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52
《素问.痹论》(四、痹证的深浅、易治、难治、针刺治疗原则)
【原文】
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
歧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
歧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
   继续讲《痹论》,教材第194页,原文倒数第七行, 从这往下就是讲的痹证的深浅、易治、难治,以及针刺治疗的一些原则。

“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各种痹证,如果不能及时、尽快地痊愈,而拖延下去的话,它都可以向内传变。
   教材有注释,那个“益”就是这个“溢”。满溢,流溢,发展、蔓延,各种痹证如果不能够及时地痊愈,它都可以向内蔓延,所以叫“亦益内也”。

“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风邪为主的痹证,这个病容易痊愈,因为风性善动,散风的方法可以散发出去,所以叫“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风性善动,风性轻扬,所以用散风的方法,比较容易治疗。这是说“易已”。

   下边,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 痹证,有的时候还可以引起死亡。
“或疼久者”,有的疼痛很久,就是不容易很快痊愈。
“或易已者”,有的就容易痊愈。
“其故何也" ?为什么痹证有的引起死亡,有的痛久而不愈,有的就比较容易痊愈呢?

“歧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连皮肤间者易已。”- 岐伯回答说,
“其入脏者死”,痹证入于内脏,病位已深,所以病情严重,比较难治,说“入脏者死”。

“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那看来是以寒湿为主,湿为着痹,留滞不去嘛,寒为痛痹,所以寒邪为主引起的疼痛,所以病位又深、又疼痛,又滞留不去,那么看来这种痹证,就本篇而言,邪气还是以寒湿为主引起的痹证。
   因为前面讲了,风气胜者,其人易已,所以这个“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主要是指寒湿之邪引起的痹证。疼痛,而且重着不移,湿为阴邪,黏滞不容易去掉,所以病程也久,病位也深。

   对于
“其留连皮肤间者易已”,那么反映出来,
 @ 留连皮肤间,病位浅,病位浅的容易痊愈。
 @ 留连筋骨间,病位深,病位深的难于治疗。
 @ “入脏者”,那就治起来就更难了。所以说,“入脏者死”。

   下面,
“帝曰:其客于六腑者,何也?”- 什么原因,在什么情况下,痹证客于六腑,而成为六腑之痹呢?

“歧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 歧伯回答说,这是由于饮食失调,正如前文所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肠胃功能失调了嘛,所以这是饮食。
“居处”,是他的居住生活环境不好。比如说,房屋不严密,风大,潮湿、阴冷,这都是居处。
   所以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由于饮食不当,或由于居处环境不适宜,导致了人体的正气衰弱。这样的话,使成为病本,也就是人体正气衰,是痹证发生的根本。是六腑痹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 
   下面这句话又是具体的讲一下,食饮居处为其病本的道理问题。
“六腑亦各有俞”,说六腑都各有各的俞,这个俞,
 @ 可以指背部的腧穴,膀胱经背部的六腑之腧。
 @ 也可以指手足六阳经在肢体上的腧穴。
   腧穴都是气血游行出入之处,内连于腑脏,五脏六腑其所联系的手足阳经,它们的腧穴同样是气血游行出入,同样是以体内外相联系的这些道路。所以,背部的六腑之腧,和身体上的所有的腧穴,都可以叫做“俞”。
   当然,既然说的是六腑,那就是手足阳经上的腧穴。

“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外在的寒邪、湿邪、风邪,从这些个腧穴侵入。从腧穴侵入,其实通过经脉就可以到于六腑了。

   再加上
“食饮应之”, 食饮不当。就前面说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等等。
   邪气外侵,内有饮食不当,伤及了六腑之气,饮食不当,其实伤六腑。不只是一个伤胃肠问题。当然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也是和饮食有关的,六腑者,都是传导化物的嘛。
   所以,由于饮食不当,使六腑传导功能失常,功能失调了。

   所以邪气就可以
“循俞而入,各舍其腑”,入于六腑,成为六腑痹。
   这就强调了,六腑痹的产生的基础条件。主要是饮食居处问题,饮食居处不当,使人体正气所伤。风寒湿气才能够循俞而入。入于六腑。

   下面就谈了五脏六腑之痹的治疗问题。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 怎么治疗呢?

“歧伯曰:五脏有俞,六腑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歧伯说:五脏有其俞穴。
   腧、合是指的从指端到肘、膝部的那个井、荥、输、经、合,所谓的“五输穴”。
   或者,阳经的井、荥、输、原、经、合,但是,那尽管是六,还叫“五输穴”。
   井、荥、输、经、合。因为阴经没有原穴。叫以输代原。所以说是五个穴。
   五脏有它的输穴,六腑有它的合穴。
   我们教材好像有过这类的注释,这个是一个互补的语言,也就是说五脏有输有合,六腑也有输有合。一般的注家在注《痹论》的时候,就这么注,
 @ 五脏痹,刺五脏的输穴和合穴。
 @ 六腑痹,刺六腑的输穴和合穴。
   我先这样讲下去。我说注家们在注这句话的时候,多半是这么讲的,这是一个讲法。
   可是呢,我们刚讲完了《咳论》,《咳论》也有,
 @“在脏者治其输,在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也是说在脏治输,在腑治合。
   这个道理,前人的说法就不一致,注解就不一致。我在讲《咳论》的时候,这个问题我也谈到了。坦白地说,对这个问题我理解也不深,临床上我用针刺的方法一直也不多。而用针刺治咳嗽,脏咳治什么输穴,腑咳治合穴,我也没这么多体会。
   所以我也讲课当中提到过。前人注家也是说法不一。丹波元简在《素问识》里头,自己也说了“未知何是”,不知道哪个注家说的是对的。他在评论了若干家的对这个解释之后,自己下的结论,他也说“未知何是”,不知道谁说的对。

   但是我倒有一个初步的想法,特别是《咳论》这个问题,因为和这是一致的。《咳论》它可是说的,从皮肤传到脏,有脏久咳不已乃传与腑的。在这个传变过程当中,它是认为脏先病后到于腑。而井、荥、输、经、合的问题,合穴是深的。对不对?
   我说过吧,从井穴开始,像泉水一样开始冒出来。是这个十二经的经气。都是从四肢端往上走的。不是按经脉循行。它说经气的流入都是从肢端开始,所出为井嘛,开始像泉水一样冒出来,往里往上慢慢升,从肢端往内行走,所谓“渐行渐盛,渐行渐深”嘛。越行经气越旺,越行经气越旺盛。同时呢,部位也从最浅入深。合,就入腑了,入里了。
   从这个理论上,经气到合就入于里了。部位就深了。所以说疾病传变,它也是说从脏传到腑的,起码《咳论》上说的这个比较清楚。因此,似乎在这个病看来,腑病反而是最后的。比脏病还要后。甚至于还要深。不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从腑传脏,这个深浅问题。这种病,它就有这么一个特点。既然是腑病是后期,是从脏传来。相对来说,病情反而沉重了。病位反而是深了。所以腑病刺合穴,合穴是最深的嘛。这可以解释脏刺其输,腑刺其合。当然这也是我的这样一个理解。总之,把这个问题,还有待临床实践中的研究。

   下边,另外针刺法,
“循脉之分,各有所发”,那是根据经脉循行的部位,它所出现的症状,表现的这个疼痛的痹证的症状,疼痛也好,酸楚也好,表现在什么部位,这个部位相当于什么经脉,因为经脉循行各有它的规定的路线嘛。
   所以疾病所表现出的症状,看它是属于哪一经的,那叫做“循脉之分,各有所发”。

“各随其过则病瘳也”,那就根据它所表现出来的部位,疾病的症状部位,判断是哪一经,然后在这经上取穴针刺,或者说,有可能的话,直接针刺疼痛部位。
   体表上的肢体痹,刺疼痛部位没问题吧,当然脏腑痹刺不好,不能直接针刺内脏。特别五脏不能深刺,不能刺的。所以说,在肢体但的,体表上的,既可以针刺相应的经脉的穴位,也可以针刺痛点,病痛的部位。所谓“阿是穴”。
“以痛为输”,《灵枢经.经筋》篇把它叫做“以痛为输”。“阿是穴”是后世的称呼。是一种象声词,手一按这痛,“阿”,“阿是”。“以痛为输”是《内经》的原话。
   “以痛为输”也是各随其过。有些个疼痛部位不能针刺,那你就应该考虑这个疼痛部位是属于哪一经,在相应的经脉上去取穴。

"则病瘳也",这样的话,病就可以痊愈了。“瘳”和“瘥”在这里都是一个意思。讲前面的内容的时候,我们谈到过“瘥”,“昼日则瘥,入夜则甚”。
   《痹论》原文我们串讲就讲到这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 第五十七讲 营卫逆乱受邪为痹以及痹症寒热与多汗的病机
第五章
五俞穴 — 井荥输经合
邪客于六腑,食饮居处为其病本。六腑亦各有...
五输穴之井荥输经合
论五腧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