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经》及其在兰溪市的现代传承

《孝经》及其在兰溪市的现代传承

                          刘鑫

[摘要]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在我国进入老年人社会的时候,在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的活动中,应该把孝文化教育作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持之以恒,使年轻一代成为孝敬父母、热爱国家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为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服务,为最终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要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就要大力宣传孝文化,评选表彰孝子典型,建设好孝文化设施,从青少年开始抓好孝德教育,敬老爱老助老要从自身做起、小事做起。           

[关键词] 孝文化  孝经  现代  传承

《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几千年来,它为维系家庭和谐、政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我认为在实施这一伟大目标的进程中,孝文化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文化,是构建中华社会人伦和谐的产物。我们应把弘扬孝文化上升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在思想上重视孝文化,在生活中践行孝文化,在工作上推进孝文化,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合力推进孝文化建设。

     一、《孝经》的涵义及其演变

     1、《孝经》的涵义

《孝经》中国古代汉族政治伦理著作。儒家十三经之一。传说是孔子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全书共分18章。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孝经》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它把维护宗法等级关系与为君主服务联系起来,认为“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还根据不同人的身份差别规定了行“孝”的不同内容:天子之“孝”要求“爱敬尽于其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诸侯之“孝”要求“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卿大夫“孝”要求“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士阶层的“孝”要求“忠顺事上,保禄位,守祭祀”;庶人之“孝”要求“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

2、《孝经》的演变

    中华孝道代表首推虞。《尚书》载:舜“父顽、母嚚,象傲;克偕以孝,烝烝乂,不格奸。”所谓“顽”是指“心不则德义之经”;所谓“嚚”是“口不道忠实之言。”虞舜面对这么复杂、各色的家庭成员,却能极尽孝道,把家庭关系搞得十分和谐。

    《易经》蛊卦也涉及“孝”的问题。蛊卦初六爻辞说:“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认为纠父亲之偏是有终,吉利的。

其实,儒家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皆源于家、国观念的确立和《易传》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这最一般规律认识基础。由男女构成家庭,由家庭推及国家的“君臣”、“上下”。家和万事兴。家庭是人们休憩的港湾,国家是人们脊梁挺立的靠山!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社会伦理、社会秩序起了很大作用。

   《孝经》古文经多出第十九章。《古文孝经·闺门章第十九》:“子曰:闺门之内,具礼矣乎!严亲严兄。妻子臣妾,犹百姓徒役也。

《孝经》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历代王朝无不标榜“以孝治天下”,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 

    书分古今文二本,今文本为郑玄注,古文本为孔安国注。自唐玄宗注本颁行天下,孔、郑两注并废。清严可均有郑注辑本,宋邢昺疏。

秦焚书之后,《古文孝经》的流传扼要说来:“汉初所传《孝经》,本来是河间人颜芝所藏,由其子颜贞献出。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等家所传,经文皆同,即《汉书·艺文志》所载《孝经》一篇十八章。后来鲁恭王坏孔子宅,在壁中发现《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书,凡数十篇,孔安国悉得其书。汉昭帝时,鲁国三老献《古文孝经》,卫宏校之,即《汉书》艺文志所载《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十八章本一般称为今文本,二十二章本就称为古文本。”

    李学勤先生在日本还发现了“漆纸”《古文孝经》本。“纸片现存文字属于《古文孝经》中的《士》、《庶人》、《孝平》、《三才》等四章。”  

     二、孝文化的历史内涵、道德意义和社会作用

    (一)孝文化的历史内涵

    孝的本义是对父母,对老一辈的尊重和关爱。关心老人,为他们奉献爱心孝心,是晚辈的一种义不容辞的义务。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广泛和深远的,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上的社会,孝道乃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正如曾国藩所说:“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著名学者黎鸣说:“中国人最主要的生活习俗是孝敬父母。”就连西方的学者也对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进行过充分的描述,黑格尔在研究中国文化时曾作过这样的分析:“中国纯粹建筑在这样一种道法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教’,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马克斯·韦伯说过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孝不仅影响到家庭、社会关系,而且影响到政治统治。

    浙江大学哲学系朱法贞教授说,孝敬父母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孝作为众德之一,受着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之最高原则的“义”的节制,而成为美德,影响极为深远。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

    在我国,孝的观念深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人。充满温情的“父慈子孝”作为华夏民族固有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在古代确实是深入民心。自秦代后,“不孝”甚至被定为大恶大罪之一。

    从表面上看,“孝”是宗法社会中的家族伦理,其实它还是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对生命及文化的尊重与感恩。“孝道”亲情不仅体现了自然的天伦观念,更是人类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孝养长辈不仅仅是个人对家庭尽伦,更是对社会尽职。它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尊老、敬老、爱老,是我们引以为荣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共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浙江省公民道德规范》都明确将“尊老”作为家庭美德的首要行为准则。

    (二)孝文化的道德意义和社会作用

    家庭美德乃是最原始最基本的道德实践。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首先必须加强家庭美德建设。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剧增,老年人的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通过几年的观察与现状分析,认为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应把如何善待父母、善待老年人,对青少年进行孝文化教育纳入公民道德建设的范畴加以实施。

    孝文化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忠孝礼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道德行为的精辟总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忠于国家,孝敬父母是为人的基本准则。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所以在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过程,应包括孝文化教育。

    1、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

   1)敬亲养亲的思想,维持了家庭的和谐。“孝”最基本和核心的涵义就是“事亲”,而且不仅要在物质上奉养亲人,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尊敬亲人。能做到这样,年老的父母就不会因为衰老而没有生活的保障,他们的心灵就不会孤独和空虚。

    2)修身养性的思想提升了人的道德水平。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质是什么?是重人,重人性修养,修身以孝德为根本,以温良恭俭让为原则,以克制自我为方法,以忘我无私为衡度。

    3)博爱的思想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互助、友爱,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教以忠,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忠,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更是让人明白易懂,能学会做。

   4)谏诤的民主平等思想,对为父者的不良行为有监督牵制作用。“昔者天子有诤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诤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诤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2、传统孝文化也有消极的思想。

  1)宣扬不近人情的愚孝,如郭巨埋儿、黔娄尝粪等。

   (2)把孝神化和泛化。表现为一是宣扬因果报应、天赐神助。如大舜孝感动天,孟宗“哭竹生笋”等。二是“移孝作忠,忠孝相通”的统治阶级意志,使孝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地位的工具。

   3)强调无违亲意,绝对服从,即孔子主张的“无违”。孟子说:“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这种无违思想导致了父子之间人格上的不平等。

   4)提倡“父母在,不远游”,这是保守的思想观念。

    分析孝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因素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孝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但有一点要说明,就是不能一提“孝”就认为是封建的东西,就犯忌讳。在现代的孝文化概念中,传统的那些消极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可能有存在的条件。现在会出现“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情形吗?现在是“父母在不远游”吗?所以新时代的孝义更多的是积极的因素,要大胆地继承和发扬。

     三、《孝经》、孝文化引领的文化传承

    “南绕桐山通建德,北沿芝水达兰江;路近三峰何处非名山胜迹,地联两邑此间有孝子贤孙。”这是黄店镇三峰殿口村凉亭石柱联,该联勾画了此处地貌和人文历史,尤其是柱联“孝子贤孙”,道出了三峰殿口村祖先孝道的典范。历史记载三峰殿口古属兰溪望云乡,宋代有陈天隐、董少舒、金景文孝子、事母至孝,远近闻名,朝廷诏恤建有三贤祠,立八行(八种善行)碑,以教育后人。宋宣和五年改名纯孝乡,三峰山又称三子拜母山。故三峰殿口一带有着“孝道”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孝道民风代代相传。宋元年间彩衣堂村又出了个孝子,因而理学家金履祥题匾彩衣堂。彩衣堂孝子作为传统的孝子形象,在黄店镇一带家喻户晓,成了大家模仿和推崇的对象。延至今日尊老敬老养老的风尚,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涌现了浙江省十大杰出孝子的典型——黄店镇范宅村范庆如。

    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古有“孝为百行首”、“人生五伦孝当先”的说法,在新时期,孝敬父母已成为评价公民道德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黄店素有孝道古风。据历史记载,黄店镇一带在宋代名为纯孝乡。纯孝乡之名的由来,是因为这一带出了陈天隐、董少舒、金景文三孝子。被当时朝廷列为三贤。并建有三贤祠,立八行碑,以教育后人。在黄店镇三峰殿口村的凉亭石柱上,有“路近三峰何处非名山胜迹,地联两邑此间有孝子贤孙。”的古联句,道出了此处祖先孝道的典范。历史上的三孝子,如今已成为美丽的传说,当地的三峰山,由于形如三子拜母,被当地群众称为三子拜母山。三峰山便成了子女孝敬父母永恒的形象,孝道古风在黄店代代相传,延至今日,其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不断得以继承和发扬,近年来涌现出不少“现代孝子”。2003年,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等单位主办的首届“浙江省十大孝子”评选中,黄店镇范宅村农民范庆如以几十年如一日侍奉百岁老母的感人事迹,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孝子”之一。三峰孝文化园已经成为全市的孝敬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黄店镇关工委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本地孝道典型的辐射作用,积极开展青少年“四好”(遵纪守法好、学用科技好、孝敬父母好、助人为乐好)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孝道文化,对本镇古朴民风、悠久的孝道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在三峰殿口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关工小组及村老年协会的共同努力下,投资数万元,开设了三峰殿口“孝文化”陈列馆,以继承弘扬贤孝美德,丰富“四好”内容,以利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黄店镇在搞好孝文化教育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一是在宣传上,通过宣传窗、横幅、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宣传与时俱进的孝道观,宣传孝文化研究成果。在全社会倡导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开展孝行表演活动,组织“孝星”介绍经验。二是在教育上,以孝父母、敬长辈、扬公德、做孝星为目标,以孝敬课、孝敬日为阵地,以班级的名义给家长送上生日的礼物等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孝心教育。在学生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做孝星,争三好”活动。号召学生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好少年,通过活动,让学生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献给祖国,把诚信留给自己,使全镇学生能够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断得到发展。三是在社会上,通过征集古今孝心故事和“孝文化”对联活动。通过召开各村孝心恳谈会等形式,讨论制定《孝敬公约》,在广大村民中倡导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风气。在各村广泛开展“我为父母添一件新衣,买一双新鞋”活动。倡导给年迈的父母添置生活用品,子女带父母外出旅游,为老年人过好生日,让老年人住进朝南屋等等孝行活动。形成不仅把孝心挂在嘴上、留在心里,更把孝心落实在行动上的良好社会风尚。四是在形式上,以“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为抓手,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系列活动。开展经常性的孝文化研究,开展“小手牵大手,争做孝道人”的敬老养老调查活动。举办“弘扬孝文化,建设新文明”研讨会。通过理论研究、文化研究等形式,对“孝文化”的内涵、道德实践和文明新风倡导进行深入研讨,对发展黄店镇“孝子”文化确立建设目标。建设孝文化主题公园,通过建设“孝廊”展示古今优秀孝文化故事,把征集到的有关孝文化对联刻在孝廊柱子上,形成有形化的孝文化展示平台。以宋代陈天隐、董少舒、金景文三孝子及现代浙江省十佳孝子范庆如为典型,开展孝文化教育。建立了三峰殿口村孝文化园、芝堰中心小学孝文化展览室、黄店中心小学孝文化展览室3个孝文化教育阵地。五是以孝文化阵地对青少年开展教育,带领青少年来到三峰孝文化园参观学习,聆听孝文化故事,陶冶青少年,使其深受教育。六是编写孝文化校本教材,编写了第一套孝文化教材《白露孝风》,成为第一批浙江省百校优秀小本教材,继而黄店中小小学又编写了第二套孝文化教材《纯孝乡风》,该教材评为金华市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开展孝文化教育的课题研究。每周评比小孝星,遵循德育从孝敬父母开始,让中小学生从孝敬父母学会感恩,从孝敬父母学会爱家人、爱他人,从孝敬父母学会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以黄店中心小学为例,该校针对当前农村孩子“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只知攀比,不知回报;只知被爱,不知责任”的不良现象,于2004年开始创建“孝文化教育”特色学校,2005年启动,到2006年全面展开,以孝德教育为抓手,探索出一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之路。

  “孝文化”主题教育工程启动以来,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孝文化教育领导小组,由教导处、少先队部、年级组落实班队工作,由孝文化教育课题组落实孝文化教育科研工作;出台了教职工岗位职责,“四好学生”评选办法、“孝星”评价制度、孝德教育活动实施考核办法、孝德科研奖励办法及孝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意见等制度;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校本教材编写委员会,明确分工,结合本校实际,大力开发孝文化特色教育;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校本教材《白露孝风》分低段、高段两册,着手开发分年级教材,开设了《白露孝风》校本课程,从1~6年级每周一节;学校利用每天早上10分钟时间,全体教师轮流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各班组织评选小组对学生的孝德行为进行评估,评选出班级孝星。在此基础上学校每月评选一次校级孝星,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孝文化月刊《孝报》。

  除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孝文化教育外,学校还在校园环境上努力营造浓厚的孝文化氛围:在校门口等多处地方设置凸现孝道精神的标语牌,在班级布置孝主题的学习园地、孝星榜,在学校校园内张贴孝文化格言、警句,并投入经费制作有关孝文化及有关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等一系列展板,配有专门的展览室。

  此外,学校围绕孝文化教育内涵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小孝星每个班级每月评比一次,少先队每学期还举行年度小孝星评比,还组织开展了“为父母洗一次脚”等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立足校园,辐射社会,参与率大,影响面广,不仅生动地对学生进行了孝文化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孝文化”主题教育工程启动以来,在广大学生中形成了“讲道德、懂谦让,孝父母、敬长辈”的良好氛围,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形成家校合力,帮助家长改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促使家长也自觉地参与到“孝文化”教育中来,把“孝文化”发扬光大。

    黄店镇关工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会同镇团委、妇联以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关心青少年生活,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在三峰殿口村党支部、村委会、村关工小组及村老年协会的共同努力,深化青少年“四好”教育,以“孝文化”陈列馆为主阵地,对青少年不失时机的开展思想教育,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一)、以陈列馆孝道文化开展教育

    陈列馆内容丰富,其主要内容有:孝道的最高准则、道德的基本原则、民间歌谣、民间戏曲《珍珠塔》内容、为事业尽孝忠、为父母尽孝《二十四孝图故事主题》、孝语录、“三子拜母山”史迹、方氏世系孝义家传、民间故事等,让中小学生进馆参观,给他们讲孝义故事,不失时机地对未成年人开展孝道文化教育,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习惯。

    (二)、以古代孝子典范开展教育

    三峰殿口村是传统的孝道文化发祥地之一,黄店镇更有着“孝道”的悠久历史,孝道之风代代相传。利用古代纯孝三孝子典范开展教育,陶冶了青少年的孝心,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

    (三)、利用当地民间故事开展教育

    当地民间故事较多,黄店镇对民间故事进行了挖掘,并给予新的活力。其中《金履祥题匾彩衣堂》的民间故事,既有真实性,又有代表性,故事中的孝子侍奉父母,不愿娶妻,娶了妻子后,又教育妻子敬重老人,故著名 的理学家金履祥题了匾名,现为村名。彩衣堂为黄店镇的一个自然村,此故事妇孺皆知,故事中的孝子成了青少年心中的形象,使孝敬老人之风蔚然成风。

    (四)、以现代孝子楷模开展教育

    2003年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省妇联等单位指导,浙江省公益事业基金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浙江孝子”评选中,兰溪市黄店镇范宅村农民范庆如被评为:“浙江十大杰出孝子”之一,是兰溪市第一位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孝子”的。

    利用这个现代孝子典型,对青少年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树立赡养老人是弘扬传统美德的观念。

    (五)、以各种系列活动开展教育

    黄店镇关工委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以“四好”教育活动为抓手,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系列活动。

    1、以素质教育劳动实践为载体,开展劳动教育。

    三峰殿口村三峰农庄是是团市委、教体局等多家单位的素质教育劳动实践基地,让中小学生在此参加劳动,进行实践,体味劳动的成果,体验父母劳动的辛酸,从而引发青少年热爱劳动,热爱人生,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2、以村老年协会为阵地,开展老少书法艺术评比等活动。

    三峰殿口村关工小组积极开展青少年“四好”教育活动促“夕阳红”工程的建设,配合村支部、村委会努力筹措资金,投入10万元新扩建老年协会和老年公寓,为老年人长知识、强身体提供了活动场所,并设立了老年基金、医疗保健等各项尊老敬老的规章制度,赡养老人标准规定单个开户的赡养最低标准每年稻谷600斤,油12斤,柴火1000斤,零用钱120元,看病费用由子女承担,对70岁以上老人做生日祝寿,制作“生日告示牌”,挂在老年活动中心正堂,并送上红包和长寿面,全村老年人老有所养,喜笑颜开。村老年协会充分发挥老年人作用,鼓励支持健康老人,在自愿、量力的前提下,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组,参与各项活动,支持村关工小组工作,老有所为,乐于奉献。许多老同志通过饭桌会议、父子聊天室等,把老一代的工作经验、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尊老爱幼等光荣传统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年轻人。逢年过节,村老年协会会同村关工小组举办老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展览、书法书画比赛等,描绘美丽田园,描写美好人生,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寓教于乐,形成了老少共融、和谐美好的氛围。

    3、以献爱心手拉手夏令营活动为载体开展教育

    利用暑假期间,开展了献爱心手拉手夏令营活动,活动中游览了白露山,参观了三峰农庄、芝堰水库大坝、三峰殿口村孝道文化陈列馆,对青少年开展了孝道文化的节水教育、劳动教育、热爱大自然等方面的教育,陶冶了情操。

    4、以“孝文化”为内容,开展作文征文比赛

    黄店中心小学、芝堰中心小学等学校以“孝文化”为内容,以三峰殿口“孝文化”园为阵地,着手编写“孝文化”读孝语录、听孝故事、讲孝文化、看尊老敬老爱老的书,并且以此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将孝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特色教育来抓,开展了“孝文化”作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进一步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5、以敬老为主题,切实为老年人服务

    黄店镇新敬老院的建立,有一百四十多位孤寡老人入院颐养天年,这更加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作为青少年就更应该从尊老、敬老、养老开始。

    黄店镇卫生院为塑造自身形象,为孤寡老人献爱心,给敬老院每位孤寡老人免费体检。黄店中心小学学生来到敬老院,进行打扫卫生,开展慰问演出,还来到上唐存百岁老人那里,把心爱的礼物献给老人,祝贺老人健康长寿。尊老敬老,在黄店镇已成为一种风尚。

    6、以演讲比赛为内容,深化诚信教育

    黄店初中一如既往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开展了以诚信为内容的作文征文比赛,同时开展了演讲比赛,做到了孝道教育与诚信教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深化了诚信教育。

    7、聘请校外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

    各中小学以聘请老党员、老干部、校外辅导员对未成年人讲公德、讲法纪、讲传统,不失时机的开展思想教育,推进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黄店初中聘请法制副校长黄店法庭庭长郑应文来校上法制课。黄店中心小学聘请来现代小子范庆如到学校开展孝道教育,受到好评。

    四、以《孝经》教育为主体的孝文化教育应常办常新。

    既然孝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如何以仁德教育来引领新农村文化就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针对本镇实际,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大力宣传孝文化教育

新时期的孝文化教育应该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加以宣传。可通过举办孝文化教育研讨会,编辑孝文化教育资料,开辟孝文化教育专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让孝文化教育发扬光大、深入人心,让每个公民都成为对父母尽孝、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的人。

2、评选表彰孝文化教育典型。

利用黄店镇范宅村农民范庆如被评为“浙江十大杰出孝子” 这个现代孝子典型,对中小学生、青少年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树立赡养老人是弘扬传统美德的观念。在全镇开展“孝亲敬老之星”评选活动。这些敬老典型是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教育的生动教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

3、建设好孝文化设施。

孝文化设施是孝文化的有形载体。抓好黄店镇三峰殿口“孝文化”园这一载体,利用古代纯孝三孝子典范开展教育,陶冶公民的孝心,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4、从青少年开始,抓好孝文化教育

   孝心应从小养成,正因如此,古代的启蒙书籍中就无处不谈孝的内容,从《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出执”,到《千字文》中的“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到《弟子规》中开篇写道“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再到《幼学琼林》中的“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利用好《纯孝乡风》孝文化教育教材这一载体,将孝文化教育列入中小学的特色教育,使未成年人从爱父母、爱长辈到爱集体、爱家乡,提升到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度,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孝文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6、敬老爱老助老要从自身做起,小事做起。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白发浪潮必然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影响。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强化责任意识,采取切实应对措施,认认真真落到实处。孝敬父母、关爱老人,要从自身做起,一杯酒、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做儿女的要常回家看看、哪怕是给父母刷刷筷子、洗洗碗、搓搓背、揉揉肩,老人也会乐在心里笑开颜。对社会老人,也要热心关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为他们做好事,办实事,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只要人人都敬老爱老助老,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总之,要通过弘扬仁德教育,倡导善良孝敬、明礼诚信、爱国守法、团结友爱等传统美德,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为构建新农村和谐文化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参考资料】

1、刘鑫 《百善孝为先》

2、《孝经》

3、刘鑫  《仁德教育及其现代传承》

4、刘鑫《白露山传说》之《金履祥题匾彩衣堂》

    5、沈兵《孝敬教育:青少年学生孝敬课读本》

                       二〇一六年三月一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店镇关工委孝文化专题】《白露孝风》校本课程编写计划
曾子著作
孝道[389]-传承美德孝道先行
孝道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浅谈“孝文化”[懿行美德]
2012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三十七):量产孝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