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视角|野生动物通道


野生动物通道:就是公路或铁路上的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只是过街的主角换成了动物。动物没有过马路的天性,因此建立野生动物通要考虑哪些地方是动物频繁穿越区,把通道设置在它们常走的地方,引导动物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交通线或障碍物。

小鹿要过马路 
螃蟹要过马路
海豚要过大坝
拓展练习:
 人类活动切碎了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破碎的栖息地间修建的走廊称为野生动物通道,绿桥等。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动物通道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特征并与植被、地形融为一体,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的干扰。据此完成第1~2题。
1.“绿桥上面一般会种植高大的乔木和低矮灌木草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为食草性动物提供食物
B.削弱过往车辆的光线和噪声
C.绿化美化绿桥景观
D.为了保持绿桥的水土
2.班夫国家森林公园绿桥所种植乔木的主要类型最可能是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世界那么大,动物们也要转一转
【答案】
1. B  2.C
3.(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练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前期: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后期: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保护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来源:滨州地理学科发展中心。“讲地又讲理”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羊迁徙”的生态廊道还有其他功能,你了解多少?
河南省洛阳市中成外国语学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过马路这件很简单的事儿,却有无数生命为之付出了惨痛代价 | 王云
浅谈生态走廊对动物的影响,是生存之所,亦是生命通道
连接碎片化栖息地 生态廊道为物种繁衍搭起“鹊桥”
让动物享有路权的自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