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察民情 纳民意 适民需 办民事 解民忧 暖民心

察民情纳民意 适民需 办民事 解民忧 暖民心

 

泸西县把“服务工作大局、服务基层一线、服务人民群众、促农增收致富”作为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开展“上门式、互动式、菜单式、一站式、帮扶式、亲情式”六式服务法,全力打造“群众满意工程”。

深入基层,“上门式”服务“察民情”。 前移服务窗口,下延工作前台,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农林科技局在春耕生产中组建农业科技宣传培训、测土配方施肥、蔬菜生产、水果生产、设施农业、优良种子推广和农业信息7个践诺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结合派出单位的行业特点和指导员的专业特长,抽调59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分别组建工业经济、农村惠农政策、创省级文明县城咨询等7支各具特色的服务队深入基层为群众服务。县科协引导单位党员与农业专业协会党员组建特色产业服务队,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县水利局引导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党员业务骨干组建防汛抗旱应急先锋队,做好防汛抗旱应急联动。各乡镇引导乡土人才中的党员组建服务队,帮助群众切实提升劳动技能。截止10月,全县各部门作出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等承诺860余项,进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重点、难点问题441个,提出合理化建议423条。

跟踪问效,“互动式”服务“纳民意”。以群众是否满意为根本评判标准,在群众中开展“三问三知”活动,即:问政于民知得失。征求群众对三产发展、结构调整、民生工程、机关效能等方面的意见,查找工作不足,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整改;问需于民知冷暖。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问计于民知虚实。重大决策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汇集民智,凝聚民力,保证重大决策更加科学、更加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窗口单位和部门结合职能职责制作和设置“三箱一表”,即:在门口醒目位置设置“意见箱、建议箱、社情民意箱”,在群众中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表”,调查群众对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并认真查找梳理在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本着“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重点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整改,努力做到“科学决策采自民间、发展举措遵循民意、解决问题赢得民心”。

强化培训,“菜单式”服务“适民需”。在发放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认真梳理群众最希望掌握的技术问题,根据群众的“菜单”,各窗口单位和服务部门按需求“配厨”、“配菜”。一是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花农学校和农民网培学校等平台,分层次、分行业对农民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二是以三塘乡的“三塘讲座”和金马镇的“学习?思考”素质提升工程等为学习载体,组织开展对村干部的学习培训,增强村组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三是依托地方学习平台——“泸西论坛”,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到县内举办“发展论坛”报告会,并整合县职教中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家书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资源,加强机关党员干部培训,把“干部学习”变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潜在“生产力”,真正实现“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搭建平台,“一站式”服务“办民事”。在不改变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情况下,科学整合现有行政服务职能,构筑县、乡(镇)、村、组四级便民服务体系。一是健全服务机构。实行一人多岗,一岗多能,集中办公,统一管理。二是完善服务功能。将服务内容、申报程序、代办项目、服务热线列入政务公开栏,实行无偿服务。三是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认真受理,限时按质办结,并将办理结果及时通知申请人,征求群众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建立联动机制。县级行政服务中心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定期向上级行政服务中心报告业务开展情况,各级服务中心之间通过加强沟通交流,互联互通。全县共建成县级政务服务中心1个、乡镇农民服务站8个、村级农民服务代办点86个、小组代办点256个,配备服务工作人员390余人,向群众开展集中办、限时办、承诺办、预约办、委托办等服务,让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真正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

结对共建,“帮扶式”服务“解民忧”。组织开展“五个一”帮扶活动,一是理一条思路。帮助农户理清发展思路,确立主导产业,让群众树立增收致富的信心;二是送一门技术。深入了解农户技术需求,协调组织开展农业实用信息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形式拓展增收渠道;三是签一份订单。充分利用全县现有的劳务公司和协会,动员群众外出务工,发展“保护价”订单农业,消除群众顾虑;四是办一件实事。与农户进行面对面交谈,了解群众面临的生产、生活难题,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五是献一份爱心。适时组织开展爱心捐赠,让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截止10月,全县40余个县级部门深入群众访贫问暖110余次,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1200余人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760余件,落实帮扶资金4000余万元,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成帮扶对子480余对。全县33家单位承诺为各乡镇帮扶项目139个,承诺协调无息、贴息等各类贷款资金共计2140余万元。

贴心对待,“亲情式”服务“暖民心”。 一是改进服务设施。银行系统、交警大队车管所等窗口服务单位设置排队叫号系统和休息区等,各窗口单位和部门在办事大厅设置液晶电视、饮水机、报刊杂志、休息座椅等,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服务环境。二是改善服务态度。窗口服务单位普遍开展“微笑服务”活动,设立“党员示范窗口”,要求广大党员带头做到“三声”(来有迎声、问有回声、去有送声)、“四心”(热心、真心、诚心、耐心)、“五一样”(受理、咨询一样热情,新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早来、晚来一样接待)。对办事群众上班期间未办完的业务,推行延时服务制度,力争不让办事人跑第二趟;对一时办不了的,承诺限时办;确实不能办的,向群众说明原因,做好解释工作,确保群众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快事快办”原则,优先为残疾人、老年人服务,并根据相应的政策给予优惠或免费服务。(泸西县委组织部  高小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1"群众工作法
坚持群众路线 永葆政治本色
做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济宁市加强小区党支部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基层速报 ┆ 宁夏平罗:“五心工作法”全力推进社区基层治理
“暖心服务得民心”:探索老旧社区治理新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