信息,可判断甲地将受势力较强的冷锋锋面(快行冷锋)影响。所以选B。

17.D   【解析】本题以某地区地质地形图为背景,考查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F1、F2为断层,K为地层不连续面,后发生的地质作用会对前发生的地质作用痕迹产生影响,使之间的地质作用痕迹中断或者不连续、甚至消失。而最后发生的地质作用会被完整的保留下来。所以选D。

18.A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从岩层的新老关系可判断甲地为背斜,从等高线数值的空间分布看甲地为谷地。所以选A。

19.C   【解析】本题以珠穆朗玛峰冰川、冰湖面积变化信息为背景,考查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图中信息看,冰川面积和冰湖面积的变化率随海拔不同而不同,但变化的具体面积是多少却无法得出。从两者的相关性来看,冰川融化而来的水,会积水形成冰湖,且往往分布在相对于冰川海拔稍低之地,因此消融的冰川对其下游冰湖面积扩张造成明显影响。所以选C。

20.C   【解析】本题以昏线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在地球表面,昏线呈半圆状分布,P、Q两端点所在的纬线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结合此时Q点太阳的方位及Q点纬度可判断,该日太阳直射15°S,P地处极夜状态,无日出、日落现象,E地位于赤道,该日日出东南,而中山站处于南极地区,该日不可能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点接下去可能向北移动也可能向南移动。所以选C。

21.(20分)

(1)甲地:位于信风背风坡,吹离岸风(1分);又受沿岸寒流减湿的影响(1分),全年降水稀少(1分)。

乙地:位于东南风迎风坡,多地形雨(1分);又有沿岸暖流增湿作用(1分),全年多雨,降水总量丰富(1分)。

(2)能源产业趋向多元化(1分);总装机容量增大(1分);水电占比下降;化石能源发电、生物质发电增速快;风电快速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在起步阶段(后面答案答出其中2点即可)。

(3)南部(沿海)(1分)

原因:南部(沿海)受季风影响,风力资源丰富(1分);南部地势低平,(摩擦力小,)对风力阻挡作用小,风力强(1分)。

(4)电力需求量大(1分);国土面积小,水能资源有限,水电开发已经趋于饱和(1分);风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1分);国家政策鼓励新能源发展(1分)。

(5)乌拉圭地处板块内部,地壳稳定(1分);地势起伏和缓,滑坡、泥石流少发(1分);生态环境较好,对地表保护作用强(1分)。

【解析】本题以南美洲部分地区及乌拉圭为区域背景,考查了降水特征、能源产业结构特点、风力发电场布局区位、风电优势、地质灾害发生条件等考点。第(1)题分析说明降水量差异需要从大气环流、地形、洋流角度展开。结合地理位置,大气环流表现是东侧为来自海洋的东南风,西侧为干燥的离岸风,并与地形分布关联看,东侧为迎风坡,西侧为背风坡;洋流方面,东侧是巴西暖流,具有增湿作用,西侧为秘鲁寒流,起减湿效果。第(2)题表格信息是答题关键,可以从总能源生产量的变化、能源产业构成的种类变化、各种能源的数值变化等方面展开说明特点。第(3)题乌拉圭风力发电场的空间分布结合图2直观可以得出,布局的自然原因主要考虑风能的资源优势,可以从风力大小、风向的稳定性、阻力强弱等方面分析。第(4)题国家倡导风电而不是水电,说明风电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同时国内的电力市场需求量大,而仅靠水电无法满足,数据显示十年来水电装机容量不变,也说明国内水电开发已经饱和,很难再找出可建水电站的地点,而风电场还有大量空间可供建造。第(5)题地质灾害发生的自然条件建议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角度分析,地质灾害少发说明内、外力作用弱,不易诱发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也说明可能是生态环境较好,对灾害的诱发影响力较小。

22.(20分)

(1)冲积小盆地(冲积小平原或山麓冲积扇)(1分)    灌溉农田(1分)

(2)季节:夏季(1分)

原因:历史上,当地农田以种植水稻为主(1分),该季节正处晚稻秧苗播种与生长季节,对水的需求量大(1分);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伏旱天气(1分),炎热干燥(降水少,气温高)(1分),需要汲水灌溉。

(3)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位较高,挖井难度小;制作桔槔所需的木材、竹竿及石块丰富,可就地取材;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桔槔井灌方式适合个体劳动者使用。(每点2分,共6分)

(4)在附近河流修建水坝拦水,减少对地下水的使用量(1分);保护植被,修筑池塘水库,增加地表水的下渗量(2分)。(若答“控制汲水频率及水量”给1分,但总得分不超过3分。)

(5)城镇化大量侵占农田,需要灌溉的农田面积减少(1分);灌溉方式有了很大改进(1分);农业结构调整,水田比重下降,需水量减少(1分);缺少文化景观保护意识,拗井被填埋废弃(1分)。

【解析】本题以我国江南丘陵某区域一种古老的灌溉方式为背景,围绕“拗井和桔槔汲水水利工程”这一主题,考查区域地貌类型、桔槔汲水工程的作用及其建设条件、利用时机、维持拗井持续使用的措施、拗井数量变化的人为原因。第(1)题结合等高线与河流信息,可判断对应的主要地貌类型是山麓冲积扇(冲积小平原、冲积小盆地),拗井分布在农田区,主要作用是灌溉。第(2)题分析时需要结合区域特征与农业生产活动特点来思考,历史上,农村经济条件落后,灌溉工具少、灌溉方式落后,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稻米可一年两熟,但盛夏季节有伏旱天气,降水少蒸发强,易发生旱灾,而此时恰恰是当地晚稻秧苗播种与生长时段,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第(3)题在缺少机械设备、经济落后的历史时期,采用低成本、简易直接的方式建设水利工程,以此满足水稻种植对水的需求,这样的灌溉方式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的智慧性创造。利用木杆、木桶、竹竿、石块等可就地获取的原材料,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区易开挖拗井,桔槔的灌溉方式适合个体劳动操作,种种优势条件,为发明并长期保留这种古老的灌溉工程提供了有力保障。第(4)题该地拗井以开采浅层地下水为主,其水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减少汲水量、增加地下水补给量可维持拗井水位。第(5)题拗井从8000多口减少到目前的千口左右,从拗井自身功能来看,目前各种灌溉手段比拗井更加方便、高效,同时,农业结构调整,水稻种植面积和比重下降,对灌溉水量的需求降低,这种传统的灌溉方式自然被淘汰;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来看,人口增加、城镇化水平提高,大量农田被侵占,但对拗井这样的传统文化景观又缺乏保护和开发意识,容易把拗井填埋废弃。

(王迪江/诸暨中学暨阳分校)

来源:汤国荣名师工作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省诸暨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解析】
广东省江门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二)地理试题(解析版)
【好题速递】2020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调研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
2021-2022学年北京西城区初三第一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专题12.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精选练习)【解析版】.docx
2013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0-中国地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