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忠孝为本耕读传家的婺城沙坑村

忠孝为本耕读传家婺城沙坑

    为了确保读书田不被人侵占,沙坑郑氏家规作了明确的规定:如有盗卖祠堂田(读书田)者,宜变产赎出,违者革祠不书其名。也就是说,如果盗卖祠堂田,在变买家中财产赎回后,还将受到革出祠堂,在宗谱中不记入其名字的严厉处分。 

    沙坑村位于龙潭风景区上游2公里,距金华城区50公里,湖大线公路从村口经过。站在附近的小山坡上,一眼望去,只见沙坑村地势平坦,四面环山、村后山高林密,群峰连绵,真是个风景秀丽的小山村。据村主任郑岳林介绍,村中还有许多古树,主要为香枫、红杉、红豆杉等。
   全村共有102户、276人,其中郑姓村民就占了90%以上。全村拥有耕地150余亩,山林7500余亩,其中毛竹2000余亩,茶叶500余亩。农户主要种植稻谷、玉米、高山蔬菜、瓜果、香榧等,尤其以种植茶叶为主。外出务工,采摘茶叶、摘粽箬、山林中的树木毛竹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据《沙坑郑氏宗谱》记载,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为三等诸侯国的国君,国号为“郑”, 此后,桓公的儿子郑武公帮助周平王巩固了东周,因功被赏赐虢、郐之间的土地(今河南郑县一带),在那里建立了新的郑国。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自郑鲁公始,国人逐以国为姓。以后郑氏子孙分布渐广。
    西晋“永嘉之乱”时,郑氏又大举南迁。郑庠公为晋怀帝时御史,生二子,长子平公,次子眙公。平公时居衢州,为晋大将军。后为处、婺、越、杭、台等地郑氏始祖。唐禧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台州剌史郑苏辅的五个儿子即如凤、如娈、如山、如泉、如海,自杭“挚家渡江而南,散居衢、括间,一部分迁居遂昌航头(今渡船头)。南宋时,孟烈公迁居长濂,是为长濂郑氏始祖”,即为沙坑郑氏宗谱所载一世祖孟烈公,后长濂郑氏逐渐发展。
    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0年),郑廷柏自长濂迁居后塘(沙坑),为沙坑郑氏始祖。廷柏公此后在沙坑定居繁衍生息,发展生产。廷柏公生有一子,为秉煌公。秉煌公有生二子,长子一寰公(返居长濂),次子一寓公居沙坑。一寓公生四子,长子应承,次子应良,三子应冬,四子应御。从那时开始,四房子孙逐渐发达兴旺起来。经过数代人的努力,沙坑郑氏在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期。在此时建造了下屋大厅堂,厅堂为三进七开间楼房,号“廷龄堂”, 楼房内雕梁画栋、颇为壮观。之后又在上屋建造七开间两厢房堂楼一座,称号“承德堂”,亦是雕梁画栋,但现在均已不存。
    该村现存的古建筑主要为郑氏祠堂。郑氏祠堂建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7年),三进三开间二天井,分上、中、下三进,第三进(上进)雕刻着24孝图、花鸟鱼龙和文言古训字句,七级台架上存放着历代祖宗灵牌神位。祠堂内挂有古代书法名人郑士文公手书匾额十余块。遗憾的是,这些匾额现已散失殆尽。
    目前,该村还有一幢清代住宅和一座香火屋仍保存完好,在村附近的九龙山上。在九龙山巅有一座400多年的古庙,称九龙庙,分上殿和下殿。据史料记载:该庙建于明朝末年,乃一得道高僧发现此处有祥瑞之气而兴建的,后多次修复。九龙庙独具特色,具有精美的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
    耕读传家,四兄弟一举成名,在当地传为美谈。

    郑氏宗族以忠孝为本,耕读传家,着力培育下一代,早年出过进士和许多贡生、庠生。在清代,沙坑郑氏族人受皇恩钦赐顶带者有32人,其中,鼎相公曾受皇恩钦赐顶带2次,有邑庠生5人、国学生1人、廪贡生2人、武庠生1人。
    据《沙坑郑氏宗谱》记载,郑氏太公郑元兴,字发之,为国学生。他勤耕苦读,勤俭持家,致富有方。在清乾隆年间,在下屋新建了三进七开间二天井的大厅堂,两旁还有附房,中央厅堂挂有匾额“延龄堂”和处州(丽水)知府赠的“壶德延龄”两块金字牌匾。妻子祝氏贤慧善良,勤劳节俭,教子有方,生育五子均培育成才。
    祝氏15岁时嫁入郑家,淑性幽静,孝顺翁姑,妯娌和睦。祝氏嫁入郑家时,家中比较贫困,她辅助丈夫,勤俭持家,家中逐渐富裕。后来,祝氏生育了5个儿子。由于祝氏教子有方,所生五子,勤耕苦读,除小儿子士聪早亡外,士文为廪贡生、士都为廪贡生、士章为国学生、士彪为邑廪生,均培育成才。
    地方乡贤申报到处州府后,处州府知府授予“壶德延龄”金字牌匾一块,以表彰祝氏几十年良好的家庭教育和艰苦努力。祝氏的大儿子郑士文为廪贡生,作为长兄,他继承了上辈的耕读之风,勤耕好学苦练,在他的带领下,士都、士章、士彪三兄弟都努力读书,或考中了秀才,或成为太学生,四兄弟一举成名,在当地传为美谈。
   清道光年间,以郑士文为首的士字辈兄弟共同努力,筹资建造郑氏祠堂,祠堂为三进三开间两天井,分上、中、下三进,并建有附屋房四间,整个祠堂雕梁画栋,大方美观,从面提高了整个村庄形象。    从清朝道光年间祠堂建成后,上辈祖宗就留取祠堂田几十亩、山林百亩,用作宗族儿孙议事、劳作、办学校、奖励学子、建事业的应用开支。如清明、冬至祭祀拜祖宗等。每年郑氏60岁以上的老人、学子、祠堂头、族长参加祭祀后聚餐。祠堂田租按年交清,由祠堂头、族长亲手存放祠堂粮仓保管,需用时由祠堂头、族长等人一起支付。 从清朝至民国期间,该村就有了村办小学,学生就读地点放在祠堂第二进,由族长当校长。每个小孩从7岁时就上学,入学那天父母给自己的小孩穿戴好衣冠鞋袜,打扮整洁,带进学堂,并且奉上学礼、红包、红卵(鸡蛋)四只,由教书先生领学生到上进祖宗牌位前跪拜祖宗和孔子像,然后到学堂教读。
   教书先生的工资由祠堂田租谷、租金开支,教书先生的吃住由祠堂头、族长安排,付给教书先生工资全年1200斤左右的粮食。学生如读到高等小学、县级、地市级、省级学校,则按等级高低进行补贴。祠堂有学生田,种植田租谷按学生人数平摊,在当期学生人数多补贴粮食就少一点,学生人数少补贴粮就能多一点,学生能读到县级以上的学校,每个学生一年就能得到几百斤粮食的补贴,以资鼓励。
    据沙坑郑氏宗谱记载,为了奖励读书,除了祠堂中原有的祠堂田用来奖励郑氏子孙外,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去世后,也会留下读书田,捐献给祠堂管理。因此,祠堂田的收入除了用于祭祀等事外,主要用来奖励读书。
    1927年,沙坑郑氏宗谱中就有这样一条家规,“祠首(宗族中公推出的德高望重的祠堂管理人)议决津贴学费,对村中族人到外地读书的进行奖励:至杭省(杭州)读书全年每人贴洋(银元)十元,至上海读书全年每人贴洋二十元,至南北二京(南京、北京)读书全年每人贴洋三十元。”那时,三块银元可买100斤米,可见这是一笔很大的奖励。
    家规中还规定:“如有盗卖(祠堂田)者,宜变产赎出,违者革祠不书其名。”也就是说,如果盗卖祠堂田,在变买家中财产赎回后,还将受到革出祠堂,在宗谱中不记入其名字的严厉处分。

沙坑村传承了半耕半读、克勤克俭的好家风,该村历来办有小学,上世纪50年代,包括戴村、横坑两村村民的子女也在此就读。教师工资由国家补贴。村集体和学生学杂费主要用于负责和维持学校教师的部分工资和办公用品。1994年,沙坑村终止办学,并入戴村小学就读,2008年又并到箬阳乡校就读。
    郑氏从始祖延柏公迁居到沙坑,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历经17代,郑氏人口也已达到460余人。改革开放后,大多数年轻人走出大山,到外面读书、创业、工作,为国家的发展作贡献,迁往金华城区、武义等地居住的就有160余人。
    多年来,沙坑村培养了众多的大学生和人才。他们当中有专家、教师、干部,也有劳动模范。    

2015年,该村利用1975年建造的占地500多平方米的沙坑大礼堂,建起了文化礼堂,方便村民在礼堂开展各类文化文艺活动。由于成绩突出,该村2006年被评为婺城区“文化示范村”,2007年被评为婺城区“生态村”,2012年被评为婺城区“绿化示范村”,2014年被评为箬阳乡“先进单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西大楼村郑氏宗祠,一座风水绝佳的古建筑
嵊州对联遗存·宗教类·祠
【金华文化】汤溪镇下洲村:仲淹后裔 耕读遗风
详情
【美丽乡村】水唇欧坑
《白鹿原》| 一个女人的死,和一个时代的悲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