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没有孤独感的人是肤浅的丨周国平“爱与孤独”烟台分享会回顾

编者按

8月4日下午,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受烟台新华书店热情之邀,携四部著作《爱与孤独》、《宝贝,宝贝》、《灵魂只能独行》、《妞妞》举办了“爱与孤独———周国平读书分享会”。活动期间,休闲范儿十足的周先生与烟台读者展开了精彩的“哲学对话”,有问必答,金句频现。


活动结束之后,周国平向书店的工作人员感慨:“没想到烟台有这么多爱读书的朋友,有这么多爱哲学的朋友!”


接下来,跟着小树一起回顾吧~


          烟台新华书店(南大街购书中心)正门处悬挂的条幅让分享会现场愈发热闹

 

▲几百名读者将书店的一楼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你能发现周国平老师在哪里吗?


一场普通的读书分享会,“炸”出了不少忠实粉丝。一位读过《中国人缺少什么》一书,并且经常向身边好友推荐周国平著作的女性读者,在抢到提问机会后,冲破层层人墙,与周先生来了一个拥抱,让现场其他读者羡慕不已。



周国平为这位读者竖起大拇指:“这本书我用了17年时间才完成,主要研究了两个人,一个是严复,他最早翻译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另一个是王国维,他最喜欢德国哲学。这本书内容还是很难懂的,你们能读懂这本书,很厉害。”



在分享会开始前的半个小时,烟台本地媒体记者对周国平进行了群访。在谈到家庭教育的话题时,周老师认为如果要在做父亲和做名人二者之间选择的话,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因为做父亲是男人最为难得的一种经历,身为父亲,对很多事情有着更加健康的看法。


在《宝贝 宝贝》一书中,周国平曾记述了女儿啾啾从出生到上小学后的成长故事。在他的眼里,女儿既是哲学家,又是诗人。谈及如今已20岁的啾啾,周老师语气温柔又充满感慨:“小时候我是女儿的玩伴,宁可不写那么多东西,也要陪孩子一起玩耍;孩子长大后,我最希望的是做她生活中重要的朋友,现在正在努力争取,有点希望。”


对于热爱艺术并表现出很高天赋的女儿,周国平坦言完全不干涉她的职业选择。“其实父母完全没有必要强求孩子按照自己规划的人生发展,毕竟,美好的愿望一旦落空,是孩子和家长的双重失落。”



随后,另外一个记者提到了感动无数读者,至今仍不断加印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她问周老师如何面对人生中的磨难。周国平在安静了几秒钟后说,“基础的方法是忍受,更高一点的境界是超脱”。


回顾那段不是人人都能经历的巨大心灵磨难,周国平也不由唏嘘:“苦难总会以各种不同形式发生,也是对生命坚韧度的考验。哪怕没有啾啾,妞妞留下的伤痕,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也会慢慢结痂,慢慢愈合,人不可能老在伤痕里生活。无论是谁,你遇到了人生中这种创痛、这种悲剧,你不会老在那里生活。那样的话,你是活不下去的。对待磨难,最基础的办法是忍受,更高一点的境界是超脱。”


如何从丧女之痛中“超脱”?周国平给出的方式是哲学和写作。无独有偶,在分享会的现场,也有一位大四的学生同样谈到了恐惧死亡的话题,希望周老师能够帮助自己看开死亡这件事情。



周国平直接回答:“我办不到。我自己还是恐惧的。我觉得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本能,这是生命的本能。生命的本能是无法克服的。哲学只能克服对恐惧本身的恐惧,想要将这种恐惧彻底参透很难。但心中有哲学,就不会担忧信仰的失落甚至崩塌。”


'写作有帮助吗?”一位读者小声的问。


“写作是对生活最好的挽留,我在写作上是‘自私’的,不为其他人写任何东西,只为表达自己。正如《爱与孤独》的书名,爱是巨大的精神能量,而孤独则是巨大的内心力量,两者既是享受又是折磨,一个没有孤独感的人是肤浅的。”周国平说。


挤到前排鼓掌声音特别响亮的高中生不断举手,终于等来了主持人“翻牌子”。他开口便对分享会背景板上的一句话提出了质疑:“孤独源于爱,我不同意。我觉得孤独源于无聊。”现场观众都笑了。


周国平和这位高中生说:无聊和孤独,我告诉你是两码事。

孤独是内心有很强烈的精神能量,没有地方去施展,积压在心里,没有接受者。不管是爱情还是写作来接受,反正这种能量是需要接受的,人需要把它释放出去。如果没有人去接受它,这个时候你感到的就是孤独。

无聊是你内在的竞争,能量是很微弱的,你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干什么你都没有兴趣,这个时候你就无聊了。


高中生追问:“不爱的人为什么不会孤独?”


“爱是一种强烈的精神能量,如果你没有这种精神能量,你就不会孤独。”


热爱哲学与文学的读者,专注地聆听


随着话题的深入,现场交流的氛围愈发高涨。一位年轻的读者因为分数不够遗憾地与北大哲学系擦肩而过,看得出来他对哲学有感情,但对学习哲学的方法还不甚了解。在人群中,小树也发现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聆听这场哲学对话,试图让孩子提前感受到哲学教育。


周国平却说,哲学教育无需刻意,重在培养独立思维。他回顾了自己是如何走上哲学这条路的。很多读者都知道周国平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但并不知道的是,高考报志愿,全班只有周国平一人报了文科专业,其他同学都选择了理工科。当时他的语文老师劝他,学文科只能像自己一样做个中学老师,直替他惋惜。可周国平意志很坚定,虽然自己数学成绩拔尖,但就想“文理兼修”,现在看来,专业选对了。


但这条路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周国平郑重地告诉现场读者对于学哲学的态度和方法:“我从不建议高中以下的孩子读所谓的哲学读本,一方面,这种略显刻意的阅读要求,很难找到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兴趣的读本,另一方面,很多孩子提出的看似天真、童稚的问题,实际上都有着深刻的哲学性,父母最好的办法是跟孩子一起讨论,而不是用一本大部头强行灌输。”


如果是高中阶段以后的学生,周国平建议有的放矢地让孩子用哲学思维解决问题,并举起了法国的例子:“法国的高中会考必须考哲学,其中一些命题的深度和难度,在我们看来完全超越了中学所掌握的知识范畴和领悟能力,在并不限定标准答案的情况下,学生的作答不但要引经据典,更要有独立思考,这种从拿破仑时代延续至今的考试方式,甚至成了评判法国人才水准的重要考核依据。中国的国情未必适合用哲学作为学生学业水平的检验依据,但哲学中最重要的独立思维,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


分享会的时间过得飞快,主持人提示只能提最后一个问题了。这个机会最终留给了一位中年男士,据他所讲也是带孩子专门来参加分享会的。在提问中,他思路很清晰,连珠炮般罗列了对中国目前的语文教学显露出来的问题,表达了忧心忡忡之情,向周国平探讨语文教学该怎样走。


周国平问他是不是语文老师,他说自己是数学老师,这个意外让现场再次发出笑声。


熟悉周国平读者应该知道,周国平在去年写了一本书《对标准答案说不:试卷中的周国平》,表达了自己对当下语文教育的思考。小树记得陪周老师去中学校园中讲座时,有学生见到周老师会不好意思:“我们的语文阅读理解经常有您的作品,我以为您是民国时期的人呢!周老师,您的作品让我们分析起来太痛苦了,总是做不对!”



当时周老师回答:“我做自己文章的阅读理解也是刚及格,对照标准答案,也是哭笑不得,当时我根本就没那样想!”


在周国平看来,语文不仅仅是知识,把语文当作知识,这是个错误的定位。语文主要是能力,培养两方面的能力,一个是模拟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另一个是感受和思考的能力,这是人文素养。


而现在的语文学习,把语文当作一种知识,出现了一味地死记硬背、迎合答案的现象,力量没有完全放到培养能力上面。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本来就是千人千面的事情,何来标准之说呢?”


这样高质量的对话,在碎片化的时代尤为可贵。


尽管一再提示这是最后一个问题,许多“痴情”读者的仍举着手不肯放下。哲学、人生、爱、孤独……围绕在自己和身边的问题太多太多了,一场对话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幸好,我们还有书籍,我们一直都在阅读,走在求知解惑的道路上。


小树也欣喜的看到,书店里熙熙攘攘的读者或站或坐,享受着知识带给自己的快乐。



接下来就是读者更为期待的签售啦,放几张火爆的签售照片吧~感受一下烟台读者大海般的澎湃热情


 排成长龙的读者


猜猜读者和周老师说了什么,他这么开心?


          虽然是避暑胜地,但当天天气真的很热,周老师的衣服都汗涔涔的




看不清签名?放大版奉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和心灵鸡汤的区别是什么?
生命召唤之孤独哲学
周国平指点青春----《人生幸福的哲学》
黄色周五 |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本性自足,你属于你自己
周国平:尼采百年前预言“人们没有信仰将持续200年”
豆瓣8.8《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一本受崔健等人热捧的哲学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