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三板块】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精练:(25)外力作用


    辽东半岛位于辽宁省南部,北部宽,南部狭窄,除少数山峰海拔在1000米以上外,大部分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下,山势浑圆,地势平缓。辽东半岛岩溶地貌发育广泛,南部、中部和北部以受侵蚀剥蚀影响的山区为主,东南部的黄海沿岸和西部的渤海沿岸则以侵蚀剥蚀丘陵及堆积、侵蚀平原为主。图中示意辽东半岛夷平面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辽东半岛夷平面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2.①阶段夷平面上黄土层的来源可能是(   )
A.红色风化壳受外力侵蚀,风化发育成黄土       
B.高空西风携带内陆粉尘,在辽东半岛沉降
C.海平面下降,海岸泥沙出露       
D.基岩受侵蚀,发育成黄土层

    洱海是云贵高原上的第二大湖泊,其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众多河流发源于此。流域内气候干湿程度的变化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挟带泥沙的沉积条件。因此,有关专家常常利用湖底沉积物粒径的变化推断流域内的气候变迁。左图为云南点苍山和洱海地区示意图,右图示意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与其沉积时间的对应曲线。完成下面小题。
3.左图中点苍山东侧平原的成因是(   )
A.断层东侧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B.断层东侧地壳下沉,流水侵蚀
C.断层东侧地壳上升,流水沉积       
D.断层东侧地壳下沉,流水沉积
4.左图中甲地至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的变化特点为(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5.图示地区1350~2000年气候干湿状况的变化为(   )
A.变干—变湿—变干—变湿       
B.变湿—变干—变湿
C.变湿—变干—变湿—变干       
D.变干—变湿—变干

    下图为某河口三角洲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搬运作用       B.海浪沉积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流水搬运作用
7.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黄土高原的沟壑       B.新月形沙丘地貌       
C.华北平原       D.喜马拉雅山上的冰斗

    风把从地表吹扬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搬运到他处的过程,叫作风的搬运作用。风的搬运能力极强,下图反映了风力搬运的两种主要形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由于风力的强弱、被搬运物质的大小和密度不同,风的搬运形式也不同,以悬浮、滚动及跳动两种主要形式进行。悬浮形式以尘粒和粉尘粒为主,滚动和跳动形式以砂、砾为主。
8.下列关于风力搬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风力搬运能力与风力大小呈正相关
B.风力越小,风力搬运能力越强
C.风力搬运作用越明显,可搬运的碎屑物质颗粒越大
D.碎屑物质颗粒越小,风力搬运作用越明显
9.下列关于风力搬运形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两种形式中,悬浮形式搬运的颗粒物数量较多       
B.两种形式中,滚动和跳动形式搬运的颗粒物数量较多
C.风力增大,滚动可变为跳动       
D.风力减小,滚动可能停止

    丹霞地貌由红色的砂砾岩层构成,垂直节理发育。广西资源县八角寨丹霞地貌景区(下图)是广西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园区内报多地貌景观只露出“腰身”,具有“雄、奇、险、幽、秀、奥”等特征。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丹霞地貌的形成演化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外力侵蚀
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固结成岩→沉积作用
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D.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11.广西资源身县丹霞地区山麓底部的自然带是(   )
A.常绿阔叫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高山植被
12.下列关于园区内很多地貌景观只露出“腰身”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顶平缓光照强,土壤保水性差       
B.“腰身”热量条件不足,植物易遭破坏死亡
C.山麓土壤肥沃,水分充足       
D.相对高度大,岩石风化差异显著

    石漠化是在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土地逐渐被石头占据,我国90%的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的先后排序是①④②③       
B.a溶洞的形成与地壳下沉运动有关
C.a溶洞中的石钟乳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       
D.图示过程说明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
14.石漠化地区集中在云贵高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降水集中②农业活动强度大
③土层薄④地表崎岖,坡度大
⑤樵采导致植被破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⑤

    土壤中的CO2溶于水后可溶蚀石灰岩,是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动力,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中的CO2浓度有较大差异。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喀斯特地貌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植被条件下土壤中CO2浓度的垂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为减少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       
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16.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
A.土地红漠化       B.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碱化       D.石质荒漠化

    迎风坡植树法是库布齐治沙人探索出来的一种治沙良方。借助库布其沙漠风向特点,在流动沙丘迎风坡的2/3处以下植树种草,集中在沙丘的下部挡住来风,利用风力削平未造林的沙丘上部,填埋沙丘底部,使流动沙丘得到固定、高度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最符合图示的沙丘形态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18.只在沙丘迎风坡2/3处以下植树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风速,减少侵蚀      
B.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C.地势较低,水源较多      
 D.光照充足,易于成活

    下图为某中学研学小组在浙江山区考察时,在山坡上发现的一片由大小不等、棱角较分明的石块组成的地貌的照片,他们给这种地貌命名为“石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推测“石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物理风化作用       B.风力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沉积作用
20.研学小组同学判断该岩石的类型,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若有层理构造,一定是侵入岩       
B.若有板状构造,一定是变质岩
C.若由砾石组成,一定是喷出岩       
D.若有气孔结构,一定是沉积岩

    山东乳山市白沙口湾水深约2米,据研究,其成因是第四纪冰期后期气候转暖,黄海海水浸没而成,并在基岩海岸上发育了古海蚀崖。距今约5~1万年前,该海湾形成了东西延伸的白沙滩沙坝,潟湖也随之形成。在潟湖北部,白沙滩河每年携带泥沙输入,但其输沙量季节差异大。1984年,为阻挡东来的沿岸泥沙淤积堵塞潮流通道,于是顺着潟湖出口修建了350米长的丁坝。下图为白沙口海岸地貌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引起第四纪冰期后期至今海岸线变迁的原因,其先后顺序是(   )
A.泥沙淤积——海平面上升——海浪侵蚀
B.海浪侵蚀——泥沙淤积——海平面上升
C.海平面上升——海浪侵蚀——泥沙淤积
D.海浪侵蚀——海平面下降——泥沙淤积
22.白沙滩河输入潟湖泥沙量最多的月份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23.丁坝修建后,对下列地理事物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白沙滩沙坝向西增长加快       
B.潟湖面积逐渐变大
C.白沙滩沙坝向西增长减缓       
D.潟湖面积保持稳定

    位于陕西省神木县窟野河流域的六道沟小流域,地处毛鸟素沙漠的边缘,流域内某地西北坡侵蚀强于东坡。下面左图示意六道沟小流域地理位置,右图示意该地西北坡和东坡采样点分布及坡面起伏,其中采样点1-4、16-19和32为耕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六道沟小流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有风蚀和水蚀地貌       
B.植被常绿、高大
C.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D.土壤富含腐殖质
25.流域内该地西北坡侵蚀强于东坡的主要原因是(   )
A.西北坡土层薄       
B.西北坡植被覆盖率高
C.东坡坡度更小       
D.西北坡风蚀作用更强
26.以下采样点大颗粒沉积物最多的可能是(   )
A.19       B.20       
C.23       D.24

    哈萨克斯坦的一片草原上分布着成千上万颗神秘石球,被称为石球谷。这些石球直径大多有三四米,主要由沙土组成。有些石球会自然裂开,裂开之后可以发现里面有“石蛋”,“石蛋”易碎。读哈萨克斯坦石球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7.哈萨克斯坦石球自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作用强       B.风化作用强
C.冰川作用强       D.海浪作用强
28.哈萨克斯坦石球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①碎屑物在沉积过程中  
②岩浆在冷却过程中  
③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④其他物质围绕核层层凝聚  
⑤与周边环境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种矿物凝结成核
A.①→⑤→④→③       B.①→⑤→③→④
C.②→③→⑤→④       D.②→⑤→④→③

    碎屑物质的粒度特征是分析沉积环境的重要指标,沙漠沉积物的粒度分析可以反映风对颗粒的搬运过程。风对沙粒沉积的分选性(沙粒越单一,分选性越好)影响较大。下图示意某沙漠区沙山不同位置的粒级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下列地貌类型中与该沙山成因相同的是(   )
A.恒河河口沙洲       
B.撒哈拉沙漠新月形沙丘
C.北欧峡湾海岸地貌       
D.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
30.沙脊位置缺失极粗沙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极粗沙(   )
A.受重力作用下滑       
B.受山坡阻挡
C.风力难以搬运沉积       
D.受风力侵蚀搬运
31.沙山不同位置的分选性由好到差的排序是(   )
A.山脚一山坡一沙脊       
B.山脚一沙脊一山坡
C.沙脊一山坡一山脚       
D.沙脊一山脚一山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地理概念:外力作用
考点19 营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 考点练习
专题05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好题共享】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及分布地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