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77
《生气通天论》(第五段,(酸苦甘辛咸,五味偏嗜所伤 - 阴之所伤)

   133页。也就是本篇的最后一段。这一段是五味偏嗜。酸苦甘辛咸,五味偏嗜所伤。或者说阴之所伤。偏嗜就是太过了。
   酸苦甘辛咸五味对人体都是必须的,饮食五味嘛,但是如果太过了,那就“所伤”。五味对阳气而言,它就是属于阴,因此可以说是阴之所伤。我读一遍。
【原文】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本篇,
 @ 作全篇来讲,大部分是讲阳气的重要性,阳气的生理和病理。
 @ 中间一部分,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上面那段,是就阴阳协调的重要性。当然也有一点阴精的作用。特别是阴阳协调的重要性。
 @ 最后一段,是讲阴精所伤。

   你看,虽然是强调阳气的,生气通天的,但是在它的论述过程当中,讲了阳气的重要性是主要的论述,其中又谈到了阴阳相合协调,同时也强调了阴精的作用,还有阴精失常的时候,就是五味偏嗜的时候导致的一些病证。
   这样看的话,从结构,从内容上,这论文就是完整的了。

   下面看,串讲一下。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这阴就是说的阴精,人体内阴精的化生,根本来源,本就是本源,本源于什么?饮食五味。所以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宫,”-  五宫就是说的五脏,五脏藏于内,五脏藏神,所以叫五宫,五脏就是属阴的,所以阴之五宫,这里上的就是五脏。

“伤在五味,”- 也是五脏,这五脏又能够受五味所伤,虽然五脏藏精的,阴精必须有五味化生,但是饮食五味又能伤害人的五脏。
   事物的两方面:
@ 没有饮食五味,五脏的阴精不能产生,
@ 但是五味偏嗜了,太过了,又能反过来伤害五脏。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 酸味太过,酸味入肝,本来酸味可以补肝,但是过于酸,先使得肝气以津,津就是过盛。
    
   肝气以津,就导致了
“脾气乃绝,”- 木克土,酸味太过了,滋长肝气,肝气太盛,木克于土。所以使得脾气乃绝。受伤,脾气受伤。或者说使得脾土之气衰竭。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咸,属于水之味,入于肾,肾主骨,所以咸味本来是入肾的,但是咸味太过,就伤肾而伤人骨髓。
   味过于咸,所以
 @ 大骨气劳,肾主骨嘛,大骨气劳,使骨气劳伤。味咸,咸味太过了,使得骨气劳伤。
 @ 短肌,水盛反侮于土,脾主肌肉,所以短肌。
 @ 心气抑,心火被抑制,水盛而侮心火。

   这是上面这两句话下来,还是按五味入五脏,但是下边五味入五脏,要是完全按这个字义下来的。就有点改变了。说,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甘的话,是属于脾土之味,味过于甘,应该是伤脾土,可是下面说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所以这句话有个校勘问题,你看教材的注释5,“甘,《太素》作苦”,如果说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就对了。
   苦是火之味,入于心。苦味太过的话,那就使得心气喘满,心气就不调顺了,不和平了而喘满。
   色黑,那就是火与水的关系,黑色水之色,色黑,心火太盛伤肾水,所以出现色黑,水之色出现了,肾气不平衡啦,火反侮水了。
   本来是水克火的,但是由于心气太过反侮于水。所以使得肾气不衡。

   下面,同样的,
“味过于苦”,也存在这个问题,
“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所以《太素》“味过于苦”是“味过于甘”。

今天就讲到这。============== 上课,

   133页《生气通天论》的最后一段。五味偏嗜所伤。
   前面我们讲到了,过于酸,过于甘,引起的一些疾病。下面看看味过于苦,也就是在133页原文的第三行中间,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这个“苦”字,《太素》作“甘”。
   按这个道理,或者体例上来看,因为前面那个“味过于甘”,我们按《太素》认为应作“苦”,因此这个“味过于苦”,看来是应该作甘。引《太素》作“甘”。

   甜味本来是入脾胃的。但是如果为过于甜,甜味太过,偏嗜反伤脾气。所以有说“脾气不濡”。不濡就是不濡润,脾气不濡润。
   胃气乃厚,厚是指的胀满之类。也就是胃气不畅,胃气不畅,胃气阻滞,不能畅通。因此可以出现腹部胀满。
   其实这也是太过而病。生病起于过用嘛,过用的原因很多的,劳伤过用,饮食过用,这也叫过用,情绪过用。
   所以这个味过于甘,甘味本来入脾补脾,甘味太过,过则伤,生病起于过用嘛,所以反而伤脾,使得脾不能濡润,使得胃气变得阻滞,而出现脘腹胀满这类的病证。

   当然脾气不濡的“不”字,《太素》没有这个“不”字。
   如果按《太素》讲“脾气濡”,那就脾湿,脾湿了,脾湿也是一种病态。总之是甘味太过伤脾胃,反伤脾胃。

   同样的,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辛味本来是入肺,但是味过于辛,可以使得“筋脉沮弛”,筋脉还是属于肝的嘛,肝主筋。
   辛味太过,也就是五行的金的太过,而伤肝木,肝主筋,肝所主之筋脉,“筋脉沮弛”就是毁坏、松弛、败坏。
   沮,败坏的意思。弛,就是松弛。筋脉败坏松弛,那就不能发挥它的联络关节,主运动的功能了。
   同时,又提到辛味太过,可以使得“精神乃央”,也就是辛太过,使得神气耗伤,所以“精神乃央”。这个“央”就是灾殃的殃,同义。辛散太过,伤了精神,伤了神气了,所以精神乃伤。

  上面说的“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精的产生,本源于五味。但是“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五脏呢又受到五味的伤害。也就是五味失调了,反伤害五脏。所以才有味过于酸,味过于苦,味过于甘,味过于辛,还有味过于咸,这个五味所伤出现的病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人们在养生得时候,应该特别注意,所以下面说,

“是故谨和五味,”- 谨慎地调和五味。
   酸苦甘辛咸,对人都是必要的,但是要适当的,要调和,要谨慎地调和五味。不要太过,不要偏嗜。

   这样的话,才可以
“骨正筋柔,”- 骨正,骨骼坚强,可以说肾气盛,肾主骨嘛,肾气盛;筋柔,筋脉柔韧,可以说是肝气足。

“气血以流,”- 气血流通,气血充沛。肺主气,心主血。心、肺功能也是相对来说就正常。

“腠理以密,”- 腠理固密而不疏松。不容易受外邪侵犯。脾主肌肉,腠理就肌肉之纹理嘛。
   所以说,谨和五味,身体就强健,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肝、心、脾、肺、肾五脏功能都正常。

“如是则骨气以精,”- 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就骨气以精,这个骨气二字是泛指气血。上面所说的那些个气血都用骨气来概括。筋、骨、气、血、肌肉、脉等等,它都用骨气来概括。
   如是则骨气以精,就是指的人体身体非常的健康,很强盛,机体很强盛。就骨气以精,精,强盛。

“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谨慎地按这个养生之道,遵守这个养生之道,特别是这里,本段强调的遵守这个谨和五味的养生之道。
  “长有天命”,那么就可以保持天赋的寿命,就可以享有天赋的寿命。这一段就讲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智慧
百病皆从口出
直解生气通天论第三篇(4)
内经临床精要 (病 因 病 机)5.2.​3.【发病之生病起于过用】
中医中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黄帝内经》阴阳调和精神饱满阴阳失调容颜涣散日常饮食是关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