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自己对原子光谱法做加标回收率问题的一些看法 - 高工LED - 工程师社区
从去年起论坛的有关方面就打算在ICP版面开办一期线上讲座,一是因为本人一直没有得到空闲,特别是近期经常感到比较疲惫,而且本人的能力、经验及水平都有限,未必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成效;二是个人觉得有关ICP方面的基本知识论坛中大多都出现过,本人也进行过总结,况且专业书籍及有关教科书中一般都有,意义和作用都不是太大,而是对现实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实际作用可能会更大,所以到现在也没有落实和实施。
前两天看到有人提到关于做回收率的问题,觉得这一话题比较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故打算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供大家探讨。
做加标回收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验证所选用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怎么去做如何来做就显得很重要了。
有人曾提出了如下两种方案:
1. 加标回收率是指向处理好的样品溶液中加入标准溶液,然后通过测定值来
看样品溶液中待测元素的回收效果。
2. 加标回收是指,在前处理过程中,向固体样品中加入标准物质,然后一起消解,最后变成溶液,然后测定含量,来确定样品的回收效果。
有人亦给出了加标回收率的定义:
加标回收率就是在测定样品的同时,于一个样品的子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进行测定。将其测定结果扣除样品的测定值,而得到加入标准物质的回收率。其计算公式为:

回收率P = (加标试样测定值- 试样测定值) /加标量×100 %

并谈了加标量的大小对加标回收率的高低有较大的影响。
(1) 加入过多或过少标准物质,均不能保证加标样品和样品中所含待测物浓度在相同的精密度范围内;
(2) 当样品中待测物含量较高时,加入标准物质过高,使加标后测定值接近方法的检出上限,这样测得加标样中待测物的误差较大,加标后引起的浓度增量在方法测定上限浓度C 的0. 4~0. 6(C)之间为宜。若分析方法为分光光度法,加标样的吸光度过高,也会造成仪器本身的误差,对分光光度计来说,吸光度A 在0. 7以下,读数较为准确。
(3) 当样品中待测物含量较低时,加入标准物质太少,测得回收率值较差;加入标准物质太多则会改变待测物质在加标样品和样品中的测定背景;
(4) 当加入标准物质是有机溶剂时,加标量过多,则会造成溶剂和标准物质难以在水中溶解,从而因溶解度问题造成对加标回收率的影响。



个人认为对于前面的两种方案其实各有用途,第一种可以用来检验样品经处理转变成溶液后基体对分析结果是否存在影响;第二种可以用来检验整个分析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而结合第一种和第二种可以判断在进行样品处理时是否会造成分析组分的损失或带来分析组分的沾污。
而对于在做加标回收时的加标量的大小,本人基本认同以上说法,即加入的量要适当,太高或太低都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因为在原子发射光谱中存在着谱线自吸的现象,所以加入的量过高会产生误差,从而影响判断;如果加入的量太低,比较接近检出限,或明显小于分析组分的含量,也会有比较大的误差。因此在进行加标回收时,一是标准加入的量要明显高于检出限,二是要尽量与分析组分的含量一致,但同时考虑又不能产生谱线自吸。
最后还有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问题,就是进行加标回收的方法一定要解决好背景问题和谱线的重叠干扰,如不然的话,即使将背景和谱线干扰信号当作分析信号的一部分测出的分析结果,在加标回收实验后也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回收数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什么影响了你的加标回收率?
干货:加标回收率是什么?如何测定?
谁能告诉我,啥是加标回收率?
如何做好加标回收率?
理化检测中的加标回收率应该这么处理
标准品添加回收率2加标回收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