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98

血痹虚劳脉证并治第六/虚劳/辩证/脾肾阳虚证

   现在看第十一条,脾肾阳虚,(三类条文)
《金匮要略》“11.脉沉、小、迟,名脱气。其人疾行则喘喝,手足逆寒,腹
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

“脱气” - 在这里指的是病机,指阳气虚衰而言。
   在讲第一篇的时候,我曾经讲过脉脱,和卒厥、厥阳独行联系起来分析的,那叫“脉脱”,是一种脉突然脉乍伏不起了,摸不着了,那是个急证,是卒厥,和厥阳独行是一类的。这里写的是“脱气”,是病机,是阳气虚衰。

“脉沉、小、迟”- 这个“阳气虚衰”指的是脾肾的阳气虚衰,脉表现为沉小而迟。

“疾行则喘喝”- 这是肾不纳气的表现。

“手足逆寒”- 也是肾阳虚嘛,也是足少阴经循行的部位,阳不能够温煦,手足寒冷。

“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 为脾阳虚衰,所以,人老有的时候* 有的先从腿老,腰腿不好用了。
​* 有的先从不能食,消化功能下降,吃不进去了,再不就是消化、吸收不好了,这都是衰老的标志。有的人觉得过了四十多岁,就开始有这些脾肾阳虚的表现了。

   请大家看一下脾肾阳虚,因为在本篇里面,它特别注重脾、肾的补益问题,而且在补益问题上,特别重视甘温抚阳,因此请大家看一下,70页的[按语]。

[按语]:从脏腑而论,本条脉症与脾、胃和肾三者有关,但其中以脾胃的症状比较明显,急行气喘,虽为肾不纳气,但也和肺气的衰弱有关,可见内脏之间的关系,既可以相互滋生,又可以相互影响,尤其是虚劳病的后期,脾、肾症状往往先后出现,本篇对虚劳治法重视补益脾肾,这是有实践意义的。

   本证的治法前人多主张用理中汤加附子,我们通常知道附子理中丸,治疗脾胃虚寒、肠鸣、腹痛、食不消化。
​   附子理中丸很好用,用起来也很方便,这个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汤,都是来取其“温脾肾之阳”,就是对脾肾阳虚的问题给予温补的作用,是“可资取法”。

   另外,[选注]引了《医宗金鉴》的“脉沉细迟,在阳大虚,名脱气”,所以,“脱气”既是病机,也可以说是一个病名,是指的一种阳气大虚,脾肾阳虚的表现。

* “脱气者,谓胸中大气虚少,不充气息所用,故疾行喘喝也;
* 阳虚则寒,寒盛于外这四末不温,故手足逆冷也;
* 寒盛于中,故腹满溏泄,食不消化也”,
  这等于把这个条文的小病机,一个一个的在辩证上都说清楚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脏阳虚的表现
祛湿剂之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实脾散
潜阳封髓丹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
中医说的阳虚,阴虚是怎么回事?
​心慌气短,腰膝酸软,头脑昏沉,萎靡不振-------
糖尿病从阳虚论治浅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