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技人才集聚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研究


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研究报告》

第9期(总第275期)2019-02-26


编者按: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都是目前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而二者耦合协调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构建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基于我国27个省区2015年的相关数据对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文献综述


1. 科技人才聚集


《“十三五”国家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科技人才指具有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具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对科学技术事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主要包括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科技创业、科技服务、科技管理、科学普及等科技活动的人员。近年来,随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等科技人才基地的形成,加速了人才的流动,促进了科技人才向企业、区域内的集聚,由此而产生的人才聚集效应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科技人才集聚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科技人才聚集的内涵、特征分析及聚集效应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科技人才集聚的内涵,国外学者有关科技人才聚集的研究始于人口流动,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Harvey等指出核心区域的快速发展,会吸引原有的和其他区域的人力资本向核心区域聚集,由此而产生的人才流动便是人才的聚集效应。我国关于科技人才聚集内涵的研究以学者牛冲槐为代表,指出科技人才聚集指在一定时间内,随着科技型人才的流动,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物理空间)或者某一行业(虚拟空间)所形成的聚类现象。


二是关于科技人才聚集的特征分析,主要包括科技人才聚集的模式、人才聚集力的评价、影响因素、效应等相关研究。科技人才聚集过程会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和居民消费水平、高等教育水平和科研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人才聚集不仅仅是一种规模经济现象,同时还具有空间性和聚类性,并会伴随产生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激励效应、时间效应、区域效应和规模效应。


三是科技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等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科技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科技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其他经济现象一样,同样会对内外部环境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和不经济效应,如人才聚集的放大效应、羊群效应、马太效应和辐射效应。目前,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人才聚集与产业聚集、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科技型人才聚集与产业聚集之间存在着以人才聚集为主导地位的正向互动关系。有学者指出人才聚集是产业聚集的基本条件,而产业聚集是人才聚集的基础,Yan、Coulombe、Freire-Seren分别以中国、加拿大和西班牙为例,深入研究了科技人才聚集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刘兵等以国家级开发区为研究背景,研究了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揭示了人才聚集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演进的一般规律。


由以上分析可知,科技人才聚集是由于人才流动所形成的一种规模经济现象,并能借助人才的知识积累和溢出效应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鉴于此,本文在芮雪琴等研究的基础上,对科技人才聚集指标体系进一步修正,从规模、结构、质量和潜力四个方面来测度科技人才的聚集。


2. 区域科技创新


区域科技创新是基于国家创新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近年来成为了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科技创新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既有实证研究,又有理论机制探讨。从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区域创新系统及科技创新机理研究,区域创新能力及和创新效率研究,区域创新资源配置及空间分布研究,技术空间溢出及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研究,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研究,以及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及创新制度变迁研究。


关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体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具有权威性的是OECD发布的《技术创新系统手册》和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所界定的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指标的可获得性和重要性,并借鉴杨代刚的研究,本文从区域科技研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和技术吸收及改造能力、科技创新环境四个维度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测度指标体系。


3. 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


科技人才是提供城市创新驱动基础不可或缺的要素,人才聚集的强度、均衡度、规模等会对创新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而科技创新通过改变技术、知识,又会反作用于人力资本的空间分布。人才聚集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融合协调发展方能在聚集区域内更好的促进集群整体的发展,从而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人才聚集与区域创新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才聚集效应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而区域创新系统的协调优化则有助于人才聚集经济性效应的产生和提升,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呈螺旋上升的态势。但也有相关研究表明,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没有直接的互动关系,有学者指出如果当前的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与区域创新效率不匹配,科技人才聚集规模便会对区域创新效率产生负向影响。Howitt等指出人才资本积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Subramaniam等以区域内93家组织为例,结合社会资本研究了人才聚集对组织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人才聚集在与社会资本相互作用下会对组织创新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牛冲槐等采用DEA-模糊函数对科技型人才聚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人才聚集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存在着以人才聚集为主导地位的正向互动关系。曹薇等以1995—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证明了科技人才聚集度与协同创新产出之间具有非线性相关关系,指出并非高技术人才聚集规模越高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二、研究设计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保证能够有效测度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基于系统性、代表性和层次性、适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在结合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特征和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设计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借鉴相关资料,构建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科技人才聚集主要是通过人才聚集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潜力来体现,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主要表现在科技研究能力、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和技术吸收及改造能力、区域科技创新环境四个方面,具体详细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



2. 理论模型


(1)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计算耦合协调度的过程中,指标的权重是计算的关键因素。关于指标权重的赋权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种赋权方法。主观赋权有可能会对指标的掌握不够充分从而产生认识偏差,导致权重不够准确。因此,本文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因子分析法。


由因子分析法可知,n个指标可以由m(m<>



(2)耦合协同度模型


耦合的概念主要来源于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运动形式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状态。本文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系统之间通过各自的耦合要素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程度定义为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耦合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定义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



式(4)中,耦合度值 C∈ [0,1] 。当 C=1 时,耦合度最大,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当 C=0 时,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两系统之间处于无序状态。


耦合度对判别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作用的强弱具有重要意义,但鉴于二者之间的动态性以及在多区域空间对比研究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二者的综合评价值U1、U2 都较低且得分相近,但耦合度却较高的“伪耦合”情形。因此,为评判不同区域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交互耦合的协调程度,引入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其模型为:



式(5)(6)中,D 为耦合协调度;T∈(0,1) 为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综合调和指数,反映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整体协同效应;α、β 分别为二者的协同贡献参数,系数值待定, α+β =1(通常分别取0.5)。


依据物理学中对耦合阶段的划分,本文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同状态分为五个阶段:①当D∈(0,0.1]时,表明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为极度失谐耦合阶段,科技人才聚集缺乏有效的创新环境支撑,同时由于科技人才聚集的积极性不高,区域科技创新活动受到制约,创新水平低;②当D∈(0.1,0.3]时,表明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处于低度协调耦合阶段,二者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互动关系,正处于磨合阶段;③当D∈(0.3,0.5]时,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系统有良好的发展机会,二者之间的匹配度可待进一步提高;④当D∈(0.5,0.8]时,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处于高度耦合协调阶段,二者之间初步形成了相互促进的良性耦合协调发展,科技人才的聚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又能反作用促进科技人才的聚集;⑤当D∈(0.8,1]时,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处于极度协调耦合阶段,即二者之间匹配度达到最佳协调状态,呈现螺旋上升的态势。


三、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1. 数据来源与指标权重的确定


根据科技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拟选取我国31个省级区域2015年科技人才聚集与科技创新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由于部分省市的某些指标缺失,最终得到27个省市的完整数据。各省市科技人才聚集、区域科技创新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6》和《中国统计年鉴2016》。


本文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无量纲标准化处理,然后根据因子分析确定指标权重法原理,得到科技人才聚集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各指标的权重(表1)。由于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过程中不需要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权重,故未计算。


2. 实证结果


根据前述耦合协调度模型,协同贡献参数αβ 均取0.5,分别计算各区域科技人才聚集综合评价(U1 )、区域科技创新综合评价(U)和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结果如下(表2)。


表2 各区域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



3. 耦合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2015年我国27个省级区域科技人才聚集与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各省市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总体普遍偏低。结果表明,2015年27个省市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平均值为0.2170,总体水平处于低度协调耦合阶段,或者说各区域二者之间一直处于拮抗状态,二者之间的协调作用不够强,科技人才在聚集的过程中还未形成进行科技创新的良好机制,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也并未引导科技人才的聚集,即科技人才聚集与科技创新未达到最佳耦合模式。其中,耦合协调度最高的城市为广东,耦合协调度处于全国均值以上的总共有12个省(市),分别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四川、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福建。2015年各省市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排序见图1。



图1  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排序


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发展呈现出科技人才聚集滞后于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态势。全国各省市科技人才聚集和区域科技创新的综合评价平均值分别为0.3104和0.9985,且科技人才聚集综合评价值均小于区域科技创新综合评价值(图2),但科技人才综合评价值高的区域,其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也相对较高,科技人才聚集对区域科技创新仍然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这表明自党的十八大加强重视科技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各省市区域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尤其是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北京这些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水平较高的地方,其科技人才聚集综合评价值也相对较高,主要是由于这些区域也是高校聚集的地方,有相对较多的人才和知识实力来支撑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另一方面,科技人才聚集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区域科技创新,由此往往会对区域科技创新产生一定的胁迫效应,二者之间的差距表明各省市区域关于科技型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还有待加强,在加强建设科技创新的同时,应优先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可通过补偿机制和奖励政策等吸引更多科技人才聚集,加强培育和引进有实力创新人才,尤其是缓解山西、黑龙江、海南、贵州、甘肃、新疆等欠发达区域科技人才的匮乏问题。



图2 各区域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综合评价趋势图

 

从空间分布来看,全国各省市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现象。东部区域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2702,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北京等11个省(市);中部区域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1975,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等8个省(市);西部区域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1634,主要包括四川、陕西、广西、重庆等8个省(市)。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对调整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的区域结构和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格外关注,可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边远地区的财政支付转移力度,支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科技人才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为西部区域科技创新和科技人才聚集提供动力,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以缩小地区发展间的差距。


四、总结


通过对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本文借助物理学耦合模型构建了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对2015年我国27个省(市)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各省市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程度普遍较低。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整体处于“低内聚低耦合”的状态,还需要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聚集作用,提高科技创新与人才的聚集程度。②科技人才聚集综合评价值均低于区域科技创新综合评价值,表明了科技人才聚集落后于区域科技创新,而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各省市在加强科技创新建设的同时,应注重优先实施人才发展战略。③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耦合协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状态。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表明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区际不平衡问题突出,这往往会加剧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区要加强实施更积极的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从而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尽快缩小地区差距。


因此,各地方政府应能够通过对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耦合作用的引导和强化,加强对科技人才聚集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的重视程度,根据地区发展状态制定差异化战略,调整和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的区域结构,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人才的结合,实现科技人才与区域科技创新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发展。囿于理论水平,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①对于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在指标选取上可能欠缺全面性;②针对我国各省市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耦合协调度的分析,只使用了截面数据,反映了2015年的状况,不能反映耦合协调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完善。


文章来源

高卉杰,李正风,任莎莎,邓大胜.科技人才聚集与区域科技创新的耦合协调度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48(12):109-118.


作者:高卉杰 李正风 任莎莎 邓大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大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长三角创新协同发展的瓶颈与五大战略
政用产学研
《关于进一步强化科技激励的若干措施》正式印发
教育部:“十四五”时期重点提升四个方面的教育供给水平
新时期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