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唐文章建安骨

汉唐文章建安骨

——从范浚诗中看他表达出的忧国忧民情怀

邓亚平

我读范浚先生的诗不多,不敢对这位先贤的诗作妄加评论。接触范浚先生的诗是从拜读范国梁先生的《范香溪先生文集》开始的。《范香溪先生文集》一书中收录的卷之二十、卷之二十一、卷之二十二是范浚先生的诗作,从这些诗作中,我读出了韵味,一种与宋代当时诗坛上所流行的文风完全不同的诗韵。因为,先生这些诗作大多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看似好像在写平常的生活琐事,却在喷薄出自己一腔报国的热血,他的诗往往在写实的时候,借助大自然的美好来针砭时弊,这种诗韵有如汉唐的文章,具有建安的风骨,让我对范浚先生的为人由衷的钦佩。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范浚的诗,虽然平实,只写普普通通的生活,却意境深邃,发人深思,可以说超越了宋代一般诗人的意境。他的作品比当时社会上普遍的文人们更能洞幽察微,他在诗里所表达出的情怀,是一般文人所达不到的。

在中国唐宋时期的文化中,诗词是占主导地位的。尤其是晚唐时代以后,政局动荡,烽烟四起,社会矛盾突出,使得唐王朝一天天走向衰微。在这种社会处于没落的时代中,文人们的感伤多于思考,沉迷多于追求,梦幻多于希望。在诗人们悲观失望中所创作的诗歌,大多笼罩着哀婉伤感的情调,而且不少作品只趋于华丽纤巧,这种潮流是晚唐诗坛的两大潮流之一,对后来的宋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一种潮流是,虽然也有不少现实主义的诗人,直接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以正能量的诗歌来反映尖锐的阶级矛盾,在创作上开拓了一种比较豪放的文风,而且这种文风对后代的宋文化影响也非常大,对北宋前期的诗坛也产生有一定的影响,这种豪放的风格可能对后世范浚的诗意倒有一定的触动,但估计影响不大。

唐代文学曾有一度繁荣,文学开始从宫廷中解放了出来,渐渐地接近民间,因此使文学的创作走向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初唐时期的前五十年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后五十年,以“四杰”为代表的文学突破了宫体诗的题材。盛唐以后大批诗人涌现,风格纷呈,题材广泛,以李白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政治诗和边塞诗占了主导地位。到了中唐以后,流派更多,但社会的发展使诗歌的主流转向现实主义的轨道,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附登上了历史舞台。晚唐时候,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发展,不少人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是,诗坛开始充满了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爱情主题走向舞台,诗和词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相继走向了市场。

北宋初期,文坛上出现了很多词作,这应该说是在原唐诗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文学的改革,这种文学的革命,不仅仅是一次重大的文风变革,更是一次政治文化的革新。在历史上,任何一次文学革新的兴起,总是会与政治上的革新相呼应的。当时,北宋初期的诗作,在文体上俨然已经开始以短章小词来配合令曲,在内容风格上亦多南唐词人的痕迹。可是,其诗文革新又是唐代古文运动在继续不断的发展。

宋仁宗时代,由于“积贫”与“积弱”的社会矛盾激化,使得天下危机重重,加上政治体制腐败不堪,社会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状态。这个时候,文学界先后出现了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掀起的诗文革新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成就就是促成了苏轼豪放派诗词的兴起。因此,给北宋中期的文学带来了一度繁荣,使得词坛上出现许多文人在纷纷效法苏氏风格,一时间词的崛起风靡天下。

但是,北宋诗词发展到了后期,大有多种流派争奇斗艳的趋势。这时期的文人们从前一辈的大家之中汲取了经验,纷纷效法苏轼等人的文风开始填词,于是,整个文坛上就掀起了填词运动,诗人们大都热衷于填词,一时风靡全国。

苏轼一生中创作诗有二千多首,词有三百多首,他既是诗人又是词人,在诗歌的成就上,他与黄庭坚齐名,在词的成就上与辛弃疾齐名,所以他对整个诗坛的影响特别巨大。于是,很多的人都学苏黄和苏辛的诗词风格来填词写诗。但他们又不甘于仅仅是继承,于是就竞相开展艺术探索,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热衷于填词的诗人和作品。

但范浚好像一点都没有受到社会上这些学风的影响,他的文章和诗词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竟然冷静可观地反映出了社会的众生相,哪怕是写景也别具一格,能够巧妙地从境中喻情,从情中感悟人生,借情托境来针砭时事。仅从“山作屏风云作篱,岧峣亭子俯涟漪。绝知此地风光好,直为主人心迹奇”《题四兄茂安秀野亭》这几句话中就能看出,表面好似那静如止水的心态,实际却在抒发出一种身在乡野,有点虎落平阳壮志难酬的失意心情。

南宋前期,靖康之耻严重的打击了老百姓的信心,也严重地触动着许多文人的心,当此之时,一场民族大灾难席卷着宋代国家上下,人民的抗金运动不断兴起,但在统治阶级内部抗金派和投降派的斗争却相当激烈,这种激烈的交锋严重地打击了爱国文人的士气,也严重地影响了南宋前期知识分子的思想,使得许多爱国主义的作家不敢奏出爱国主义的音符,许多作家的创作文风都有所收敛,有的表示对朝廷的失望,有的表示对社会的不满,但却不敢在作品中反映出来。如“婉约派”之转入深沉,“江西派”虽然转入雄阔,却不乏伤时忧国之作。但范浚的诗却没有那么悲凉沧桑之感,他不消极,仍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看世界。如“吐吞月色云浓淡,经纬水纹风去来”《池上晚酌》的这句话中,虽然让人看到的只是写景,但在那静静的“云彩”后面和“水”及“风”中可以让人看到他那深深的忧国之情。

尤其是,当时宋与金的矛盾相当激烈,在双方实力处在旗鼓相当,谁也战胜不了谁,暂时形成相持对立之时,人们看似社会有了短时间的稳定,经济也有所恢复和发展,为南宋前期文学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却看不到骨子里的社会已经病入膏盲。这个时候的文人们不去关心国事,只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没有把笔锋深入到了社会新的角度,而且在没有认真总结北宋创作经验的基础上,也没有了新的开拓。如李清照的词,杨万里的诗等等,虽然影响了一大批人,可是,却不能体现忧国忧民之情怀。所以这些才没有影响到范浚用平静心态去看世界的那分心态,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那气壮山河的和辛弃疾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豪放诗作,也没有左右范浚的创作。他那“挂冠真避俗,自祭頗忘情。且进杯中物,何劳弦上声”《陶潜咏》的心情,可以证明他那既关心国事,又关心生活的心静如水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南宋前期文学是继北宋中期文学以后,宋代文学的第二高峰。这个时候是以豪放派的风格和爱国内容的有机结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可能这些方面对范浚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可是到了南宋后期,由于宋金对峙的局面比较稳定,南宋的统治集团竟然苟安偷乐,使得文学上爱国主义的声音竟然瘖哑下来,起而代之的是与辛派词人等豪放诗词风格走向相反道路的“格律派”,以及“江湖派”和“四灵派”等诗人浮浅的文风占据了市场,他们之中尽管也不乏有爱国的诗人,但总的趋势是以消极态度面对社会的。很多人甘愿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把一个腐败不堪的社会粉饰得歌舞升平的太平世界。在艺术上大多醉心于形式的技巧,热衷于辞藻和音律,置国家安危于不顾,我认为这些都是范浚所不愿意苟同的。我们如果把范浚的诗拿来与之对比,就会觉得诗人的境界是那么的高尚,他的情怀与当时的文风是那么的格格不入。

“君不见,诗人著布裘,愿得大裘一万里。又不见,诗人叹茅屋,愿得广厦千万间”《苦寒行》有如唐代杜甫那样现实主义的情怀,又有李白那样浪漫主义的气势,把诗人关心时事,关心民生,向往过安宁的生活,不愿在困苦中挣扎的心理刻画的明明白白,同时也借诗作来抒发诗人怀才不遇,有心报国,无力回天的无奈和痛苦,既鞭笞社会的黑暗和腐败,又抒发出对当局执政者们不关心人民困苦的谴责。

“寄语穷巷士,少安无自伤”《偶作二首》这是对落泊乡间或怀才不遇之后辈的激励,吿诫人们在困难或逆境之中不要丧志。这是一种催人奋进,不要气馁,让人坚强的号角声。实际上,这也是在抒发他自身虽然不得志,但却不失望,绝不轻言失败的心态。

“饿死填沟自不辞,只愁逋负官家税”《叹旱》,说明,哪怕是在即将饿死的关头,他也不忘忠君爱国之志。在这里让人们看到,一位道德高尚之人的气节和情操是多么的了不起。自己显然贫穷点没关系,但只怕误了上交皇粮国税,而对国家造成损失,这种境界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中是很少有的。

“荆榛恶草亦枯瘁,虽有稷黍何有生。田边老人为予语,欲语先愁泪如雨”《叹旱》。短短的几句话,把痛遭旱灾影响,粮食颗粒无收的灾民之状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表现了他爱国爱民爱家乡的至爱情怀,而且更多时候,他也在抒发不得志的心迹,那“举瓢更取天浆水,一洗胸中万斛愁”《次韵侄端臣七夕》的话便让人清楚地看出了他的苦心。“我今去路虽千里,敢以驱驰负知己”《送兄茂瞻机宜之官广东》,正是表现出了他那愿意为国家命运,为民族事业,去努力拼搏,去不惜牺牲自己的那种博大的情怀的,这是一种常人所没有的胸怀。

综上所述,足以证明范浚的诗与当时社会上宋文化诗词的风格是不同的,无论在诗的意境、诗的情感、诗的风格上都有所超越。

一、范浚的诗与宋人普遍流行的靡靡之音有很大的区别,超脱了豪放派的冲动和婉约派的悲观。

历史上,宋代的诗坛主要是以词为主要体裁,北宋前期有两大诗人对社会的影响很大,一是苏轼,一是王安石,两位都是写诗大家,尤其是东坡先生既喜爱写诗,又倡导填词,东坡先生的词非常豪放,令天下才子倾倒,但显然对范浚的影响也不大。否则,范浚不会不填词,至少也要附和一大部分。

范浚之文确有半山(王安石)之气慨。王安石倒很少填词,范浚也是。王安石的诗,继承了杜甫的“咏今怀古”的现实主义衣钵,能够将自身在政坛中所遭遇到的人生经历容纳在其中,开创了婉转中展雄浑,整饬中显慷慨的理性主义风格,这与范浚的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南宋初时,主导文坛的诗是以艳丽为主,范浚应是与李易安同辈之人,好像也没有被李易安的“婉约派”文风所影响。纵观李易安的作品大多以消极的情感来写世态,范浚却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在平凡中显示出独特的风格,在低沉中彰显出高昂的气势,这是与李易安之流所不同的境界。

二、范浚的诗,具有汉唐文章建安骨的内涵,是《离骚》那种现实主义的化身。

由此可见,范浚的诗文有许多的精彩之处,表现在:

第一、他虽然怀才不遇,但不消极,他的诗作没有停留在描写勾栏瓦舍的市井文化当中,说明他有独到的思想,他的精神境界是非一般之人可比的。可见,他的诗具有汉唐文章建安骨的内涵,是《离骚》那种现实主义的化身。不像“豪放派”那样的壮烈,却有“豪放派”那样丰富的情怀。

第二、他有一腔报国的热血,但又不凭血气而冲动,说明他有超脱当代诗坛豪放派的文风,他在创作的经历中,始终不被当时诗词的文风所左右。 不像“婉约派”那样的哀悯,却有“婉约派”那样的铁血柔情。  

第三、他有冷静观测时局的眼光,在低调中显出了比婉约派更丰富的忧国情怀,可见,他完全摆脱了当时诗坛词坛的文风,他的文章是既不左也不右,体现了他那忠心耿耿的爱国情怀。不像《离骚》那样的悲观情绪,却有《离骚》那样的报国情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才女上官婉儿,以及她笔下的渑池
打酱油的张祜是怎样惊动大唐诗坛的?
博尔赫斯诗13首
江岚:邓辉先生诗集序
帝王之中诗词第一,李煜也比不上他
浅析张船山的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