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风俗百图:看看古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古代风俗百图


▲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

春节是当代中华文化圈中彰显除旧迎新意义的最盛大节日,年初岁尾,无论离家多远,中国人都习惯回家团聚“过年”,数十年来更催生了“春运”这一特有现象;在海外,华人聚居地方,也过“农历新年”。如此,从农历腊月小年开始,一直到来年正月十五,都是中国人讲的“春节”。

▲古代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给主人送去祝福。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观灯……这些春节习俗,虽然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但是春节这个名词的出现,其实并不早。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西方和中国传统农历并行,所以官方将农历新年的“元旦”,用作公历的岁首,而将原来农历的“元旦”改成“春节”,这是春节的开始。

▲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公历作为官方通行历法,“元旦”继续是公历年之首,而将农历“春节”定为法定节日,一直持续到今。2006年,春节民俗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此,尽管“春节”是华人最重要的节日,但在古代,恐怕找不到这个概念的。严格说来,它是若干古代传统节日的现代集成。对于春节的构成和发展壮大过程的探究,也算得上是中华文化发展中一个小小个案的揭示。

▲新年前后,迎亲嫁娶较多,姑娘家会在婚礼前展示嫁妆,富裕人家有十抬之数。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

2、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尽有。

▲儿孙长大又一岁,长辈给压岁钱。

3、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的习俗,谓之新妇不跪。

4、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莺花三月,姑娘小姐纷纷踏春放纸鸢(风筝)、荡秋千。

5、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贴门神,新的一年,将军保吉祥。

▲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

6、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年年春打六九头。立春日,有鞭春牛的习俗。

7、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

8、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一到零点,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年三十,放爆竹。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9、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元宵节,走百病摸门钉。多走走去百病。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

▲正月十五赏花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传统。

▲二月二日,迎富,古人携鼓到郊外游玩,早出晚归。

▲集市上,耍猴人在让小猴子表演,小儿笑呵呵。

▲男子的休闲娱乐之一,蹴鞠,即今日的踢足球。

 选自: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中国教育研究

(本文完)

本文只作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追根溯源【7】春节风俗考
今日除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中国10大过年风俗,都有什么样的来历和故事?(盘点春节民俗)
〖风俗习俗〗除夕夜的14个习俗,你过对了吗?(预祝大家过一个吉祥如意年)
大年三十的风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