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24
《素问.热论》节选(第四段,据夏至划分温病与暑病)【理论阐释】【临证指要】

【理论阐释】
   本段所论治温病、暑病,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1. 均由伏邪所致
   这是一种理解。也就是温病、暑病先夏至日发也好,后夏至日发也好,那都是伏邪。也就是感受上一年的冬季的寒邪。但是同时感受寒邪,邪气藏伏于体内而不发,到第二年春夏发病,由于受病的病因相同,但是发病时间和发病特点不同,而有温病和暑病的区别。
   病因相同,发病时间不同,那看来是由于人的体质问题,由于人体质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有春天发的,有夏天发的。至于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问题,我们前面讲过了。冬天感受寒邪,是由于冬天养生不当,阴精不足。冬不藏精,所以到春夏,阳热之气上升的时候,人体的阴精不能与外界的阳热之气相适应,而出现温病和暑病。
   同时后世讲伏邪理论的温病学派,所谓伏邪为病,也确实只有春温和伏暑两个病,别的病没有说伏邪的。就春温和伏暑是温病学派当中的所谓伏邪为病的这样两个病。这里不也是温病吗?
   温病看来是先夏至日者,夏至以前是春温之病,夏至之后发的是伏暑之病。那是从伏邪的角度考虑。
   当然春天发的还有风温,夏天发的也不见得都是伏暑,这只是说,一是由伏邪所致。

2. 结合全句,“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广义伤寒。也就是,
 @ 冬日感寒,为伤寒。冬天感受寒邪的寒,叫做狭义伤寒。
 @ 春日,夏日,感受时邪,分别为温病和暑病。
   这是第二个理解。
   也就是说,温病和暑病皆伤寒之类,所以第二个理解,是说,把这个温病和暑病,呼应本篇的第一句话。温病、暑病,皆伤寒之类,中间讲了一段热病问题。伤寒有五,其中就包括温病,暑病,湿热,它都包括在里头去了。所以这一句话可以呼应本篇的第一句话。

3. 不过,在【理论阐释】中间,又提到了暑和温的问题。是个温度高低。
   以发热轻重而言,温病发热较轻,暑病发热较重。而且引了高士宗的注释,说“温,犹热也。暑,热之极也”。从理论上说可以,其实温病发的温度不见得低,当然暑病一般都是高热。温病确实有的温得不是那么太高,但是也有的很高。所以这句话的理解,即使我们教材这么写了,我建议各位也不要理解得太机械了,发到38度的那就是温病,发到39度的就是暑病。那温病不许到38.5度。不见得。理论上一般说是可以,但是真正到实践当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 中暑了有明显的原因。受暑了,病因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有一个季节问题,别的时间中不了暑。
   当然你说在高温作业下的环境,那是另外一回事,那也可以有中暑的症状。虽然是冬天,但是他所工作的环境,特别高温,特别热,他也可能出现中暑。在古代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我们临床上就应该结合临床表现来辨治。

【临证指要】
   关于暑病的治疗
   暑病的治疗,其实一方面是要清暑,同时要注意益气。既要清暑又要补气,其实注意这个就是了。
   暑,是阳热之邪,容易使人大汗,大汗之后就容易伤阴,同时也伤气,阳气也随着汗液外排了。所以只注意那个出汗了,没有想到阳气也会因此而虚的现象,那是临床上的失误。所以要注意到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在以前也讲过了,说“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还有印象吧?是《阴阳应相大论》的话吧?
   寒伤形,热伤气,暑也是热之类,暑热它就伤气,因此治暑病要清热,因为暑是热邪,清暑热。同时,要益气,因为暑伤气了,这是治疗的根本法则。
   教材上也提出来了,治疗当以清热涤暑,益气生阴为大法。清暑益气汤为常用之方。
   其实,如果益了气,又清暑了,汗也不会再出了,有气了汗就不会大出了。暑热一去,再加上气也充足了,热度退了,汗也不会再出了。
   如果气不恢复,那汗还得大出。汗还得大出,阴阳俱脱,那又是危险了。所以清暑益气是治疗暑病的基本原则,其道理就在于此。
   本篇就讲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1)中暑
【金匮要略】第二章第26条
每天定时发热有你么?中医怎么治疗
暑为阳邪,伤津耗气,暑多挟热,挟湿
中医辩证论治夏季热
古今医家论“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