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199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证治/苓桂术甘汤(狭义痰饮)

   我们开始讲痰饮病的辨证施治部分。
   首先将狭义痰饮的证治,第16条(一类条文)。

《金匮要略》“16.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 白术(各三两) 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

   把狭义痰饮的主症拿出来,
“心下有痰饮”- 这个“心下”,体现这是在说狭义痰饮了。饮留部位在心下。

“胸胁支满,目眩”- 这是狭义痰饮的主症。
   开始我们讲“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之后,“水在心,心下坚筑”。“心下坚”就是胸胁支满,同时还补充了“筑”,筑筑然跳动,即心悸。
   因为饮邪停在心下部位,有支撑胀满,这种感觉是饮邪停聚的结果,作为饮邪阻遏阳气,所以它要支撑胀满。心悸,是因为水气凌心所致。

“目眩”- 饮邪阻遏阳气,清阳不升。所以,后世说“无痰不作眩”就是从此而来。
   狭义痰饮为什么要“目眩”呢?阴邪阻遏的结果,清阳不升。

   本条“方后注”说,
“分温三服,小便则利”- 这说明了有小便不利的问题。
   刚才我说了,它对肾的影响,是影响肾的气化,影响到肾的气化,就会出现小便不利,这个症,从“方后注”要给予补充。

“苓桂术甘汤主之”- 它就有四味药,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注家说“天下化饮第一方,苓桂术甘汤也”。现在我说苓桂术甘汤的组合,它就能够达到我刚才所的温阳蠲饮的作用。它就能够通过健脾以达到利水的作用,苓桂剂群,集中体现了茯苓加桂枝,温阳利水。

* 茯苓配桂枝这个药对,我在开始就请大家注意了,茯苓配桂枝不管是组成了多少方子,它的作用就在于温阳利水。

* 甘草配白术,键脾利水。

   因此,苓桂术甘汤的四味药就是起到温阳蠲饮,健脾利水的作用。

   这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温药和之”之义。典型的“温药和之”之义,温阳蠲饮,健脾利水的作用。也可以说本方是脾阳以化饮的代表方剂。

   这个方是怎么体现的“温药和之”之义呢?
* 桂枝、甘草、白术这都是甘、温之性的药物。
* 茯苓起到的化饮的作用,属于利、导之品。因此,它属于温利。
   这样一个考虑,是在甘、温补益健脾药之中,加行消利导之品,用了甘淡渗利的茯苓,而且,茯苓和一般的利水药的有别,属于不利兼优,它本身就有健脾,又有利水的作用。因此这个方子非常平和,是治疗本虚的而且是健脾、温脾化饮的代表方剂。

   说苓桂剂群具有温阳利水作用,有多少方药啊?
* 五苓散、   我们今天《痰饮》篇里面还涉及到
* 苓桂甘味汤(这回小青龙汤的病案举例是苓桂甘味汤的加减。),
* 苓桂甘枣汤(在《奔豚气病》篇学的,下焦的寒水上泛,它也是冲气上逆所致。),这都属于苓桂剂群的方子。但是皆取它温阳利水的作用。而

* 苓桂术甘汤这个第一方,体现的是温阳蠲饮,健脾利湿之功,是从脾而治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医圣祛湿圣方之'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
腹泻顽疾,从痰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验案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七)
温化寒湿剂之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