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迷 茫

作者|高树军

       人生经历的点点滴滴,有时候没来由的就会涌上心头。譬如现已难觅踪迹但早年在故乡经常看到的织布、打铁的匠人,他们从事特殊的生产工种,尽管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却呈现出浓厚的艺术色彩。对于这些独具匠心之人而言,这既是一种劳动方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当代社会倡树“工匠精神”,我深以为然,且有更多更深的感悟。

       逛线师傅就像乐队指挥

       北方山村的农闲时节,女人纺线,男人织布。纺车几乎家家有,织布机却少之又少,全村也不过一二架。单机织布是纯手工活,技术含量高,从业师傅俗称“织布匠”。织布匠在织布前必先逛线,所谓逛线,就是将缠在“线滚子”上的纺线梳理成线束的一道工序。

       织布匠手持细长的勾杆站在自己精心布置的“线阵”旁,自导自演的剧目便开场了。眼前是十几根固定在地面上、成弧形排列的拇指粗细的立轴,以及缠好棉线且安装到立轴上的“线滚子”;在“线滚子”和墙壁之上两米高处的小滑轮之间,由一根根细棉线相连,构成了一扇倾斜的下宽上窄的白色扇面;这些细棉线穿过小滑轮后便汇集成一股粗线束,被叠放到充作容器的大面盆中。织布匠在大面盆上方用勾杆牵引着线束作循环运动,而棉线扇面中的十几条细线,则分别牵动着地面上的十几个“线滚子”一起转动,嘎啦啦啦、嘎啦啦啦……发出节奏一致、音色不同的声响,恰似是乐队合奏。在偏僻清寂的所在,织布匠化身为乐队指挥,那些本无生命和情感的“线滚子”变成了演奏者,大盆里叠放有序的白色线束就像五线谱,单调重复的劳动便有了情调。此情此景,岂不妙哉!

       织布匠才是高明的舞者

       在生产队闲置房间的窗前光亮处,摆放着一架织布机,几乎全用木质构件和绳索组成,高低错落,棉线纵横,织布匠端坐在机前。如果未曾亲眼目睹,你很难想象织布匠的劳动情景。但见织布匠一手推一手拽,间或左右穿梭引线,双脚上下踏动,手舞足蹈,头摇脑晃,似乎周身上下没有一块骨头不活动,而又没有一处不协调,像一位高明的舞者。相伴而来的便是织布机发出的节奏感极强的律动声响:嘁哩喀嚓、嘁哩喀嚓、嘁哩喀嚓……虽单调而欢快!人们时常趴在窗台上好奇地观赏不知疲倦的独自舞动的织布匠,细密的布匹便在其手下一寸寸的神奇的延伸开来。

       铁匠锤下的锻打艺术

       秋天农忙时节,每逢赶大集,在其一隅必有红炉。红炉者,打造铁质农具之所也。“当当”锻打声响起,便是红炉的广告语。

       打铁场景十分热烈。当铁匠师傅用铁钳夹起烧红的铁件放到铁砧上,师徒二人便用铁锤演奏一曲打击乐——师傅用短柄小锤在铁件上敲击,时轻时重,时急时缓,发出轻灵的“当当”声;徒弟则持长柄大锤,合着师傅的敲击节奏与部位,奋力锤打,沉闷的“咚咚”声震得地面发颤。趁着铁件高温未退,师徒无暇旁顾,一阵紧似一阵,时而小锤起大锤落,时而小锤旁敲大锤重击,“当咚、当咚……当当当……咚咚咚……”伴随着清亮动听的敲击声,火星四射,或溅落在铁匠胸前的皮围裙上,或溅落在围观者的脚底下,引起一声惊呼与阵阵欢笑。铁器被反复烧制锻打,渐次成型,渐趋完美,最后一次回炉烧红之后,便被浸入冷水中淬火,只待“滋啦”一声,便获新生。人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生活中不乏简朴的惬意。

       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这样的劳动场景实在是难得一见了。农业生产被机械化、智能化所取代,农民子弟纷纷涌向了城市。然而时下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虽然带来了高效率、高效益,同时造成了过重的精神压力与创伤,致使人们心理焦虑、心灵空虚甚至生活无趣。难道人们所追求的有品质的生活就是这样子的吗?

       有时候,走得太快了,却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2018年9月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难忘幼时打铁声:叮叮当当
纺车的记忆zjkzxd
生活大观——织 布
炉火映红铁匠街——铁匠街与古城龙门轶事之二
织布机
复兴的“女十忙“,现代织女的传统工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