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溪砚山脚古村探源

兰溪砚山脚古村探源

离兰城20公里,离诸葛集镇2.5公里,是洪姓聚居的村庄——兰溪市诸葛镇砚山脚村。砚山脚村地处丘陵,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70亩。有200余户农家,840余人。村民以种植水稻、开办工厂、搞建筑和经商为业。砚山脚村因山美、水美、人美、村美、田野美,可谓处处秀美而吸引人们去挖掘开发。

砚山脚村背靠砚山,村形层层叠叠,高低错落有致,依砚山而建,总体看去像一座塔,村民就在这座塔中生活、繁衍。

(一)砚山脚村是一个古老而悠远的村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兰溪洪氏文化重要分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丰富的历史富矿。

砚山脚自然村世居洪姓,元朝时由寿昌迁来砚山下定居,故村名砚山脚。

砚山脚积善堂,位于诸葛镇砚山脚村,建于明代,兰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偏东南,共三间三进。门楼单檐歇山顶,平身科四攒,象鼻昂。正厅三间,通面阔12米,通进深9米。明间九架前后双步,月梁断面椭圆形,梭柱,礩形柱础,下垫覆盆,雀替扇形,饰鴟鱼喷水,硬山顶。头门牌楼式。前厅明间为戏台,正厅明间缝为内四界带前后廊。积善堂为砚山脚洪氏宗祠分支,其平面布局和梁架结构较为合理,是兰溪市厅堂建筑中的代表。1992年12月公布为兰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砚山脚是一个神奇的村庄。

砚山脚村是正统堪舆风水选址建村的典范。

砚山脚积善堂(赋二公厅)、元瑞祠堂(三瑞堂)、砚山殿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葛八卦村2.5公里,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乐古村2华里。村落朝南,背靠砚山,是砚山脚村的天然屏障。砚山绵延,与龙游县交界。自西向东有大腹山、陈岭坞、大面山、嗮纲山、真武山、砚峰、砲茶山、东岗,其砚峰为主峰。村前又有鲤鱼山、梨头山、金盆山、蝎山、龟山、重鼋山、驼旗山围护,形成一个巨大的燕窝形状。圣塘是砚山脚村的“门户”,风水“关口”。显然,以风水择地,即可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寄托和对吉地的依赖感,同时在物质环境上又能获得一个和谐、优美的村落外部空间。水口是村落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用以界定村落空间序列的开端,村民到此便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瀫西形势吾族最焉,但巽己丙三方虽有万山特立为捍门,而内陆平沙旷野似为空缺。古人以种植古樟作为屏障,早期植以柏树,以弥补风水微观方面的缺陷。古代人们非常崇拜真武大帝和砚山大帝,前者保佑人民仕途坦达,官星高照。后者则人间的保护神,保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此取有真武山,并在东岗建有砚山殿。在圣塘边建有元瑞祠。三瑞堂皓公于整合丁酉年(1117年)建于台州宁海县议事厅旁。砚山洪氏元瑞祠堂堂名始建于1685年。1700年襄造中间寝室。1711年建造前层门台及两旁接屋,1744年再造二庑,1764年造享堂,1786年做二庑格子照壁及门扇。三瑞指瑞叶三斯,是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之意。元瑞代表生于斯

因此在东岗建砚山殿,中连真武山,守住砚山脚村的人气、财气、仕气,是砚山脚村的完美关锁,也是砚山脚村又一亮丽的景观。这种于村口建(植)高大建筑或桥梁、亭阁、大树的做法,虽然是出自一种象征意味的目的,但在客观上弥补了自然环境的不足,使景观趋于平衡与和谐,也增添了几分神奇色彩。

(三)砚山脚是一个绿色生态环保的村庄。

舆风水”开保护砚山脚生态建设绿色环保村庄之先河,为建设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一是为保龙脉非常重视山上的植被,万山为一姓来龙命脉所关,砚山殿重建于至正元年(1341年)之前建在砚山顶上,以蓄养风水,涵养龙气,严禁破坏砍伐。因此,山上植被茂密,古树大树林立。加之,路旁,塘边,水口,山顶都须栽植高耸风水树,其绿化生态可见一斑。

二是有合理、完整、科学的排水系统。全村有门口塘圣塘及光塘。在古建筑积善堂前有一名叫光塘的池塘,形状极小,似半个月亮,人们也叫半月塘。圣塘为阳,光塘为阴。此为阴阳聚合,吸天地之精华,又是极好的排水、蓄水系统,既可以用于防火,又可以调节水环境。先辈“环保”意识,聪明才智是后人自叹不如的。

(四)砚山脚是一个宜人居住之地。

砚山脚村是名符其实的燕窝型村庄宜人农家居住之地。中国民居习惯是“座北朝南”,而砚山脚村的住屋大多数是随着砚山山势,围着村落中心积善堂,因山就势而建。村庄位居于青龙白虎怀抱,林青翠,山水交融,风光独秀的田园风光。这是独具一格的砚山山水特色。是由砚山的山水脉胳走势,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合理选择,体现了砚山洪氏祖宗之智慧和独树一格的胆识。因山就势,围护砚山村落中心砚山脚古村落及其厅堂民宅,冬暖而夏凉。正是由于砚山脚的地形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西北的山峦和沿山坡幢幢退落的房屋,挡住了冬天的西北寒风和夏天的烈日西晒,而从东南方的广阔田野迎来了冬天温暖和熙的太阳和夏天湿润的南和风。借砚山山水之势创人文历史天堂,融人文于自然之中,创安居乐业宜住环境,此乃砚山洪氏祖宗之功业,也显砚山脚风水之绝妙矣!

(五)砚山脚是一个美丽的村庄。

砚山脚是风水宝地,是典型的“燕窝型村庄”的宜住之地。就说砚山脚的晒网山,其村落就如同一张巨大的渔网,弄堂村道就是网线,网格就是村庄的房屋、池塘和农田,井井有条。而村旁低矮的丘陵,鲤鱼山、梨头山、金盆山、蝎山、龟山、重鼋山、驼旗山等,就像被网网住一样,鲤鱼、梨、金盆、蝎、龟、鼋、驼均被网住,使其金钱不外流,鲤鱼、梨、龟、鼋、驼……物物皆有,能镇住邪气——蝎,保万世之平安。

(六)砚山脚是一个有深厚历史积淀,蕴含丰富文化历史内涵的村庄

1.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砚山脚村民姓洪,因居住在砚山下,故称砚山脚。村落选址完全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风水原理,有“最胜之宅兆”之说。砚山脚村有兰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积善堂。还有富有传奇色彩的砚山太子的传说及砚山殿等人文遗迹。

走进砚山脚村,还能发现不少精致的古民居和传统巷弄,三面起伏的马头墙、精美的牌坊式门楼、狭小的内天井,兰溪的明清住宅建筑似乎是介于徽派民居和东阳民居的中间体,其实本身这两大建筑体系就是一脉相承。

 2.留下了一部好的家谱

砚山脚村的宗谱称《洪氏宗谱》,其殿称“砚山殿”。这是一项令今砚山脚村洪氏族人大户敬佩不已的文化大工程。元朝时洪义由寿昌游来砚山下置产。明朝明二公迁居始,排行字为:明赋道文行 仁义礼智信 荣和慈惠泰 勤谨让敦诚 忠孝延祥瑞 诗书裕俊贤 肃恭宣懿德 齐圣广渊传

《洪氏宗谱》有赐进士第奉政中憲大夫前兵部郎中任山东衮州知府写的《砚山洪氏宗谱序》,有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侍讲礼部侍郎姚夔写的《砚山洪氏宗谱序》,有大宗伯太子少师前任国子祭酒枫山章懋写的《考订洪氏源流序》,有清朝乾隆四十二年吴江县正堂唐象发写的《题洪氏宗谱序》,有新安朱熹撰写的《砚山洪氏旧谱引》,有国子监钱塘瞿佑写的《木根水源赋》,有左承议郎权通判婺州军州事洪遵作的《东阳志序》,有巡按河南监察御史李瀚作的《容斋随笔五集旧序》,有阁直学士太中大夫提举隆兴府玉隆万寿宫临川何异写的《容斋随笔五集总序》,有鄱阳洪迈写的《重刻容斋随笔纪事》及《容斋续笔序》……这些都是无价之宝,是金钱买不来的。

3.留下了宝贵思想文化遗产。砚山脚村自建村以来,砚山脚洪姓繁衍生息,人杰地灵,族群团结,民风淳厚,社会和谐,实为先祖荫德,后人努力之结果也。

著名人物有:洪湛、洪炎、洪皓、洪适、洪遵、洪迈、洪景民等。当朝皇帝有御赐的有:《赠洪彦先金子光禄大夫少师诰》、《皓公有御玺遗像》、《以洪适任枢密院使右仆射勅命》、《授尚书左仆射洪适公诰》、《勅左丞相洪适》、《洪适任枢密使兼平章事谢表》、《洪恩之一二伏愿》。

《洪氏宗谱》中有《家规引》、《家训》留存于世,有文天祥、张越、赵汴、朱熹、童梦鱼等题赠,有童品诗,以及《崇德报功》、《寿考》等都给村人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财富,对于当代教育子孙,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七)有众多的旅游资源,供人们挖掘开发。砚山脚紧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葛八卦村、长乐村,文化底蕴深厚。砚山的砚山太子以及砚山十景可以足资开发。砚山十景有:砚峰高耸、陈岭横斜、古寺钟声、屏山云幔、五桂当门、双松护社、圣塘漾月、翠柏披云、醉风亭、白香泉,还有砚山祖殿、元瑞宗祠、真武山、土地祠、祠前圣塘、厅后古井、坟山松木、庙坞风声、快赏亭、谷口堰十景。辖区群众文化活跃,有众多的旅游资源,需人们挖掘开发。

(八)地理位置与建德市、龙游县交界,交通便捷,对搞活全市旅游有“画龙点睛”作用。砚山脚村离兰城20公里,离诸葛旅游点2.5公里,离建德市双泉古村落3公里,离大慈岩、新叶古村以及龙游石窟都相对较近。特别是砚山殿的开发,其前景广阔,可作为诸葛八卦村、长乐古村旅游线上的一个支点来营造,使其更好地发展。

                     瀫西刘鑫 拜撰

                  2013年9月5日晚于陋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内30处好玩却人不多的地方
八阵图
中国第一奇村:诸葛八卦村
浙江兰溪:走了600年都找不到出口的村子
【乡土兰溪】走进吴村:兰江东岸的一个古商埠
俩峰若对峰,掉了驸马公(音频,图文、8则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