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劳动节,说说和“劳动”相关的地理知识,勤奋度竟然和气候有关?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球80多个国家的共同节日,起源是1886年5月1日美国劳动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这里祝大家劳动节快乐,同时今天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和“劳动”相关的地理话题。

1
气候与勤劳度

(1)非洲与中国

在非洲人眼中,中国人是出其的勤劳;而在中国人眼中,非洲人似乎就比较懒散了。专家分析,这可能与非洲的气候有关。

△非洲气候图

南部非洲气候适中,动植物资本异常丰富:处处都是生果,饿了摘几个就能填饱肚子,还能卖钱;遍地的动物,随便抓几头肥的就能下酒。

而我国的气候冷热不均,特别是前期文明首要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四季清楚。春季不播种,冬季就没粮食吃。恶劣的自然环境强逼我国人必须勤劳。黑人没有这么的后顾之虑,老天优待非洲,不必播种就有饭吃。

(2)南方与北方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快。

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的时间远远超过南方,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户外活动。在温暖的屋子里呆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习惯或者习俗。北方因为气候的关系,过去农作物只有一季,所以北方农民没有必要整天外出下地劳作。东北地区还有山珍野味可以收获,相对资源比较丰富,无需长时间折腾。

△中国温度带图

南方人的勤快与其说是处于本能,还不如说是因为无奈。南方农村每年两季收成:春季收获麦子,秋季收获稻谷,水利设施以及庄稼肥料的需求也超过北方。所以,必须下田劳作,久而久之,养成了比较“勤快”的习惯。而南方的气候条件方便外出,为南方人的“勤快”保驾护航。

阅读

浙江自然环境与浙江人的勤劳

有专家称,浙江人在全国“最勤快”,这与本省资源有限关联度很大。浙江山区丘陵地带很多,秋季经常受到太平洋的台风影响,农业靠不住于是外出寻找活路。浙江人五湖四海都有,在全国几乎涉足每一个乡镇,早期的浙江人也就是赚辛苦钱。

△浙江地形图

以温州为例,其地背山面海,恶劣的自然环境,逼着温州人只能走出去寻找生路。温州人的成功毫无疑问是逼出来的、闯出来的、干出来的、放出来的。

2
劳动方式与劳动工具

(1)劳动方式与城市形成

城市是在商业、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使居民点也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

(2)劳动工具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在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使用的是天然的、粗糙的劳动工具。

农业文明时期,以畜力和金属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

在工业文明 时期,劳动工具是以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3
劳动力结构

劳动力结构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面貌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劳动力结构的合理化,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1)年龄结构  

指劳动力人口中各年龄组人口所占的比重。一般可以划分为青年、中年、老年三大类。青年劳动力比重越大,其潜力越大。

阅读

我国的劳动年龄结构

人口学一般以16岁-64岁期间的人口为劳动适龄人口。中国一般规定男子16岁-60岁期间、女子16岁-55岁期间的人口为劳动适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在人口中的比重,称为抚养指数,表示每个劳动适龄人口的负担程度。

△中国劳动人口总量与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

2015年调查显示,中国劳动力平均年龄为37.57岁,年龄结构还是以15-44岁青壮年为主。2017年中国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及其占比比上年有所下降,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老龄化加深。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社会总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值)从2010年的34.2连续上升到2016年的37.9。

(2)性别结构  

指劳动力人口中男性、女性劳动力各自占的比重。由于生理原因和社会原因,已经就业的劳动力性别比例,一般女性低于男性。

(3)质量结构  

指以不同文化水平和不同技术等级为主要内容的、不同复杂程度的劳动力人口构成。每一种职业的劳动力人口可以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

近几年来我国的IT业在迅猛发展,而为了跟上其他国家的IT业发展步伐。我国急需大批该领域的劳动力,而前几年我国一直无法供应该领域需要的劳动力。这就是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一例。

(4)产业结构  

指社会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分布。劳动力产业结构极为重要,通常用于国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国际上一般采用第一产业(广义农业)、第二产业(广义工业)、第三产业(广义服务业)的划分口径。劳动力的部门结构、行业结构是其下属层次。

(3)职业结构  

指从事不同职业的各类劳动者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中国1982年的人口普查,把职业划分为八大类:①各类专业技术人员;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负责人;③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④商业工作人员;⑤服务性人员;⑥农林牧渔劳动者;⑦生产工人、运输工人和有关人员;⑧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者。劳动分工是职业划分的基础,随着分工的发展,职业结构的划分也越来越细。

(3)地域结构  

指劳动力在不同地域间的分布。可以从自然地理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以及城市乡村等不同的角度来划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劳动力结构
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力供给问题探析
教育的社会功能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人社部:人口红利没有消失 新的人才红利正在形成
优化本市创、就业环境的若干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